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擺架後門,朕先溜
字數:3288 加入書籤
皇城,謹身殿。
此時的謹身殿之中,朱標正在和朝中八部官員開會,會議聚焦的內容主要是分為兩個方麵,其一,非疫情區域,牛痘的接種和普及工作。其二,就是疫區的物資調配工作。
明州城近些年來,主要靠幹外貿的生意,平時生活物資,基本上靠外界去輸送。這下一封鎖,沒準很快就出現糧食不夠吃,藥材也不夠等物資短缺的情況。
不過在場的眾人都是人精中的人精,戶部掌管天下錢糧,對於周邊地區的糧食了如指掌。寶司分管天下商業,對於誰家是大藥材商,距離多遠等十分熟悉。
眾人一言一語之間,就將事情敲定了七七八八,在眾多的統籌之下,各部開始緊張的運轉起來。
朱標等眾人都走了之後,揉了揉眉心,緩解疲憊的身軀。
“太子及其所屬,是不是已經出發了!”
一旁的太監回答道:“回陛下的話,太子殿下已於一個時辰之前,乘坐火車離開!”
這點朱標已經預料到了,自己大兒的麾下,辦事效率十分高效,在這種爭分奪秒的時候,自然是十分迅速,他突然想到了什麽,開口詢問道:“太上皇那邊有什麽異常嗎!”
那太監剛要說話,就見到福寶略帶恐慌的闖了進來,進門就開始說道:“陛下,陛下,太上皇和太上皇後,帶著家夥什,氣勢洶洶的來了!馬上就要到謹身殿了!”
“嗯!”朱標心裏一驚,什麽叫帶著家夥什來了,這老兩口要做什麽?
正準備出門查看情況,就聽見門外傳來了老朱的聲音。
“大膽!敢攔著咱,不想活了嗎!”隨後就是一陣劈裏啪啦的皮帶聲音,還有太監吃痛的悶哼聲音。
透過門縫,朱標看到了自家老爹,拿著一個皮鞭一樣的東西。自家老娘,拿著一個雞毛撣子。
大明皇帝朱標腿肚子突然有點軟,趕緊說道:“擺駕後門,朕先溜!”說完頭也不回的就往後殿去走。
這情況不走不行啊!
可誰知,剛走了沒幾步,謹身殿的大門就‘砰’的一聲爆響,隨後就是木板相撞的聲音,還有老朱的看似疑惑,實則咬牙切齒的聲音。
“標兒,這是往哪裏去啊!”
朱標打了個冷顫,回過頭去,看著老朱那張笑眯眯的老臉,突然心底一沉,強顏歡笑道:“爹,您來了,那什麽,怎麽不打個招呼啊!”
老朱和馬皇後一進來,大殿之中的太監就跪倒了一地,大氣都不敢喘。
馬皇後將雞毛撣子背在身後,對著這些太監宮女們說道:“都出去,謹身殿外二十丈以內,不許有人!”
這些太監宮女,連忙連滾帶爬的走出殿外,臨走的時候還不忘了把門給關上。
見到這個架勢,朱標也更加慌了神了,抖了抖身上的龍袍,硬擠出來一個笑容,說道:“爹,娘,兒現在好歹是大明皇帝啊,給兒留幾分薄麵啊!”
朱元璋掏了掏耳朵,裝作沒聽見的樣子,說道:“你說啥,啊,原來你是大明皇帝了啊,怪不得咱的聖旨不管用了!來來來,讓咱看看大明皇帝有幾把刷子!”
朱標哪敢過去,麵對這老兩口一左一右,一個拿著個皮鞭腰帶,打的啪啪作響,一個拿著雞毛撣子,舞的虎虎生風。
朱標當時下定了決心,等朱雄英這小兔崽子回來了,一定把他屁股打開花!
不過眼前這關不好過啊!
話說謹身殿內,突然充斥著各種瓷器碎裂的聲音,貌似還有皇帝陛下的痛呼的聲音,還有皇爺的怒罵的聲,馬皇後的喝問聲,桌椅板凳摔落移動聲,聲聲入耳,在皇城中回蕩。
外麵的宮女太監嚇得臉色發白,用盡全力堵住自己的兩個耳朵,可那聲音就跟成了精似的,就往他們的耳朵裏鑽,這個時刻,他們十分希望自己是個聾子。
就在偉大的大明皇帝,在和太上皇、太上皇後回憶童年的時候,得到具體指令的八部官員,已經開始緊鑼密鼓的進行政策落實了。
應天城中,突然就發生了很多事件,這樣城中驟然籠罩在了,一片緊張的氛圍之中。
首先就是消息的傳播,利用報紙將東邊爆發了天花的消息,迅速傳播出去。並且貼心的給百姓們講解這病有多麽可怕,隻要是得了,那就是非死即殘。
一時間,京城眾人,人人自危,甚至有些人在想,要不要躲到蜀地去。不過,報紙上也說明了這病的防治方法,就是這幾年醫學院一直在宣傳的牛痘種植法,以前大家都不當回事兒,現在都有些上趕著的心情。
醫學院從應天各處,安置了十個牛痘接種的地點,剛剛設立的時候,京城中的大小官員、皇室子弟,率先在眾目睽睽之下完成接種,隨後就是小官小吏,士兵等。
隨著這些人的接種,百姓最後一點點的懷疑感也消失了,進而極大的增強了朝廷的公信力。
接種牛痘的人排起了長龍,不過由於人數太多,滑壽不得不新增設了三十個牛痘接種點。
這個時候很多人可能會有疑問,這麽多人下來,得需要多少的牛痘溶液啊,應天城中有這麽多牛嗎?
還別說,牛確實有不少,還被朱雄英帶去了一部分,目前來說還是夠用的。
就算不夠用了,也有相應的方法。牛痘疫苗的接種,並非隻有從牛身上弄才可以。人接種之後,也會起痘,通過人傳人的途徑,也可以,隻不過有些缺陷,首先就是效果會不穩定,無法精確的把控劑量。其次就是,可能會傳過去除了牛痘之外,其他的病毒,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但牛這個東西,喂得好好的,讓他起點痘,雖然不能說是取之不盡,但還是可以滿足相當多的需求。
除非是接種的人真的很多,但牛和牛之間也是可以傳染的,總體來說,還是沒有到人傳人的程度,畢竟一頭牛就可以供給數萬劑疫苗。
如此,接種牛痘的風潮,從應天,逐步向周邊郡縣、州府去擴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