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二張風波-幹預朝政

字數:3833   加入書籤

A+A-


    第410章:二張風波幹預朝政
    在武則天毫無保留的寵溺之下,張易之與張昌宗兄弟在宮中的地位可謂是堅如磐石。然而,人性的貪婪猶如無底深淵,永遠無法填滿。這二人漸漸不再滿足於隻沉浸在榮華富貴的溫柔鄉裏,他們的野心開始膨脹,將那罪惡的觸角,悄然伸向了朝政的核心。
    每日,當武則天在那莊嚴肅穆的朝堂之上,聽著大臣們奏報國家大事,思索著治國理政的方略時,張易之與張昌宗便如兩條隱藏在暗處的毒蛇,在她耳邊悄悄地吐著信子,進著讒言。
    一日午後,陽光透過窗欞,灑在武則天休憩的宮殿內,金磚地麵被映照得熠熠生輝。殿內裝飾奢華,牆壁上掛著名家繪製的山水畫卷,桌椅皆由珍稀木材打造,鑲嵌著美玉寶石。張易之邁著輕快的步伐,滿臉諂媚地湊近半躺在貴妃榻上的武則天,輕聲說道:“陛下,今日朝堂之上,微臣留意到那吏部尚書王大人,在奏報官員選拔之事時,言辭閃爍,眼神遊移,似乎有所隱瞞。依微臣看,他定是在選拔官員過程中收受賄賂,任人唯親,壞了我武周選拔賢才的規矩。”
    武則天原本微閉的雙眼緩緩睜開,眼中閃過一絲不悅,坐直身子,嚴肅地說道:“竟有此事?你可切莫亂說,若無真憑實據,不可隨意誣陷朝廷大臣。我武周能有今日之盛,靠的便是這些大臣們的輔佐,切不可因無端猜測而寒了他們的心。”
    張易之趕忙“撲通”一聲跪下,臉上滿是誠懇,急切地說道:“陛下,微臣豈敢欺瞞您。近日微臣聽聞不少風聲,長安城中大街小巷都在傳,說王大人在選拔官員時,隻看重錢財與關係,全然不顧那些真正有才華之人。有個名叫李賢的學子,才高八鬥,學富五車,就因為沒有給王大人送禮,便在選拔中名落孫山。如此行徑,長此以往,我武周朝堂恐會被一群庸碌之輩充斥,還望陛下明察啊!”
    武則天微微皺眉,陷入了沉思,心中對王大人的信任不禁產生了一絲動搖。她緩緩起身,在殿內踱步,說道:“若真有此事,那王大人的確是罪無可恕。但僅憑傳言,還不能定他的罪。”
    與此同時,張昌宗也從一旁的珠簾後轉出,趕忙附和道:“陛下,張大人所言極是。那王大人平日裏便一副自命清高的模樣,對陛下的旨意,有時也陽奉陰違。上次陛下下令推行的新政,他便諸多推諉,執行不力。這樣的人留在朝堂,恐怕會成為朝廷的隱患,阻礙陛下的宏圖大業啊!”
    隻見武則天微微頷首,表示認可,然而她那原本柔和的目光卻瞬間變得冷峻無比,“既然你們已經對此事有所耳聞,那麽便需在暗地裏多加留意了。務必想盡一切辦法去搜集更多確鑿的證據來。倘若這傳聞屬實,絕對不可輕易放過那些膽敢胡作非為之人!我在此鄭重警告諸位,無論是誰,隻要敢在我的眼皮子底下肆意妄為、敗壞朝綱,就休怪朕心狠手辣、嚴懲不貸!我武則天絕不會容忍這種事情發生,任何妄圖挑戰朝廷權威之人都必將受到最嚴厲的懲處!”
    得到武則天的默許,張易之與張昌宗相視一笑,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此後,他們更加變本加厲地在武則天耳邊詆毀朝中正直的大臣。在他們的讒言之下,不少忠誠於朝廷、一心為國的大臣,逐漸失去了武則天的信任。
    不僅如此,張易之與張昌宗還利用武則天對他們的寵愛,大肆推舉自己的親信擔任要職。
    一日,風和日麗,張易之在禦花園中陪武則天散步。禦花園內繁花似錦,香氣撲鼻,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張易之看準時機,向武則天舉薦道:“陛下,微臣有一好友,名叫孫德才,此人自幼聰慧過人,飽讀詩書,尤其對天下錢糧之事了如指掌。他心懷大誌,一心想為陛下效力。如今朝中戶部正缺一位侍郎,微臣認為孫德才定能勝任此職,為陛下分憂。”
    武則天停下腳步,看著張易之,目光中帶著審視,問道:“你這好友,當真有如此才能?我聽聞戶部侍郎一職,需統籌天下錢糧,責任重大,若無能之輩擔當,恐會誤了國家大事。”
    張易之連忙躬身,恭敬地說道:“陛下,孫德才自小研習經濟之道,對錢糧賦稅、收支核算等事務皆有獨到見解。他曾幫許多商戶整頓財務,使之扭虧為盈。若能讓他擔任戶部侍郎,必定能將戶部之事打理得井井有條,為我武周的經濟繁榮貢獻力量。而且,他對陛下的忠誠,天地可鑒。”
    武則天思索片刻後,緩緩說道:“既如此,可先讓他暫代此職,以三個月為限。若表現出色,再正式任命不遲。若他不能勝任,你也難辭其咎。”
    就這樣,張易之的親信孫德才,憑借著張易之的舉薦,順利進入了戶部,掌握了重要權力。
    而張昌宗也不甘示弱,在一次宮廷宴會上,趁著武則天心情愉悅,他向武則天舉薦了自己的表兄趙勇:“陛下,臣表兄趙勇,自幼習武,武藝高強,且為人忠誠可靠,有萬夫不當之勇。如今邊疆戰事雖平,但仍需良將鎮守,以防外敵侵擾。臣以為,趙勇可擔當此任,為陛下守護邊疆,保我武周百姓太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武則天端起酒杯,輕抿一口美酒,說道:“邊疆之事,關乎國家安危,不可馬虎。既然你如此推薦,可讓他先去軍中曆練,從小將做起。若能立下戰功,再委以重任。切不可因為他是你的表兄,便有所偏袒。”
    在張易之與張昌宗的運作下,他們的親信紛紛在朝廷中占據了重要職位。這些人大多是趨炎附勢之徒,平日裏隻知阿諛奉承二張,對治國理政卻一竅不通。
    一些正直的大臣,看到朝堂之上烏煙瘴氣,心中憂慮萬分。
    宰相李大人,憂心忡忡地將幾位誌同道合的同僚邀至自己的書房。書房內,書架林立,擺滿了各類經史典籍。李大人關好門窗,回頭看著眾人,滿臉憂慮地說道:“如今張易之與張昌宗兄弟,仗著陛下的寵愛,肆意幹預朝政,打壓異己,推舉親信。長此以往,朝廷必將陷入混亂,我等該如何是好?”
    一位大臣無奈地歎息道:“唉,陛下對他們二人寵愛有加,言聽計從。我們若貿然進諫,恐怕非但無法改變陛下的心意,反而會給自己招來災禍。前幾日,禦史中丞王大人隻因在朝堂上對張易之的提議提出了些許異議,便被張易之在陛下麵前誣陷,如今已被貶謫到偏遠之地。”
    李大人眉頭緊鎖,來回踱步,說道:“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能坐視不管。我等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受先帝與陛下的信任,肩負著輔佐朝政、保家衛國的重任。定要想辦法讓陛下看清這二人的真麵目,還朝堂一片清明。否則,我武周的江山社稷恐將毀於一旦。”
    “可究竟該如何做呢?”另一位大臣麵露難色,焦急地問道。
    李大人停下腳步,沉思片刻後,目光堅定地說道:“我們需先收集張易之與張昌宗幹預朝政、結黨營私的確鑿證據。比如,他們推舉親信時收受賄賂的憑證,打壓異己的書信往來,以及他們親信在其位不謀其政的具體事例等等。再找一個合適的時機,一同向陛下進諫。或許,陛下看到這些證據後,會有所醒悟。”
    一位年輕的大臣有些擔憂地說道:“李大人,張易之與張昌宗行事謹慎,他們的親信也都小心翼翼。收集證據談何容易,稍有不慎,便會打草驚蛇,反被他們陷害。”
    李大人拍了拍年輕大臣的肩膀,說道:“此事確實艱難,但我們不能退縮。我們可以發動各自的心腹,暗中調查。記住,一定要小心行事,不可露出半點破綻。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定能找到他們的罪證。”
    眾大臣紛紛點頭,表示讚同。一場為了扞衛朝堂公正與國家穩定的暗中行動,在這些正直大臣的謀劃下,悄然展開。然而,他們深知,麵對深受武則天寵愛的張易之與張昌宗,這場鬥爭必將充滿艱難險阻,勝負難料。但為了武周的江山,為了天下百姓,他們已下定決心,哪怕付出一切代價,也要與這股邪惡勢力抗爭到底。
    喜歡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請大家收藏:()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