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李顯複位-禁軍倒向李顯
字數:5382 加入書籤
武周王朝的天空,看似晴朗,實則陰霾密布。張氏兄弟憑借武則天的恩寵,在朝堂內外肆意妄為,惡行累累,猶如兩顆毒瘤,侵蝕著王朝的根基。他們的所作所為,不僅令滿朝文武敢怒不敢言,更讓負責拱衛京城與皇宮安危的禁軍將士們義憤填膺。
禁軍,作為王朝的精銳武裝力量,肩負著保家衛國、守護皇室的重任。他們每日穿梭於京城的大街小巷與皇宮的重重宮闕之間,對張氏兄弟的劣跡可謂是看在眼裏,痛在心頭。張氏兄弟賣官鬻爵,致使朝堂吏治腐敗,無能之輩竊據高位,這些人在地方上橫征暴斂,搞得民不聊生。京城之中,百姓們生活困苦,怨聲載道。曾經熱鬧繁華的街市,如今不少店鋪關門歇業,一片蕭條景象。禁軍將士們巡邏時,常能聽到百姓們的悲歎與咒罵,心中對張氏兄弟的厭惡之情與日俱增。
而在皇宮之內,張氏兄弟更是肆無忌憚。他們無視宮廷禮儀與規矩,時常舉辦奢靡無度的宴會,喧囂之聲徹夜不絕,嚴重幹擾了禁軍的正常執勤與休息。不僅如此,他們還對禁軍的指揮與調度指手畫腳,甚至縱容親信與禁軍發生衝突,公然挑釁禁軍的權威。有一回,張氏兄弟的一名親信在皇宮禁地醉酒鬧事,對前來勸阻的禁軍士兵大打出手。這一係列行徑,讓禁軍將士們心中的怒火如熊熊烈焰般燃燒。
在這種情形下,一些素有正義感且深謀遠慮的禁軍將領,私下裏開始頻繁商議。他們清楚地意識到,若想拯救武周王朝於危難,恢複朝堂的清明與國家的安寧,唯有支持李顯複位,將張氏兄弟這兩個禍國殃民的奸佞之徒鏟除。
這一日,夜色如墨,濃厚的烏雲遮蔽了星月的光輝,整個京城仿佛被籠罩在一片巨大的黑暗之中。東宮的庭院靜謐而幽深,樹木的影子在夜風中搖曳,宛如張牙舞爪的怪物。一名身形矯健的禁軍將領,身著一襲黑色緊身夜行衣,借著夜幕的掩護,如同鬼魅般悄然潛入東宮。他避開了一波又一波巡邏的侍衛,動作輕盈而敏捷,每一步都踏得極為小心,生怕發出一絲聲響暴露自己。
終於,在一名內應侍衛的接應下,禁軍將領順利來到了李顯所在的書房之外。他輕輕叩響房門,得到應允後,閃身進入書房。書房內,燭火在微風中閃爍不定,昏黃的光線在牆壁上投下斑駁陸離的光影。李顯正坐在書桌前,對著一幅軍事地圖沉思,眉頭緊鎖,神色凝重。
看到禁軍將領的到來,李顯微微一怔,眼中閃過一絲警惕與疑惑。禁軍將領見狀,立刻單膝跪地,抱拳行禮,壓低聲音說道:“殿下,末將冒昧深夜前來,還望殿下恕罪。末將乃禁軍將領蘇烈,如今天下局勢動蕩,張氏兄弟在朝堂上胡作非為,搞得民不聊生,朝堂混亂不堪。末將身為禁軍將領,深知其惡行對國家穩定造成的巨大危害,我等禁軍將士對張氏兄弟的所作所為早已是深惡痛絕。今日前來,是代表一眾有誌之士,願聽從殿下指揮,為殿下複位,鏟除這兩個禍害,助殿下重振朝綱,還天下太平。”
李顯聽後,先是露出驚訝之色,隨後眼中燃起一絲希望的火焰。他趕忙起身,快步走到蘇烈麵前,雙手緊緊地將他扶起,眼中滿是感動與欣慰,說道:“蘇將軍,如此忠義之舉,實乃我朝之幸,本王感激不盡。隻是此事非同小可,關係到你我身家性命,更關乎眾多支持本王之人的安危,一旦走漏風聲,後果不堪設想,切不可有絲毫大意,務必嚴守秘密。”
蘇烈用力地點點頭,目光堅定地看著李顯,說道:“殿下放心,末將及一眾將士皆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定會嚴守秘密。我等在禁軍之中,結識了不少誌同道合的兄弟,大家都對張氏兄弟的惡行義憤填膺,願追隨殿下,共舉大事。隻待殿下一聲令下,我等萬死不辭!”
李顯緊緊握住蘇烈的手,感慨地說道:“有蘇將軍和諸位將士的支持,本王便多了幾分勝算。隻是,禁軍乃國家之根本武力,一舉一動皆關乎國運。我們需等待一個恰當的時機,方可發動行動。在這之前,還望將軍能穩住軍心,確保禁軍內部的穩定與團結。”
蘇烈說道:“殿下所言極是。末將明白其中利害關係。回去後,末將定會暗中聯絡可靠的兄弟,加強對禁軍的掌控,同時密切留意朝堂局勢,等待殿下的指示。一旦時機成熟,我等定當全力以赴,為殿下衝鋒陷陣,在所不惜。”
李顯微微點頭,說道:“好,有蘇將軍相助,孤便放心了。將軍回去後,行事務必小心謹慎,不可操之過急。若有任何消息,可通過我們事先安排好的聯絡方式告知本王。”
蘇烈拱手道:“謹遵殿下吩咐。末將告退,殿下保重。”
言罷,蘇烈轉身,如同來時一般,悄然離開了東宮。李顯望著他離去的背影,心中湧起一股強大的信心與力量。蘇烈所代表的禁軍將領的倒戈,讓他在軍事上獲得了至關重要的支持,大大增強了他複位的底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回到禁軍營地後,蘇烈深知此事必須謹慎謀劃,步步為營。他首先找到了自己的心腹校尉——陳武。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營地中的士兵們大多已進入夢鄉,隻有遠處傳來幾聲更夫的梆子聲。蘇烈將陳武悄悄叫到了自己的營帳之中。
營帳內,燭火搖曳,光影閃爍。蘇烈麵色凝重地對陳武說道:“陳校尉,如今朝堂局勢愈發嚴峻,張氏兄弟的惡行已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我已暗中與太子殿下取得聯係,決定支持太子複位,鏟除張氏兄弟。我深知你為人忠義,對張氏兄弟的所作所為也極為不滿,不知你意下如何?”
陳武聽後,眼中閃過一絲興奮與堅定,毫不猶豫地說道:“將軍,末將早就盼著能有機會鏟除這兩個奸佞之徒。若能追隨將軍,支持太子殿下,為國家除害,末將萬死不辭!隻是,此事重大,我們該如何行事?”
蘇烈麵帶微笑,眼中流露出對對方的讚賞和信任,他緩緩地點了點頭,輕聲說道:“嗯,很好,我果然沒有看錯你。這件事情至關重要,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嚴重後果,所以我們必須要嚴守這個秘密,絕不能讓它泄露出去。”
接著,蘇烈稍稍停頓了一下,似乎在思考接下來的計劃,然後繼續說道:“我們需要逐步地去聯絡那些可靠的兄弟們,一個一個地去接觸他們,確保每一步都萬無一失。你平日裏與士兵們接觸較多,對他們的情況也比較了解,所以在這方麵你要多留意一下。”
他凝視著對方,鄭重地叮囑道:“看看還有哪些將士對張氏兄弟心懷不滿,而且這些人還必須是為人忠誠可信的。隻有這樣的人,我們才能放心地將此事告知他們,並與他們共同謀劃。”
陳武說道:“將軍放心,末將平日裏與不少兄弟交情深厚,對他們的為人也較為了解。我會暗中觀察,挑選那些值得信任的人。隻是,我們該如何向他們表明來意,又怎樣確保他們不會泄露消息呢?”
蘇烈沉思片刻,說道:“我們不可操之過急。先在日常閑聊中,巧妙地提及張氏兄弟的惡行,觀察他們的反應。若發現有人對張氏兄弟極為憤慨,再找個隱秘的時機,單獨與他交談,表明我們的意圖。同時,要著重向他們強調此事的危險性和重要性,讓他們明白,一旦參與其中,便沒有回頭之路,必須嚴守秘密。”
陳武點頭道:“將軍所言極是。末將明白了。末將這就去留意,一旦有合適的人選,便向將軍匯報。”
蘇烈說道:“好,此事就交給你了。記住,一定要萬分小心,不可露出絲毫破綻。我們的行動關乎國家的未來,容不得半點馬虎。”
陳武拱手道:“末將明白,將軍放心。”
此後的日子裏,陳武按照蘇烈的吩咐,在禁軍士兵中謹慎地展開觀察與試探。一日,在禁軍的訓練場邊,士兵們訓練結束後,正圍坐在一起休息。陳武故意湊過去,與大家閑聊起來。陳武裝作不經意地說道:“最近京城的百姓可真是苦啊,張氏兄弟賣官鬻爵,那些花錢買官的人到了地方,就拚命搜刮百姓,百姓們怨聲載道,咱們禁軍天天巡邏,看著心裏真不是滋味。”
一名叫李虎的士兵氣憤地說道:“哼,這張氏兄弟簡直就是國賊!仗著陛下的寵信,在朝堂上為所欲為,把國家搞得烏煙瘴氣。咱們禁軍肩負著保衛京城和百姓的重任,卻對他們的惡行無能為力,實在是憋屈!”
其他士兵也紛紛附和,表達著對張氏兄弟的不滿。陳武心中一動,繼續說道:“是啊,可他們背後有陛下撐腰,咱們能怎麽辦呢?”
李虎咬著牙說道:“難道就眼睜睜地看著他們繼續作惡嗎?總得有人站出來,收拾這兩個禍害!”
陳武見李虎反應強烈,心中有了底。但他還是謹慎地說道:“話雖如此,但這可不是小事,弄不好可是要掉腦袋的。”
李虎看著陳武,認真地說道:“陳校尉,我李某雖然隻是個普通士兵,但也知道什麽是忠君愛國。如果有機會能為國家除害,我不怕掉腦袋!”
陳武心中大喜,但表麵上仍不動聲色地說道:“李虎,我知道你是個有血性的漢子。不過,這種事不能衝動,得從長計議。你先別聲張,等我消息。”
回到營帳後,陳武立刻將李虎的情況向蘇烈做了匯報。蘇烈聽後,說道:“看來李虎是個可靠的人。你找個合適的時機,單獨與他談談,把我們的計劃詳細告訴他,但一定要再次強調保密的重要性。”
陳武點頭道:“是,將軍。末將明白。”
幾天後,陳武找了個借口,將李虎帶到了營地的一處偏僻角落。陳武環顧四周,確認沒有旁人後,低聲對李虎說道:“李虎,上次聽了你的話,我知道你是個忠義之士。現在,我有個重要的事情要告訴你。其實,我和蘇將軍已經暗中與太子殿下取得了聯係,我們決定支持太子複位,鏟除張氏兄弟。太子殿下心懷天下,定能讓國家重回正軌。你願意加入我們嗎?”
李虎眼中閃過一絲激動,說道:“陳校尉,我願意!末將早就盼著能有這麽一天了。隻要能為國家除害,末將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陳武嚴肅地說道:“李虎,此事關係重大,一旦泄露,我們所有人都將性命不保。你必須發誓,嚴守秘密,絕不能向任何人透露半個字。”
李虎毫不猶豫地跪地起誓:“末將李虎,今日在此立誓,若參與此事,定嚴守秘密,如有違背,天打雷劈!”
陳武滿意地點點頭,說道:“好,李虎。從現在起,你便是我們的一員了。接下來,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你要繼續留意身邊的兄弟,若有可靠之人,可慢慢透露風聲,但一定要謹慎行事。”
李虎說道:“是,陳校尉。末將明白。”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蘇烈和陳武的努力下,越來越多對張氏兄弟不滿且忠誠可靠的禁軍將士被聯絡起來。他們如同隱藏在黑暗中的火種,等待著合適的時機,燃成燎原大火,為武周王朝帶來新的希望。每次秘密的交談,每個堅定的誓言,都在為即將到來的行動積蓄著強大的力量。他們深知,自己肩負著重大的使命,為了國家的安寧,為了百姓的福祉,他們將不惜一切代價,追隨李顯,與張氏兄弟展開一場生死較量,直至將奸佞鏟除,恢複武周王朝的清明與太平。
喜歡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請大家收藏:()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