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苗族過年
字數:2726 加入書籤
在羅甸、長順和惠水交界的幾個苗族鄉鎮和村,過年是不過除夕的,清明節也不過,他們的過年節日是正月的最後一天,熱鬧相當於我們的除夕夜,也是要隆重的祭祖儀式。
這一天,一大早,家家戶戶都在燒開水,嗷嗷待宰的小豬崽,約三十到四十斤左右。不可思議吧,就是潮汕那邊的烤乳豬類似,不過不是用來烤的,炒的是幹鍋。
這裏的幹鍋小乳豬味道我確實不喜歡,倒是苗族人的一道美食,大人小孩極為喜歡。
我也好奇地向當地村民打聽這道菜的做法。一位阿婆熱情地拉著我進她家廚房,一邊比劃一邊說道:“這菜呀,得先選最嫩的小豬崽,處理幹淨後用特製的醬料醃製好幾個小時嘞。”隻見灶台上擺滿了各種叫不出名的香料。阿婆接著說:“然後小火慢燉,中間要不斷翻動,直到肉變得軟糯。”
說話間,鍋裏傳來陣陣誘人的香氣。阿婆盛出一小碗遞給我,我嚐了一口,那種獨特的口感再次充斥味蕾。正享受著,外麵響起了鑼鼓聲。出去一看,原來是村裏的慶祝過年活動開始了。男女老少身著傳統服飾,載歌載舞。孩子們嬉笑打鬧著追逐彩色的布條,大人們則圍坐在一起分享著自家做的美食。我也被邀請加入其中,感受著這份獨特的民族風情,心中滿是溫暖和新奇,仿佛忘掉了之前對幹鍋小乳豬不好的印象,沉浸在這歡樂的氛圍之中。
下午五點左右,炊煙嫋嫋升起,家家戶戶房門開放,一家接著一家的敲鑼打鼓聲傳出來,隨後就是一陣火炮聲響徹整個寨子。
進門一看,是家中老人祭祖的場景,很是感慨。苗族的祭祖儀式有著獨特的意義和豐富的內涵,也很莊重。老人口中念著苗族語言,火炮分三次放,持續約半小時。這和其他民族的祭祖有很大不同,比如漢族清明節掃墓祭祀等,苗族在初一和正月的最後一天,糍粑是祭祀祖先的重要供品,擺放在神龕上,從神龕鏈接到地上的是十多根楓香樹的枝丫,上麵環繞著長條的紙錢,咒語念完,用鐵夾夾來火引子點燃紙錢,紙錢順著楓香樹枝丫燃燒至神龕處,意味著延綿福長。這些祭祖儀式傳承著苗族的文化和曆史,讓家族的記憶和傳統得以延續,是非常珍貴的文化財富。
祭祀後的這餐飯很有特色。苗族的幹鍋乳豬確實美味,那香糯的口感,緊實鮮香的肉,皮脆彈牙,下酒超棒。不過全是肉和酒,沒有蔬菜,感覺有點油膩,這餐飯就略顯單調。但這也許就是不同場合飲食的特點吧。沒有蔬菜,是我最難以接受這道菜的原因。
夜幕降臨,家中老人拿出自己家裏的褐色縫補的線頭,綁在門前的籬笆樁上,手中攥著線頭,圍繞寨子走一圈,直到手中的線頭全部轉完,然後在盡頭打一個結,這是在為先祖引路。家中的男人在門口前點燃三炷香,插在門前的香壇裏,然後在門前點燃白色的蠟燭分成兩排,在兩排蠟燭中間燒著紙,念著聽不懂的咒語,手舞足蹈,好似在招魂。
夜色暗沉,這生活的煙火氣消失在夜色裏。陣陣山歌對唱的聲音從四麵八方傳來,那是一種獨特的民間文化,這就是山歌的魅力。小孩子在壩子上玩耍,捉迷藏、放火炮,這是他們簡單的快樂。靠近唱出山歌的林子,在一起的是一對男女,他們可能是情侶,也或不是。這一夜的男女關係不受結婚證的庇護,隻受到苗族傳統的約束,他們可以大膽愛。
苗族的這種傳承方式聽起來很奇特。聽著黃魚主任講著苗族過年夜的軼事。結婚多年沒子嗣的夫妻,就通過山歌對唱另選他人傳宗接代,這是苗族傳承的無奈。
若是苗族女人不能受孕,男人通過對山歌邀請別人家妻子受孕,這個女人就住在這個男人家,直到生下的孩子,交給不能受孕的妻子扶養,男方會支付一定的報酬後,女人就回到自己的夫家過日子。若是男人不能受孕,女人懷上的孩子就是這一對夫妻的孩子。這一切都隻能在野外完成,也隻有這一個夜晚。
在現代社會,這種方式可能與主流的婚姻觀念和倫理道德有衝突,就像現代社會強調一夫一妻製,婚姻關係受法律保護。而苗族這種傳統方式可能是因為對家族傳承看得極重,子嗣在他們的文化裏是延續家族的關鍵。
這一夜,人們在夜裏盡情享受生活,聆聽歌聲。從樹林、壩子、土裏、屋頂傳來的山歌,像是在訴說著不同的故事。這是屬於這個地方的特色,男人女人、大人小孩都融入其中,這樣的夜晚充滿了生機與活力,讓人感受到鄉村生活的美好與愜意。
苗族人在選擇配偶時確實有著濃厚的民族色彩。苗族青年擇偶更看重個人才華和人品而非財產家境,這一點就很獨特。他們一見鍾情便早早的定下婚約,等到結婚年齡一到就娶她回家。他們自由戀愛情投意合後,父母就會為他們選吉日結婚。這種對愛情純粹的態度很讓人欽佩。
在現代社會,很多人在擇偶時會被物質條件左右,而苗族這種傳統的擇偶觀念,就像是一股清流。它讓婚姻更多地建立在感情和個人品質之上,也使得苗族的婚姻關係有著不一樣的穩固性。
苗族的婚姻觀念很獨特。一旦成婚就意味著一輩子,離婚率極低。這背後有諸多原因。
從文化習俗看,苗繡是定情信物,苗族姑娘給出苗繡就代表著一生的承諾。而且苗族姑娘對待感情極為專一,她們痛恨背叛。若男方出軌等背叛行為,可能會被下蠱詛咒。
在傳統社會裏,離婚要經過家族長輩參與。夫妻要到家族祠堂或長輩家,長輩會調解勸解。若真要離婚,還得有儀式,雙方飲下象征分離的苦酒。財產分割也依貢獻而定,子女多隨母親。雖然現代影響下年輕一代觀念有變化,但傳統習俗在偏遠村寨仍延續著。這種對婚姻的堅守,體現著苗族對家庭和諧的重視和獨特的文化價值觀。
喜歡村之戀請大家收藏:()村之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