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土木堡之變,全軍覆沒!

字數:4048   加入書籤

A+A-


    那天幕上的內容還沒有結束,仍然在繼續放映著。
    【第七位:於謙!】
    …………
    明朝
    “於謙?為什麽他的名字會出現在天幕上!”
    “有朕在,這於謙怎麽可能會落得遺憾!”
    “一定是這於謙早逝?因為什麽事情病逝了!”
    “反正這天幕內容跟朕沒有關係 沒有一點關係!”
    看到於謙名字,朱祁鎮他的心神一下子就慌張了起來。
    原本在朱祁鎮的心中,這天幕內容肯定是跟自己沒有什麽關係。
    自己可是要成為一代明君的存在,在自己的治下怎麽可能會出現遺憾的事情?
    如果有遺憾出現了,那豈不是在說這個這個皇帝有不對之處?
    生性高傲,目中無人的朱祁鎮,自然是不願意接受這個可能的。
    但是於謙的出現,完全打破了朱祁鎮先前的預想。
    對於於謙的存在,朱祁鎮他自然是知道的。
    一個十分難啃的硬骨頭,雖然自身有才,但是十分的強。
    所以對於謙,朱祁鎮他向來的態度就是不怎麽喜歡。
    看到於謙名字後,意識到不對的朱祁鎮隻能連忙找一個解釋的理由。
    認為於謙的出現,很有可能是因為對方英年早逝,生了大病,各種雜七雜八的理由。
    反正跟自己沒有關係,自己也絕對不可能會是昏君。
    那些出現在天幕上的朝代,除了漢武帝劉徹以外,有哪個皇帝是落得好下場的?
    麵對朱祁鎮的這個解釋,還有出現在天幕上的於謙名字。
    文武百官的臉上突然變得意味深長起來,他們的目光在一旁的於謙和龍椅上的朱祁鎮徘徊著。
    對於一切英年早逝的這個理由,他們眾人自然是不幸的。
    也不看看於謙他到底多大了,這個年紀還能算得上是英年早逝嗎?
    這於謙的出現,肯定是有什麽不可告人的蹊蹺秘密。
    而且因為先前天幕內容的那些前車之鑒,文武百官隻能希望自己的名字,不要跟隨著一同出現。
    如果成為了秦檜之流,那他們估計就沒有顏麵活在這個世上了。
    而身為當事人的於謙在看到自己名字出現時,雖然臉上有些許詫異殘留,但大致還是鎮定自若的。
    畢竟於謙知道自己沒做過什麽虧心事,自然沒有好擔憂和害怕的地方。
    就算要擔憂,那該擔憂的人也肯定不是自己。
    當文武百官和朱祁鎮各種思緒亂飛的時候,天幕上關於於謙的內容開始放映了。
    ……………………………………………
    【明朝皇帝禦駕親征土木堡,瓦剌部提前在土木堡進行埋伏,準備給明朝軍隊致命一擊。】
    【在瓦剌部的提前埋伏之下,明軍全軍覆沒,王震被殺,皇帝被擒,三大營死傷殆盡,新一代良將幾乎全部犧牲。】
    【大明幾代人的積蓄,都被朱祁鎮在一天時間揮霍的一幹二淨。】
    遍地都是明軍士卒的屍骸,那場麵已經不單單是用悲慘二字可以形容了。
    天幕內容放映到這裏的時候,一道具體的畫麵開始出現。
    【第二天!】
    【皇都!】
    【文武百官在得知皇帝被俘,大軍全軍覆沒的消息後,紛紛陷入到了驚慌失措的狀態中!】
    【所有人都隱隱約約感覺到,大明似乎氣數已盡,等待他們的結局很有可能就是滅亡。】
    【文武百官因為是否要進行遷都一事,那吵的叫做一個不可開交,甚至都差點要當場打起來了】
    【隻見一名叫做徐有貞的官員出來,他選擇力主南遷。
    【而且徐有貞還找了一個極其離譜的理由,甚至用離譜都無法形容了!】
    【“近來臣夜晚仗劍,在屋頂觀星!”】
    【“發現天象異常,恐怕大明有大災!”】
    【“為了避免不測,理應遷都,以避刀兵!”】
    【麵對徐有貞的這個理由,文武百官在聽到後竟然沒有人站出來反對?】
    【似乎文武百官內心都想要南遷,不敢麵對瓦剌,害怕亡國一樣。】
    ……………………………………………
    漢朝
    “哼,皇帝若無本領還要禦駕親征,那隻會獲得一個釀成大禍,後患無窮的結局!”
    “這天幕上的朱祁鎮,就是皇帝無能還要禦駕親征的證明!”
    “朕為什麽不選擇禦駕親征?因為朕自知無統帥之能!”
    “若是朕選擇肆意妄為的話,那朕怕是要成功下一個朱祁鎮了!”
    看到朱祁鎮禦駕親征,結果全軍覆沒,死傷無數的天幕內容時!
    劉徹他忍不住的冷哼出聲,說出他對於這朱祁鎮的不屑,還有皇帝禦駕親征一事的感想。
    曾幾何時,劉徹他也想要跟朱祁鎮一樣禦駕親征,親自痛擊匈奴。
    當一個跟高祖般的馬上皇帝,好讓天下人讚揚!
    不過這個想法沒有在劉徹腦海中持續多久,就被他硬生生的給排除拒絕掉了
    因為劉徹他還是有自知之明的,對於自己的統帥能力還是有所判斷的。
    如果他有霍去病,衛青一樣的統帥能力 ,那他早就親自禦駕親征,封狼居胥去了。
    正是因為知道自己沒這個能力,才沒有選擇禦駕親征這條路。
    而且在劉徹看來,禦駕親征其實是一種沒辦法的辦法。
    當初高祖劉邦禦駕親征,是因為被逼無奈,才禦駕親征的。
    皇帝一旦在禦駕親征的途中出現了什麽意外,那就會導致國本動搖。
    白登山之圍的發生,就已經算是比較輕的代價了。
    想到這裏,劉徹他的目光看向了一片旁注視天幕的霍去病。
    雖然自己不能禦駕親征,但是霍去病他可以代替自己實現禦駕親征的理想一事。
    喜歡短視頻:考進長安?不如殺進長安請大家收藏:()短視頻:考進長安?不如殺進長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