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營養餐起源—班仁小學
字數:2941 加入書籤
這十幾年,練就了足夠強健的承受力,始終保持清醒的品質,才讓我真正擁有一顆完善的、不可戰勝的靈魂。我在這裏凋謝,無怨無悔。
——楊通軍
我們常說一句話,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
“兩免一補”是我國政府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學生就學實施的一項資助政策,主要內容是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學生“免雜費、免書本費、逐步補助寄宿生生活費”。
2011年3月中旬,一則新聞炸響了這片深埋貴州的土地。班仁小學,學生在每學期開學的時候,除了背書包去上學以外,還要帶著幾件必備的家當,比如爐灶和鍋碗瓢盆,這是因為在學校包括一年級學生在內,每天都必須自己生火做飯。
這裏的學生營養攝入嚴重不足, 維生素c的攝入量幾乎為零, 生長遲緩率近12,72被調查的寄宿生上課期間有饑餓感。這組敲響警鍾的數據並非危言聳聽,而是來自近期一項針對農村貧困學生營養狀況的調查報告,這份調查報告顯示改善農村學生營養問題已經是迫在眉睫。
從這裏開始,農村學生營養餐項目在這裏開花,在這裏像火山一樣傳導至全國各地。
現在的班仁鄉已經撤銷合並在鳳亭鄉,班仁小學還在。楊通軍原本是班仁小學的校長,是本地人,從農村走出來的教師,踐行了黨員的初心使命,盡一點綿薄之力來改變學生的生計。
羅甸縣教育局競聘製改革,楊通軍參加了小學校長的競聘,回到班仁小學當校長。
班仁小學離縣城60多公裏,2007年的時候,路都是泥巴路。和女朋友花了一個月的工資買了一台戀愛的摩托車,卻成了班仁小學的專車。當時他得到班仁鄉黨委書記的支持,擴建了食堂,搭好新灶台,買了一口鍋子和蒸籠,購買了碗筷,把學生們飯裝進去後拿去蒸籠裏蒸煮,這就是學生們最初的餐食。
班仁小學老師們每個月都拿出自己工資的百分之三十用來購買一些學生的生活用品和大米,隻是讓農村的孩子在學校吃飽飯後專心上課而已。
一位記者的《來自大山深處的營養餐》推送到中央報社,記錄了班仁小學農村孩子上學的不容易和在學校吃飯的困境,把學生的餐補引發到輿論的風口,成為了全國改變農村小學生營養餐的一大重大改革,兩年後,全國普及了農村學生營養餐項目。
負麵的信息帶給一名黨員的,是處處被打壓,從此之後,他被迫調崗,逼迫外出打工,後來又轉崗,工作兢兢業業,部門領導看在眼裏,經過單位和組織部門三次聯名推薦,才被提拔。
從2012年春季學期起,貴州省中小學、幼兒園食堂不再對外承包,全部收歸學校,學校食堂工勤人員的工資、保險等待遇,由縣級財政經費予以保障。全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食堂,全麵實行學校自辦自管、公益性、零利潤。
同時,貴州省還創造性地實施大宗原材料“統招、統購、統配、統送”,“四統”模式有效減少了中間環節,降低采購成本,提高了采購效率,保證采購質量,從源頭上和過程中保障食品安全。強化了對營養改善計劃資金管理,全麵實行“校財局管”和報賬製,做到校長“見賬不見錢”,費用由供貨公司按月到教育局報賬,隻允許極少部分鮮活產品、零星原材料由學校自行采購。
讓每一分錢都“吃”到學生嘴裏,全力確保食品安全、資金安全、幹部安全,把這項民生工程、德政工程辦好。廣大的基層幹部、普通教師、食堂員工,傾注了智慧和心血。
冬日的陽光溫暖和煦。班仁小學內書聲琅琅,食堂上空炊煙繚繞。每天的菜譜,孩子們能吃上蓮花白炒肉、香菇肉片和白菜豆芽豆腐湯。
營養改善不斷的在實踐中探索創新,不斷豐富“羅甸特色”營養改善計劃的形式和內涵,讓孩子們吃上了放心的飯菜,安心的學習,不斷的迎接新的挑戰和希望。
一名黨員幹部的一生是平凡的,平凡不需要他做出多大的貢獻,隻要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的付出,不遺餘力奉獻,讓自己的光芒照在這一片紅色的土壤上,熠熠生輝,照亮前行。
用楊通軍的話來說:餘生不想再被打擾,苦與愁,歡與樂,都讓歲月來逐步忘記。
得與失,不是天平的傾斜,是人心的凝聚後的呼喊,是曆經十多年滄桑歲月後,那一群曆經過苦難和折磨的人群還能在茶餘飯後聊到你的存在,等你聽到自己的故事後,端起一碗酒,夾上一塊臘肉,放進嘴裏,齟齬起來,感歎道:這酒真醇,這肉真香,這個故事真好。
在蠻瓦這片褐紅色的土地上,居住這樣的一群人,他們信仰堅定,像土生土長的青岡林,在陽光中生機盎然,像天生麗質的小葉榕樹,盤根錯節牢紮在紅色斷崖上,隨風搖曳,不屈不撓,用盡生命來譜寫華麗的篇章。
山腰,一片綠色植被浩瀚清新;坡腳,油菜和早春玉米茂密生長。林間羊腸小道還不時交織傳來歡快的布依歌聲和小羊羔“咩——咩——”的叫喚聲。順著那林間傳來的歌謠,那山村淳樸的莊稼漢正哼著山歌揮著羊鞭將一群山羊往著這片紅壤深處趕。來自班積輝《那山紅土》)
不屈不撓的群眾,現在用他們的民族運動會活動與你的相遇、分享紅色文化的傳承,讓你感受一下中共蠻瓦革命老區的舊址文化底蘊,點開少數民族氛圍濃厚的旅遊寶藏和釣魚愛好者偷偷私藏的寶貴釣點。
這裏的青山穿起薄霧、餘暉映出彩霞、明月照著江水、群星掛在銀河。
我還要告訴你,如果你年紀尚小,這裏的體育活動能讓你獲得最健康的快樂。如果你中年無趣,這裏的垂釣休閑能讓你獲得最寶貴的滿足。如果你年紀已長,這裏的康養文化能讓你享受最溫暖的療愈。——姚森鳳亭鄉黨政辦幹部,原同我在縣委組織部跟班的同事)
喜歡村之戀請大家收藏:()村之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