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兩個隻賺不賠的賣冰棍兒老太太
字數:3928 加入書籤
七七年這一年社會上擺脫了十年浪潮的影響,社會秩序逐漸恢複,人與人之間的風氣也好轉起來。人們對以後的生活充滿期待。
楊書記老兩口本想著回牙林看看,全家人都不同意,不是害怕有啥危險,而是現在政策也沒落實,回去也沒啥用。
長海和薑喜軍還有孫叔經常有書信往來,因此很多事情都有他倆幫忙盯著。
王尚友和孫書記成天東竄西找的為自己證明,還去鄉下找過兩次陳廠長。
兩個媽還有小欠媽就說他倆證明自己是假,找由頭出去撒歡兒是真,還去找陳廠長,純純的就是為了找酒友喝酒去的。一起生活好幾十年,他們一撅腚要拉啥豆還能不知道。
幾個在周老師那裏複習功課的孩子現在算是徹底安心複習,瑤瑤不用督促,平時就文靜,愛看書。
可是兩對龍鳳胎和大慶不一樣,從小就惡名昭彰,能讓他們安下心來很不容易。
長海下了幾次狠手,把這幾個小崽子治理的卑服滴。
他們五個看到沒有一丁點希望後,也就放棄抵抗,安心複習。
其實他們這些年在島子上有周老師和孫書記兩口子教課,所學知識根本就沒落下,最起碼要比大部分可以參加高考適齡青年強的多得多。
兩對龍鳳胎性格也相近,但凡他們能安下心來幹一件事兒那就不用任何人操心。
欠哥的兒子大慶繼承了他們家學習好的基因,再加上親爺爺奶奶看著,學習成績僅次於瑤瑤。
長海和孫小欠聊天,就說“欠哥,你們家這個基因是不是隔輩傳呀?你看你爹你媽都是大知識分子,可是你看看你和你哥,咱就不說你,就東哥沒參加工作前那像個書香門第家的孩子,你就更不用說,三年初中你能逃課兩年半”
孫小欠不願意聽,打斷他“滾邊拉去,我也是很喜歡看書的,市麵上出的所有小人書你就說那本我沒看過”
“閉嘴吧你!好意思嗎?你看的哪本小人書不是我買的?對了!回頭把那套西遊記趕緊還給我”
二貨三人組每天就這樣互相損著對方找樂子,反正是各有損失,長海是損失錢,援朝是損失名聲,孫小欠則是肉體上遭罪,經常的因為援朝說不過他被援朝揍一頓。
李老四變得更忙了,長海跟他深聊過兩次,把他倆的產業進行了規劃。
現在山上的食品廠是掛在部隊名下的,不知道啥時候政策有變就不是你李老四能說的算的。
還有海上現在李老四已經有五艘三十多米的漁船,還有兩艘是鐵殼船。
這都是在海上跟“棒子”械鬥搶過來的,至於說“棒子”為啥不過來找,那就是他們自己的問題。
他們過來找就得通過正常外交途徑,那他們這見不得光的那些生意就會大白天下,而他們背後的人就要付出的代價更大,所以他們隻能是吃啞巴虧,即便是這樣他們總有一種優越感,沒事兒總想欺負欺負咱們的漁民,用二柱子的話說“真他媽又熊又不老實”
長海的意思是他倆這麽大的資產,在現在這個時候要想全部抓在手裏不現實,但是看以後的政策還是盡早作出安排。
李老四也是這麽想的,海上生意不用說,那都是自己的,食品廠這一塊現在體量很大,光員工就六百多人,很多勢力都盯著他這塊兒肥肉。
最開始在哪個動蕩的年代就他這麽一個二混子,還能給他升到正團級,還是療養院副院長,那不就是準備要拿下這個食品廠嗎,之所以沒動,還不是礙於李老爺子的麵子。
可是李老爺子年紀大了,虛歲八十,很多時候不去管這些事情,更不會為了這事去幫他,長海求也不好使。
於是這一年李老四就開始蠶食鯨吞的把食品廠的設備資產往外倒騰,其實都一樣,換了別人等於都白給了別人。
李老四和長海還有孫小欠和援朝一起出資,費盡心力弄起來的產業,憑啥白白的拱手讓人。
長海靜下來算一算,這些年李老四給他的分紅,雜七雜八加在一起能有三百多萬,他的空間裏還有上百箱的金條和金銀珠寶,古董字畫,這都是他在牡丹江本子的基地弄的,長海一直也沒動過。
這些金銀珠寶,金條的價值無法估量,單純的就手裏的現金對於這個時代來說基本上可以算相當的有資本啦。
現如今離政策全麵放開還得幾年,到那個時候,長海算算自己也就四十六七歲,正好是心態穩定的時候,上一世自己就是一個社畜牛馬,這次老天給我機會可要好好的折騰折騰。
即使改變不了世界,那也要改變命運,再說了憑著自己先知先覺的能力改變自己周圍的環境還是可行的。
剛到夏天的時候,人們發現現在出現了一些小商小販,走街串巷的兜售一些小商品,隻不過都是偷偷摸摸的。
兩個媽在家閑不住,跟供銷社打招呼,在胡同口擺了一個賣冰棍的攤子,有人管就說是供銷社的,去供銷社問,供銷社也說是這樣的,於是漸漸的就沒人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兩個媽的冰棍兒每天都不夠賣,不是說買的人多,而是家裏的孩子多,兩個老太太賣了一個月,算了算賬,一分錢沒賺還賠了七塊多錢。
也就是說這一個月所有利潤都進了家裏孩子們的肚子,完事兒兩個老太太還倒搭七塊多。
兩個媽說啥下個月也不幹了,長海一個勁兒勸她倆接著賣,最後答應她倆,賠一塊錢,長海給她倆十塊錢。
其實兩個媽也不差錢,退休工資不算,這些年光長海和李老四給他們的錢兩個老太太兜裏也有兩三萬。
平時家裏吃穿用度說是兒女都往家交錢,可是更多的還是長海和李老四拿的多,援朝雖說摳門,可是白小白卻是個好兒媳,背後沒少給徐慧娟拿錢。
兩個媽出來賣冰棍,就是閑的,現在有姨姥姥和小欠媽幫忙,她倆平時也不是那麽忙,再一個孩子們都大了,也就剩一個栓柱需要照顧,一個孩子對於經驗老道的兩個媽來說駕輕就熟。
所以閑不下來的兩人一商量,就決定幹點啥,琢磨一遍隻能賣冰棍,因為這玩意兒在供銷社即使是夏天也不好賣,每天都能化半箱子冰棍兒水。
兩個老太太憑著自己多年售貨經驗,每天賣一箱子冰棍還不是小菜一碟嗎。
誰曾想最後毀在自己家孩子身上,自從長海答應給她倆補貼,兩個老太太還增加了新品種,每天傍晚把提前做好的涼粉,炸蘿卜絲丸子這樣的小吃也端出來賣。
生意出奇的好,每天都有人排隊買,就連抓投機倒把的街道工作人員都買,順便幫著維持秩序。
又過了一個月,兩個老太太一算賬,冰棍依然虧損七塊多錢,可是賣小吃卻賺了一百五十多塊錢。
兩個老太太一齊跟長海伸手要七十多塊錢,長海臉都不是色,幹啥呀?砸明火呀?你們都賺錢了還跟我要錢。
兩個老太太理由很充分,賺的錢是賣小吃賺的,賣冰棍兒依然賠錢,所以當時長海答應的,說到就的做到。長海一點脾氣都沒有,隻能乖乖的掏錢。
喜歡五,六十年代我在東北上山下海請大家收藏:()五,六十年代我在東北上山下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