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李旦退讓-剖析局勢
字數:5681 加入書籤
夜色如墨,沉甸甸地壓在長安城的上空。王府書房內,燭火明明暗暗,將三人的身影扭曲地映在牆上,恰似此刻糾結複雜的局勢。
狄光遠神情嚴峻,急忙應和張柬之:“王爺,張大人所言千真萬確。當下朝堂局勢猶如一團亂麻,各方勢力犬牙交錯,相互製衡。而王爺您,恰似定海神針,維係著這微妙的平衡。一旦您抽身退讓,平衡瞬間傾覆,後果不堪設想啊。”
李旦緩緩起身,拖著沉重的步伐在書房踱步,眉頭緊鎖,滿臉憂慮:“二位的憂心,本王感同身受。每一次權力傾軋,朝堂便如遭疾風驟雨,人心惶惶。官員們忙於黨爭,政務荒廢,百姓更是苦不堪言。本王一心為大唐社稷,卻深陷權力漩渦,諸多決策身不由己,致使大唐內耗嚴重,實在痛心疾首。”
張柬之沉思片刻,拱手說道:“王爺,此刻退讓絕非上策。依微臣之見,可加強對各方勢力的監視,憑借王爺的威望與影響力,巧妙製衡,以保朝堂安穩。”
李旦駐足,看向張柬之,目光中滿是思索與憂慮:“張卿,製衡之法本王並非未想過。然此乃權宜之計,無法根治權力爭鬥。且爭鬥手段層出不窮,防不勝防,稍有差池,便會引發更大危機。”
狄光遠點頭稱是:“王爺所言極是。但主動避讓亦風險重重。陛下會如何看待?天下人又會作何想?此舉恐被視為示弱,令心懷不軌者更加猖獗,朝堂恐陷入更深的混亂。”
李旦微微歎息,坐回椅中,揉著太陽穴道:“狄卿,你說的這些,本王豈會不知。隻是這朝堂局勢,實在讓本王心力交瘁,深感無力回天。”
張柬之向前一步,懇切道:“王爺,越是艱難時刻,越需您堅定信念,力挽狂瀾。我們可從長計議,製定周全之策。一麵加強對各方勢力的監控製衡,一麵著力培養提拔忠誠有能之士,充實朝堂,穩固根基。”
狄光遠趕忙附和:“王爺,張大人此計甚妙。我們還可借助外部力量,與邊疆將領建立緊密聯係,確保朝堂動蕩時有軍事後盾。同時,在民間廣施仁政,贏得百姓支持。如此內外兼修,大唐方能在權力風浪中穩如磐石。”
李旦眼中閃過一絲希望,轉瞬又被憂慮籠罩:“二位計策雖好,實施起來卻困難重重。培養官員耗時費力,與邊疆將領建立聯係,分寸極難把握,稍有不慎,便會引起陛下猜忌,弄巧成拙。”
張柬之思索片刻,說道:“王爺,培養官員,可從科舉與舉薦入手。科舉選拔,公平公正,廣納天下賢才;舉薦則靠朝中正直大臣慧眼識珠,發掘遺珠。至於與邊疆將領聯係,可先從那些對大唐忠心耿耿、素有聲譽的將領開始,以書信往來,表明隻為穩固朝綱,無意他圖。”
狄光遠接著說:“王爺,書信往來雖可表明心意,但仍顯單薄。不妨選派可靠之人,以慰問之名,前往邊疆,與將領們麵談,增進彼此信任。同時,我們也可借此機會,了解邊疆軍情,為朝堂決策提供參考。”
李旦微微點頭:“二位所言有理。隻是選派之人需萬分謹慎,既要忠誠可靠,又要能言善辯,方能擔此重任。”
張柬之思索一番,說道:“王爺,微臣舉薦一人,刑部侍郎王佑。此人忠誠正直,頗具謀略,且善於言辭,定能不負所托。”
狄光遠也點頭讚同:“王佑確是合適人選,他在刑部任職期間,屢破大案,深得眾人信服。派他前往,必能順利完成使命。”
李旦沉吟片刻,道:“既如此,便依二位所言,派王佑前往。但此事需秘密進行,切不可走漏風聲。”
張柬之與狄光遠齊聲應道:“王爺放心,我等定當守口如瓶。”
李旦又道:“除了與邊疆將領建立聯係,培養官員之事也刻不容緩。科舉尚有定期,舉薦之事,二位可有具體想法?”
張柬之說道:“王爺,舉薦之事,可先讓朝中大臣各自舉薦賢能,然後由吏部進行考核篩選。考核內容不僅要包括學識才華,更要注重品德操守。”
狄光遠補充道:“王爺,在考核過程中,不妨增設實地考察環節。對於那些被舉薦之人,安排他們處理一些實際政務,觀察其應對能力和處事風格。如此一來,便能更全麵地了解他們的真實才能,避免僅憑言辭或文章就決定任用與否,確保選拔出真正能為大唐效力的人才。”
李旦微微頷首,眼中露出一絲欣慰:“此提議甚好。以往選拔人才,多注重文辭,卻忽略了實際理政能力。增設實地考察,能讓真正有實幹能力者脫穎而出。隻是這實地考察的具體事務安排,還需仔細斟酌。”
張柬之沉思片刻,說道:“王爺,實地考察的事務可根據不同職位需求進行設置。比如,對於有望進入戶部任職者,可讓他們參與一些錢糧統計、賦稅征收方麵的實際工作;對於可能進入吏部者,則安排他們處理官員考核、人事調配的相關事務。通過這些針對性的任務,精準檢驗他們的專業能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狄光遠點頭稱是:“張大人所言極是。而且在考察過程中,要安排專人負責監督與記錄,確保考察的公正性和客觀性。待考察結束,負責監督之人需詳細匯報考察情況,供王爺與吏部綜合評判。”
李旦緩緩說道:“如此一來,考察流程雖更為嚴謹,但也增加了不少人力與時間成本。二位覺得,朝中現有人員能否承擔起這額外的工作?”
張柬之麵露思索之色,說道:“王爺,以微臣之見,可從各部門抽調一些經驗豐富、為人正直的官員組成專門的考察小組。這些官員本身對各自部門的業務熟悉,能夠更準確地評估被考察者的能力。至於時間安排,可根據科舉和舉薦的進度,合理調配,確保不影響正常的政務運轉。”
狄光遠緊接著說:“王爺,為激勵這些參與考察的官員認真負責,可設立相應的獎懲機製。若考察結果公正準確,為朝廷選拔出優秀人才,給予獎勵;反之,若有營私舞弊、敷衍了事者,嚴懲不貸。”
李旦輕輕敲了敲桌子,說道:“獎懲機製確有必要。但在實施過程中,要確保賞罰分明,公正合理。對於獎勵,不可過於微薄,以免打擊官員積極性;對於懲罰,也不可過於嚴苛,以免人人自危。此事還需與吏部尚書仔細商議,製定出詳細可行的方案。”
張柬之應道:“王爺放心,微臣定會與吏部尚書悉心商討,盡快拿出一個完善的方案。另外,在培養官員方麵,除了選拔,後續的培訓與指導也至關重要。”
李旦問道:“張卿有何見解?不妨直言。”
張柬之說道:“王爺,對於新選拔的官員,可設立專門的培訓課程。邀請朝中經驗豐富的大臣擔任講師,傳授為官之道、政務處理技巧等知識。同時,定期組織研討活動,讓新老官員相互交流經驗,共同提高。”
狄光遠也說道:“王爺,還可安排新官員跟隨資深大臣學習一段時間,進行一對一的指導。讓他們在實際工作中學習,更快地適應朝廷事務,熟悉官場規則。”
李旦聽後,露出讚許的目光:“二位所言,皆為良策。培養官員是一項長遠且艱巨的任務,關乎大唐的未來。我們必須精心謀劃,穩步推進。隻是,在這過程中,難免會觸動一些人的利益,可能會遭遇阻力,二位可有應對之策?”
張柬之神情堅定地說:“王爺,任何變革都會麵臨阻力。但隻要我們秉持為大唐社稷著想的初心,行事公正,多數大臣還是會理解和支持的。對於那些故意阻撓、企圖維護自身私利的人,我們要堅決予以回擊。可收集其違法亂紀的證據,在適當的時候,呈遞給陛下,借助陛下的權威,掃除障礙。”
狄光遠也點頭道:“王爺,張大人說得對。同時,我們也要團結那些支持改革的大臣,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在朝堂上,共同發聲,讓更多人認識到培養官員、穩定朝堂局勢的重要性。”
李旦深吸一口氣,說道:“好!有二位相助,本王信心倍增。隻是這權力爭鬥錯綜複雜,除了培養官員、聯係邊疆將領,我們還需從其他方麵著手,全麵應對。張卿、狄卿,你們再仔細想想,還有哪些方麵需要我們關注?”
張柬之低頭沉思許久,緩緩說道:“王爺,如今朝堂權力爭鬥,很大程度上源於信息的不對稱和溝通不暢。各方勢力為了自身利益,往往隱瞞信息、互相猜忌。我們可否嚐試建立一個相對透明的信息傳遞機製,讓重要政務信息能夠在一定範圍內公開,減少不必要的猜疑和誤解?”
李旦微微皺眉,疑惑道:“張卿,政務信息公開雖能減少猜疑,但也可能會泄露朝廷機密,被心懷不軌之人利用,這其中的尺度該如何把握?”
張柬之趕忙解釋道:“王爺,微臣所說的公開並非毫無保留。一些涉及軍事機密、重大人事任免等核心機密自然要嚴格保密。但諸如民生政策的製定與執行情況、財政收支的大致狀況等一般性政務信息,可定期向大臣們通報。如此一來,既能讓大臣們了解朝廷動態,又能防止別有用心之人在這些方麵造謠生事,煽動混亂。”
狄光遠也在一旁點頭附和:“王爺,張大人此計可行。通過這種方式,大臣們能更好地知曉朝廷整體局勢,在決策時也能更全麵地考慮,避免因信息閉塞而盲目爭鬥。而且,這也能增強大臣們對朝廷的信任,凝聚人心。”
李旦思索片刻後,緩緩說道:“二位的想法有一定道理。但實施起來,還需製定詳細的規則,明確哪些信息可以公開,以何種方式公開,以及公開的範圍。此事還需與相關部門商議,製定出切實可行的方案。”
狄光遠接著說道:“王爺,除了政務信息方麵,我們還需關注輿論導向。如今民間和朝堂都有一些流言蜚語,對局勢產生了不良影響。我們可安排一些可靠之人,在合適的場合,以恰當的方式,傳播正麵信息,引導輿論走向,穩定人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旦輕輕歎了口氣,說道:“輿論之事,確實不可小覷。如今一些別有用心之人在民間散布謠言,蠱惑人心,擾亂社會秩序。隻是這安排之人,既要能巧妙引導輿論,又要不露痕跡,否則一旦被識破,反而會適得其反。”
張柬之說道:“王爺,微臣以為,可從那些在民間頗具聲望的文人墨客入手。他們的言論在民間有一定影響力,且行事較為靈活。我們可暗中與他們溝通,讓他們以文章、詩詞等形式,傳達朝廷的正麵形象和政策意圖。同時,對於那些惡意造謠者,也要加大懲處力度,以儆效尤。”
李旦點頭道:“張卿此計甚好。文人墨客的影響力不容小覷,若能善加利用,必能對穩定輿論起到積極作用。隻是與他們溝通時,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切不可強迫,以免引起反感。”
狄光遠又說道:“王爺,還有一件事不容忽視。如今朝堂爭鬥激烈,許多官員為了自保,紛紛結黨營私。這不僅破壞了朝堂的風氣,也影響了政務的正常執行。我們該如何應對這一現象?”
李旦麵色凝重,緩緩說道:“黨爭之害,本王深知。隻是這些黨派盤根錯節,牽一發而動全身,處理起來需格外謹慎。若操之過急,可能會引發更大的動蕩。”
張柬之沉思片刻,說道:“王爺,對於黨爭,我們可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對於那些勢力較小、搖擺不定的黨派,可通過拉攏、說服等方式,讓他們保持中立,或者轉而支持我們穩定朝堂的舉措。對於那些頑固不化、妄圖破壞朝綱的大黨派,則要收集其違法亂紀的證據,逐步削弱其勢力。”
喜歡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請大家收藏:()武則天生死之間的不凡曆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