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重文輕武,趙匡胤的不足之處!

字數:4908   加入書籤

A+A-


    宋朝
    “這…………”
    “太祖出現在天幕上理所應當,若不是太祖就沒有大宋了。”
    “隻可惜在太祖死後……”
    “是我們這些後代皇帝無能,對不起太祖所立下的這番基業。”
    趙匡胤的天幕內容出現,趙構他甚至都不太敢抬頭看去。
    因為在趙構的眼中,那趙匡胤的身影似乎在惡狠狠的盯著自己,用那犀利的眼神在審判自己所做的事情一樣。
    這一切最關鍵的還是趙構內心的心虛,他對於自己所做出的那些事情,內心多多少少還是有數的。
    無論是趙匡義的繼位,還是南宋建立,割地賠款這些丟人現眼的事情。
    都是對不起趙匡胤所留下的大宋,他們這些後世將宋朝糟蹋成了什麽樣子!
    …………
    明朝
    “宋太祖當年靠著一棍盤龍棍打天下,那是何等的驚豔風範啊!”
    “一路白手起家,硬生生打出了這偌大的宋朝天下!”
    “隻可惜宋朝後繼無能,即便存亡下來也滿是屈辱!”
    朱元璋在見到趙匡胤打天下的身影時,整個人表現出來的態度還是頗為感同身受的。
    畢竟朱元璋和趙匡胤都是白手起家打天下的角色,自然是知道其中的種種不易。
    另外對宋太祖在天幕上的那般風範,朱元璋心中還是頗為向往的。
    若是可以的話,朱元璋也想看看那宋太祖趙匡胤英姿勃發的樣子。
    不過那宋朝皇帝中,能夠拿出來說道說道的,也就隻有宋太祖趙匡胤了。
    其他那些皇帝都太過於不堪和無能了,說出來都是怕丟人現眼的地步。
    ……………………………………………
    【“一次契丹來襲的謊言,一場陳橋驛的深夜密謀!”】
    【“部下黃袍一披,趙匡胤搖身一變成為了宋太祖!”】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一句話道盡了趙匡胤橫掃天下的野心。”】
    【“趙匡胤他不用一滴血,一頓酒宴就讓開國大將主動交權!”】
    【“從此文官治國,科舉大興,宋朝文化巔峰就此開啟!”】
    【“趙匡胤在登基之後選擇輕徭薄賦,商業興盛,汴梁成為了世界最繁華的都市。”】
    【“趙匡胤砸碎了武夫亂政的枷鎖,這埋下了重文輕武的隱患。”】
    【“大宋盛世與危機,皆因他一人而起。”】
    【宋朝昏君眾多,而宋太祖趙匡胤則是唯一值得拿出來一說的皇帝,沒有之一!】
    【若是宋朝天下在那趙匡胤子嗣手中,這宋朝命運或許就會改寫!】
    ………
    漢朝
    “不用一滴血為代價,就能讓那些開國將領將手中權力都上交了?”
    “這趙匡胤是如何做到的,這些人怎麽會乖乖的上交權力!”
    “乃公現在就想知道這趙匡胤是怎麽做的 乃公能不能效仿趙匡胤在大漢也來一出。”
    “若是真的可以的話,那乃公不知道會憑空省去多少的麻煩!”
    漢高祖劉邦在看到趙匡胤不付出一滴血為代價,就讓那些開國武將將手中權力全部上交的內容時。
    整個人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牢牢的盯著天幕上的內容。
    自從建國之後,劉邦他心中就有一大擔憂。
    那就是那些跟隨自己打天下的兄弟們,一個個都成為了手握兵權的將領。
    雖然這些人,都是跟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
    可人就是一個複雜的動物 誰也無法保證這些人會一直忠誠自己。
    有的人可以一起共患難,但是不能享富貴。
    萬一這些人想要謀反奪位了,以他們手中的兵權是完全有機會的。
    權力這種東西,最好還是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用的心安。
    所以劉邦他就想要找到一個合適的機會,將這些開國功臣手中的兵權跟其他的權利削減掉。
    最起碼不能讓他們威脅到自己的皇位,不能讓他們威脅到大漢的未來。
    這種事情說起來簡單,但辦起來卻十分危險和不易。
    稍微有所不慎就會引起大亂,必須要找到一個合適的理由和辦法。
    所以劉邦他在看到天幕上的內容時,才會表現的如此好奇和迫切。
    他想知道這趙匡胤用的到底是什麽辦法,才能做到不用一兵一卒,不用任何流血舉動就可以收回這些人的兵權。
    …………
    北宋
    “當初的事情,確實是朕對不起那母子二人!”
    “可對於朕來說,朕也是被逼無奈沒有辦法了,才會走到這種地步!”
    “若不是黃袍加身一事,朕也不會建立大宋,是你們害了朕啊,是你們害朕啊!”
    趙匡胤在登基稱帝後,總是擔心自己身上有一個無法洗去的汙點。
    那就是害怕後世之人會說自己是靠欺負孤兒寡母,才成功登基稱帝建立宋朝的。
    正如天幕內容所說的一樣,趙匡胤當初之所以能登基建立宋朝,就是占了一個大便宜。
    光是得位不正四字,就足夠讓趙匡胤身上留下一個無法洗去的汙點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趙匡胤他當初的登基說好聽一點是禪讓 ,可說難聽一點就當欺負孤兒寡母了。
    對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一事,趙匡胤則是將責任都丟到了文武百官和趙匡義的身上。
    當初黃袍加身一事完全都是他們做主,自己也是受害者,自己也是被逼無奈的。
    即便趙匡胤他當時內心就有這個想法了,也隻能說是被人逼的。
    要不然這謀朝篡位的名聲,怕是真的逃不過去了。
    那曆朝曆代中被沾上欺負孤兒寡母名聲的人,有幾個是落得好下場的一隻手,估計都能數的過來?
    不過好在現在有天幕內容為證,總算是能夠為自己正名一些。
    自己最起碼是一個好皇帝,也成功做到了造福百姓。
    後周做不到的事情,自己成功替他們做到了。
    如果不是自己的奪位,那五代戰亂估計時至今日也不一定能夠結束,天下也不一定能夠恢複到寧靜的狀態中。
    感慨完當年陳橋兵變一事後,趙匡胤又將注意力放到了天幕所說的宋朝隱患一事。
    “崇文抑武”一事,在趙匡胤眼中是不得不做的一件事情。
    五代十國的戰亂和影響還曆曆在目,趙匡胤他就必須要想辦法杜絕這些事情的發生。
    絕對不能讓宋朝也陷入到諸侯割據的情況,變成第二個五代十國。
    為了限製那些武將,趙匡胤就要想辦法的扶持那些文人。
    好讓他們可以跟武將進行抗衡,甚至是壓製對方。
    武人勢大,容易造反,那王朝就容易滅亡。
    文人勢大,最多就是添一點亂子罷了,王朝還能存在下去。
    如今在看到天幕上的那些內容後,趙匡胤意識到一味的崇文抑武是不行的。
    趙匡胤必須要想到一個適中的辦法,能夠調解文武雙方的矛盾和勢力。
    或許那些後世皇帝的軟弱無能,還有那些文臣的所作所為,跟這崇文抑武也有些許關係。
    喜歡短視頻:考進長安?不如殺進長安請大家收藏:()短視頻:考進長安?不如殺進長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