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禾下乘涼夢!
字數:4230 加入書籤
將鏡頭回到天幕之上。
【公元1960年】
【天幕之人在自己負責生產的水稻田裏,發現了一株極為特殊的水稻。】
【畫麵鏡頭給到那一株水稻。】
【相較於那些正常的水稻,這一株水稻的稻穗要顯得特別大,顆粒非常的飽滿,金黃燦爛的出現在曆朝曆代之人眼前。】
【看到眼前的這株水稻,天幕之人整個人的臉上閃爍興奮的神情,如同獲得了至寶一般。】
【天幕之人研究農業這麽久時間來,還是頭一回看到這麽特殊的水稻。】
【此時並沒有人知道,正是因為這一株水稻,直接改寫了華夏曆史。】
【獲得這株特殊的水稻後,天幕之人把水稻的種子再度種下。】
【但是那異常飽滿的麥穗並沒有再次出現,仿佛這一切都隻是一場意外般。】
【可是天幕之人並沒有放棄,這實驗的失敗對於天幕之人來說,反而是一種鼓勵,是一種衝勁。】
【天幕之人發現,這可能是一株天然的雜交水稻。】
【正常的水稻的繁殖往往是自己的雄花,給自己的雌花授粉。】
【但天然雜交水稻證明,隻要改變自花授粉,讓兩個有差異的水稻品種進行雜交,就有可能種出產量更高的水稻。】
【為了證明自己的這個猜測,天目之人開啟了一段十分煎熬的研究!】
【在那十幾年的時間內,天幕之人走過了全國各地的角落,這過程中不知道曆經了多少艱辛,但是他從來沒有放棄。】
【天幕之人用手工的方式,一株又一株的檢查了14萬株稻穗。】
【在那14萬株的稻穗裏,天幕之人成功到了六棵稻穗雄性不育株!】
【這一刻起,雜交水稻的難關邁出了關鍵性的第一步。】
【在這過程中,有無數人都想要放棄了,他們認為根本就找不出所需要的水稻。】
【關鍵時刻是天幕之人站了出來,他用堅定的信念讓眾人堅持了下來。】
【天幕之人的信念非常簡單,他就是要讓天下百姓有飽飯吃,他要想辦法讓天下百姓都不受餓。】
【直到1976年,雜交水稻終於開始在全國大麵積的推廣應用。】
【讓水稻產量從平均畝產400公斤,提升到了畝產1500公斤!】
【用盡自己畢生的心血,去開啟夢想的大門!】
【天幕之人畢生一共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
【在天幕之人的不懈努力下,成功讓華夏百姓都有飽飯吃,讓吃飽不再是一句空談。】
【多年之後,天幕之人去世,享年91歲。】
【天幕內容放到這裏的時候並沒有陷入漆黑的狀態中,反而又出現了一個新的畫麵。】
【在那街道上,無數百姓自發聚集在一起,他們一個個的手中打起傘,整個街道瞬間都被堵了起來。】
【這些百姓之所以會自發聚集在這裏,就是為了送天幕之人最後一程。】
【十裏長街相送,萬人空巷。告別這一句話,在此刻不再是句空談!】
【天幕之人的告別,現場上充斥著各種落淚和哭泣的聲音,這些都是百姓發自內心,對天幕之人的不舍和難忘。】
【那傳說中的神農隻是一個傳說,他們並沒有相見,但他們見過天幕之人,這是現實中的神農,養活了不知多少人!】
畫麵放映結束,一道道文字出現。
【一生田疇運稻秧,神農逐夢米糧倉!】
【一生為稻梁謀,一生為民生計!】
……………………………………………
“這…………這天幕之人無愧神農之名!”
“如果這樣都配不上神農之名的話,那這世間怕是再也沒有人能夠配上了。”
“天幕之人才是真正的神農,竟然用一己之力養活了十幾億人!”
“光憑這一份功績,這天幕之人就是注定要留名青史,被世人一直瞻仰了!”
“在天幕之人死後,那王朝百姓竟然如此相送,可見這些百姓對其的敬重和惋惜啊!”
“以凡人之軀,行神明之事!”
“我是在無死後能夠這樣,那簡直是此生無憾,死而無憾!”
“大功績,這才是真正的大功績!”
“恩人啊,這天幕之人就是後世百姓的大恩人。”
“先生一路走好,請受在下一拜!”
“先生一路走好,請受在下一拜!”
“先生一路走好,請受在下一拜!”
看到天慕之人逝世的那一刻,曆朝曆代之人紛紛都做出了送別的動作。
他們似乎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向天幕之人進行送別一樣。
…………
春秋
“可為聖人,光憑這一功績可為聖人!”
“那天幕之人以凡人之軀 行神明之事,天底下有幾個人可以與之並肩?”
“光憑一己之力,養活了十幾億人!”
“如此功德,乃是吾此生未見之事!”
“吾不如這天幕之人,這天幕之人是真正的聖人啊!”
看著天幕之人所立下的這些功績,孔子他的眼中除了震驚以外,就是對其的敬佩了。
而且在孔子看來,這天幕之人所立下的如此功績,完全可以成為一代聖人。
所謂聖人立功立德立言,這天幕之人光憑立功一項 就足以讓後世之人望其項背了。
憑借一己之力養活了十幾億人,這樣的功績有什麽事情能夠追趕得上?
孔子他思索許久,也未能從中思索出答案來。
哪怕是傳說中的神農氏,在孔子眼中也不如天幕之人所做出的功績。
畢竟對方所做之事隻是傳說,而那天目之人所做的事情卻是實打實的。
以凡人之軀,行神明之事,看到這一句話時,孔子內心又受到了一層震撼。
在天幕出現之前,孔子認為養活十幾億人,那隻有神明才能做到。
這天幕之人卻用實際行動做到了,那所謂隻有神明才能做到的事。
除了孔子之外,一旁的顏回,子貢等人也紛紛朝著天幕所在方向拱手作揖。
他們是在用這種方式,表達對天目之人的尊重和敬佩。
喜歡短視頻:考進長安?不如殺進長安請大家收藏:()短視頻:考進長安?不如殺進長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