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太子要是不從,我們就動強!

字數:6968   加入書籤

A+A-


    原來的太孫府和東宮十分近,中間還有道路連通,這是當年朱雄英為了方便預留的,到達這裏十分快速。
    醫研院在皇城不遠處,為了隨時、快速的為皇家行醫,所以很多醫術高明的醫生,都住在這裏不遠。
    滑壽就在其中,此時的他已經有些老態了,兩鬢白發驟生,脖子上還隨身帶著一個眼鏡兒。接到了朱雄英的命令之後,他十分重視,立刻召集了能聯係上的所有醫研院的醫生。
    兩刻鍾之後,已經有了二百名醫學生趕來。
    “喂!你們誰知道發生了什麽事兒?突然把我們召集起來幹什麽?”
    “不知道,正做實驗呢,是不是隨軍,要打仗了嗎?”
    “不像啊!”
    此時的他們,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兒,滑壽通知他們的時候,僅僅隻是告知給了他們,出現了大事兒,所有人去原太孫府集合。
    等來到了太孫府之後,竟然看見了太子站在大殿門口焦急徘徊,而他們的滑院長正跟著太子的步伐,匯報著什麽事情。
    朱雄英往下看了看,發現來的人已經不少了,上前而去,對著下方的醫生們說道:
    “各位,都上前來!”
    這些醫學生都穿著白色大褂,聚在一起,宛如一片白雲。
    “參見殿下!”
    朱雄英擺了擺手,顧不得在乎這些虛禮,而是開門見山的說道:
    “諸位,明州發現了天花暴亂,孤需要一批人,跟著孤前去救助百姓!”
    天花?原來是這樣,倒不是什麽麻煩事兒,但應該是個麻煩的活兒。
    由於早在洪武十五年,朱雄英就發現了牛痘,如今將近十年過去,又加上醫學院如今的發展,天花在醫學院已經不是什麽恐怖的事兒了。
    而且他們每個人都接種了牛痘,在此次天花病毒爆發的過程中,風險降得很低,所以沒表現的十分躁動。
    朱雄英看著下方這些醫生反應十分平淡,心裏反而放心了不少,於是說道:“誰願意去,上前一步。”
    幾乎所有的醫學生都上前了一步,而沒有上前的,純粹是來晚了,剛剛進入隊伍,還沒搞清楚發生了什麽。
    醫學院的學生,每次出差,待遇都是好的不得了,什麽隨軍出征啊,什麽治療疫病啊,什麽去給那個親王、將軍什麽的治病啊。踴躍報名的,幾乎都獲得了回報。
    況且大部分醫學生是朱雄英從民間子弟中搜羅來的,對朱雄英有絕對的忠誠,接受的教育也與這個時代有些不同,除了醫者父母心的傳統醫德外,還摻雜了現代為集體付出的先進思想。另外一點就是,能為百姓治病,也是他們難得的實踐機會,可以提升自己的醫術。
    綜合原因之下,沒有人不願意去。
    朱雄英內心十分感動,到了關鍵時刻,自己這些手下人沒有退縮,於是說道:“應天也需要有人做防疫措施,這樣,先來的這二百人,組成抗疫隊,滑卓,由你進行統領。”
    “是!”
    “其餘人,跟著你們院長,在應天做好後勤工作,另外,盡最大可能,讓應天百姓,都接種牛痘。”
    “抗疫隊的諸位,現在你們有半個時辰的準備時間,回去帶好個人物品,和家人說明情況,半個時辰之後,在城西門外集合!散了吧!”
    “謹遵殿下禦令!”
    朱雄英看著散開的諸位醫生,和滑壽邊走邊說:“老滑頭,這幾年你把醫學院帶的不錯!”
    滑卓捏了捏自己的胡子,臉上還是有幾分自得,說道:“殿下,這都是你慧眼如炬,指明了方向,醫學院才能發展到今天。”
    朱雄英沒有過多糾結這個話題,而是帶著滑壽火速入宮,去麵見朱標。
    此時,距離朱雄英召集東宮六衛時,已經過了半個時辰。
    應天各方勢力都被驚動了,並不知道朱雄英這是要幹什麽。東宮六衛堪稱是大明,乃至全世界,最精銳的部隊,裝備了流金城內最先進的武器。
    在其他地方還用燧發槍的時候,他們已經大規模裝備後裝槍了。
    毫不誇張的說,這支軍隊的戰鬥力,可以輕鬆比得上地方十萬大軍。
    就這樣一支軍隊,突然被調動起來,怎麽不讓人多想?
    紫金山別苑中,朱元璋正和馬皇後鬥嘴呢,突然聽見了外麵有一陣的嘈雜聲音,於是推開殿門,說道:“怎麽回事?”
    雲奇匆匆前來稟告,指著應天的方向說道:“皇爺,太子殿下調走了東宮六衛,現在東宮六衛的全部兵馬,除了把守流金城的,都開往了城西。”
    城西?朱元璋沉默了,那邊兒除了新修的火車站,啥也沒有啊。
    “重八,發生什麽事兒了!”馬皇後也走到了門口,出聲詢問。
    朱元璋見她出來,也沒有隱瞞,說道:“你大孫子把東宮六衛除了看家的,都召集起來了,去城西了!”
    馬皇後一時間也摸不著頭腦,說道:“難道要通過火車,去蘇杭?”
    朱元璋一想,也就隻有這一種可能了,於是立刻吩咐下去,說道:“馬上去搞清楚,發生了什麽事兒!”
    另一邊,朱雄英帶著滑壽來到了謹身殿。
    “爹,爹,你知道了嗎?”朱雄英進門就在大喊,而此時朱標也是剛剛得知,朱雄英調集軍隊的事兒。
    “出什麽事兒了,太子爺要搞出來這麽大的陣仗!”
    一聽這話,朱雄英愣住了,怎麽,朱標還不知道這事兒?
    “爹,看來您還不知道呢,明州市舶司那邊,爆發了天花,您還沒得到消息?”
    朱雄英話音未落,就聽見福寶連忙進來稟告道:“陛下,蔣指揮使在外求見,說明州那邊爆發了天花!”
    “天花?”朱標一驚,他下意識的摸了摸自己的手臂上,上一次聽說天花的時候,還是朱雄英要給自己種什麽牛痘的時候。
    當時朱標發燒了兩天,差點兒就以為朱雄英要某朝篡位了。現在聞聽這種疾病,立刻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當即下旨召集八部官員。
    而朱雄英趁機請命,去往蘇州處調度全局,以讓疫情得以控製。
    “爹,天花之事,醫學院早有預案,目前兒已經做好了應急準備工作,去往蘇州一方麵安撫民心,控製事態,另一方麵,可彈壓蠢蠢欲動的各方勢力。”
    朱標聽到這話,去往蘇州,到是沒什麽,但畢竟離疫區太近,萬一有什麽意外呢?
    於是朱標堅決不同意,說道:“你是太子,怎麽能事事親力親為?不可!”
    “爹,這可是天花,還在港口那種地方,萬一瘟疫蔓延開來,就是整個大明。兒去控製疫區,爹你負責全國其他地方。目前最重要的是推廣牛痘疫苗,若是感染了天花,再接種牛痘,就沒有什麽作用了!”
    “我身為大明太子,可作為證明,提高百姓的認可度。”
    朱標到是知道,接種了牛痘的人,是不會得天花的,這已經實際驗證過的,不會有假。聽到這話,到是也表示認同,於是說道:“好吧,傳令鄭國公常茂,隨行在太子左右,太子要是傷了根汗毛,朕饒不了他!”
    “另外,隻可以在蘇州地區,情況不明,萬萬不可以去明州!”
    朱標看著自己這個兒子,從小就有主見,很多思想想法,看似冒進,但經過時間推移,都驗證了他是對的。大明能夠一步步發展到今天,太子居功至偉。
    隨後,朱標親自手書一份聖旨,蓋上了傳國玉璽,大明國璽,這就意味著這張聖旨生效了。
    其內容為: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自臨禦以來...朕夙興夜寐,唯念振舉大明,臻於漢文之治 —— 輕徭薄賦,與民生息,以不負太上皇付托江山之重,上慰宗廟,下安黎元。
    然近者明州猝發天花之疫,生民罹此疾苦,或臥病榻,或遭疫癘之困,朕心深憂。幸大明醫學院早有預籌之策,創牛痘防治之法,朕與太子已親試之,其術安妥無虞;院中醫官,皆醫術精湛、經驗素豐,天花非不可治之疾,爾等毋需驚惶。
    今布告天下臣民:凡遇疫處,悉聽地方有司調度,勿信訛言,勿自亂陣腳。朕為兆民父母,誓不棄一民,大明內外,當同心協力,共克此艱。
    茲特命太子往蘇州總攝防疫全局,授以監國之權:地方文武官員、軍民人等,一應事務悉聽太子調度;若有作奸犯科、囤積居奇以謀國難之利、抗命不遵太子指令者,太子可便宜行事,先斬後奏,毋須請旨。
    自今而後,各地官員須罷不急之務,專以疫防為要,凡遷延推諉、貽誤事機者,即以重罪論。
    此旨到日,內外臣民即刻奉行,不得有違。
    這張聖旨可以說給予的權利非常大了,這幾乎是給地方上空降了一個皇帝過去。現在朱雄英所擁有的權柄,不亞於北伐時期的朱標,甚至在很多地方還超過。
    這也算是將重權太子的傳統保留下來了。
    朱雄英聽到這樣的內容之後,下意識的看向自己老爹,在得到一個期許的眼神之後,他深感責任重大。
    “兒臣遵旨!”朱雄英行禮過後,接過了正式的聖旨。
    “雄英,爹知道你年少有為本事大,你可能是古往今來,最年輕的權柄最大的太子了,就是我當太子的時候,也不及你。切記,凡事三思而後行,若遇到不懂的事情,快信傳給爹,爹給你拿主意。放手去幹,若是闖出禍來,爹給你兜底!”
    朱標突然變得絮叨了起來,繼續說道:“隻是有一點兒,平安,不得行險。待在蘇州哪裏都不要去。”
    朱雄英心頭一暖,朱標很少在他身邊表露親情,看來這次出遠門,老爹還是很擔心的。
    “爹,放心吧,孩兒有數的!”
    “嗯!”朱標點了點頭,上前想摸一摸朱雄英的頭,不過發現朱雄英已經長得很高了,現在已經不亞於他了,不是個孩子了,伸出去的手就改為拍了拍肩膀,說道:
    “去給你娘說一聲,就去吧!就說朕讓你去地方上曆練曆練,免得她擔心!”
    朱雄英給朱標磕了兩個頭,說道:“爹,放心吧!”
    ...
    不到半刻鍾,朱元璋也收到了消息。天花?明州爆發了天花?
    “不好,這小子要去明州!”
    他迅速的反應了過來,這個小子,行事不按常理出牌,一定要求著標兒去疫區,娘的,標兒自己行事就喜歡親力親為,大孫又花言巧語的,八成會同意。
    這小子帶著東宮六衛去,那不就由著他的性子胡來了?
    而且天花如此危險,誰知道那牛痘管不管用?
    不當家了,現在消息都比孫子慢這麽久。他推開殿門,大吼道:“來人,用最快的速度,去城西火車站,阻攔太子上火車,拿著咱的令牌,誰敢阻攔,都給咱砍了,把太子給咱帶回來!”
    也不知道來不來得及。
    而得到命令,快馬加鞭趕去的將領正是吳傑,也就是當時在宮門外,非要砍了鄭和的那個人。
    這人雖然腦子有些耿直,不懂得變通,但是十分忠誠。
    接到了命令之後,用最快的速度趕往應天城西。
    到達了之後,就看見有火車一輛一輛的從火車站出發,遠遠看去,海上還有蒸汽船在順流而下。他心中大感不妙,緊趕慢趕,在未登車登船的士兵隊伍中,發現了一抹明黃色,心裏頓時鬆了一口氣。
    他悄悄對身邊的士兵們說:“諸位兄弟,我們帶著太上皇的旨意。太子若是不回去,我們可以用強!”
    朱雄英正指揮看著士兵們上船,目前火車的運載量還不是很多,一輛火車最多隻能運載兩千名士兵。
    每隔半個時辰就發出一輛。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
    朱雄英轉頭,突然發現有人在叫自己,回頭一看,竟然是皇爺爺身邊的吳傑,正被自己的士兵擋在了外麵,頓時明白了過來。
    “大膽,這裏有太上皇的旨意!”
    朱雄英揮揮手,說道:“讓他進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