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劉邦:趙匡胤的死,是不是太巧了?
字數:4509 加入書籤
楚漢時期
“來人啊,給乃公再上一壺酒”
“這兄弟二人之間有事情啊,不簡單!”
“乃公有一種預感,這二人之間肯定要發生什麽事情!”
“否則這趙匡胤的皇位,為什麽會突然到弟弟趙匡義的身上?”
剛看了幾眼天幕內容,劉邦他就意識到這其中有蹊蹺和秘密了。
正常皇位繼承,都是父傳子,等到沒有兒子可傳的地步,才會被迫傳到兄弟手上。
而且就以這趙匡胤爭善戰的樣子,也不像是個體弱多病的人,也不應該沒有生下兒子啊。
那這趙匡義是如何得到皇位的,他的哥哥趙匡胤又去哪裏了?
其中的事情隻要一想,就會感覺哪哪都不對勁,似乎背後隱藏著什麽一樣。
於是劉邦連忙跟一旁候著的侍衛說話,示意對方拿一壺酒來。
他要就著天幕內容喝酒,看看這接下來的“下酒菜”夠不夠猛!
…………
清朝
“這趙匡胤也算得上是一個明君了!”
“要是論功績的話,這趙匡胤都可以跟朕不相上下了!”
“相較於其弟趙匡義,趙匡胤這個哥哥才是得到朕認可的明君!”
“隻可惜去世太早了,若是能夠晚幾年離世的話,那宋朝會不會變的截然不同?”
在看到趙匡胤登基稱帝的內容時。
乾隆他的言語中罕見的沒有出現嘲諷語氣,甚至帶著對趙匡胤的認可。
於乾隆心中,他認為趙匡胤是一個難得的明君,要比絕大部分的漢人皇帝好。
至於宋太宗趙匡義,那乾隆他的評價就要下一個檔次了。
想到趙匡胤,乾隆就忍不住感慨對方的早逝。
如果趙匡胤能夠活的時間再久一點,那宋朝曆史是不是就有機會進行改寫了?
……………………………………………
將鏡頭重新回到天幕上。
【趙匡胤在登基之初,為了穩固皇權,曾兩次選擇禦駕親征叛軍。】
【而這兩次禦駕親征,趙匡胤都選擇了讓自己的弟弟趙匡義來監國,負責處理國事。】
【沒過多久時間,趙光義就被封為了開封府尹,負責處理開封府的大小事宜。】
【成為開封府尹後,趙匡胤仗著兄長的信任,舉止高調,排場盛大,還廣結各路豪傑,努力培養屬於他的勢力!】
【961年,趙匡胤,趙匡義兩兄弟的母杜太後病重!】
【當杜太後病重臨終之時,宰相趙普入宮負責記錄言行!】
【杜太後躺在病床上,勸說趙匡胤死後傳位於其弟趙光義,請將這一份遺書藏在金匱之中,史稱金匱之盟!】
【對於趙光義這個小兒子,杜太後自然是十分喜愛的,要不然她也不會在臨終之時幫趙光義爭權。】
【趙光義他對皇位是有一定野心的,所以他想要得到皇儲的位置,這樣才好在自家兄長死後,有機會繼承皇位。】
【可當時的宰相趙普不希望趙匡義繼承皇位,而是希望趙匡胤的皇子來繼承!】
【為了這個皇儲之位,趙普就和趙匡胤進行了各種明爭暗鬥,明槍暗箭!】
【973年,趙普因為風頭太盛惹得趙匡胤不快,因而被趙匡胤罷免相位!】
【隨著趙普被罷免相位,趙匡義也沒有了阻力妨礙,獲得了“準皇儲”的地位,被冊封為晉王。】
【趙匡義他的勢力開始控製整個官場,他的爪牙遍布朝堂!】
【此時的趙匡義,已經不滿足於當一個晉王了,如果可以的話,他想要更進一步!】
【976年,趙匡胤夜晚召其弟趙光義到宮中飲酒,似乎有什麽話要跟他的這個弟弟說。】
【趙匡胤和趙匡胤在宮中開始徹夜暢談!】
【他們開始回憶童年時的趣事,還有他們這些年所遇到的危險事情,暢想大宋帝國的輝煌未來!】
【不知道怎麽的,趙匡胤他今天就是特別想要跟弟弟趙匡胤說話,仿佛今天結束,他就沒有明天了!】
天幕畫麵放映到這裏,一道畫麵開始出現!
宮殿內。
“兄弟同心,當是其利斷金呐!”
“來,我們倆再幹一杯!”
“今天不行的人肯定是你!”
燈火通明,趙匡胤和趙匡義二人站在大殿內飲酒暢談,時不時的就有話語聲傳來。
可在半夜三更之時,大殿外的大雪堆積數尺之高。
大殿內則是鴉雀無聲,瞬間失去了討論的聲音。
下一秒,隻見窗戶透出趙匡胤引柱斧戳地的背影。
“好為之!!!”
趙匡胤朝著趙匡義所在方向大聲喊道,似乎這一句話裏麵有什麽昚奧的秘密一樣。
隨後趙匡胤就開始解衣就寢,鼾聲如巨雷一般響亮!
趙匡義則是前往一旁的宮殿就寢,準備等天亮後再跟趙匡胤道別。
第二日清晨,宮女發現趙匡胤離奇暴斃!
【趙匡胤死後不久,其弟趙匡義登基繼位 史稱宋太宗!】
……………………………………………
楚漢爭霸時期
漢中
“有意思,好一個離奇死亡啊!”
“那趙匡胤早不死,晚不死,偏偏就死在跟趙匡胤喝完酒的第二天!”
“還有趙匡義的動作也是快的,其兄趙匡胤才死去幾日時間啊!”
“那趙匡胤要是不死,那趙匡義怕是永遠不會有登基稱帝的機會!”
看到天幕上的內容後,劉邦他整個人的眼睛都亮了起來。
仿佛剛剛看的那些天幕內容,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大瓜一樣。
那天幕上雖然沒有明說趙匡胤的死法,但劉邦他內心隱隱約約已經感覺到了許多不對勁。
因為在劉邦看來,這天幕上的內容未免也太過於巧合了一些。
為什麽趙匡胤第一天找趙匡義喝酒,第二天趙匡胤就死了!
還有天幕上的那一句“好為之”,到底是什麽意思?
為什麽趙匡義的動作如此迅速,仿佛是早有預謀和準備一樣的。
而且最為關鍵的問題,趙匡胤他的那些兒子都去哪裏了?
通過先前的天幕內容。
劉邦他意識到,其實趙匡胤是有兒子傳承皇位的 可最後還是讓趙匡義登基稱了帝。
那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麽?為什麽沒有皇子來繼承皇位?
僅僅一眼,劉邦就從這天幕上看到太多問題了。
喜歡短視頻:考進長安?不如殺進長安請大家收藏:()短視頻:考進長安?不如殺進長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