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於既倒

字數:4738   加入書籤

A+A-


    【麵對徐有貞所說的這番話,文武百官都選擇默不作聲的時候,一旁身穿藍色官服的於謙站了出來。】
    【於謙氣急敗壞的抓住徐有貞的衣領 直接朝著對方就是破口大罵!】
    【他可以接受各種想要南遷的理由,但是唯獨不能接受天象這一點,因為這個理由過於荒謬了!】
    【“你簡直就是在胡說八道!”】
    【“天下大事都靠天象?那太祖高皇帝就不用起兵了!”】
    【“等著天象示警,等敵人自己完蛋得了!”】
    【“京師乃是國本,一動大勢去矣!”】
    【“宋朝南遷的教訓,難道還不夠深刻嗎?”】
    【“主張南遷移者,可斬!”】
    【“一旦退往江南,江北之地的百姓盡成奴隸,那可是幾千萬的黎民百姓!”】
    【於謙他的這番話,看似是在罵徐有貞。】
    【可實際上是在罵朝堂文武百官,是在罵那些主張南遷的官員。】
    【罵完徐有貞後,於謙他覺得還不過癮,就準備動手親自去收拾對方!】
    【有過戰場經驗的於謙要是動起手來,那很有可能是會出人命的。一旁的文武百官見狀,紛紛進行阻攔!】
    【在於謙和少部分官員的主張之下,文武百官最終決定放棄南遷一事,準備迎戰!】
    【於謙臨危受命升任兵部尚書 全權負責籌劃京師防禦一事!】
    【一場將要影響數百年時間的京師守衛戰,在於謙的指揮下正式拉開帷幕!】
    【於謙他采取堅壁清野的辦法,強行阻止了一波波瓦剌人的進攻!】
    【瓦剌人圍困京師幾天時間,始終都無法攻開京師大門,完全無法破解於謙的計謀!】
    【針對無法攻破的城門,還有即將到來的勤王隊伍,瓦剌人隻能選擇被迫撤退!】
    【這一場京師保衛戰的勝利,足足給明朝延續了接近200年的壽命!】
    【如果沒有於謙站出來,那天幕上的明朝會變成什麽樣子,沒有人知道這個答案。】
    …………
    楚漢時期
    “好一招堅壁清野,這一招剛好打在瓦剌人的軟肋上了!”
    “對於瓦剌人來說,他們最想要做的事情就是直接作戰,最害怕的事情就是打這種攻城戰!”
    “以於謙他的安排,如果想要攻破京師最起碼數月時間,可瓦剌人哪裏來的幾個月時間?”
    “若是讓我來的話,我也會選擇和這於謙一樣的決定安排!”
    看到於謙所采取的計策時,韓信他整個人直接就是眼前一亮。
    因為在韓信看來,於謙的這一計實在是太妙了,最正確的答案。
    對於異族之人來說,他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速戰速決。
    最不想遇到的事情就是持續作戰,讓局勢變得僵持。
    而於謙這一計,就是要讓異族無法實現速戰速決,完美的掐準了異族的弱點。
    如果選擇正麵硬剛的話,就京師裏的這些老弱病殘,怎麽可能會是異族之人的對手?
    可如果選擇一直耗下去的話,瓦剌人就隻剩下了退兵回去的唯一一條路。
    要不然等各地的勤王之師到了,那些瓦剌人連想走的機會都沒有了。
    如果換成韓信的話,他也會做出跟於謙一樣的舉動。
    韓信看著於謙京師保衛戰的安排,眼中的滿意就沒有消下來過。
    光憑這些天幕內容,韓信他就可以認定這於謙是一個將才。
    如果不為文官的話,武將也能做到大展宏圖。
    …………
    唐朝
    “有大功,這於謙對明朝有大功啊!”
    “若不是這於謙一味的堅持,那明朝官員說不定就真的要進行遷都,做那衣冠南渡之舉了”
    “那曆朝曆代之中的被迫遷都,有哪一個是落得過好下場的?”
    “無論是從魏晉南北朝 還是宋朝,結果都是如出一轍!”
    “無數百姓遭殃,受到那些異族之人的迫害”
    李世民看著天幕上的於謙,直接就給對方打了一個忠誠的標簽。
    於謙他敢在這種危難之際站出來,他不是忠臣的話,那還有誰是忠臣?
    要是按李世民看來,那被俘虜的皇帝朱祁鎮,應該要給於謙磕一個,好好感謝一下於謙。
    明明是那朱祁鎮自己闖出來的禍端,到頭來卻要讓於謙來給他擦屁股。
    如果不是於謙站出來的話,遷都甚至是那亡國的可能性也有。
    即便是遷都一事好了,那曆朝曆代遷都的王朝中有哪一個王朝是落得過好下場的?
    衣冠南渡,無數漢人百姓遭受到湖人的迫害和屠殺。
    那宋朝被迫遷都,金人入主中原。
    雖然李世民他不知道金人具體做了哪些事情,但他光想想也知道,這肯定不會好到哪裏去。
    能夠有於謙這樣的大臣存在,完全是這朱祁鎮的福氣,也是這明朝莫大的福氣。
    倒是可以的話,李世民他也希望唐朝能夠有這樣的層次出現。
    …………
    北宋
    “同樣都是異族兵臨城下,同樣都是皇帝被俘,可是這結局怎麽就截然不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那明朝在於謙的強力支撐下,還能繼續延續下去 那異族也沒有機會入主華夏!”
    “可朕的大宋呢?足足半壁江山都落入到了金人之手!”
    “為什麽像於謙這樣的臣子沒有出現在大宋,是因為朕的大宋沒有,還是朕的大宋不配?”
    事情和事情隻要進行一對比,那二者之間的差距就會直接顯現出來的。
    天幕上麵臨的困境同樣都是異族兵臨城下。
    那天幕上的明朝是成功打贏了京師保衛戰,將那些異族之人趕出了華夏土地。
    而自己的大宋則是皇帝被俘,割讓賠款. 皇帝四處逃竄,隻為了能夠活下去!
    這二者之間的差距,隻要一想就會發現無比的巨大。
    如果可以的話,趙匡胤他多希望發生在天幕上的內容,能夠發生在大宋的身上。
    大宋皇都要是也成功延續了下來,沒有落得一個南遷的下場,那這一切又該會有多好?
    猶如天幕之人所說的一樣,如果選擇遷都了,那就是將數千萬黎民百姓的性命交給了那些異族之人!
    做出這樣的事情,那跟讓百姓直接去送死又有什麽區別嗎?
    看著天幕上的內容,趙匡胤眼中滿滿的羨慕。
    他多希望大宋能夠擁有像於謙這樣可以力挽狂瀾的忠臣,隻有這樣大宋的結局可以被改寫。
    不過羨慕歸羨慕,但趙匡胤他的內心還是不希望像於謙一樣的臣子出現在大宋的。
    因為光從天幕內容來看,大宋的皇帝配不上這樣的臣子。
    像嶽飛,辛棄疾這樣的出現後,到頭來落得的結局是什麽?
    他們哪個沒有力挽狂瀾的能力?哪個又得到重用了!
    喜歡短視頻:考進長安?不如殺進長安請大家收藏:()短視頻:考進長安?不如殺進長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