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身具天命的隋文帝楊堅!

字數:8640   加入書籤

A+A-


    唐朝
    “那楊堅的名字竟然出現在了天幕上,他的功績竟有如此之大?”
    “可在朕看來,那楊堅遠遠沒有到出現在天幕上的地步啊。”
    “而且若是楊堅出現在天幕了,朕的大唐要是沒有……”
    “朕看樣子是無望了,也不知道二郎有沒有可能出現?”
    “如果大唐一個皇帝都沒有的話,那實在是太丟人現眼了。”
    已經成為太上皇的李淵,原本是在好好的看天幕內容養老。
    可在看到隋文帝楊堅的名字出現的那一刻,整個人卻再也坐不住了。
    大唐江山是從何而來的?不就是奪了這楊堅的隋朝天下嗎!
    所以在看到楊堅的名字竟然可以出現在天幕時,李淵他就再也無法心平氣和的看了。
    在李淵他的心中,那楊堅自然是有大功績的皇帝,可對方的功績還遠遠不足以出現在天幕上。
    光是二世而亡,還有立楊廣為太子一事,這楊堅就不應該出現在天幕上。
    李淵他的反應之所以會如此強烈,最關鍵的原因還是擔憂和害怕。
    那楊堅的名字都已經出現在天幕上了,自家大唐要是沒有皇帝出現的話,豈不是差人一等?
    楊堅他在華夏眾多皇帝中都能排名第八了,大唐要是沒有一個皇帝出現,那就是證明大唐不如大隋?
    李淵他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這事情的可能性。
    可讓李淵跟楊堅進行對比的話,李淵心中又沒有十足的把握,甚至還有一絲心虛在。
    單論功績李淵認為自己要不如那楊堅,沒有辦法跟其進行相比。
    楊堅他的本事和能力,確確實實要比自己厲害不少。
    想到這裏的時候,李淵他就想到了自己的二郎李世民。
    自己雖然比不過楊堅,但是自己的兒子可以呀。
    看著先前天陌上那些關於李世民的內容,李淵就明白自家二郎在未來肯定差不到哪去。
    所以李淵他就希望李世民的名字能夠出現在天幕上,好為大唐奪回幾分尊嚴,扞衛一下大唐的地位。
    ……………………………………………
    【自從東漢分為三國後,華夏就開始了長達三百六十多年的亂世之爭。】
    【在這漫長的歲月裏,中原大地上演繹了無數權力爭奪的戲碼。】
    【諸侯割據,朝代更迭已經成了常態,一天一個王朝出現,一天一個王朝滅亡。】
    【南北對峙更是搞得百姓民不聊生,無數無辜百姓都死於戰火之中。】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叫楊堅的人被上天選中來結束這個亂世。】
    【公元581年,楊堅廢除北周幼主,建立了大一統王朝隋王朝!】
    【楊堅的出現就像一個救世主一般,它通過兩場戰役,成功把北方突厥打的沒了脾氣】
    【而且還使用離間計,成功讓其分裂成了東西兩個汗國,削弱了這些突厥所帶來的威脅。】
    【在解決了這些外來威脅後,楊堅率軍南下,一舉攻陷了南朝城的都城建康。】
    【至此,長達幾百年的分裂局麵徹底結束。】
    …………
    秦國
    “寡人看著天幕上那些跟楊堅有關係的內容,怎麽感覺是在說寡人一樣?”
    “寡人如今所處的,不就是一個諸侯割據的天下嗎?”
    “那楊堅想要做的這些事情,都是寡人也想要做到的!”
    “讓天下恢複一統,不再讓天下分裂。”
    嬴政看著天幕上關於楊堅的內容,心中生出了一股莫名的熟悉感。
    天幕內容看似是在說楊堅,但在嬴政看來好像又是在說自己。
    如今嬴政所處的天下正是戰國群雄割據,無數國家林立,四分五裂持續了足足數百年的時間。
    另外嬴政他心中最大的願望,也是要將天下大一統,結束這麽多年的諸侯割據現狀。
    楊堅他所做的這些事情,也正是嬴政最想做的事情。
    所以嬴政他看天幕上的內容,就仿佛是在看自己的影子一樣。
    在他的腦海中,未來的自己也應該是這個模樣。
    除此之外,嬴政他對天幕上隋煬帝楊堅也產生了不少的好感和認可。
    在嬴政他的心中,自己跟著楊堅是一路人,他們二人有著一樣的理想和誌向。
    …………
    隋朝
    “那亂世持續數百年時間,朕自然要將其結束!”
    “這些事情都是朕理所應當的,都是朕應該做的。”
    “大隋建立,那些百姓也可以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了。”
    看著天幕內容對自己的誇獎,楊堅他感覺有著些許的不好意思。
    盡量壓製著嘴角上的笑容,讓自己變的克製起來。
    楊堅他認為自己這一生中最大的功績,就是天幕上所說的內容。
    結束了那長達300多年的亂世,讓天下百姓有機會能夠過上安穩的日子。
    其他人窮極一生都做不到的事情,自己卻成功將其做到了。
    或許就是上天注定的安排,將由自己來結束那亂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至於對自己這皇位的來源,楊堅他內心並沒有任何的愧疚之意出現。
    在那南北朝時期,奪位之事已經跟家常便飯一樣,沒有太多的區別。
    天下之大,有能力者自居之!
    自己在登基之後所做的事情也對得起天下百姓,對得起自己所坐的這個皇位。
    若是沒奪位的話,那天下還不知道要等到何時才能統一。
    …………
    北宋
    “將天下統一,這確實是一大功啊!”
    “若不是隋文帝楊堅出現,那南北亂世還不知道要持續上多久。”
    “到頭來最吃虧和遭受劫難的人,還是那些無辜的百姓。”
    “天下統一,隻可惜朕……不知道朕在有生之年能否實現這事情?”
    同樣是從亂世中走過來的,宋太祖趙匡胤對於楊堅所立下的功績給予了十分的認可。
    對於百姓們來說,最希望的事情就是過上安穩的日子,不用成天都擔憂戰爭到來
    五代十國的亂世出現,不知道禍害了多少百姓,都將華夏大地糟蹋成了什麽模樣!
    若不是趙匡胤的出現,這亂世也還要繼續持續下去。
    講到這裏的時候,趙匡胤他就又想到了一件令其感到遺憾不已的事情。
    雖然趙匡胤他已經成功建立了宋朝,但始終沒能完成徹底的大一統。
    那原本屬於華夏的燕雲之地,如今還在那些異族之人的控製中。
    自己不知道要在什麽時候才能將屬於華夏的燕雲之地奪回來,讓天下真正的大一統!
    …………
    【在無數功績傍身的同時,楊堅他也被人認為是一代奸臣!】
    【因為楊堅他謀奪北周政權時,殘忍的對宇文皇族斬盡殺絕,不留一絲情麵。】
    【有人說他是明君,因為他統一南北朝的舉動,不僅僅是地理上的統一,更是文化上的一次大融合。】
    【南方的文化底蘊與北方的軍事實力相結合,為後來唐朝的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統一隻是隋朝影響深遠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隋朝在短短的38年內留下了足以改變後世千年的改革。】
    【一個三省六部製,一個科舉製,這兩個製度合在一起,影響了後世數千年時間!】
    【無數大事的興衰和崛起,皆是因為這兩個製度。】
    【後世無數王朝紛紛進行效仿,直到所有王朝滅亡都沒有結束。】
    【楊堅所開創的隋王朝盛世,就像煙花一樣,驟然升起無比絢爛,卻又很快如煙消散!】
    …………
    秦國
    “地理和文化上的統一?這就是楊堅所做的統一嗎。”
    “寡人先前就隻想到了地理一麵,那文化一麵確實是寡人疏忽了。”
    “但憑此事,這楊堅確實要比寡人好上不少。”
    “至於那楊堅所開創的製度,寡人可以在大秦用嗎?”
    天幕上的地理和文化統一一出現,嬴政整個人就有感覺被眼前一亮到。
    在先前想著統一天下的時候,嬴政他就隻想著將諸國滅亡,在地理上統一就行了。
    如今在看到楊堅的天幕內容時,嬴政他才意識到還有文化這一方麵。
    相較於地理上的統一,文化上的統一其實更為重要。
    地理上的統一太過於不牢固了,稍有矛盾就會引得四分五裂。
    而文化上隻要真正統一了,那無論各種戰爭和矛盾,這天下最終還是會合在一起。
    嬴政他先前可能心裏有這方麵的意識,但沒有具體的將其想出來。
    如今通過天幕上的內容一點,嬴政整個人瞬間都感覺通悟了一般。
    想到這裏的時候,嬴政他就對楊堅生出了更多的敬意來。
    能夠真正做到文化和地理上的統一,這楊堅確實是一個了不起的皇帝。
    另外在看到楊堅所實施的那些政策時,嬴政他在想秦統一天下的時候,能否一起用到?
    那三省六部製,還有科舉製,確實是不錯的政策。
    但如果要用到大秦的話,需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變。
    想到這裏的時候,嬴政將目光看向了一旁的公子扶蘇。
    嬴政如今要做的事情,就是將天下統一,給扶蘇打下基礎。
    至於後續的事情,那就讓扶蘇這個繼承人去忙吧。
    …………
    唐朝
    “這……這天幕內容說的倒也不錯!”
    “如果不是楊堅在先前所打下的那些基礎,那大唐估計還要費上許多的功夫和麻煩!”
    “不過即便沒有那楊堅打下的基礎,大唐也照樣能夠做到天下統一。”
    李淵見到天幕上的這些內容時,臉色上是出現了略微尷尬的。
    因為這現實的情況,就跟天幕內容所說的一樣。
    隋文帝楊堅在先前打下的那些基礎,確實是給他們省去了不少的麻煩。
    是楊堅他解決了先前的亂世,也留下了一個完整的天下,這確實是楊堅所立下的功績。
    縱使是十分不願意承認的李淵,也不得不承認這一點。
    楊堅統治之下的隋朝也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一片盛世,不少百姓都能夠有飯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且唐朝也沿用了楊堅所留下的三省六部製度,甚至有許多律法也跟著沿用了下來。
    不過即便如此,李淵他還是要想辦法的進行辯解幾句。
    要不然顯得他所建立的唐朝太過於丟人現眼。
    …………
    清朝
    “光憑科舉和三省六部製,這楊堅對後世有大功!”
    “再加上一個將天下重新大一統,這應該就是楊堅的名字能夠出現在天幕上的理由。”
    “哪怕是如今的大清,也同樣是在用那三省六部和科舉之製!”
    “一個存在了僅僅三十多年的王朝,竟然能夠做出如此多的功績,確實是了不得啊。”
    即便是一向對漢人皇帝苛刻和不屑的乾隆,在看到天幕上的內容時,也不得不承認楊堅的那些功績。
    討論影響華夏數千年的那些事情。這三省六部製和科舉製度,絕對是能夠榜上有名的存在。
    自隋朝開始,有哪個王朝在建立後是不用這兩個製度的?
    這原因其實也非常簡單,這兩個製度確實是最優的製度,沒有之一。
    特別是那科舉一事,完全算得上是對付那些世家門閥們的一把大刀。
    如今清朝也沿用了隋朝的這兩個政策。
    否則以乾隆容納無比苛刻的性格,又怎麽可能會承認楊堅的功績?
    另外在乾隆看來,這隋朝其實還有一個了不起的地方。
    要知道那隋朝僅僅存在了30多年時間,那能夠在華夏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僅憑這一件事情,其實就足以讓不少人為之驚歎。
    ……………………………………………
    【公元600年深秋,楊堅突然做出了一個令無數人瞠目結舌的決定,他將寄予厚望的太子楊勇,廢為庶人。】
    【楊堅他還一反常態,親自廷杖讓他不滿的大臣,】
    【公元601年,楊堅統治隋帝國的第21年,他將年號由開皇改為仁壽。】
    【開皇和仁壽這兩個年號之間是如此的天差地別,這也暗示著楊堅心態發生的改變。】
    【楊堅似乎在疏遠曾經的萬丈雄心,在疏遠那想要開創盛世的隋文帝楊堅。】
    【他不再是那個躊躇滿誌,尋求開皇偉業的楊堅了,他如今昏聵,胸無大誌的老人了。】
    喜歡短視頻:考進長安?不如殺進長安請大家收藏:()短視頻:考進長安?不如殺進長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