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大逆不道,開始慌張的嬴政

字數:4730   加入書籤

A+A-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從此以後,攻守易形了,寇可往,我亦可往!】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打的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
    【主張南遷者,可斬!】
    一行行的文字出現在天幕上,與此同時,天幕上響起了慷慨激昂的音樂!
    每一聲音樂響起,都如重鼓般敲打。在曆朝曆代之人的心頭上。
    …………
    秦國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如此大逆不道的話,為什麽會出現在天幕上?”
    “若世人都是如此的話,那這天下不就亂了???”
    原本還一臉期待看著天幕內容的嬴政,在這一刻整個人的臉色瞬間就黑了下去。
    身為秦國國君的嬴政,又怎麽能夠聽得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種話?
    若是世人都聽進去這種話了,國家統治又怎麽會穩定?
    天下人人都造反,那這天下不就徹底亂套了嗎?
    如果嬴政他是平民出身的話,他自然會認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一句話。
    隻可惜嬴政他不是平民出身,他是話裏的王侯將相。
    天生就是站在這句話的對立麵上。
    …………
    楚漢爭霸
    鴻門宴內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這話說得好啊,這世上又有誰能夠抵擋的了這個誘惑?”
    “乃公做不到,這世上也沒有人可以做到!”
    “統一天下,成為第二個秦始皇,誰不想這麽做?”
    劉邦看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這一句話時,眼中閃過一絲隱晦的激動和向往。
    自從劉邦在看到過嬴政出巡的樣子,說出大丈夫當如是也這一句話後。
    劉邦他心裏的追求就變了,他也想成為第二個統一天下的秦始皇。
    也正是因為這一個原因,劉邦他才會選擇跟項羽作對。
    項羽想的是分封天下立各種諸侯王,回到春秋戰國時的情況。
    而劉邦他心中想的內容。
    始終是要統一天下,當大一統王朝的皇帝,就如先前的秦始皇嬴政一樣。
    二者理念上的衝突,才會鑄就後續種種的矛盾。
    …………
    漢朝
    “從此以後,攻守易形了,寇可往,我亦可往!”
    “這就是朕要說的話,總有一天朕要當著天下人的麵說這一句話。”
    “那些匈奴人憑什麽如此侵略大漢,還要讓大漢與之和親?”
    因為天幕上出現的內容,劉徹整個人直接激動的站了起來。
    因為天幕上的話,正是劉徹他想要說的。
    總有一天,劉徹他要將大漢和匈奴人之間的關係進行反轉。
    匈奴人喜歡來侵犯大漢?大漢也會狠狠的打回去!
    另外劉徹他還喜歡天幕上“打的一拳開,免得百拳來”這一句話。
    這一句話,正是劉徹接下來所要做的事情。
    隻有把那些匈奴人給打疼了,那些匈奴人才會不敢來騷擾大漢。
    和親這種屈辱的事情,也才能徹底消失不見。
    劉徹他想知道是誰說的這一句話,實在是太懂他的心了。
    “陛下,等到與匈奴大戰的那一日,請讓臣為前鋒!”
    “臣也要痛擊匈奴人,打的他們不敢再來犯為止!”
    霍去病他直接開始劉徹請戰了。
    希望如果有朝一日要跟匈奴人大戰的時候,他可以去當前鋒。
    “哈哈哈哈,好!”
    “朕就答應你,到時候你為前鋒!”
    對於霍去病的請戰,劉徹整個人樂的不行,眼中則是滿滿的欣慰。
    不愧是自己從小養到大的霍去病,這脾氣跟自己就是像啊。
    …………
    北宋
    “若是朕的大宋,也可以做到天幕上的口號一樣就好了!”
    “那就算是大宋滅亡了,也會被天下人懷念吧?”
    “曆朝曆代之中,有幾個王朝能夠做到這些內容的?”
    天幕上的口號出現,趙匡胤開始進行了設想。
    他在想宋朝如果能夠實現這些口號內容的話,那宋朝應該會是什麽樣的?
    雖然趙匡胤稱帝建立了宋朝。
    但因為其得位的不光彩,內心多多少少還是有些許擔憂的。
    他害怕宋朝會跟晉朝,跟那五代十國的王朝一樣不堪。
    趙匡胤擔憂其所建立的大宋,會遭受後世之人的唾棄和不恥。
    “皇兄放心,大宋是不會發生天幕上這種事情的!”
    “有皇兄在,大宋皇帝都會是明君的!”
    “像晉朝和五代十國之事,是不會發生在大宋的!”
    對於趙匡胤的擔憂,一旁站著的趙匡義則是選擇站了出來。
    那趙匡義眼神中崇拜的樣子,確實是將趙匡胤當成楷模來看。
    若不是趙匡胤的出現,五代十國的亂象也不會被終結。
    …………
    南宋
    “南遷怎麽了?這天幕內容在胡言亂語什麽?”
    “朕當時如果不選擇南遷的話,難道待在原地讓那些金人殺?”
    “之所以做出南遷舉動,都是為了大宋能夠延續下去,都是為了大宋百姓!”
    “朕才是明君,為了百姓著想的明君!”
    看到“主張南遷者,可斬”的這一句話時,趙構內心瞬間就破防了。
    因為當初為了躲避金人的追殺,趙構他就選擇了用南遷的方法來進行躲避。
    如果說按照天幕上內容那樣,南遷者就斬。
    那趙構他是不是就應該被斬了?
    這也是趙構為什麽會如此破防和敏感的原因?
    對於南遷一事,趙構內心一直都沒覺得這個決定有什麽錯。
    在其看來,正是因為他的這個決定,大宋才能夠繼續延續下去,才能夠不亡於金人之手。
    是他拯救了天下百姓,讓百姓能夠繼續活下去。
    可趙構他所說的都是他的一人之言,他完全不知道大宋百姓和官員的內心想法。
    那些在跟趙構南遷的人中,又有多少人是真的想要南遷的?
    在這些南遷的人中,又有多少人是想要重新殺回去,回歸舊都的?
    喜歡短視頻:考進長安?不如殺進長安請大家收藏:()短視頻:考進長安?不如殺進長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