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讓人頭痛的徒弟
字數:3196 加入書籤
第二百三十二章讓人頭痛的徒弟
接下來的幾天,二貨三人組換著班的帶著劉放熟悉廠裏情況,介紹業務。
經過幾天接觸,三個人統一的觀點就是,這個人不咋滴!
最鬱悶的是孫小欠,孫小欠交際廣,愛好吹牛跟演講,還是個“熱心腸”僅對年輕女職工。
每次一演講,正是到了上人多,熱鬧的時候這個劉放就插嘴,擺事實講道理,反正就是一堆理論,上綱上線,都是奔著聽熱鬧來的,你來這麽一套,咋滴?廠裏大喇叭不會放呀!沒人不煩他。
援朝看似缺根弦啥的,但是這貨最有心眼,輪到他帶的時候,不是教劉放練體能就是拉他去武裝部跟著廠裏的民兵或者糾察隊訓練,援朝在瞅機會跑去找媳婦兒白小白。
長海倒是一本正經的教他一些業務上的工作,還帶他出了兩趟短途的押運任務。長海的總結就是,這小子表麵裝的跟個人一樣,實際是個好吃懶做的秧子貨。長海第三次喊他去押運他就找借口不去。
現在長海是副科長,平時不能跟以前一樣成天吊兒郎當的,每天老老實實的上班,平時一些短途押運他也帶隊。
陳凱跟他關係沒得說,兩個人配合也挺好,李煥新和王尚友對他倆的工作還算滿意。
又快去牙林出差,長海有點擔心,不為別的,就是這個劉放,這小子給人一種陰惻惻的感覺,而且根子還不淺,這要是讓他抓個把柄,回頭捅一刀,這不把廠領導都給連累了嗎!
其實長海倒不害怕他,但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跟陳凱商量咋辦,陳凱也沒好辦法,
兩個人去找李煥新商量,李煥新想都沒想告訴他們“讓他跟著王解放去農場待兩天,等他回來你們都走了,回頭我跟他說,再說他也未必能跟你們去,就這秧子樣能吃得了這個苦,咋把這麽個祖宗弄我這裏來了”
長海其實早就有辦法,隻不過想觀察一下這小子到底咋樣,長海想著,好賴不計也是上麵領導安排下來的,咋滴也得對付幾天,年前就這麽樣,年後給他送團委去算了,反正自己還兼著團委副書記的名頭。安排個人不是手拿把掐嗎,實在不行不還有王尚友和孫小欠他爹呢。
長海把想法跟李煥新一說,李煥新當然高興,用李煥新的話講“團委那幫子人渣,成天沒事兒就琢磨咋搞事情,這小子過去正好對路子”
李煥新先跟劉放談,讓他選是去牙林出差還是去農場駐在,劉放想都沒想,當然是去農場呀,雖說農場條件也挺艱苦,但是照比成天在火車車廂裏糗著那不強多啦,至於說什麽可以去別地方逛一逛啥的,他根本不稀罕,科室裏麵講的進山打獵之類的,他認為那都是傻逼才能幹出來的事兒,或者是家裏條件不好,為了改善生活才逼不得已而為之的。
晚上下班回家,長海把想法跟王尚友一說,王尚友也讚成,當初領導說把這個小子安排到他們廠,陳廠長原本是想安排在廠辦機關的,後來上麵領導要求讓他下到基層鍛煉鍛煉,陳廠長不放心就找王尚友讓他安排給長海。
現在長海他們也帶了一段時間對上麵也算是個交代,送到團委,也是一個折中的辦法。
還有現在的團委書記姓聶,背後人們都管她叫“情報處孽畜”
這人也是市裏調過來鍍金的,平時就愛鑽營,沒事兒就往廠辦跑,打聽這個,打聽哪個,但是有一點,就是有眼色,跟任何領導在表麵上看關係好像處的都挺好,其實沒有不煩她的。對了這是個女的。
把劉放弄到團委,正好跟她對撇子,一個無關緊要的地方,讓他們折騰去唄。
晚上剛吃完飯,蘇爺趕著馬車過來,給長海家拿了兩條大偏口魚,兩條加一起能有將近四十斤,還有一網兜的凍海參,也有二十來斤。
蘇爺這是過來還禮的,前些日子,蘇爺過來送小魚兒,李老爺子給了蘇爺一大壇子長海用鹿心血泡的酒,裏麵老爺子還放了其他不少好東西,蘇爺過意不去,這才過來送這些東西,白天太紮眼,就在晚上過來的。
兩個老頭關係處的很不錯,時常互通有無,夏天的時候李老爺子還跟蘇爺去他們村玩種種地,玩上半天。
張靜秋撿出來三四斤海參讓長海這次去牙林給楊書記帶過去。
李老爺子埋怨說“這個楊大喇叭還他媽牛上了,也不知道抽功夫回來看看我,有啥臉吃海參”
張靜秋笑著跟老頭說“李爹,從我這論他可是跟您一個輩分的,我不得敬著點,再說了他還能幹幾年,退休還不得回來,沒兒沒女的,不得撲奔咱們呀!到時候您再收拾他”
這話說的讓李老爺子沒話反駁,既有理由又有辦法。
到了出發這天,蘇爺送來的海貨跟上一次數量差不多,還給長海他們帶了一包凍的硬邦邦的苞米棒子。
長海打開一看,苞米棒子還是青棒,這玩意兒隻有夏天有,前些年生活困難,誰家舍得吃這玩意兒,農村生產隊成天派人在地裏黑白看著就怕有人偷。
再說了這玩意兒掰下來也不好保鮮,看這個樣子應該是烀熟了凍上的,大夏天蘇爺他們咋凍的。
蘇爺知道長海的疑問,就跟他講“咱們村有了出海的船,夏天打上來的魚咋保鮮?不得用冰嗎,剛開始第一年都是買他們東溝屯的冰,太不合適,咱們有一把子力氣,咱東北還有冬天采頭冰的習俗,這都不是難事兒,第二年咱們就自己采冰,自己囤了一個冰圍子,還有兩個冰窖,這個青棒子就是我夏天在冰窖凍的,給你們拿上一些在路上吃個新鮮,棒子都是蘇爺自家自留地產的,不犯錯誤”
二貨三人組很感動,這老頭太可愛,平時有啥好東西都會給他們家送,蔬菜,海貨水產品就沒斷過。包括孫小欠家都沾光。
二貨三人組在火車上咣當三天,三個人下了車,跟貨場保衛人員交接完,心急火燎的就往楊書記家去。
不光長海去,援朝和孫小欠拎著在哈城買的四樣禮也得去,咋滴?人家姨姥姥王秀珍上次白伺候你倆啦!
喜歡五,六十年代我在東北上山下海請大家收藏:()五,六十年代我在東北上山下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