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提拔武氏-能力評估
字數:2575 加入書籤
武媚娘坐在朝堂後的偏殿中,神色嚴肅地對幾位親信大臣說道:“朕命你們對武三思、武承嗣等被提及的家族成員進行詳細的能力評估,此事關係重大,務必謹慎行事。切不可有絲毫疏忽,若有差池,朕唯你們是問。”
幾位大臣恭敬地領命,齊聲說道:“陛下放心,臣等定當竭盡全力,不辱使命。”隨後,他們便匆匆退下,著手展開調查。
負責此事的李大人首先召集了一批精明能幹的探子和幕僚。在一間隱秘的書房中,他神色凝重地對眾人說道:“諸位,此次評估關乎武氏家族的未來和陛下的決策,我們肩負重任,萬不可掉以輕心。”
一位探子拱手說道:“大人,那我們先從他們的學識入手,調查他們所讀過的書籍、師從何人以及在學術上的見解。”
另一位幕僚點頭附和道:“不錯,還要了解他們在以往的詩會、文宴中的表現,以及與文人雅士的交往情況。畢竟,學識是一個人的根基。”
李大人接著說道:“處事能力方麵更是重點,要查清楚他們在處理家族事務、地方事務以及與其他權貴的交往中所采取的手段和取得的成果。這能看出他們的智謀和決斷力。”
有一人提出:“人脈關係也不可忽視,需弄清楚他們與朝中哪些大臣來往密切,在民間又有哪些勢力支持。這對他們未來在朝堂上的影響力至關重要。”
眾人紛紛點頭,齊聲應道:“明白,大人。”隨後,便開始分頭行動。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眾人再次聚集在書房匯報情況。
一位探子率先說道:“大人,據查,武三思公子自幼聰慧,熟讀經史子集,但在實際運用中,有時過於注重權謀之術。”
李大人皺了皺眉,追問道:“詳細說來,具體是在哪些事情上體現?”
探子繼續道:“他在處理家族與其他家族的土地糾紛時,雖成功為家族爭取了利益,但手段略顯狠辣,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他利用家族勢力對對方施壓,甚至不惜動用一些不太光明的手段。”
另一位探子接著說道:“武承嗣大人在處事方麵較為果斷,但有時過於衝動,缺乏深思熟慮。比如在處理一起商業爭端時,未充分考慮後果,導致局麵一度失控。他直接采取強硬手段打壓對方,卻沒想到對方背後有其他權貴支持,險些給家族帶來麻煩。”
幕僚說道:“在學識方麵,武三思公子善於引經據典,但在創新思維上稍有不足。他在學術討論中往往遵循舊製,難以提出新穎的觀點。武承嗣大人則對兵法略有研究,但在文學修養上相對薄弱,詩詞文章方麵略顯平庸。”
這時,負責調查人脈關係的人說道:“武三思公子與朝中幾位年輕的大臣交往甚密,形成了一定的小圈子。他們常常在一起商議政事,頗有影響力。武承嗣大人則與一些地方豪強關係密切,在地方上有一定的勢力。”
李大人聽著眾人的匯報,陷入沉思,良久後說道:“如此看來,這二人皆有優缺點。那在家族內部,他們的口碑如何?”
一位探子回道:“在家族中,武三思公子因其聰明才智受到一些長輩的賞識,但也有人認為他心機過重。武承嗣大人的果斷性格得到部分族人的稱讚,但也有人覺得他行事魯莽。”
另一位幕僚說道:“大人,依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二人皆有可用之處,也皆有需改進之點。我們該如何向陛下稟報?”
李大人說道:“此事還需斟酌。我們再進一步調查他們在麵對突發情況時的應對能力,以及他們在民間的聲譽。務必做到全麵、準確。”
眾人又領命而去,繼續展開更深入的調查。
又過了些時日,眾人再次聚集。
一位探子說道:“在麵對突發情況時,武三思公子能夠迅速冷靜下來,分析利弊,但有時會過於謹慎,錯失良機。武承嗣大人則敢於冒險,但往往考慮不周。”
另一位探子補充道:“在民間,武三思公子的名聲還算不錯,因其曾施粥救濟災民。武承嗣大人則因強占民田之事,受到一些百姓的詬病。”
李大人聽完,說道:“好了,將這些情況整理成詳細的報告,呈給陛下。”
不久,最終的評估報告呈到了武媚娘麵前。
武媚娘仔細翻閱著報告,臉色時而凝重,時而沉思。
她對身邊的太監說道:“看來這二人皆有長短之處。你覺得朕該如何看待這份評估?”
太監小心地應道:“陛下聖明,這還需您來定奪。或許可以給他們機會,讓他們在實踐中進一步展現自己的能力。”
武媚娘放下報告,目光深邃地說道:“此事還需再斟酌,朕要看看他們接下來的表現。”
喜歡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請大家收藏:()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