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廢黜李賢-母子嫌隙

字數:2464   加入書籤

A+A-


    在皇宮深處那華麗而幽靜的宮殿中,武媚娘端坐在雕花檀木椅上,眉頭緊鎖,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憂慮和不滿。她身著一襲華麗的鳳袍,金絲繡線在燭光下閃爍著微光,但此刻她的心思卻全然不在這華美的服飾上。
    武媚娘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李賢近來的種種行為。他在朝堂上公然反駁自己的意見,絲毫不顧及她作為母親和皇帝的威嚴;在處理政務時,他自作主張,不遵循既定的規則和流程;甚至在私下裏,他對自己的教導和安排表現出明顯的抵觸和不屑。
    想起有一次朝會,武媚娘提出了一項關於加強邊疆防禦的策略,計劃增派兵力並調配糧草支援邊境。她認為此舉能夠鞏固國家的邊防,防範外敵入侵。然而,李賢卻當場站出來反對。
    李賢眉頭微皺,一臉凝重地看著前方,緩緩開口道:“母親啊,現今咱們國內民眾的生活仍麵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各方麵的建設與改善都需要大量的資金和資源投入。若是在這個時候貿然增加兵力駐守邊疆,恐怕會進一步加重百姓肩上那本就沉重無比的負擔呐!長此以往,必然會引發百姓心中的不滿與怨恨之情呀。”
    聽到這話,武媚娘原本平靜如水的麵龐瞬間陰沉下來,雙眼如炬般緊盯著李賢,語氣嚴厲地反駁道:“賢兒,你這想法未免太過短淺啦!要知道,邊疆地區的穩定與否可是直接關係到整個國家的根基所在啊。倘若任由外敵肆意侵擾、侵犯我國領土,那麽一旦邊關淪陷,受苦受難最深重的終究還是那些無辜的百姓們呐!屆時他們所承受的災難將會比現在要大得多呢!”
    麵對母親如此強硬的態度,李賢並沒有絲毫退縮之意,他挺直了身子,義正言辭地回應道:“母親大人,請恕兒臣直言不諱。依兒臣之見,當務之急乃是全力推動國內經濟的蓬勃發展,想方設法去充實國庫中的財富儲備。隻有等到我們國家真正擁有了雄厚的實力之後,才有足夠的能力去加強邊防守備工作嘛。否則,一切都不過是空談罷了!”
    隨著兩人之間這番針鋒相對的激烈爭辯展開,朝堂之上原本還算輕鬆祥和的氛圍頓時變得異常緊張起來。
    諸位大臣們一個個噤若寒蟬,紛紛低垂著頭顱,連大氣也不敢出一口,生怕一不小心便會引火燒身。而就在這樣令人窒息的沉默當中,武媚娘依舊堅定不移地堅守住了自己最初做出的那個決定。
    然而與此同時,對於李賢此番公然忤逆自己旨意的行為,她內心深處也是惱怒萬分。
    又有一次,武媚娘欲推行一項新的農業改革政策,旨在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增加糧食產量。李賢卻認為此政策過於理想化,在實際操作中會麵臨諸多困難,可能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李賢說道:“母親,此政策雖立意良好,但未曾充分考慮各地差異,貿然推行,恐生亂子。”
    武媚娘駁斥道:“賢兒,若不嚐試,怎知不可行?”
    李賢堅持己見:“母親,治國當謹慎,不可冒進。”
    這讓武媚娘對李賢的態度越發不滿。
    不僅如此,在一次宮廷宴會中,李賢因飲酒過量,言行失當,對武媚娘的一位親信大臣出言不遜。
    武媚娘得知後,嚴厲斥責李賢:“賢兒,身為皇子,應當謹言慎行,如此失態,成何體統?”
    李賢卻借著酒勁反駁:“母親,兒臣不過是說了幾句實話。”
    武媚娘氣得臉色鐵青:“你這是肆意妄為,不知輕重!”
    還有一回,地方發生了嚴重的水災,武媚娘決定撥出大量物資進行賑災。李賢卻認為應當先評估災情,合理分配資源,以免造成浪費。
    李賢說道:“母親,賑災之事需從長計議,不可盲目投入。”
    武媚娘說道:“災情緊急,百姓受苦,豈能拖延?”
    兩人為此爭論不休,關係愈發緊張。
    在一次私下的交談中,武媚娘試圖讓李賢明白自己的苦心。
    武媚娘語重心長地說道:“賢兒,為娘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為了這大唐的江山。”
    李賢卻不耐煩地回道:“母親,您總是這樣說,但您從未真正理解過我的想法。”
    武媚娘眼中閃過一絲痛楚:“理解?你如此固執己見,讓為娘如何理解你?”
    李賢別過頭去:“我所做的一切也是為了國家,母親為何總是不認同?”
    兩人再次不歡而散,母子之間的嫌隙越來越深,如同一條無法跨越的鴻溝,橫在了他們中間。
    喜歡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請大家收藏:()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