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比叡山

字數:3264   加入書籤

A+A-


    這個地方名字叫做比叡山,這是日本京都附近,少有的能到七百步這個高度的山峰,而且這個山在日本還有特別的意義。
    此山位於京都的東北方向,按日本人的話說,這地方是鬼門的方位,被認為可以抵擋邪魔入侵,自從平安時代就被賦予了‘鎮護王城’的神聖職責。
    這山上有一個寺院,名為天台寺,是日本天台宗的本部。這裏還會定期舉行一些護國儀式,天皇和幕府都會派使者參加。
    也正是因為有這樣一個禪宗在此,也讓這裏成為了宗教聖地。這裏與中國的天台宗同源,是唐朝時日本一個叫最澄的和尚,在大唐學習之後,回來開創的天台宗。
    在日本這塊兒,有特殊的意義。
    所以怎麽看,這比叡山都可以滿足祭天的條件。
    隻是有一點兒,這天台宗並不是一個好惹的角色,並不是其宗教地位太高,而且他手裏真有武裝力量,僧兵!
    還是數量不少的僧兵,常規精銳僧兵有兩千五百多人,並且通過宗教網絡,在三日內就可以集結一萬五千人。
    由於足利義滿是投降的,比叡山就沒有受到明軍的打擊,他們歡不歡迎大明人跑到他們的聖地,去祭天呢?
    為了搞明白這件事兒,陳迪還是找上了足利義滿,希望對方可以去找天台宗的人談一談,畢竟足利義滿和對方也是有姻親關係。
    天台宗的尊道法親王,兼天台座主,還是日本後伏見天皇的第十皇子,這人還和足利義滿家族有姻親關係。
    “陳大人,您想讓我去勸降他?”
    原日本京都中,一處大戶府邸中,傳出來了足利義滿的聲音。
    陳迪手中拿著兩個核桃,盤個不停,糾正道“不光是要投降,按我們大明律。天台山等所有日本寺院,從此,納入國家管理體係,不得自治,不義之財要收歸國家。”
    “取消地方武裝,禁止參與政事,隻安心修行即可!另外,要快,不日太子殿下可能會在比叡山祭天!”
    足利義滿大皺眉頭,說道“陳大人,這種條件,恐怕天台座主不會同意!”
    “哈哈哈!”陳迪大笑,上去拍了拍足利義滿的肩膀,說道“無妨,這不是有足利將軍你嗎!有你出馬,我相信此事會成的!”
    足利義滿心想,陳大人,你可太看得起我了。剛剛我說那話的意思,你真的不明白嗎,就你這要人命的架勢,這誰能同意啊。
    要了人全部的家產,還有在人祖墳上尿尿,根本談不成啊!
    \"陳大人,這事兒恐怕是不好辦啊!屆時要是在下辦不成?這...”足利義滿委婉的說道。意思就是這活太難幹了,肯定幹不成,到時候可別拿這個當由頭,弄死我。
    陳迪看出來他的想法,說道:“足利將軍,且放寬心,就算是辦不成,也是他們不識抬舉,和你毫無關係,你盡管一試!”
    足利義滿一聽,那不追究我的責任行,不就是去趟親家嗎。說道:“便依大人所言!”
    二人又談笑了一會兒,足利義滿借故離開。陳迪看著離去的背影,心裏不知道又在盤算什麽。
    你說他難道不知道,這麽苛刻的條件,條條都戳人肺管子,天台山的這群人能同意?他肯定知道,所以陳迪就沒打算往成了談。
    日本的寺廟與中華的大有不同,中華寺院雖然也有免稅,但都在朝廷的管轄下。這些寺院住持什麽的,都需要官府發放的文書,才能是合法的。
    但這日本的寺廟實在是不像話,不僅有莊園、地產,在經濟上完全獨立自主,甚至還有司法權,募兵權,並通過僧兵來幹預政治。
    而且還能通過宗教來籠絡人心,這就是一個國家的毒瘤,絕不可留。他曾將此事與姚廣孝討論,以此來探明太子殿下的心意。
    他認為,此時隻要將這個祭天地點稟告上去,太子殿下一定會滿意!
    他整理了一下儀容儀表,拿起自己精心繪製的‘祭天天壇’設計圖,準備去拜見太子。
    “太子殿下,這是臣設計的天壇,共三層,上層直徑九丈,中層十五丈,下層二十一丈,每四麵各有九層台階...”
    陳迪取出設計圖,興衝衝的跟朱雄英介紹著。
    畢竟是老爹手下的得力幹將,朱雄英也不好駁了他的麵子,於是就問道:“陳迪啊,這父皇的聖旨還沒有下來,討論這些是不是有些不好啊!”
    陳迪一聽,說道:“殿下,祭天一事,非是個人之私欲,而是國家之公事,陛下仁德愛民,天下所共知,相信陛下允許的旨意已經在路上了!”
    朱雄英點了點頭,也就放下了心來,也反應了過來,這貨是禮部侍郎,談禮節這塊,他自己都沒說什麽,自己也就不必太過在意了。
    於是就拿起陳迪的設計圖看了起來,祭天的建築,至少要有圜丘壇、皇穹宇、祈年殿、齋宮等。
    陳迪畫的圖,規格還十分的大,看起來需要不少材料和勞力,不過這是在日本,勞力多的是,這到是不用擔心。
    隻是這祭壇的位置是畫的哪裏,怎麽上邊還有很多寺院呢。
    “陳迪,這祭壇選址的地方是哪裏?”
    陳迪說道:“殿下,是比叡山,這裏就是天台宗的所在,臣已經派遣足利義滿前去,試圖說服他們,但成功率幾乎沒有。”
    “這些寺院,假借佛名,欺世盜名,盡斂不義之財,臣此來還想建議殿下,日本國的佛寺不可留,留著他們,早晚必成禍害!”
    隨後,陳迪詳細跟朱雄英說明了,日本佛寺與中國佛寺的區別,朱雄英以前也略有所知,知道這些寺院都有僧兵,有些勢力。但沒有這麽具體的了解過,就這樣一看,天台山幾乎可以與一個中小的令製國相當了。
    綜合考慮之下,朱雄英也不允許,在東平有這樣不穩定的因素存在。況且,朱雄英對這些不繳納賦稅的和尚,也沒有什麽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