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楊書記來了

字數:3570   加入書籤

A+A-


    長海在島上待了兩天,這期間周老師和他聊了很多。
    周老師感慨,自己一人從農村爬出來,沒想到最後還是這麽個結果,但是他卻很欣慰,也很釋然。
    現在生活的很滿足,平時和漁民打打交道,沒有那些名利束縛,有的隻是淳樸善良。
    現在他隻想好好的教育好兒子,然後跟媳婦相伴到老。
    長海很欣賞周老師心態的轉變,他請求周老師幫著教家裏這些孩子文化課。
    周老師激動的握著長海的手,謝謝長海不但救了他的命,更是滿足了他精神上的空缺。
    長海下島,把李老爺子還有兩個媽以及十來個孩子留在島上。
    這一年,奪權的狂潮愈演愈烈,甚至影響到了軍隊。
    很多老幹部被受到x鬥,各地x鬥形勢越發激烈,長海所在的城市也不可避免。
    造紙廠在這場狂潮的旋渦中飄零,廠裏幾夥人的x鬥很激烈,甚至建立陣地,真刀真槍的對打。
    陳廠長和王尚友被關起來寫了一個禮拜的交代材料,然後被攆回家。
    二貨三人組也沒能幸免,回家待崗,長海感覺還挺好,平時就懶得去,現在不讓去。
    這天,長海正在家裏水池邊抓魚喂兩隻雪貂,突然葛大爺敲門進來。
    “小海,快出來,這有三位說是你家親戚,我在車站接的”
    長海趕緊跑出去,一看,原來是楊書記和姨姥姥,另外一位正是薑喜軍。
    長海驚的張著大嘴,趕緊過去把軍哥和楊書記手裏的包裹接過來。
    然後從兜裏掏出一把零錢塞給葛大爺“葛爺!這點錢您拿著,謝謝您!還有就是有人跟您打聽,您可千萬保密呀!”
    葛大爺把錢塞回長海兜裏“小癟犢子,你罵你葛爺是不是?趕緊回去吧,你放心,今天咱倆就沒見過麵”
    說完葛大爺推著三輪車又去拉私活兒了。
    長海把三人讓進屋,趕緊沏茶倒水,然後跑去後院喊人。
    長娟,抗美,援朝,白小白一齊跟著他來到前院。
    王尚友沒在家,去陳廠長家合計事兒,其實就是去喝悶酒。
    長海他們幾個小時候,也就長娟跟姨姥姥還有姨姥爺有印象,剩下的都太小。
    長娟抱著姨姥姥王秀珍就哭,長海把他們一一介紹給楊書記,然後趕緊讓抗美和白小白去做飯。讓援朝跑去陳廠長家把王尚友喊回來。
    姨姥姥死活也要跟他抗美一起去做飯,長海也就沒堅持。
    幾個人坐下,薑喜軍最先開口“小海,事情發生的太突然,沒來得及提前跟你打招呼,咱們林業局也亂套了,半個多月前咱們鎮裏突然來了一群人,去到孫叔家就把楊書記老兩口給綁走了”
    “我和孫叔打聽兩天沒有消息,就打聽到楊書記被關在紅星林場的牲口棚裏,我偷著去看了一下,楊書記老兩口遭了大罪了,楊叔,你把帽子摘了讓小海看看”
    楊書記慢慢的把帽子摘了下來,腦袋上的頭發剃的跟足球一樣,還有幾處傷疤清晰可見。
    薑喜軍接著說“我和孫叔商量這可不行,咋滴也得想辦法把楊書記救出來,於是我就聯係了幾個平時知根知底的哥們兒,還有局裏可靠的人,我們趁著晚上,用孫叔配的藥把看守人員弄迷糊後,把楊書記兩口子給偷了出來”
    “孫叔提前聯係的鐵路上的關係,我們窩在運貨的車廂裏,到的沈陽,仗著楊書記在沈陽有關係,開的假介紹信,按著以前你寫的信上的地址才來的你這。”
    長海握著薑喜軍的手一個勁兒的搖晃“軍哥,你讓我咋感謝你和孫叔呀!你這恩情我得還一輩子。”
    薑喜軍擺擺手,白了他一眼“你說這話可外到了,咱們是啥關係?咱是過命的關係,再說了,沒有你這關係,就憑楊書記的為人處事,咱們能幫一把哪是應當應分的”
    他們正說著,王尚友從外麵跑回來,一進門先是愣了一下,然後啪的立正給楊書記敬了一個軍禮“老團長,新二團警衛連戰士王尚友向您報道”
    楊書記哭笑不得,跟他擺擺手說“快拉倒吧,你大本事咋也學會這一套,快坐下”
    王尚友拉過來椅子坐下,長海把經過跟王尚友又講了一遍,王尚友摟著薑喜軍用力的拍著。
    給薑喜軍弄的都有點不好意思,楊書記問“小海,咋們看見老首長還有你媽跟孩子們?”
    長海把老爺子和孩子們上島的事兒跟楊書記講了。
    楊書記雖說有點失落,但是也理解,用他的話說“遠離這是是非非也挺好,眼不見心不煩”
    長海跟楊書記說“姨姥爺,您在家休整兩天,回頭我送您老兩口也去島上,您看成不?”
    楊書記眼睛放光,連忙點頭答應,長海看看薑喜軍“軍哥,您在林海雪原待了三十多歲,過兩天我帶你看看真正的大海,在我這多住些日子”
    薑喜軍尋思尋思,點頭答應,長海又問他“軍哥,這次你護送姨姥爺出來,家裏不能出啥事吧”
    薑喜軍嘿嘿嘿的笑著說“嗨!要不是咱們大意,當時楊書記兩口子都不可能讓這幫王八犢子帶出鎮子,你就放心吧,一開始的時候,因為你嫂子那張臉的原因,我還停了幾天職,後來就不了了之,這不是出了楊書記這碼事,孫叔組織了一幫子人手,日夜巡邏,誰膽敢進林場,進鎮子整事兒,方圓幾千裏的大山就是他最後的家。”
    長海清楚他們林區人的彪悍,並且他們靠近蒙區,所處範圍還有很多遊牧的少數民族,民族政策在那裏擺著,一般人還真就沒膽量去招惹。
    幾個女同誌手腳也麻利,家裏東西也豐富,沒一會兒張羅一桌子飯菜。
    長海把自己釀的酒拿了出來,雖說不是陳釀,但也放了三年,李老爺子還用別的陳釀勾兌過,口感味道還是不錯的。
    楊書記一嚐就說“嗯!對了,這是老首長的手藝,三十來年又能喝上老首長的酒”
    姨姥姥在飯桌上哭一陣,笑一陣的,長娟在邊上安慰著。
    一頓飯吃到下午三點,幾個女同誌把房間收拾出來,安排老兩口和薑喜軍休息。
    喜歡五,六十年代我在東北上山下海請大家收藏:()五,六十年代我在東北上山下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