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榜單
字數:8011 加入書籤
第175章 榜單
司馬徽等到科舉開考仍沒等到太子的動靜。
這日他背上考試要用的東西,排隊進入考場,眾多學子或緊張或興奮,司馬徽滿心想著別的事。
他見過大皇子和太子,遊學之後很少再回長安,其他幾個皇子他不認識。
六年前,司馬徽作為林定堯的學生參加下葬儀式,被調虎離山,中途反應過來緊急回城,叛軍已經轉移逃出城外,隻剩下賊頭,一個代號機甲的小孩和一個名叫陸持的舉人。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容貌不清的叫花子。
司馬徽協同新任郡守領兵三百,追擊六天六夜,將其圍困小環山。
雖然還是被他們逃脫,但也有不小的收獲。
比如他看到了機甲的容貌,與太子一模一樣。
再比如,他看到了那個小乞丐的容貌。
然後查乞丐的身份,這一查,真是出人意料極了。
四皇子。
那個乞丐和長安城中的四皇子長的一模一樣!
一個像太子,一個像四皇子。
與機甲交鋒時,司馬徽發現此人智近如妖,配合小環山地勢憑借著三個人的力量將三百人耍的團團轉。
示之以弱、誘敵深入、虛張聲勢、攻心為上、逐個擊潰、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白日休養生息苟著,專挑晚上和他們疲憊的時候、吃飯的時候突襲。
不止如此,還缺德到去捅拉屎人的屁股,他不殺人隻把人打成重傷卻不致命,逼得他不得不派出人手照顧傷患,縮減圍捕人手。
最後此人又在小環山邊界放火,引起騷動,背靠山林吃飯的百姓一擁入山,群情激憤,攪的司馬徽隻得停止抓捕行動。
與太子長的一樣,城府謀略世間罕有,世間真的孕育出一模一樣的兩朵花嗎?
司馬徽不信。
於是他回了長安,想一探究竟。
越是接觸太子,心裏就止不住升起那個荒唐的念頭,六年裏他每日忘返靈覺寺,研讀佛經、奇門遁甲、五行八卦……
司馬徽過了三關,坐到考場,看著發下來的考卷,開始漫不經心的答題。
馬蹄噠噠的飄過來,司馬徽筆下一頓,忍不住抬眸。
太子騎著高頭大馬,眸光掠過他,像掠過空氣中的浮塵。
司馬徽看了三息,平靜的低頭答題。
筆下寫著治國策,身懷一顆妖逆心。
司馬節風天生反骨,圖的是竊國,司馬徽天生叛逆,逆的是天地倫常。
從考試至發榜足足月餘,祁元祚全程監督,一切如常。
大齊使用科舉製沒多少年,作弊手段還不成熟。
大齊批卷閱卷的人稱簾官。
自考卷收起來,就會送到閱文閣簾官手中,所有簾官聚在一起,什麽時候把卷子改完什麽時候才能出閱文閣。
一萬五千份試卷,閱文閣先挑出最優秀的一千份,送到九卿手中,由九卿選出中榜的三百人。
三百份試卷再送呈三公,由三公確認。
在試卷批改進程中,不管是簾官還是三公九卿都不能出他們的閱卷房間。
吃喝拉撒全部在房內,禁軍守衛。
這些試卷一級級傳遞,逐級監督,凡是試卷糊名有異或者卷子上有疑似標記的汙漬會問責到單人。
不止如此,一萬五千份試卷閱完後,這些閱完的試卷還會由宮人查驗卷麵,看看是否有標記嫌疑。
但凡缺了一個紙角都要給出原因。
在這樣的製度下,若還有人作弊成功,那也是天選之子,運勢在他。
最後入榜名單呈到禦前,祁元祚看了一眼。
三百人裏二百五十人來自江南。
考生沒問題,是憑借本事考上的,改試卷的考官沒問題,可結果就是有問題。
沒有人會喪心病狂的背誦一萬多名學子的家鄉地址。
所以沒有人發現中考考生的怪異。
齊帝看著手中名單豪情萬丈,捏著太子的臉親昵道:
“一朝天子一朝臣,從今年開始,朕慢慢替你篩一篩人才,等朕老了,這些進士也磨練出來了,正好做你的趁手劍。”
祁元祚的心頓時軟了。
“父皇如果有一天,兒臣實在想辦一件事,父皇又不許,怎麽辦?”
齊帝微愣:“朕為何不許?”
太子想要什麽他不能給?齊帝想了一圈,瞅見屁股下的龍椅,表情微妙,試探的問
“豚兒當太子當膩了?”
祁元祚:“……”
這是齊帝第一次使祁元祚語噎。
齊帝咳咳兩聲:“不是這個啊。”
祁元祚隻得轉移了話題:“父皇知道,兒臣記憶力優越,看過眾多舉子的生平戶籍,這份名單中的舉子兒臣認為應核對一下戶籍。”
齊帝挑眉:“戶籍有異?”
祁元祚:“兒臣無法確定,父皇核對一下也不耽誤多少功夫。”
齊帝:“去對。”
半天時間,對戶籍的簾官滿頭大汗的跑到聖前。
“陛下!臣等盡心盡力絕不敢作出舞弊之事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齊帝一聽知道事大了:“對出了什麽?說!”
簾官戰戰兢兢:
“陛下!錄取的三百舉子,有二百五十八人為南方進士,隻有四十二人,為北方人!”
齊帝勃然大怒:“給朕查!”
放榜時間推遲一個月,齊帝把從上到下,從裏到外全查了一遍,各個環節嚴審,甚至派人去江南查這二百五十八人的生平。
齊帝捏著二百五十八份資料,徹夜不眠。
沒有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
為什麽南方才子比北方才子優秀這麽多?
是北方地方官吃幹飯嗎?
不是。
是南方比北方富裕太多,經濟差距體現在教育上,思想上。
不止如此,江南士族有錢有勢,私塾連片,他們不止扶持自己宗族,還有意扶持外界家境不好的文人。
這些人考出來就是天然的派係。
齊帝終於沒辦法說服自己江南一片太平了。
這捅破到他眼皮底下的派係,戳中了他的底線,令他忌憚,令他感受到了威脅和欺騙,令他惱火!
江南江南!
齊帝深吸一口氣。
心中立刻有了政治傾向。
士族、寒門。
南方、北方。
文人、武將。
帝王一念之間,定下了大齊未來十年的主旋律。
今日的朝堂氛圍嚴肅,全在商討著榜上舉子戶籍一事。
若正常公布出去,一旦被有心人發現蹊蹺,可想而知會引起怎樣的騷動。
祁元祚立在禦階前,不言不語,聽眾臣議論。
終於,有人給出了另外一片曆史長河中的答案。
“南北榜。”
廷尉站出來提議:“陛下,臣認為,南北舉子實力懸殊,今年之事未來可能還會上演,不如分南北榜錄取。”
“南榜一百五十人,北榜一百五十人。”
“以期平衡。”
治粟內史嗤笑一聲:“北方舉子實力就是不如南方舉子,你這方法,必要從二百五十八名南方進士中打下一百人,提上來一百次等,這對被打下來的人何其不公平。”
治粟內史針對道:“廷尉是北方人啊。”
廷尉冷笑:“內史還有其他辦法?內史你好像是南方人啊。”
治粟內史出列:“陛下,這件事自大齊科舉製還是頭一回,怎麽可能次次如此,南北榜之事,臣以為不能拿到明麵上,不如酌情多加上一百名額,就從北方舉子中選取,維持相對平衡。”
這是和事佬的辦法。
但也確實是一個好辦法,反正外人不知內情,此事也沒鬧大,對外宣稱朝廷決定酌情加錄,才耽誤了放榜,自能糊弄過去。
太子揣著手,站的像個木偶娃娃,麵無表情的盯著每個發言的人。
這灼灼的目光,想讓人無視也做不到。
治粟內史鬼使神差問:“不知太子殿下,有何提議?”
祁元祚眨眨眼。
“你問孤?”
治粟內史笑臉以對:“自然。”
“想法是有,可能沒法入內史的眼。”
治粟內史連道豈敢。
祁元祚看看齊帝,齊帝點頭以鼓勵。
“分南北榜,各錄三百人。”
“優秀舉子不必落榜,朝廷不怕無人可用,多錄取的舉子,培養一番,也不會太差。”
但是一個蘿卜一個崗。
哪來這麽多崗給剩下的三百人。
這些事太子不明白,老謀深算的大臣自然不會明說。
隻笑著吹捧道:
“太子殿下年少有為,是大齊之幸。”
齊帝哈哈一笑:“說的不錯,太子年少有為,此事就按太子說得辦!”
“此屆共錄六百人,無需再議!”
“諸位公卿,朕隻給你們五天,選出剩下中榜人選吧。”
齊帝甩完這些話就下朝了。
留下滿朝大臣懵逼。
最後太尉等人回味兒過來。
陛下是在提高太子殿下的威信?
盧大司農卿眉頭深皺,他們看著太子成長至此,太子怎麽可能不知道一個蘿卜一個崗,為何還要提出多錄三百人?
陛下寵溺太子也不會拿政事開玩笑,為何會同意此提議。
這多出來的三百人要派往何處?
盧大司農卿心有不安,卻無處可訴。
父子兩人下了朝。
齊帝牽著太子慢慢走向明德殿。
“六年前你勸父皇詳查江南,朕顧忌局勢,一味求穩,如今看來,朕太寬容了。”
祁元祚蹭了蹭齊帝的手。
“父皇考慮的對,六年前不是動手的時候。”
齊帝歎氣,攬著兒子的屁股把人抱起來。
太子已經十三歲了,身高一米五。
齊帝身高近一米九。
腰高的兒子,在齊帝眼中還幼小的很。
齊帝很喜歡‘抱’這個動作。
‘抱’,讓他感覺‘擁有’、‘安全’。
祁元祚在一些小事上很縱容老父親的感受。
揣著手安穩的坐在齊帝懷裏,能看到更高更遠的風景。
榜單正式公布的時候,司馬徽冷漠的摔了茶杯。
眸中閃過一絲不解和自疑。
他自認不是蠢人。
兩份不同的名單,三次誘導,太子不入套,連榜單都沒有掀出任何水花。
為何會這樣?
朝廷沒有查錄取進士戶籍地的習慣,所以不可能有人發現異常。
司馬徽正等著榜單發布,掀起亂象看太子反應呢。
結果呢。
他好比天空陰雲密布,結果滴雨沒下,憋屈!
司馬徽臉上閃過一絲厭惡。
此舉江南已經入了皇帝的眼,有些人和事要兜不住了。
扔了就是。
——請假一天寶子們,明天會補更,碼出來後發現文章重心偏移,得重寫。
喜歡癲!孤身邊全是神經病!請大家收藏:()癲!孤身邊全是神經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