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項羽:劉邦一個忘恩負義的小人
字數:3998 加入書籤
清朝
“生於秦朝的百姓,算得上是悲慘至極了!”
“一共兩個皇帝,一個是暴君,一個是昏君,禍害的都是百姓,不知道有多少人死於他們之手。”
“若是可以的話,這些百姓不如生在朕的大清!”
“大清百姓人人皆有飯吃,有衣穿,大清才是真正的天下盛世,不知道要比那秦朝好上多少了。”
看到天幕上那些百姓被各種壓迫的畫麵時,乾隆他的臉上竟然出現了對這些百姓的憐憫和感慨。
在乾隆看來。
這些百姓最不幸運的事情就是生在了秦朝,遇到了秦朝這樣的皇帝。
如果這些百姓要是能夠升到大清就好了,他大清皇帝無論如何也不會跟那秦朝皇帝一樣殘暴。
大清百姓每個都生活的十分幸福,每個人都能有上飽飯吃。
大清才是天下盛世,其他的漢人王朝都遠遠不如大清。
在說這番話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麽乾隆他能夠將胸口挺得筆直。
至於哪裏來的這個底氣,也沒有人知道。
麵對乾隆所說的這番話,大殿內的一些官員也默默的低下了頭。
乾隆或許不知道大清百姓的真實日子是何,但是他們肯定是知道的。
甚至那些百姓的生活,都是他們一手造就的。
不過他們並沒有選擇將其說出來,因為這種事情一旦說出來,他們還怎麽能夠撈錢,撈地?
皇帝想要見識到百姓的真實生活?這幾乎是一件難如登天的事情!
…………
【劉邦雖然用人的眼光十分精準,但是帶兵打仗還是頭一回,他身邊的那些人也沒有這個經驗。】
【所以初出茅廬的劉邦吃了不少戰場的虧,劉邦他也清醒的意識到自己這點力量,是絕對無法跟秦軍進行對抗的。】
【所以機智的劉邦率領一眾人馬前去投靠了項家集團,那主帥項梁對於人才也是相當拿得出手。】
【劉邦他們一去投靠就給了劉邦5000個士兵,還有十位將軍進行輔佐。】
【第二年,楚國主帥項梁在交戰中不幸身亡。】
【楚懷王命劉邦,項羽兵分兩路攻打關中,並約定好了誰先攻下關中,關中王這個位置就是誰的。】
【但是項羽先被派去救援趙國,而劉邦則是直接被派去攻打漢中!】
【劉邦因為占了天時地利的原因,先項羽一步入主了關中,將那關中王的位置給搶了過來。】
【劉邦一入城,就和關中百姓約法三章,殺人者要處死,傷人者要抵罪,而盜竊者也要判罪!】
【如此一來,劉邦就率先一步得到了百姓支持!】
【可是他的這一舉動,也成功招惹了項羽的不滿,一場矛盾即將就要爆發。】
…………
楚漢時期
“劉邦小兒,那就是一個厚顏無恥,不要臉的東西!”
“孤是如何對待劉邦的?那劉邦又是如何對待孤的?”
“孤都將這劉邦當成親兄弟一樣對待,可劉邦到頭來卻背叛了孤,背刺了孤!”
“那關中王的位置本來就是孤的,隻不過是那劉邦搶了過去!”
“無論這劉邦在未來到底有何成就,這劉邦在孤眼中始終都是一個卑鄙無恥的小人!”
天幕上的內容一出現,直接讓項羽原本就沒有消下去的怒火,再度燃燒了起來。
他朝著天幕上的內容就是一番痛罵。
恨不得拔出手中的寶劍,就衝到天幕上去跟劉邦決一死戰。
對待劉邦的事情上,項羽他覺得自己完全可以做到問心無愧的地步。
自己完全是將劉邦當做自己的親兄弟一樣,進行對待。
如果不是他們項家的話,劉邦他當年估計連起勢都沒有辦法做到,更不用說跟自己爭奪天下了!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劉邦他卻背刺了項羽一刀。
所以項羽他看著天幕上的那些內容,整個人就是牙癢癢的,咬牙切齒至極了。
如果不是劉邦背叛自己的話,自己估計都已經到登基稱帝的地步。
所以僅憑這個恩怨,項羽他覺得自己這輩子都不會原諒劉邦了。
…………
漢朝
“乃公能夠做到起勢,確實是多虧了他們項家的支持!”
“單論此事,確實是乃公對不起項羽,可這又能如何?”
“爭奪天下之事,豈能靠這種事情進行定論?”
“項羽為什麽會輸給乃公?因為他根本就沒有將那些百姓放在眼裏,所以乃公才能贏了那項羽!”
“像項羽這種貴族出身的人,怎麽能夠懂得百姓的心,怎麽會去管百姓?”
對於天幕上說的這些內容,劉邦他在看到後還是點頭承認了的。
不如天幕內容說的那樣,如果自己當年沒有投靠項羽他們的話,十有八九是不會有今天的。
自己在情誼這方麵上,確實是欠了項家的。
自己在爭奪關中之事上,也有不地道的地方。
即便如此,劉邦他也沒有生出過任何一點愧疚。
自古以來,爭奪天下的事情哪裏有靠所謂人情關係的?
自己欠項羽的是一碼事,可爭奪天下又是另外一碼事。
另外在劉邦看來,那項羽之所以會輸給自己,自己也之所以能夠奪得天下。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約法三章,就是因為自己得民心!
因為出身的緣故,劉邦他懂得那些百姓的重要性,更加容易得到那些百姓的民心。
這對於項羽來說,因為他貴族出身的緣故,百姓二字對於他來說實在是離得太遠了。
在項羽的心中,百姓的存在是放在很低位的。
所以在爭奪百姓民心的這一方麵,劉邦他要勝過項羽太多了!
項羽他在敗給劉邦的那一刻,估計也不會知道他輸給劉邦的真實原因。
喜歡短視頻:考進長安?不如殺進長安請大家收藏:()短視頻:考進長安?不如殺進長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