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五大核心係統

字數:3100   加入書籤

A+A-


    "根據今天的討論,"主持會議的高級官員總結道,""天眼計劃"將分三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技術攻關,解決關鍵部件和材料問題;第二階段,係統集成,完成衛星總裝和測試;第三階段,發射運行,建立完整的地麵支持網絡。整個計劃預計在三年內完成。"
    他環視全場,語氣莊重:"這是一項前所未有的挑戰,但我相信,在許同誌的指導下,在全國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夠成功。現在,我宣布"天眼計劃"正式啟動!"
    會議室內爆發出熱烈的掌聲,許多人甚至激動地站起身來。許誌遠站在講台上,目光堅定而深邃,仿佛已經看到了那顆閃耀在太空中的"天眼",俯瞰著祖國的大地,守護著龍國的安寧。
    會後,老李和楊院士陪著許誌遠走在研究所的走廊上,三人都沉浸在對未來的暢想中。
    "誌遠,"楊院士突然低聲問道,"這些技術構想,真的都是你一個人想出來的嗎?有時候我甚至覺得...這些設計超出了人類當前的思維框架。"
    許誌遠微微一笑,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楊院士,您相信科學技術有其內在的發展規律嗎?有些創新,看似離奇,實際上是必然的發展方向。"
    楊院士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不再追問。無論許誌遠的靈感來自何處,重要的是這些技術確實能夠推動龍國的發展,這就足夠了。
    金秋的陽光透過實驗室的窗戶,灑在滿是圖紙和模型的工作台上。工作台前,許誌遠正和一群專家圍在一起,討論著"天眼"衛星的核心係統。
    "今天,我們將深入探討"天眼"的五大核心係統,"許誌遠指著牆上的巨幅係統圖說道,"分別是:高精度光學係統、多光譜觀測係統、抗輻射電子係統、分布式數據處理係統和軌道控製推進係統。每一個係統都麵臨巨大的技術挑戰,需要我們集體智慧來攻克。"
    他走到實驗室中央,一塊塊揭開覆蓋在工作台上的布,露出下麵的模型和圖紙。
    "首先是高精度光學係統,"許誌遠指著第一個模型說道,"這是"天眼"的"眼睛",決定了它能看多遠、看多清。傳統的偵察衛星通常使用單一的大口徑反射鏡,但這種設計在製造和發射過程中存在很多限製。"
    光學專家王教授迫不及待地湊上前來:"那您的設計是?"
    許誌遠露出一絲神秘的微笑,揭開了蓋在模型上的布。在場的專家們齊聲驚呼——這是一種他們從未見過的光學係統設計:不是單一的大鏡麵,而是由多個較小的六邊形鏡片組成的陣列。
    "這是...分段式光學鏡麵?"王教授震驚地說,"這種設計我隻在理論文獻中見過,從未有人實際應用在衛星上!"
    "沒錯,"許誌遠點點頭,"這種設計有三大優勢:一是減輕了單個大口徑鏡片的製造難度;二是大幅降低了重量;三是提高了係統的可靠性——即使個別鏡麵出現問題,整體功能依然可用。"
    王教授忍不住搖頭歎息:"這設計至少領先現有技術二十年!以當前的工藝水平,能做到嗎?"
    許誌遠胸有成竹地回答:"可以,但需要一些技術上的調整。我已經設計了一套特殊的鏡麵加工流程,結合我們在香江采購的某些關鍵設備,完全可以實現。"
    他轉向下一個係統:"多光譜觀測係統。傳統衛星主要依賴可見光觀測,受天氣和光線條件限製很大。"天眼"將同時具備可見光、紅外、紫外和微波觀測能力,無論白天黑夜、晴天陰雨,都能提供清晰圖像。"
    一位年輕的電子工程師忍不住插話:"許總師,這種多光譜集成,所需的傳感器技術至少要五年後才能成熟,我們怎麽可能現在就..."
    許誌遠微微一笑,打斷了他:"誰說我們要等現有技術成熟?創新,就是要打破常規,開辟新路。"
    他拿出一疊詳細的設計圖紙:"這是我設計的一種新型複合傳感器,利用了幾種現有材料的特殊組合,可以在不同波段同時工作。材料清單和製造工藝都在這裏,你們看看是否可行。"
    一群專家立刻圍上來,仔細研究起那些圖紙和參數。隨著閱讀的深入,他們的表情從疑惑逐漸變為驚歎,最後是震撼。
    "這...這簡直是天才的設計!"年長的材料學專家陳教授聲音顫抖著說,"將這幾種材料按這樣的結構組合,確實可以實現跨波段的集成探測,而且用的都是國內能夠獲取或自行生產的材料!"
    許誌遠臉上露出了滿意的微笑,但沒有停下介紹的步伐。他轉向第三個係統模型:"接下來是抗輻射電子係統。衛星在太空中要麵對強烈的宇宙輻射,普通電子元件很快就會失效。而目前國內抗輻射級別的芯片和電路極其匱乏。"
    "這確實是個大問題,"一位電子專家苦笑道,"我們在這方麵比漂亮國落後至少十年,很多關鍵元件隻能依靠進口,但那些國家肯定不會賣給我們真正軍用級別的產品。"
    許誌遠不慌不忙地展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我設計了一種特殊的電路架構和冗餘策略,即使使用民用級別的元件,也能在太空環境中穩定工作。這裏的關鍵不是單個元件有多強,而是整體係統的容錯性和自修複能力。"
    他詳細解釋了這套係統的工作原理:關鍵電路采用三重或五重冗餘設計,一旦檢測到某個單元出現錯誤,係統會自動切換到備份單元;同時,整個係統還具備定期自檢和自恢複功能,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長工作壽命。
    電子專家們聽得目瞪口呆,這種係統級的解決方案,完全顛覆了他們的傳統思路。
    "第四個係統,分布式數據處理係統。"許誌遠繼續介紹,"這是"天眼"最核心的"大腦",負責圖像處理、數據壓縮和傳輸控製。傳統衛星通常依賴單一的中央處理單元,但"天眼"采用了分布式架構。"
    他展示了一張複雜的係統框圖,上麵顯示了多個相互連接的處理單元,形成一個網狀結構。
    喜歡四合院:悟性逆天,七級工程師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悟性逆天,七級工程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