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孩兒劉諶,寧死不降!”
字數:8905 加入書籤
【朝堂眾人商討是否要投降。魏國的時候,一道嗬斥聲音突然響起!】
【“住口!”】
【百官聽到這嗬斥聲音後,轉身一看,發現來者正是劉禪的第五子北地王劉諶!】
【“貪生怕死的腐儒!也敢妄議社稷大事?】
【“自古以來,可有投降天子?”】
【劉禪聽到劉諶的聲音後,臉上的表情是又欣慰又氣。】
【如今局麵都已經這樣了,不投降還有其他的辦法嗎?】
【那鄧艾大軍都已經要兵臨城下了,要是再不投降就沒有投降的機會了!】
【“皇兒,如今百官都說想降,獨汝憑血氣之勇,難道汝……”】
【“難道汝要使我皇都化為灰燼?!”】
【麵對劉禪的質問,劉諶拱手說出心中所想。】
【“父皇,今日先帝在世,譙周從未參與國政!”】
【“而今妄議大事,出口亂言,是非禮也!”】
【“皇都之兵尚有數萬,薑維全師皆在劍閣。若知魏兵來犯,必來救應,內外夾擊,可獲大勝!”】
【“豈可輕信腐儒之言,廢棄先帝之基業呀!”】
【將內心所想說完後,劉諶就直接跪在地上乞求劉禪不要投降。】
【可是劉禪聽完後,選擇當堂嗬斥劉諶這個兒子!】
【“大膽!”】
【“無知小兒,不識天數!”】
【“推出宮去,推出宮去!”】
【劉禪他自然知道劉諶所說的話是對的,他也知道季漢還有殊死一搏的機會。】
【可是劉禪他不想再拚了,而且季漢世家也不會同意劉禪殊死一搏的!】
【幹脆投降魏國得了,這樣還能免去兵戈之災!】
【劉諶他在被侍衛強行拉出去的途中,整個人仍然還在高喊著,希望用這種辦法喚醒劉禪,讓對方選擇主戰。】
【“孩兒劉諶,寧死不降!”】
【“父皇!父皇不能降啊!不能降啊!”】
【“父皇不能降啊,不能對愧對列祖列宗,愧對後世子孫啊!”】
【“爾等貪生怕死的腐儒,毀我先帝基業,當遭天報!”】
【當劉諶拉走後,劉禪他也極其無奈的做了決定!】
【“速修降書!”】
【這短短的四個字說完,劉禪他仿佛就用盡了畢生的力氣,整個人的精氣神也瞬間被抽空了。】
……………………………………………
秦國
“那劉禪的決定沒錯,那劉諶的諫言也沒有錯!”
“這二者都是為了那國家,隻不過二人所看之事不同罷了!”
“可如果讓寡人來選的話,寡人會跟這劉諶一樣!”
“大秦就算是滅亡,那國君也隻能戰死沙場,絕對不能投降丟了老秦人的氣節!”
嬴政看完眼前的天幕內容後,腦海中也大概明白了事情的起因經過。
在敵軍兵臨城下,滅國隻是時間問題的情況下,那劉禪投降決定不能說是錯的。
反正都是滅國,如果劉禪提早投降的話,還能少死許多士卒,讓百姓免遭災難和浩劫。
可嬴政即便知道劉禪的決定沒有錯,他還是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劉禪的諫言。
選擇跟那曹魏軍隊死戰,寧死也不做投降的舉動。
因為這樣可以守護住大秦的氣節,可以保留住老秦人的骨氣。
為了氣節二字,嬴政他覺得自己可以付出任何的事情為代價。
畢竟這老秦人的骨氣,是無數秦人用生命和鮮血所換來的,自己沒有這個資格將其丟棄。
而且就算是嬴政他選擇投降了,老秦人也絕對不會同意這麽屈辱事情的!
“父王放心,兒臣也會死戰的!”
“如果是真到了國破家亡之際,而臣定會寧死不退,不丟了屬於老秦人的骨氣,不去當貪生怕死之人。”
一旁的公子扶蘇,則也是神情嚴肅的給了嬴政一個回答,示意對方完全可以放心
他所擔心的這個事情,是絕對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
如果真的到了這一天,扶蘇他寧死也不願意投降。
因為這樣的舉動實在是太過於屈辱了,對於他來說是一種無法洗去的屈辱。
聽到扶蘇的這個回答後,嬴政投去了一個認可的眼神來。
這才是秦國公子應該有的樣子,這才是老秦人應該有的品行!
…………
漢朝
“乃公就知道這劉禪隻是例外罷了!”
“如劉諶這種敢挺身而出的人,才是老劉家子孫應該有的樣子!”
“麵對國破家亡之際,敢於直接挺身而出!”
在看到劉諶出現時,劉邦他才算是勉強露出了笑來。
事實證明像劉禪這樣的子孫隻是例外,他老劉家的子孫應該要像劉諶這樣才對。
自己的子孫怎麽可能會是貪生怕死,膽小怕事之人?
…………
三國
季漢
“劉禪你給我好好看著天幕上的內容,你一個國君竟然選擇了舉國投降?”
“這麽丟人現眼的事情,你個臭小子是怎麽做的出來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老劉家的臉麵,都已經讓你小子給丟盡了啊!”
“劉諶他都知道不能丟列祖列宗的臉麵,你怎麽就不知道呢?”
“還好有劉諶這個孫子在,要不然我都要被你氣死了!”
看著天幕上的內容,劉備那叫一個又氣又樂啊,一瞬間都不知道要說什麽是好了。
劉備他所氣的原因,就是因為自己的這個兒子性格太過於軟弱和膽小了。
劉諶這個孫子都知道天下豈能有投降的天子的道理,可劉禪他怎麽就不知道呢?
他這一投降舉動算是給老劉家的臉麵丟盡了,給自己的顏麵徹底丟盡了。
那曆朝曆代之中選擇投降的皇帝,有幾個是落得好下場的?
那劉禪明明有可以放手一搏,最後再拚上一次的機會,可劉禪他連試都不試,就選擇投降了。
還有那譙周又是什麽好東西?劉備一看就知道對方是站在什麽地方上的。
就如劉諶所說的一樣,腐儒誤國,奸臣誤國!
自己的蜀漢交給劉禪之後,竟然讓對方給糟蹋成了這個樣子?
劉備他知道劉禪有不容易,可這結果實在是讓他大失所望。
再加上曹操曾孫曹髦的原因,讓劉備眼中的失望多了幾分。
不過好在有劉諶的出現,讓劉備的內心猛的緩了一大口氣。
劉諶的出現,讓劉備知道老劉家還是有有骨氣在的,還是有敢挺身而出之人的。
雖然劉諶的出現顯的如此無力和不合時宜,但是好歹劉諶在用實際行動扞衛大漢的氣節啊。
其實如果季漢要被覆滅的話,劉備他希望是有尊嚴的覆滅!
…………
三國
曹魏
“那蜀漢最終還是亡在大魏手中了嗎?這倒也是完成了孤的一樁心事!”
“那劉備和諸葛亮再如何堅持,這結局不會是王朝覆滅了?”
“孤如今都可以想象了,那劉備的臉色會難看到什麽地步!”
看到劉禪決定投降於曹魏的內容時,曹操他的臉上瞬間就充斥了得意和欣慰的神情。
在曹操心中,一直都有一個未能完成的遺憾存在。
而心中的這個遺憾,就是沒能夠覆滅劉備的蜀漢,完成大魏的天下一統。
所以在看到蜀漢最終還是覆滅的內容時,曹操瞬間就感覺到了無比的心滿意足。
劉備和諸葛亮就算是再堅持又有什麽用?到頭來不還是王朝覆滅了嗎???
他們這些人拚盡一切的努力,到頭來隻是無力的徒勞罷了。
想到這裏,曹操他都可以想到劉備和諸葛亮等人在看到那天幕內容時,臉上會出現什麽樣的神情了。
他們所有的努力,到頭來落得了一個竹籃打水一場空的下場。
不過最令曹操感到滿意的事情,還是那劉禪選擇投降的舉動。
雖然劉禪他選擇投降了曹魏,可這不意味著曹操他就瞧得起劉禪。
在曹操看來,這劉禪的投降隻不過貪生怕死之舉罷了!
就如那劉諶所說的一樣,那劉禪明明是有拚死一搏的機會,可他最後還是選擇了放棄和懦弱。
如此君王,又怎能為一國之君?
百姓要是遇到了像劉禪這樣貪生怕死,軟弱無能的皇帝,那才是這些百姓最為不幸的事情。
“那劉禪之舉遠不如曹髦!”
“孤若是這劉禪的話,哪裏來的顏麵活在這世上?”
“論德行和忠烈,這劉禪遠不如其子劉諶!”
那劉禪的所作所為,在曹操眼中已經徹底跌入穀底了。
特別是曹操在得知曾孫曹髦,寧死也不願意做傀儡皇帝的舉動後。
內心對劉禪的不屑和瞧不起,就變的加劇起來了。
如果曹操他是這劉禪的話,他估計自己都沒有顏麵,活在這世上麵對世人,麵對列祖列宗!
而且這個劉禪不光是不如曹髦,他甚至都不如自己的兒子劉諶!
那劉諶好歹是一個忠烈之人,麵對國破家亡的時候敢於挺身而出,嗬斥那些想要投降的臣子。
可劉禪他這個皇帝又做了什麽事情?
劉備怎麽就生了劉禪這樣一個兒子?按道理來說這不應該啊!
難道是當年趙雲救劉禪的時候,不小心將那劉禪給直接摔傻了?
另外提到劉諶,曹操他腦海中還有一個困惑存在。
那劉諶雖然是一個忠義之士,敢於挺身而出。
可僅憑劉諶在朝堂上的那些百姓,不至於出現在天幕上,成為一個名場麵啊!
畢竟項羽,諸葛亮,嫪毐等人的名場麵,都都是幾乎無法複刻的存在啊。
難道這後續的天幕內容中,還有什麽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嗎?
…………
三國
東吳
“孤的東吳呢?為什麽這天幕內容沒有提到孤的東吳!”
“難道孤的東吳在那未來之時,也跟這蜀漢一樣,亡於魏手?”
“不可能,孤的東吳怎麽可能會滅亡,孤可是要統一天下的!”
“縱使蜀漢滅亡,孤的東吳仍然會屹立不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看到蜀漢最終選擇投降於魏軍的內容時,孫權他的眼中明顯處出現了絲絲的擔憂。
因為通過蜀漢的結局,孫權他立馬就想到了自己的東吳。
如果蜀漢的最終結局是投降的話,那自己東吳的最終結局會是什麽?
難道自己東吳最後的結局也是國君投降,最終被魏朝所覆滅?
一想到這個結局的可能性,孫權他整個人就忍不住的出現擔憂和害怕,連忙想辦法進行否認。
因為在孫權他的認知和想法之中,東吳是要長久存在下去,是要實現天下一統的王朝。
以自己才能,憑什麽無法實現這個理想願望?
如果東吳滅亡了的話,那豈不是證明自己的夢想失敗了,自己遠遠不如那曹操和其子嗣?
對於這個結局,孫權他定然是無法接受的了。
所以孫權他隻能選擇進行自我寬慰,用各種辦法來進行著解釋。
即便是蜀漢滅亡了,自己的東吳也不會滅亡的。
…………
唐朝
“劉後主,誤國之君也!”
“無勇無謀,貪生怕死,隻可惜了那諸葛武侯啊!”
“若是讓劉禪當一個守成之君還可,可若是要開疆拓土的話,那將危矣!”
“其子北地王劉諶都敢赴國難,可劉禪隻會一味求和!”
李世民見到關於劉禪的天幕內容後,就直接給對方打上了一個誤國之君的評價
對於劉禪劉後主的名聲,李世民他自然是知曉的。
那天幕上的內容,隻會加深李世民對於劉禪的刻板印象。
他認為那劉後主劉禪,就是一個貪生怕死,胸無大誌之人罷了。
若是讓對方為一國之君的話,那最多就隻能當一個守成之君,當一個碌碌無為的皇帝。
可如果要讓劉禪開疆拓土,護衛國家的話,那這王朝未來就要岌岌可危了。
另外一想到劉禪的投降之舉,李世民眼中就閃過了絲絲的惋惜和無奈。
李世民他在替漢昭烈帝劉備,還有那諸葛武侯諸葛亮感到惋惜和無奈。
這二人都是屬於受到世人敬仰的存在,隻可惜到頭來遇到了劉禪這個繼承人。
劉備曆經千辛萬苦所打下來的這番基業,到頭來讓劉禪給霍霍成了這番模樣,到頭來直接就亡國了。
那劉備要是地下有靈,在看到劉禪的所作所為後,不得直接從地底下氣到直接鑽出來?
喜歡短視頻:考進長安?不如殺進長安請大家收藏:()短視頻:考進長安?不如殺進長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