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苗族春節
字數:2997 加入書籤
“洗寨”是羅甸、惠水和長順三縣苗族村寨為了防止火災的一種春節祭祀活動,洗寨由男性進行。是日,婦女有的上山幹活,有的在家,但不許串門,並派人在村寨周圍把守進出口,以防外村人入寨。天一亮,全寨各戶的灶膛、火炕的火種全部撲滅。然後,選派數人將洗寨豬牽到寨子的壩子上,用竹條把玉米棒子紮緊,放進大盆中,用玉米杆編紮一隻長約一米左右的圈,套在豬頭上,由兩人抬回村去串寨,祭師一路念送“火神”詞,經過誰家的門口,誰家就用木鏟撮一點柴火灰撒進一盆捆綁的玉米棒子裏,串完全寨,把抬回壩子上,豬叫得越是大聲,寨子本年就越平安。祭師再念送“火星”詞,念畢殺豬,讓豬血順著壩子流入土中,讓其自由流淌。
“洗寨”的豬,取下豬頭,將豬尾巴取下來放在豬嘴吧咬著,然後由四個寨子上年輕氣壯的男人抬在每一個路口,燒紙再禮拜各路鬼神,完畢後,每家每戶出一份大米或者玉米及油鹽醬醋等佐料,由全寨子的男人開始解剖豬身,開始做大鍋肉,女人則負責蒸煮成大米飯或者玉米飯,整個寨子的男男女女,拿上自家的碗筷,在寨外煮食,吃不完就將所有的吃食分散倒在每一個進出的路口,然後淨手、洗口,拿回自家的碗筷。洗淨家中所有器具,“洗寨”亦告結束。
各地苗族均崇尚祭祖,但具體形式各有不同。我們這裏的苗族興殺牛祭祖,每年最為隆重的就是祭祀列祖列宗的典儀—砍牛,以村寨為集體舉行。
正月初一這天,洗寨完畢後,開始殺牛祭祖,全村的男人女人都要穿著苗族服飾。男人在寨旁坪中搭一個棚子,棚子兩邊各掛一個楠木筒,殺一頭黃牛,取牛正中的蝸紋皮,蒙在楠木筒上。
祭祖時,全寨男女要腳穿草鞋,身背包袱雨傘,做好逃往深山躲藏的身姿,巫師在後作法,敲鑼打鼓進行追趕。其意為再現當年祖先的逃亡和遷徙狀況,以示紀念。
這一儀式結束後,請祖送飯,即由寨中掌簿人念曆代祖先名字,逐一列舉出每一代對苗族有重大貢獻的先祖和人物,還有感恩的圖騰,如狗、燕子、石頭、石像、楓葉等,還要從開發當地的第一代念起,一直念到族譜最新去世的老人。祭祀完畢,就是精壯的男人按照大祭司的指點開始砍牛,其他男人圍在內側,跳起扁擔舞和鬥米舞,女人則在身後唱著苗族的歌曲,直到砍牛儀式結束。
平日裏如果是死了老人,辦喪事後五六天,也須祭祖,去世的男人就啟動砍牛儀式,去世的是女人就啟動砍馬儀式。燒香祭祀的地點在屋內火塘旁、擺簸箕一隻,內置酒五碗、肉五碗,以及糯米粑若幹,巫師對火塘而坐,右手敲竹筒,口念咒語,請祖先亡人來領受酒肉。念咒完畢,再卜卦,替主家老少一求好運。祭祖的酒、肉、粑粑,主人家與巫師共食,剩下的送給巫師帶走。
砍牛或者砍馬在寨子上的壩子上舉行,參加祭祀的郎崽、外甥,要一個一個地給列祖列宗和亡人送飯。最後一套儀式是孝子釘釘子,即將最近六年中去世的人,一個個呼喚名字,喊一個亡人的名字,就由該亡人的孝子在楠木筒上釘一顆釘子。祭祀完畢,全村人都來參加祭祀活動,共進酒肉、唱酒歌,然後賓客又分散到各家各戶,吃住三天,再散客。
族親和姻親是不能吃的被砍的牛肉或者馬肉的,但是可以等額的分走牛肉或者馬肉,拿去出售或者送人。
天蒙蒙亮,祥雲村的男女老少都起床打了吆喝,一聲聲語“洗寨嘍!”整個寨子都忙碌了起來,他們不用排練,各自都知曉自己的職責,這是長期團結協作的默契。
我和青青從貴陽趕來,是看不到這個隆重的儀式,趕到的時候,就是同大家一起吃飯喝酒。
飯後差不多十點多,女人收拾完寨子,男男女女就要去村委會旁的大壩子上,開始了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苗族祭祀典禮—砍牛!
三個寨子的男男女女開始苗歌對唱,為本寨拉唱,洪亮的歌聲一陣蓋過一陣,氣勢恢宏,響徹雲霄。隨著大祭司走進祭祀中央,幾十把長長的大嗩呐從地上發出“嗡嗡嗡嗡嗡”的聲音,低沉渾厚,驅魔除邪,長達十多分鍾。
年輕力壯的四個男人把洗刷得靚麗的大黃牛綁在搭建的木質樁上,牛的頭上帶著苗族特有的飾品。大祭司燒著紙、念著咒語、手舞足蹈,舞姿誇張,手指還隔空畫著看不懂的圖文,左手端著碗,右手點著酒,念完咒語,喝了一口酒,噴出半空,重複三次,告慰上蒼,感謝恩賜,鑼鼓隊也隨著敲打起來,也是苗族特有的音調。女人們穿著苗族服飾在那裏異口同聲的唱著苗族的歌曲,時而手舞足蹈,時而擦拭眼淚,動作行雲流水,不像是排練的。
大黃牛發出陣陣的哀嚎,旁邊三個粗壯大漢穿著苗族男人的短袖衣服,拿出大砍刀,安放好巨大的磨刀石,一遍又一遍的澆水,霍霍的磨著大砍刀,每一次的磨刀,渾厚的喇叭聲響徹大地,洗滌心靈,淨化靈魂,眾人安靜,雙手相交,手掌向內,低眉祈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祭司看著天空的太陽,刺眼的陽光不再溫柔,變得凶殘和暴虐,隨著苗話的一句“吉時到,開始!”,眾人睜眼,凝視黃牛,跟著渾厚的喇叭聲,震震呼喊。三個粗壯大漢跟著節奏,快步來到大黃牛身旁成三足鼎立的態勢,把大砍刀刀背重疊在大黃牛背上,趕著黃牛圍著木樁轉圈,大約轉了三圈後,大祭司點燃飛舞的紙錢,發出最後的指令,“轟轟轟”的大嗩呐再次轟鳴,鼓聲也跟著敲打了起來,大祭司仰天長嘯,大吼一聲:“開山嘍!”
三個粗壯大漢手握大砍刀,節奏分明的揮刀砍向大黃牛的後勁,三刀完畢,黃牛圍繞這木樁轉跑,三個精壯大漢也圍著黃牛跑,再次揮刀砍去,黃牛疼痛不止,拚命轉圈奔跑,三人圍轉,再次揮刀,黃牛口吐鮮血,轟趴倒地,標準的九刀,祭祀完畢。
年輕的男人圍了過來,熟能生巧的卸下牛頭、剝下牛皮,取出內髒開始清洗,剩餘的男人在一旁搭灶燒水和做飯。沒有分配任務的苗族男子三個三個不約而同的拿著扁擔又開始了鬥米舞,婦女們在一旁唱著苗族的山歌對對唱,就這樣的一片繁華應聲而來。
下午兩點,一桶一桶的苗族土酒上長桌,一碗一碗的倒滿。一團團火紅的木炭盡情的燃著鍋底,一排排砂鍋裏燉出的牛肉香氣撲鼻。沒有凳子,圍著身前的牛肉火鍋,一碗酒、一口肉,豪邁又豪氣。
喜歡村之戀請大家收藏:()村之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