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李顯複位-鏟除張氏餘孽
字數:6342 加入書籤
次日,陽光終於穿透雲層,灑在金碧輝煌的皇宮之上。皇宮內舉行了盛大的登基儀式,鍾鼓齊鳴,禮樂喧天。李顯身著華麗龍袍,頭戴沉重皇冠,端坐在皇位之上,俯瞰著滿朝文武。
他神色莊重,聲音洪亮地說道:“朕今日複位,實賴諸位愛卿與天下百姓相助。曆經這許多動蕩,大唐已百廢待興。如今擺在朕麵前的,是如何讓百姓安居樂業,如何讓我大唐重現往日輝煌。還望諸位與朕齊心協力,共鑄大唐的輝煌。”
大臣們紛紛跪地高呼:“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聲音響徹宮殿。
然而,李顯心裏清楚,雖然成功複位,但前路依舊荊棘密布。退朝後,他將幾位親信大臣留在了禦書房。
李顯麵色凝重地說:“張氏兄弟雖已伏誅,但太平公主和武氏家族的殘餘勢力仍不可小覷。你們密切留意他們的動向,切不可掉以輕心。”
親信大臣李昭點頭稱是:“陛下放心,臣等定當小心謹慎,一有風吹草動,便向陛下匯報。隻是,太平公主在朝中威望頗高,武氏家族又根基深厚,若要動手,還需從長計議。”
另一位大臣王銘也說道:“陛下,太平公主心思縝密,且廣結黨羽。武氏家族自武周以來,在朝中盤根錯節,貿然行動,恐會引發朝堂動蕩,還望陛下三思。”
李顯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後說:“朕自然明白其中利害。如今朕剛剛登基,首要之事是穩定民心,恢複朝堂秩序。若此時對太平公主和武氏家族動手,難免會讓天下人覺得朕心胸狹隘,容不得人。”
李昭思索一番後建議道:“陛下,或許可先逐步削弱他們的勢力,安插陛下的心腹進入關鍵職位,掌控朝堂局勢。待時機成熟,再一舉清除隱患。”
李顯點頭:“此計可行。你們回去後,即刻著手安排,務必小心行事,切莫打草驚蛇。”
幾日後,朝堂之上,大臣趙啟出列,奏道:“陛下,張氏兄弟雖已斬首示眾,但他們黨羽眾多,遍布朝野。若不徹底鏟除,恐會留下後患。”
李顯神色嚴肅:“愛卿所言極是。朕命你負責徹查張氏兄弟黨羽,凡參與其惡行、危害朝堂者,一律嚴懲不貸。但需注意,切不可冤枉無辜,以免引起朝堂恐慌。”
趙啟拱手領命:“陛下放心,臣必定明察秋毫,絕不姑息奸佞,也不會讓無辜之人蒙冤。”
李顯微微頷首:“此事關係重大,關乎朝堂穩定,你要謹慎行事。若遇到棘手之事,可隨時進宮向朕匯報。”
趙啟退下後,朝堂上又有大臣進言:“陛下,如今複位,當務之急是恢複民生,整頓吏治。張氏兄弟當權時,許多政策混亂,百姓苦不堪言。”
李顯目光堅定:“朕深知民間疾苦,會即刻著手改革弊政。傳朕旨意,減免受災地區賦稅,鼓勵農桑,對於清正廉潔的官員,要予以提拔,貪腐之輩,嚴懲不貸。”
與此同時,太平公主府中,氣氛也頗為凝重。太平公主在廳中來回踱步,神色冷峻。身邊的幕僚李賢說道:“公主,如今李顯複位,對我們恐怕不利。張氏兄弟一死,我們在朝堂的勢力也折損不少。”
太平公主停下腳步,眼中閃過一絲寒光:“哼,李顯雖然複位,但他未必就能坐穩這皇位。武氏家族那邊,可有什麽動靜?”
李賢回道:“武氏家族也在暗中商議,他們擔心李顯會對他們動手,正考慮如何自保。武三思近日頻繁與家族親信往來,似有大動作。”
太平公主沉思片刻後說:“派人去與武氏家族聯絡,告訴他們,此時我們需同舟共濟。李顯剛登基,立足未穩,我們若能聯合起來,未必不能尋得轉機。”
李賢麵露擔憂:“公主,武氏家族向來與我們有些嫌隙,他們會願意合作嗎?”
太平公主嘴角泛起一絲冷笑:“在這權力的漩渦中,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恒的利益。如今李顯對他們有威脅,他們不會不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隻要我們曉以利害,武氏家族會與我們攜手的。”
李賢點頭:“公主所言極是,那臣這就去安排。”
武三思府中,武三思正與幾位武氏子弟商議對策。武崇訓說道:“伯父,李顯複位,我們武氏家族怕是要遭殃了,該如何是好?”
武三思眉頭緊皺,來回踱步:“哼,李顯那小子,肯定不會輕易放過我們。但我們武氏經營多年,也不是任人宰割的。”
這時,下人來報:“老爺,太平公主府有人求見。”
武三思與眾人對視一眼,說道:“請他進來。”
來人見到武三思,行禮後說道:“武大人,太平公主讓小人給您帶句話,如今李顯複位,對武氏和公主都不利,公主希望能與武氏家族攜手,共抗李顯。”
武三思沉思片刻,問道:“太平公主有何打算?”
來人回道:“公主說,可先在朝堂上安插人手,擾亂朝綱,削弱李顯的勢力。待時機成熟,再另做打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武崇訓忍不住說道:“太平公主向來野心勃勃,與她合作,會不會引狼入室?”
武三思瞪了他一眼:“此時不合作,難道坐以待斃?李顯不會放過我們,與太平公主聯手,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隨後,武三思對來人說道:“回去告訴太平公主,就說我武三思願意合作。但醜話說在前頭,合作之事,必須公平,利益均沾。”
來人領命而去。武三思看著眾人,說道:“接下來,我們要小心行事,按計劃與太平公主配合,絕不能讓李顯坐穩皇位。”
幾日後,朝堂上便開始出現一些針對李顯政策的反對聲音,有人彈劾支持李顯改革的官員,朝堂局勢漸漸變得微妙起來。
李顯得知這些情況後,在禦書房與親信大臣商議。李昭說道:“陛下,看來太平公主和武氏家族已經開始有所動作了。他們在朝堂上興風作浪,意圖擾亂朝綱,削弱陛下權威。”
李顯麵色陰沉:“朕就知道他們不會安分。王銘,你有何對策?”
王銘思索一番後說:“陛下,我們不妨將計就計。表麵上對這些反對聲音置之不理,暗中調查幕後主使。待掌握確鑿證據後,再一舉揭露他們的陰謀,讓朝堂上下看清他們的真麵目。”
李顯點頭:“此計甚好。李昭,你暗中調集可靠人手,密切監視朝堂上那些活躍的反對勢力,查清他們與太平公主、武氏家族的關聯,記住,一定要謹慎行事,不可打草驚蛇。”
李昭拱手應道:“陛下放心,臣定會小心部署,確保萬無一失。隻是,這調查需花費些時日,在此期間朝堂上這些反對聲音不斷,恐怕會影響陛下新政推行,也會讓一些大臣人心惶惶。”
李顯微微皺眉,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朕也擔憂此事。但此時若強行鎮壓,正中他們下懷,隻會讓局勢更加複雜。王銘,你在朝堂上多留意其他大臣的態度,安撫人心,盡量保證新政能穩步推進。”
王銘領命:“陛下,臣明白。臣會在朝堂上據理力爭,為陛下新政爭取支持,同時也會留意大臣們的動向,若有異常,及時向陛下匯報。”
而在宮外,太平公主與武三思秘密會麵。地點選在一處極為隱蔽的別院,四周靜謐,幾乎無人知曉。
太平公主身著一襲深色錦袍,頭戴帷帽,率先開口:“武大人,如今我們已開始在朝堂上發力,但僅憑這些小打小鬧還遠遠不夠,必須想出更有效的辦法來動搖李顯的根基。”
武三思輕撫胡須,沉思片刻道:“公主所言極是。我覺得可以從經濟方麵入手,暗中煽動一些富商抵製李顯的賦稅改革,讓百姓覺得新政給他們帶來了不便,引發民怨。”
太平公主眼中閃過一絲讚許:“武大人此計不錯。不過,我們還需注意,不能做得太過明顯,否則一旦被李顯察覺,我們的計劃就會功虧一簣。”
武三思微微點頭:“公主放心,我會安排妥當。另外,我聽聞李顯正在暗中調查朝堂上的反對勢力,我們也得小心行事,別露出馬腳。”
太平公主冷笑一聲:“哼,就憑李顯那點本事,未必能查出什麽。隻要我們這邊的人咬緊牙關,他也拿我們沒辦法。但為了以防萬一,還是讓底下的人都收斂些,別輕舉妄動。”
此時,武三思又想起一事,說道:“公主,還有一事。如今我們雖聯手,但朝中大臣們心思各異,有些人搖擺不定,若能拉攏更多大臣為我們所用,那勝算便更大了。”
太平公主目光閃爍:“此事我也在考慮之中。像韋安石、蕭至忠這些大臣,平日裏與我關係尚可,我會找機會與他們接觸,探探他們的口風。武大人,你那邊也可以留意一下,看看有哪些大臣能為我們所用。”
武三思應道:“好,我會留意的。隻是,拉攏大臣並非易事,還需徐徐圖之。”
兩人又商議了許久,才各自散去。
與此同時,李昭那邊的調查也有了一些進展。他的手下發現,朝堂上帶頭反對新政的幾位大臣,背後都與武氏家族的產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李昭進宮向李顯匯報:“陛下,臣已查到一些線索。朝堂上那幾位極力反對新政的大臣,都接受了武氏家族的賄賂,而且他們與武三思來往密切。看來,這背後確實是武氏家族在搞鬼。”
李顯拍案而起,怒聲道:“武三思竟敢如此大膽,公然與朕作對!太平公主那邊可有消息?”
李昭搖頭:“暫時還未發現太平公主與這些事直接相關的證據,但以臣對她的了解,此事她不可能不知情,說不定就是她與武三思共同謀劃的。”
李顯眼中閃過一絲狠厲:“哼,既然他們如此迫不及待,朕也不會再姑息。王銘,你明日上朝時,就彈劾那幾位大臣,當著滿朝文武的麵揭露他們與武氏家族的勾結。朕要讓所有人都知道,敢與朕作對,絕沒有好下場!”
王銘拱手領命:“陛下聖明,臣明日定會將此事辦得妥妥當當,讓武氏家族的陰謀大白於天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次日清晨,朝堂之上,氣氛格外壓抑。大臣們似乎都察覺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氣息。
王銘出列,手持奏章,神色嚴肅:“陛下,臣有本奏。近日朝堂上針對新政的反對聲音不斷,臣深感蹊蹺,便暗中調查。如今已查明,有幾位大臣接受武氏家族賄賂,故意在朝堂上擾亂朝綱,反對陛下新政。”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一片嘩然。眾大臣紛紛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被王銘彈劾的幾位大臣臉色瞬間變得煞白,其中一位叫周興的大臣連忙出列,跪地磕頭道:“陛下,這是汙蔑啊!臣一心為國,對陛下忠心耿耿,怎會做出這等事來!”
王銘冷笑一聲,上前一步說道:“周大人,你還想狡辯?這是從你府中搜出的武氏家族給你的金銀往來記錄,以及你與武三思親信密會的證人證言,鐵證如山,你還有何話說?”
周興見狀,癱倒在地,麵如死灰,其他幾位被彈劾的大臣也紛紛伏地求饒。
李顯坐在龍椅上,麵色冷峻,怒視著階下眾人,大聲道:“朕登基以來,一心想要恢複大唐盛世,推行新政也是為了天下百姓。你們這些人,為了一己私利,勾結武氏家族,妄圖破壞朝堂穩定,實在是罪不可赦!來人,將這幾人打入大牢,聽候發落!”
侍衛們上前,將幾位大臣押了下去。朝堂上一片寂靜,眾大臣皆被李顯的雷霆手段所震懾。
這時,武三思站了出來,故作鎮定地說道:“陛下,此事或許有誤會,周興等人或許是被有心人陷害,還望陛下明察啊。”
李顯看著武三思,目光如炬,冷冷說道:“武三思,你還想為他們開脫?這幾人與你來往密切,證據確鑿。你以為朕不知道你在背後搞的那些小動作?朕念及武氏家族曾經對大唐也有過貢獻,一直對你等頗為寬容,可你卻不知收斂,屢屢與朕作對!”
喜歡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請大家收藏:()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