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確實很像,功能肯定也有那個功能

字數:5070   加入書籤

A+A-


    往前走了大概30米的距離,土麵上出現了跟多的青石石塊、鵝卵石。
    一些青石石塊,還被打磨成了長條形。
    這情況,一看就是用來鋪路墊台階的。
    他看了一眼附近的情況,這裏要比其它地方稍高一些,也平坦很多。
    以他的經驗閱曆,在多少年以前,這邊很可能是碼頭。
    或許是曆史變遷,碼頭之前受到了損壞、已經荒廢了很多年。
    不過現在修建河堤、美化環境,以後遊客多了,會再次變得繁華。
    剛才探測掃蕩,走過來的30米左右的距離,機器依然感應到了信號。
    不過不強烈、不密集、範圍也不大,都暫時被他忽略掉了。
    就連在探測尋找到3個“烏龜”之前,那些斷斷續續的小信號,他也沒有理會。
    常順還是像以前一樣,過來的目的,主要是尋找大貨或者窖藏。
    他的打算,先整體的把這一條長約兩裏路、連在一起的渣土堆探測掃蕩一遍。
    如果發現了大貨或者窖藏,那自然是把它們挖出來。
    如果沒有,那就回轉頭來,再挨著挖那些小件。
    當機器的探盤貼著石頭地麵掃蕩時,忽然間,一個玉製品的一部分出現在了他的視線裏。
    沒有猶豫,他直接下鎬子把它挖了出來。
    被挖出來的物件,是一個長方形的玉佩。
    這個玉佩,和田玉的材質,高度約6公分,寬度約5公分。
    鏤空雕刻,表麵有“穀紋”、“雲紋”圖案。
    另外還刻有“齋戒”二字。
    有“齋戒”,說明它是一個齋戒牌。
    關於齋戒牌,他曾經聽一些喜歡玩玉、收藏古玉的人談論過。
    他們說“齋戒牌”,是皇帝與官員在祭祀時掛在身上的一種玉牌,用來表示一些特殊的含義。
    可惜的是,這個齋戒牌殘缺了,它的上邊部分,有一元錢硬幣大小的一處豁口。
    玉佩有了殘缺,就像瓷器有了豁口,價值低了太多。
    把它收起來放好,常順拿起金屬探測器繼續從剛才的位置探測著。
    這區域雖然是青石、鵝卵石,但對於探測器感應金屬影響不大。
    又往前掃蕩了幾米遠,機器終於有了比較強烈、範圍也稍大的信號。
    用探測器來回擺動了幾次,確定了位置,他用小洋鎬操作,挖了起來。
    石頭區,不像之前的泥土區。
    幹過工程的人,或者開荒種過地的人都明白,挖土跟挖石頭混合土的難度不一樣,後者更加費力。
    用小洋鎬挖,時不時的都會被下麵的石塊或者鵝卵石阻擋。
    還好物件埋得不算太深,他隻用了大概兩三分鍾就把它挖了出來。
    是一枚大花錢——“天官賜福、指日高升”。
    這樣的花錢,當初老家蓋房子時,他從啞巴薛宗凱手裏買過一枚。
    此時手裏的這枚錢,品相沒有之前傳世的那枚好。
    不過它的品相也不差,表麵的鏽跡不是太多。
    常順又從背包裏麵拿了一張報紙把它包好,然後放進了背包。
    往田斌那邊看了一眼,兩人現在的距離,已經超過百米。
    他跟對方是背對背、分別向著兩處方向探測尋寶的。
    之前過來的時候他們就商量好了,是否出貨,各憑運氣。
    另外探測到的物品,各自保密。
    探寶,本來就是那樣,每個人有自己的秘密,不要打聽、不要詢問。
    對於那些資深尋寶人,哪怕你打聽了,人家也不會說。
    當然,為了大家都好,人家不說也沒錯。
    拿起機器,他繼續掃蕩著。
    “小夥子,你這是在掃雷嗎?”
    又過了大概一刻鍾,一名年齡看上去40歲左右的男人走到了他的跟前,有些好奇的問他道。
    普通人,在信息不夠發達的年代,是很難接觸到金屬探測器這類物品的。
    他們所看見的,也隻是在影視劇中所見的那種掃雷器。
    “你覺得這樣的石頭土層裏麵會有地雷嗎?”
    常順笑著反問了對方一句。
    “應該沒有吧!不過你手裏拿著的機器,我看著很像電影裏麵鬼子掃雷的那種物件。”
    40歲左右的男人又說道。
    “確實很像,功能肯定也有那個功能。”
    他隨口又說了一句。
    “不是掃雷,那你拿著它來這邊幹嘛?”
    對方有些疑惑。
    40歲左右的男人話剛說完,常順的機器在擺動時有了信號。
    信號不強烈,範圍也不大。
    “我看這邊施工,從河裏挖了不少的淤泥上來,就想著裏麵可能有銅錢。
    這個機器能夠感應金屬材料的物品,我就拿過來碰碰運氣。”
    常順跟他簡單解釋了下。
    “這“嘟嘟嘟嘟”的響,是有東西嗎?”
    聽到探測器發出來的報警聲,對方似乎比之前更感興趣。
    “應該有!”
    確定了範圍,他拿起工具開始挖了起來。
    石頭層,加上這次東西埋藏的比較深,又是小物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常順差不多花了五六分鍾,才把它找出來。
    是一枚銅錢。
    他用手搓了下錢幣麵上的少量泥土,看了看,是“萬曆通寶”,普通錢幣。
    “還真能找到銅錢啊!這錢值錢嗎?”
    發現這個事實,40歲左右的男人再次說道。
    他出去到戶外一些地方探測尋寶,在這之前已經被很多人問過這樣的話,或者說是類似的話。
    “不值錢!你要是想要,兩塊錢拿去!”
    目前這類普通錢幣,售賣的話,也就一塊錢、兩塊錢。
    如果是收購,通常按照五角錢到一塊錢的價格。
    “我不要!我要它幹嘛?拿出去又買不了東西!”
    常順這樣說,對方趕緊搖了搖頭。
    這枚錢幣,他並沒有放進背包,而是直接丟進了衣服的口袋裏。
    40歲左右的男人一時間居然不離開,他就沒有繼續往前麵探測,而是往回掃蕩著。
    那些先前不打算挖的、信號較小的物品,這下探測之後,他就把機器感應到的物件都挖了出來。
    直到看了差不多半個小時,對方才離去。
    這期間,常順挖出來了兩枚銅錢、一枚銅元,一顆子彈頭以及一枚小印章。
    兩枚銅錢,一枚乾隆通寶,一枚元佑通寶。
    它們依然是普通錢幣,價值不大。
    銅元是十文“大清銅幣”。
    子彈頭看著不小,為步槍子彈。
    小印章是一枚方形章,邊長約3公分。
    它的做工簡單,頂部隻有一個高度約一公分的扭。
    年份看上去清朝時期,是一枚私章,底麵雕刻的為一個人名。
    發現的這幾樣小物件,屬印章價值最大。
    不過價值都是相對的,它也不怎麽值錢。
    喜歡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請大家收藏:()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