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老爺子的智慧
字數:3631 加入書籤
第二百三十八章 老爺子的智慧
長海總結的一點不錯,團委聶書記確實很欣賞一個劉放,之前是借調,聶書記親自去保衛處把劉放的人事關係給要了過去。
臨近春節,廠裏都加班加點的搶進度,提前完成生產任務啥的,按道理團委的工作應該是配合廠裏搞一些比如技能競賽,崗位大比武之類的活動,再配和一些先進事跡的這類宣傳工作。
他們可到好,簡直成了廠裏挑毛病委員會,關鍵是找的毛病還不在點子上。
鼓動的一些青工跟著老師傅對著幹,跟車間領導對著幹。弄的不是沒按計劃完成任務就是殘次品率大幅度提高。
下麵人很快就把這個情況反應給廠領導,姚書記先是單獨找這位聶書記聊了一次,敲打一下,畢竟是市裏麵派來的,不好把關係搞的太僵,結果這個聶書記不但不聽反倒是變本加厲。
姚書記召集中層幹部開了一次會,在會上公開點了聶書記的名,沒想到的是這個老娘們公開翻臉,而這位劉放召集一群團委積極分子還衝擊會場。
廠裏出現兩個對立麵,一部分是廠裏老職工,一部分是團委蠱惑的小年輕。
這個聶書記沒經過廠人事部門同意就把劉放提為團委組織委員,讓他負責組織關係管理,發展新團員,推優入黨等工作,可是這個劉放本身還不是黨員呢。
聶書記背地裏拉攏其他廠領導班子成員,讓他們站到她的立場這邊。這兩個人配合的相輔相成。
姚書記跟市委還有廳裏把這些情況反映上去,廳裏不想跟市裏鬧的太僵,而市裏還想通過這樣的情況更進一步插手造紙廠的管控。
事情就這麽僵持著,一時半會兒的還真拿這幫孫子沒辦法。
陳廠長這幾天沒事兒就跟王尚友在小酒鋪喝點小酒,發發牢騷。
這是黨務工作,雖說他倆都是黨委委員,可是有書記跟分管副書記,他倆也插不上手。但是生產任務卻耽誤了。到時候挨批評的還是陳廠長。
這天蘇爺去市水產公司送海貨,順路給長海他們家送了一桶螃蟹一桶蝦爬子。
晚上本來陳廠長過來找王尚友去小酒鋪,結果被李老爺子留下來陪他喝酒。
平時都是王尚友陪老爺子,王尚友一走就剩李老四還有長海和援朝陪,老爺子跟他三喝不到一起去,他三跟老頭喝的也不痛快。
兩個媽給老爺子和陳廠長還有王尚友單獨弄的小桌,菜都是下酒菜。
飯桌上陳廠長也不避諱李老爺子,繼續跟王尚友埋怨廠裏麵的破事兒。
他倆在哪裏唉聲歎氣,李老爺子聽的鬧心,本來老爺子就知道咋回事兒,但是老爺子不願意管,跟他們家又沒啥關係。
老爺子聽的不耐煩,於是指著陳廠長和王尚友說“你倆個完犢子玩意兒,讓一個老娘們兒鬧成這樣,都不嫌磕磣!明天去副食店買塊豆腐一頭撞死得了”
王尚友悶呼呼的嘟囔“上麵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我們有啥辦法”這一點援朝還是跟他很像的。
陳廠長七竅玲瓏心,老爺子這麽一說,他就知道這個老頭有辦法。
陳廠長趕緊給老頭倒酒,腆著臉問“老首長,您給我指條明路唄!”
李老爺子喝口酒,再扔嘴裏一顆花生米,看著他問“你怕不怕挨批吧?”
陳廠長也嘟囔著“現在有啥怕不怕的,別說提前完成生產任務,現在就連按時完成任務都沒法保證,挨批是肯定的”
李老爺子笑著說“就這還當領導,還他媽副廳級,組織上咋尋思滴,一個個榆木腦袋,這要是解放前你們給我手底下當個連長都是破格,都已經這樣了你還怕個鳥毛,送你十個字,天要讓他亡,必要讓他狂!自己琢磨吧”
陳廠長嘟囔著老頭說的話,要不說人家是領導呢,沒一會兒就明白啥意思,陳廠長趕緊敬李老爺子一杯酒,老頭喝完酒看著他說“嗯!還有進步空間!”
話說完起身出去抱著已經吃飽自己玩的小瑤瑤出去遛食。
王尚友從始至終都是一頭霧水,陳廠長跟他說“薑還是老的辣,老首長的智慧我這輩子都摸不到頭”
陳廠長也不多待,急急忙忙得就回家去了,他家離的不遠,就在旁邊的團結胡同。同屬於一個街道。
第二天一上班,就看車間裏老職工,老師傅全都撂挑子,打撲克,聊天幹啥的都有,就是沒有幹活的。
車間領導也管不了,應該說根本不管,有幾個車間主任還跟這些老職工一起閑聊。
陳廠長下到車間還有分廠了解情況,這些老職工直接把矛頭指向團委還有那幫子青工。
沒別的原因,你們不是成天挑毛病嗎?哪好辦,來吧!廠子交給你們,你們給我們打個樣,咱們看看你們所謂的正確工作方法。
陳廠長也沒辦法,現在他也說服不了雙方,與其這樣還不如就這麽辦。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要是一個聰明人,馬上就會嗅到問題不對,趕緊的采取措施,服個軟給自己一個台階下,可是這個聶書記跟紮了雞血一樣,感覺自己成功了,廠班子跟她妥協了。
她心急火燎的安排劉放還有手底下幾個死忠馬上聯係各個車間,分廠的一群積極分子,又是製定計劃又是重新規劃生產方式跟製度。忙活兩天就倉促的開始組織人手開始生產。
而老職工還是正常上班,隻不過冷眼旁觀的看著他們瞎胡鬧。
他們互相給對方起名字,老職工被叫成保守派,他們自己管自己叫革新派,可是私下裏老職工管他們叫瞎胡鬧派。
沒用上一個禮拜,出事了,五七年國家花大價錢給他們廠更換的一套新設備趴了窩,實驗室弄的所謂技術革新在車間裏進行嚐試,當場熏倒五個人,仗著一些老職工冒險進去給他們抬出來救了他們一命,要不這次事兒就鬧大了。
市裏還有第二輕工業廳組成調查組下來忙活一個多禮拜。
最後各打五十大板,可是廠裏他們所謂了保守派老職工卻不幹了,如果是這個處理意見,他們堅決罷工,就算告到中央他們都不怕。
事情捅到部裏,還有省裏,最後的結論是團委聶書記還有劉放等幾人撤職下放到車間,主要責任認定廠領導班子不負主要責任,廳裏還有市裏的幾個領導受到嚴厲批評,並且計入檔案。一場鬧劇就這樣落幕。
喜歡五,六十年代我在東北上山下海請大家收藏:()五,六十年代我在東北上山下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