第236章 怯薛軍,恭迎真君法駕
字數:4493 加入書籤
與巨響隨之而來,則是一艘通體漆黑的巨船,運河也隨之攪動,掀起陣陣浪潮。
三丈高的船頭上獸首怒目圓睜,獠牙畢露,直接將橫亙河麵的鐵索連船生生撞斷,這封鎖大運河許久的鐵索,在這艘巨船麵前如同薄紙。
朱重八等人一眼看去,隻見巨船上三層船樓巍峨如山,足足有九桅十二帆,甲板上人影綽綽,披甲帶刀。
在獵獵船帆之上,一麵赤紅大旗迎風招展,旗麵用金線繡著幾個龍飛鳳舞的蒙古文字,彰顯著來者尊貴的身份。
就在小妙朱重八不知來者是敵是友時,以漕運為生的百姓們一眼就認出巨船的來曆。
“是元廷的萬石福船!”
人群中不知是誰驚呼一聲,霎時間,渡口上的百姓紛紛伏跪在地,額頭緊貼泥濘地麵,連大氣都不敢出。
他們的姿態比方才見到玉龍時還要恭敬百倍,有幾個膽小的甚至渾身發抖,將臉深深埋進臂彎裏。
玉龍是高高在上的神仙,卻與他們並無太多幹係,但這裏是滄州,是中書行省,更是元廷的中樞核心!
而眼前的船,則是元廷專有的萬石福船。
傳聞此船能載上萬石,源自前宋鼎盛時期的海運工藝,本該是用來海運糧食貨物的。
但元廷滅宋之後加以改進,使其更適合用於戰場,如今除了用來運糧,更多是用來彰顯武力。
蘭靜璿熟讀道書,精通蒙文,自然認出了旗麵上的三個字,她向著李霄輕聲說道:“玄祖,這是元廷的禁衛軍,聖上親衛,怯薛軍。”
玉龍饒有興致地看了眼巨船,卻並未太過在意。
而對此事早有預料的洛桑則泛起一絲疑惑,心中暗道:“怯薛軍來的速度......是否有些太快了?”
巴圖眼見怯薛軍戰船逼近,眼中凶光暴漲,旋即舉刀怒喝:“兒郎們,援軍已到,把這些逆賊都給我斬了!”
這位蒙古萬戶已經徹底癲狂,準備孤注一擲,想在怯薛軍下船前將在場的所有人殺盡。
話音剛落,眾將士剛準備動身向前,便聽見巨船上突然傳來一陣令人牙酸的弓弦震顫聲。
抬頭望去,隻見數百支雕翎箭破空而出,箭雨遮蔽了半邊天空,朝著眾多官兵呼嘯而至。
箭矢穿透皮甲的悶響接連不斷,衝在最前的騎兵頓時人仰馬翻,戰馬哀鳴著倒地,將背上的士卒甩出三丈遠,眾士卒尚未落地便被後續箭矢釘成了刺蝟。
巴圖麾下的將士們倉促舉弓還擊,卻駭然發現怯薛軍遠超自己的想象。
不僅每支箭都能輕易貫穿他們的皮甲,更令人絕望的是,福船上的箭手竟分作三隊輪番射擊,箭雨如同怒濤拍岸,根本不給他們絲毫喘息之機。
船樓上那些射手冷漠地重複著搭箭、拉弦、放箭的動作,仿佛不是在殺人,而是在進行一場精心準備的圍獵。
有人終於在死亡地恐懼下回過神,大喊求饒,卻沒有任何人理會。
此時他們終於明白,這些怯薛軍就是專程來送他們上路的!
在接連不斷的箭雨下,地麵上很快積起一灘灘血泊,將整座渡口染得猩紅刺目。
而李霄等人還有那些百姓,身邊卻沒有落下一支箭。
這場突如其來的箭雨仿佛天罰,讓巴圖方才對李霄的每一分不敬,此刻都被十倍、百倍地奉還回去。
而李霄隻是平靜地看著這血腥一幕,同時對元順帝打下一個勉強及格的評價。
若是元順帝連中書行省都控製不住,那他也不必再提什麽繼承太祖榮光、中興元廷,趁早皈依密宗,去修行十六天魔舞吧。
看著手下死傷慘重,巴圖頓時麵無血色,他或者說此刻占據他身軀的那個存在,顯然都沒有料到怯薛軍竟早有防備。
“你們這幫怯薛軍!竟敢對萬戶放箭...”他嘶啞的嗓音裏透著難以置信的顫抖。
怯薛軍敢如此肆無忌憚,這就意味著大都的聖旨早已下達,巴圖的名字已經被勾畫在死亡名冊上。
“駕!”
巴圖猛地勒轉馬頭,狠踢馬腹,戰馬吃痛揚蹄,剛要發力,卻聽一道破空聲從他身後傳來。
嗖!
隻見一支白翎箭自兩百步外的樓船激射而出,如流星趕月,箭簇精準穿透巴圖的肩頭後依舊餘勢未減,竟帶著這魁梧的蒙古將領整個身軀倒飛出去。
巴圖哀嚎著摔在泥濘中,濺起的泥漿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
“此人本事不錯,是個好箭手。”玉龍露出一絲笑容,極為少見地發出一聲稱讚。
而朱重八與小妙則麵露驚詫,作為習武之人,他們最是清楚這一箭的可怕。
兩百步外穿透鐵甲已是駭人聽聞,更難得的是讓人破甲落馬,卻又不傷性命,這等本事舉世難尋。
除了小妙,朱重八還是第一次在別人身上見到。
每一輪箭雨過後,渡口上的哀嚎聲就減弱幾分,當第五輪箭矢離弦時,渡口上的官兵早已死傷殆盡,遍地屍骸支離破碎。
李霄放眼望去,甚至尋不到幾具全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朱重八與小妙怔立當場,饒是二人本領非凡,此刻也不禁脊背發寒。
他們見過生死,但他們畢竟還年輕,從未目睹如此修羅場,方才這些還生龍活虎的官兵,轉眼間就成了滿地殘肢斷臂。
蘭靜璿更是俏臉煞白,玉手死死捂住口鼻,此刻她終於明白兵書上“屍山血海”四字的分量。
“不必過多在意。”李霄看了一眼自己徒兒們的狀況,淡然開口,“亂世之中,人與人從來不分貴賤,他們今日會死,他們背後的人自然也會死。”
就在渡口一片死寂時,那艘龐大的福船緩緩靠岸,錨鏈嘩啦作響,甲板轟然落下,濺起丈許高的塵煙。
李霄朝船內看去,隻見率先下船的是一隊披甲武士,他們身披魚鱗細甲,腰間懸著製式彎刀,背上還負著蒙古專有的角弓。
為首的將領更是威武不凡,身高八尺有餘,麵容剛毅,身穿一襲金帶紅袍的盔甲,一眼便能看出是將帥之才。
“怯薛軍,你們這些四大家族的紈絝子弟!”巴圖在血泊中掙紮著支起半邊身子,染血的牙齒咬得咯咯作響。
“睜大你們的狗眼看看,你們屠殺的這些都是為大元流過血的將士,本官更是聖上欽封的正三品萬戶!沒有樞密院調令,爾等安敢屠戮朝廷命官?!”
令人詫異的是,這些元廷禁軍對怒吼的巴圖視若無睹,甚至沒有看洛桑一眼,而是井然有序地走向玉龍。
小妙蘭靜璿見狀,剛想上前阻攔,卻見那名將領在距李霄十步時突然單膝跪地,鐵甲與泥地相撞,發出脆響。
而在他身後數十名的侍衛也如出一轍,齊刷刷地半跪在地,鐵甲碰撞之聲響徹渡口。
周圍百姓見狀,無不倒抽涼氣,朱重八蘭靜璿也是麵露異色,就連常常出入朝廷的洛桑未想到,這些平日趾高氣揚的聖上親軍,此刻竟如朝聖般俯首。
唯有李霄與小妙神色如常,仿佛理所應當一般。
“末將怯薛軍都指揮使,察罕帖木兒。”
為首的將領以手撫胸,朝著李霄低首行禮,態度恭敬至極,“奉聖上明詔,率怯薛軍雲都赤三百人,日夜兼程,特來迎奉真君法駕!”
說罷,這位指揮使突然額頭觸地,身後的眾多怯薛軍也轟然伏低身姿,朝著玉龍磕頭跪地。
“末將無能,辜負聖上旨意,接駕來遲致使真君受擾,罪該萬死,但憑真君發落!”
喜歡龍與帝王:化作真龍降臨曆史之中請大家收藏:()龍與帝王:化作真龍降臨曆史之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