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薛懷義-督建明堂
字數:4383 加入書籤
垂拱四年公元 688 年),當新春的第一縷陽光溫柔地灑向大地時,洛陽城仿佛從沉睡中蘇醒過來,處處彌漫著生機勃勃的氣息。街頭巷尾張燈結彩,人們臉上洋溢著喜悅之情,然而就在這時,一道詔書猶如驚雷般傳遍整個京城——武則天陛下決定興建明堂!
此消息一經傳出,瞬間如巨石入水,激起千層浪,朝堂上下一片嘩然,滿朝文武皆為之震動。要知道,明堂乃是王朝政教大典的核心所在,自上古時期以來,它就一直被視作皇權與國運的神聖象征。其規模宏大,建築精巧絕倫,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更對設計規劃有著極高的要求。這樣一項艱巨無比的任務,稍有差池便可能影響到國家的穩定與繁榮。
而令人矚目的是,武則天這位權傾朝野、掌控天下局勢的女皇帝,竟然毫不猶豫地將如此重要的使命托付給了一個人——薛懷義。此人究竟有何過人之處?他又能否不辱使命,成功完成這項關乎大唐江山社稷的宏偉工程呢?一時間,眾人議論紛紛,各種猜測與疑慮充斥著整個朝廷……
薛懷義得知這一旨意時,內心猶如翻江倒海。興奮、自豪與沉甸甸的責任交織在一起。他深知,這是武則天對他無上的信任,更是他命運的關鍵轉折點。若能將明堂建成,他在武則天心中的地位必將堅如磐石,權勢也將邁向新的巔峰;反之,稍有差池,便可能萬劫不複。
“陛下!懷義定不辱使命,必傾盡全力,讓明堂成為千古不朽之傑作,彰顯我武周之輝煌,頌揚陛下之聖德!”薛懷義在武則天平前,單膝跪地,激昂陳詞,眼中燃燒著堅定的火焰。
武則天目光深邃,凝視著薛懷義,緩緩說道:“明堂之建,乃國之重器,承載著武周的未來與天下的厚望。你當以萬分謹慎、萬分勤勉之心對待,切不可有絲毫懈怠。”
“陛下教誨,如雷貫耳,懷義銘記終身!”薛懷義恭敬回應,聲音響徹殿堂。
領命之後,薛懷義立刻憑借武則天賦予的特權,著手在全國範圍內征調能工巧匠。他派出的信使快馬加鞭,如流星般奔赴四方。不過數日,從江南的溫婉水鄉,到河北的豪邁大地,再到關中的古樸平原,各路頂尖工匠紛紛應召而來。
“聽聞此次是薛大人督建明堂,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定要把咱的本事都使出來!”一位白發蒼蒼、滿臉滄桑的木雕師傅,背著沉甸甸的行囊,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
“沒錯!薛大人深受陛下寵信,此次工程必定規模空前,咱們可得好好露一手。”旁邊一位年輕力壯的工匠,握緊拳頭,信心滿滿地附和道。
與此同時,薛懷義還廣派人手,四處搜尋珍稀的建築材料。從嶺南那雲霧繚繞的深山老林裏,伐下粗壯筆直、香氣四溢的金絲楠木。這些楠木,曆經百年歲月沉澱,質地堅硬如鐵,是明堂大梁的不二之選。又從東海之濱,運來潔白無瑕、溫潤如玉的漢白玉石。每一塊漢白玉,都在海浪的輕撫下,蘊含著大海的神秘氣息,將被雕琢成明堂的台階與欄杆。還有那洛陽官窯中日夜燒製的琉璃瓦,工匠們精心調配釉料,以精湛技藝燒出色彩斑斕、流光溢彩的瓦片,宛如天邊絢麗的晚霞。
施工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巨大的木料在眾人的齊心協力下緩緩移動,整齊劃一的“嘿喲嘿喲”號子聲回蕩在工地的上空。薛懷義頭戴鬥笠,身著樸素的粗布麻衣,每日穿梭於工地的各個角落,奔波忙碌,目光如鷹隼般銳利,對工程的每一個細節都嚴格把控。
“這根柱子的位置,偏了些許,必須重新調整!明堂乃聖上舉行大典之地,神聖不可侵犯,容不得絲毫差錯!”薛懷義指著一根尚未立穩的巨大立柱,麵色嚴肅地對工匠們說道。
一位工匠麵露難色,小心翼翼地說道:“薛大人,這柱子實在太重了,咱們費了好大勁才搬到這兒,挪動起來談何容易啊。”
薛懷義眉頭緊皺,思索片刻後,果斷下令:“去多找些粗壯的繩索和滾木來,眾人齊心,務必將其擺放精準!”
在薛懷義的嚴格監督下,工匠們齊心協力,利用繩索和滾木,一點點調整著柱子的位置,直到完全符合要求。
“還有這石雕,線條不夠流暢,細節之處也不夠精致。你們皆是各地選拔而來的頂尖高手,怎麽能如此敷衍?”薛懷義拿起一塊雕刻好的石頭,仔細端詳後,滿臉不滿地說道。
雕刻師傅趕忙躬身賠罪:“薛大人贖罪啊,小的這就重新雕琢,一定精雕細琢,做到盡善盡美!”
然而,工程推進並非一帆風順。隨著明堂主體結構逐漸成型,搭建頂部構架時,難題接踵而至。傳統的搭建方法根本無法滿足明堂獨特而複雜的設計要求。
“薛大人,這頂部構架按以往的法子搭建,根本承受不住自身重量,怕是會有坍塌的危險啊!”一位經驗豐富、見多識廣的老工匠,憂心忡忡地向薛懷義匯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薛懷義聽聞,頓時陷入沉思。他圍著施工現場不停踱步,時而抬頭仰望,時而低頭凝視圖紙,大腦飛速運轉,苦苦思索解決方案。
“有了!我們不妨嚐試一種全新的榫卯結構,讓各個部件相互咬合,層層嵌套,如此一來,必能增強整體的穩定性!”薛懷義突然眼前一亮,興奮地說道。
於是,他與工匠們一頭紮進試驗中。他們反複嚐試不同的榫卯組合方式,不斷調整尺寸和角度。經過數日廢寢忘食的努力,終於成功研製出一種適合明堂頂部構架的全新榫卯結構,完美解決了這一難題。
然而,薛懷義督建明堂一事,在朝中引發了諸多不滿與質疑。一些大臣私下裏議論紛紛,對薛懷義的能力表示嚴重懷疑。
“薛懷義不過是個靠陛下寵信上位的市井和尚,毫無建築造詣,怎能擔當如此重任?這明堂乃國家的象征,要是被他搞砸了,豈不是淪為天下笑柄?”一位老臣皺著眉頭,滿臉憂慮地說道。
“是啊!陛下如此信任他,實在讓人難以理解。這工程要是出了岔子,陛下的威望可就岌岌可危了。”另一位大臣附和道,臉上滿是擔憂之色。
這些言論很快傳到了薛懷義的耳中,他怒不可遏,但並未因此而退縮,反而更加堅定了要將明堂建成的決心。
“哼!我定要讓這些人閉嘴,讓他們看看我薛懷義的本事!明堂必將成為我武周的驕傲,讓他們無話可說!”薛懷義暗暗發誓,心中的鬥誌熊熊燃燒。
在薛懷義的不懈努力下,經過無數個日夜的艱苦奮戰,明堂終於逐漸成形。那高聳的台基,猶如一座沉穩的小山,堅實而莊重,仿佛承載著整個天下的重量。主體建築拔地而起,飛簷鬥拱,猶如展翅欲飛的雄鷹,氣勢恢宏。粗壯的紅色立柱,宛如頂天立地的巨人,傲然挺立,支撐起明堂的威嚴與莊重。
“薛大人,明堂主體已基本完工,接下來隻需進行最後的裝飾工序了。”一位工匠興奮地跑來向薛懷義匯報。
薛懷義望著眼前初具規模的明堂,心中滿是成就感。“好!裝飾工作同樣至關重要,必須做到盡善盡美,讓明堂成為舉世無雙的建築奇跡!”
隨著最後的裝飾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一座宏偉壯麗的明堂終於完整地呈現在世人眼前。其外觀造型獨特新穎,巧妙地融合了傳統與創新的元素,既彰顯出大唐的雄渾大氣,又蘊含著別具一格的藝術韻味。內部裝飾更是奢華至極,精美的壁畫栩栩如生,生動地描繪著天地宇宙的浩瀚神秘、神話傳說的奇幻絢麗,讓人仿佛置身於一個如夢如幻的世界。
這一日,晴空萬裏,陽光明媚。武則天在一眾大臣、宮女和太監的簇擁下,親臨明堂視察。當她遠遠望見那座氣勢磅礴的建築時,眼中不禁閃過一絲驚豔與讚賞。
“懷義,你果然沒有辜負朕的期望。這座明堂建造得如此美輪美奐,實乃我武周之幸,亦是你之功!”武則天微笑著對薛懷義說道,眼神中滿是欣慰。
薛懷義趕忙跪地,恭敬地說道:“陛下過獎了!此皆陛下洪福齊天,眾工匠齊心協力之成果。懷義不過是謹遵陛下旨意,略盡綿薄之力罷了。能為陛下分憂,是懷義莫大的榮耀。”
大臣們雖心中仍有些不服氣,但麵對如此宏偉壯觀的明堂,也不得不暗自讚歎。
“薛大人此次督建明堂,確實功不可沒。”一位大臣略帶勉強地說道。
從此,薛懷義憑借著督建明堂的卓越功績,在武則天心中的地位愈發穩固,權勢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站在明堂前,望著如潮水般前來參觀的人群,心中充滿了自豪與滿足。然而,沉浸在榮耀中的他,並未意識到,隨著權勢的不斷膨脹,一場危機正悄然降臨,猶如暴風雨前的寧靜,暗藏著無盡的危險。
喜歡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請大家收藏:()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