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運炮

字數:3318   加入書籤

A+A-


    為了找出攻打筱向城的辦法,朱雄英前前後後派出去的偵察兵有數百人,已經將這個地方的地理情況和防禦情況摸了個七七八八。
    召集眾將一番商議之後,大家一致認為,這個地方不能繞過去,也繞不過去。
    如果采取繞路的辦法,明軍大量的物資,重武器,將運輸困難,明軍的補給線將會完全暴露在日軍的攻擊範圍之內,這是明軍無法接受的事兒。
    而且在明軍進攻其他地方的時候,這在側麵和後麵的七萬人,就會隨時出現捅自己一刀,這就讓明軍主動化為被動了。
    並且,朱雄英一直主張,要盡可能多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這明擺著七萬人不消滅,去消滅哪裏的?
    所以,爭論的焦點,就轉為了,如何消滅敵人。
    首先先看筱向城的複雜布局,采用了連郭式和梯郭式的布局。
    連郭指的是,筱向城有本丸、二之丸、三之丸三座連成一起的城郭、並且分別占據三座獨立的山峰。
    本丸,位於東峰,是指揮中心,設有‘天守台’,方圓三裏,可以俯瞰周圍十裏左右。
    二之丸,位於中峰,配置兵營,糧倉和武器庫,通過木棧道與本丸相連,用作相互支援和傳遞命令。
    三之丸,位於西峰,是前沿防線,設有多重壕溝和石牆,控製主要登山的路徑,外側還有甕城一樣的結構。
    石牆是用花崗岩交錯堆疊,最高處可達三丈,寬兩丈。上麵遍布射擊孔洞,滿足上千箭矢射出。
    看到這裏,聰明的你一定知道了,這是一個易守難攻的據點兒。
    這是山名氏的核心區域,用了兩萬多勞工,建造多年,就是為了防範以前來自西麵和北麵的敵人。
    這就是日本方,防禦朱雄英的西路軍,最大的底氣所在。
    “殿下,敵軍防禦設施看似堅固,實際還是應對冷兵器的產物,對待我們的火炮還是隻有被動挨打的份兒。臣建議,火炮開路,將這些什麽七丸八丸的都炸開。”常升,指著桌子上的地圖,對著周圍的人說道。
    徐允恭點了點頭,指著三之丸的外圍,說道:“他們外圍是石牆堆砌,中間沒有水泥之類的粘合,持續炮擊,應該可以打開,就算打不開,這裏也部署了大量的日軍,用於防禦我們,也可以對他們進行殺傷。”
    藍斌搖了搖頭,指著三之丸的城郭,二之丸的城郭,說道:“這裏到這裏,足足有十多道屏障,大炮開過去,需要用多少炮彈,這對於我們的後勤來說壓力很大。”
    “壓力大點兒,但是值得啊,殲滅這七萬敵軍,就進入平原,他們就難以阻止兵力反抗了!”
    “不可不可,這七萬人,還可以層層後退,屆時我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大量的火藥,就得到了三個沒用的山頭嗎!”
    “娘的,你說怎麽辦!”
    一直盯著地圖的朱雄英,突然說道:“都別吵了!”
    眾將一時間閉上了嘴,但看樣子都有些不服氣。隻見朱雄英拿起來地圖上的小炮,放在了北麵的山地上,說道:“將可打十裏以上的洪武重炮,在這山地上擺上三十門,炮擊本丸,還有本丸與二之丸連接的棧道。”
    由於無煙火藥問世之後,火炮的膛壓上升數倍,別說十裏,就是更遠的距離,也可以打過去。
    常茂的看了看朱雄英擺炮的位置,是筱向城北邊的山地,那裏地形崎嶇複雜,十分難行,就是步兵行軍,也是十分困難,更何況是炮。
    但如果真能將重炮擺在這個位置,將會直接可以攻擊筱向城的腹地。還能斬斷本丸和二之丸的聯係,影響他們的指揮係統。
    但朱雄英的操作還沒有完,隻見他又調集了大量的步兵,炮兵,打擊二之丸和三之丸的防禦要點。眾人一看就明白了,這是為了壓製對方,不讓對方出來襲擾,讓重炮可以安然的運到指定地點,
    “諸位,如何?”朱雄英詢問道。
    常茂仔細想了想,說道:“殿下,如果可以將重炮移動到指為止的話,確實可行!”
    朱雄英看了看周圍的眾將,看到大家都有些疑慮的看向自己,顯然知道,這事兒的難度十分大。
    李景隆也說道:“殿下,這山十分的陡峭,還有很多巨石,這事兒確實不容易!”
    但朱雄英仿佛十分自信,走出帳外,拿出來望遠鏡,看著剛剛地圖上所指的山,上麵果然是亂石嶙峋,十分陡峭,行走尚且十分困難,但可以看見的是,山頂上還是存在很大空間的,足以容納的下三十門重炮。
    “來人,叫孫爍來見孤!”
    現在銀山那邊已經清理了殘敵,孫爍正在哪裏規劃,怎麽建設冶煉廠,知道朱雄英在找他之後,立刻放下了手中的事情,來見朱雄英。
    “臣拜見殿下,殿下有何事兒啊!”孫爍對著朱雄英行了個禮。
    朱雄英朝著他招了招手,將手中的望遠鏡遞給他,說道:“看那邊那座山!”
    孫爍接過來望遠鏡,仔細打量著,他可不會認為,朱雄英將他叫來就是為了看風景,於是說道:“殿下,要我做什麽?”
    眾將看到,朱雄英竟然叫來了這個工匠頭頭,這人能將重炮變上去不成?
    朱雄英說道:“將三十門洪武重炮運上去!”
    就在眾將一臉不可思議的表情中,孫爍蹲在了地上,拿起來一根樹枝,開始寫寫畫畫,有以下數字他們還認識,字他們也認識,但是連在一起,全都蒙圈,不知道這孫爍在幹個什麽事兒。
    隻見他不時的通過望遠鏡,比比量量的,就這麽過了兩刻鍾的功夫,孫爍站起來說道:“殿下,雖然這山不少於二百六十步,坡度最大處有五十度。但通過滑輪組,杠杆,在將路徑進行優化,加上防滑製動,完全可以實現。”
    “大概需要40段繩的主滑輪組,還需要數十人配合才行!”
    孫爍的話,很難讓這些將領相信,紛紛說道:“吹牛呢你!就數十人?不怕風大閃了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