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二張風波- 宴上衝突

字數:4056   加入書籤

A+A-


    武周王朝,宮廷宴會的舉辦之地,那宮殿宛如一座璀璨的夢幻之境。雕梁畫棟之上,金龍蜿蜒欲飛,在燭光的映照下,鱗片閃爍著金色的輝光。五彩琉璃鑲嵌於窗欞,將光線折射成斑斕的彩帶,灑落於宴廳的每一寸地麵。宮廷樂師們於角落專注演奏,絲竹之聲悠揚婉轉,如潺潺溪流,縈繞在眾人耳畔。舞女們身著輕薄如羽的舞衣,色彩絢爛如同天邊雲霞,她們的身姿輕盈曼妙,翩翩起舞間,仿若花間彩蝶嬉戲。
    這場宴會,本是為了慶祝武周在邊境的一次小捷,朝堂之上的王公貴族、朝中大臣們皆身著華服盛裝出席。男士們的錦袍以最上乘的絲綢織就,繡工精細,圖案或是瑞獸麒麟,或是吉祥雲紋,腰間束著的玉帶,每一塊玉石都經過精心雕琢,溫潤光澤。女士們則頭戴鳳冠,鳳冠上鑲嵌著的寶石熠熠生輝,步搖輕顫,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她們的長裙拖地,行走間裙擺搖曳,盡顯雍容華貴。
    張易之今日身著一襲鮮亮的紫色錦袍,錦袍之上,金線繡就的牡丹栩栩如生,每一朵牡丹的花蕊皆以紅寶石點綴,在燭光下閃耀著火紅的光芒。他頭戴一頂精致的冠冕,冠冕邊緣鑲嵌著一圈晶瑩的珍珠,隨著他的動作微微晃動,散發出奪目的光彩。張昌宗則身著月白色的絲質長袍,長袍上用銀線繡著飄逸的仙鶴圖案,仿佛隨時都會振翅高飛。他麵如冠玉,肌膚勝雪,嘴角始終掛著一絲若有若無的冷笑,眼神中透著傲慢與不屑,似乎將在場的所有人都不放在眼裏。
    他們二人在宴會上談笑風生,聲音格外響亮,引得眾人紛紛側目。張易之端起一杯美酒,仰頭灌下,然後大聲說道:“此次邊境小勝,實乃我武周之福,也是陛下聖明,領導有方。當然,我等在朝中為陛下分憂,也功不可沒啊。”他說罷,環顧四周,眼神中滿是得意之色。
    張昌宗附和道:“哥哥所言極是。如今朝中諸事,有我兄弟二人協助陛下,必定蒸蒸日上,那些妄圖詆毀我們的人,不過是嫉妒罷了。”
    就在此時,一位年輕的官員李正,身著一襲樸素卻整潔的素色官袍,從座位上霍然起身。李正自幼飽讀詩書,心懷匡扶社稷、濟世安民的遠大抱負,自入朝為官以來,他目睹張易之與張昌宗兄弟在朝中賣官鬻爵、結黨營私,致使朝政日益腐敗,心中早已憤慨難平。今日在宴會上,見二張如此囂張跋扈,終於按捺不住心中怒火。
    李正大步流星地走到大廳中央,手指著張易之與張昌宗,聲音洪亮地說道:“張易之、張昌宗,你們二人禍亂朝政,所作所為簡直令人不齒!朝堂之上,賣官鬻爵成風,正直之士難以施展抱負,皆是你們二人所為!你們結黨營私,排除異己,將朝廷攪得烏煙瘴氣,危害國家,難道就沒有一絲愧疚之心嗎?”
    李正的聲音如洪鍾般在寂靜的宮殿內回蕩,瞬間打破了宴會的和諧氛圍。眾人皆驚愕地轉過頭來,看向這突如其來的一幕,臉上寫滿了震驚與擔憂。舞女們像是被施了定身咒,舞步戛然而止,手中的彩綢還未來得及收回,便僵在了半空。樂師們手中的樂器也不自覺地停止了演奏,原本悠揚的絲竹之聲瞬間消失,隻留下一片令人尷尬的寂靜。
    張易之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原本得意的笑容如被寒風吹散,取而代之的是滿臉的憤怒與猙獰。他猛地站起身來,一腳狠狠踢翻了麵前的桌子,桌上的酒杯、菜肴頓時散落一地,清脆的破碎聲在寂靜中格外刺耳。酒水在地上肆意蔓延,仿佛是他此刻失控的情緒。他怒目圓睜,雙眼瞪得如同銅鈴,指著李正吼道:“你這不知死活的東西!竟敢在這大庭廣眾之下汙蔑本大人,你是活得不耐煩了嗎?我看你是敬酒不吃吃罰酒!”
    張昌宗也跟著站起身來,一臉陰狠,如同一條吐著信子的毒蛇,惡狠狠地說道:“哥哥,跟他廢話什麽,讓人把他拖出去,打斷他的腿,看他以後還敢不敢亂說話!”
    說罷,張易之身邊的幾個家丁模樣的人,如惡狗般擼起袖子,氣勢洶洶地朝著李正衝了過去,他們的眼中閃爍著凶光,嘴裏還嘟囔著:“敢得罪我們張大人,你今天死定了!”
    李正毫無懼色,反而挺直了腰板,像一棵蒼鬆般屹立不倒,他直視著張易之等人,聲音更加激昂地說道:“我所言句句屬實,你們這些奸佞之徒,為了一己私利,置國家大義於不顧,今日就算殺了我,也堵不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你們的惡行,必將遭到報應!”
    就在家丁們即將動手之際,狄仁傑趕忙快步上前,張開雙臂,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攔住了他們,大聲喝道:“住手!這裏是宮廷宴會,是陛下宴請群臣之地,豈是你們撒野的地方!有什麽事,朝堂上再說,你們如此魯莽行事,成何體統!難道你們眼裏沒有陛下,沒有王法了嗎?”狄仁傑的聲音堅定而有力,如同洪鍾般在大廳內回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與此同時,宋璟也迅速快步走到李正身邊,將他護在身後,他目光如炬,嚴肅地看著張易之與張昌宗,義正言辭地說道:“張大人,李大人所言雖然激烈,但也是為了朝廷著想。如今朝堂上下,對你們的所作所為多有不滿,這已是眾人皆知的事實。你們難道不該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嗎?在這宮廷宴會上公然傷人,你們眼裏還有沒有陛下,有沒有王法?你們這樣肆意妄為,隻會讓朝廷離心離德,讓百姓對武周失去信心!”
    其他大臣們也紛紛附和:
    “是啊,有話好好說,莫要衝動,在陛下的宴會上動粗,實在不妥。”
    “宮廷宴會,本應是君臣同樂之地,怎能如此混亂,成何體統。”
    “張大人,還請冷靜,此事不宜鬧大。”
    張易之被眾人的阻攔和指責弄得惱羞成怒,他氣得渾身發抖,手指著狄仁傑和宋璟,聲音尖銳地說道:“你們……你們竟敢幫著這個無名小卒說話!你們別以為自己有多清高,不過是嫉妒我們兄弟得陛下寵愛罷了!等我在陛下麵前參你們一本,看你們還能囂張到幾時!你們這些老頑固,遲早會被陛下罷官免職!”
    此時,一直坐在主位上的武則天,臉色陰沉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她看著眼前混亂的場麵,心中五味雜陳。原本一場旨在慶祝勝利、彰顯國威的歡樂宴會,竟因為這樣的衝突而變得如此尷尬。她對張易之與張昌宗的行為早有耳聞,但一直念及他們平日裏在身邊的陪伴之情,為自己解悶逗趣,沒有加以深究。今日親眼目睹這一幕,心中不禁對二張的行為有了一些反思。
    武則天緩緩站起身來,她身著華麗的龍袍,頭戴鳳冠,每一步都邁得沉穩而威嚴。她冷冷地掃視了眾人一眼,聲音雖不高,但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說道:“都給朕住手!成何體統!在朕的麵前,你們竟敢如此放肆!張易之、張昌宗,你們平日裏的行為,朕也略有耳聞。朕一直信任你們,對你們寵愛有加,可你們就是這樣回報朕的嗎?今日之事,朕不想再追究,但你們要好自為之,莫要再做出讓朕失望的事來。朕治理天下,靠的是群臣一心,不是你們這樣的肆意妄為!”
    張易之與張昌宗聽了武則天的話,心中一陣恐慌。他們趕忙“撲通”一聲跪地,齊聲說道:“陛下息怒,臣等知罪了,以後定會謹言慎行,絕不再犯。都是臣等一時衝動,還望陛下開恩。”二人的額頭緊貼著地麵,冷汗從額頭不斷冒出,浸濕了地麵。
    武則天看了他們一眼,又將目光投向李正,說道:“李正,你雖言辭激烈,但忠心可嘉。不過,以後說話也要注意場合和分寸。在這宮廷之中,一言一行都關乎朝廷體麵。都起來吧,宴會繼續。”
    眾人紛紛謝恩,重新入座。樂師們戰戰兢兢地重新奏響樂曲,舞女們也強顏歡笑地繼續翩翩起舞,但宴會的氣氛卻再也無法恢複到之前的歡快。大臣們心中各有所思,時不時地偷偷看向張易之與張昌宗,眼神中既有擔憂,也有不滿。而張易之與張昌宗則低著頭,臉色鐵青,心中對李正等人充滿了怨恨,暗暗想著如何報複。他們的雙手在桌下緊緊握拳,指甲深深嵌入掌心,仿佛要將這份恨意通過這種方式宣泄出來。
    武則天坐在主位上,表麵上繼續欣賞著表演,但心中卻在思索著張易之與張昌宗的問題。她意識到,自己對二張的過度寵愛,可能已經引發了朝廷的不滿和混亂,對朝廷的穩定和自己的統治構成了潛在威脅。她開始認真考慮,是否應該對二張的行為加以約束,以維護朝廷的秩序和自己的權威。
    這場宮廷宴會上的衝突,如同一個導火索,讓武則天開始正視張易之與張昌宗帶來的問題,也讓整個朝廷的局勢變得更加微妙起來。此後的日子裏,朝廷將會如何發展,武周的命運又將走向何方,一切都充滿了未知。
    喜歡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請大家收藏:()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