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錦衣衛指揮使

字數:8158   加入書籤

A+A-


    看著手中的金牌,又聽到朱木匠那脫口而出的“朕”字,江寧又怎會不明白。
    刹那間,他額頭冷汗直冒,趕忙小心翼翼地將金牌塞回朱木匠懷中。
    朱木匠神色尷尬,小聲問道:“江兄,你瞧出這是什麽了嗎?”
    江寧隻覺手腳發軟,忙不迭說道:“陛下,我不識字,真不認識。”
    朱木匠聽他這麽說,鬆了口氣:“那就好,朕就放心了。”
    江寧大腦此刻如高速運轉的齒輪,思緒紛亂。
    怎麽也想不到,眼前這個平日裏與自己稱兄道弟、一副白吃派掌門做派的朱木匠,竟然會是當今天子!
    要知道,在這封建時代,皇權至高無上,皇帝掌控著天下人的生殺予奪,一念之間就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江寧可不敢心存後世人那種人人平等的觀念,去挑戰這如天般威嚴的皇權。
    在當下,皇權就是絕對的主宰,違抗不得。
    江寧目光投向站在門口的管家老魏,仔細打量起來。
    隻見他沒有喉結,麵上也不見胡須,這明顯就是太監的特征。
    再加上他姓魏 ,“九千歲”魏忠賢的名號瞬間在江寧腦海中浮現,江寧心想:除了他還能有誰?
    隨後,三人就這麽尷尬地互相看著。
    朱木匠心裏暗自叫苦不迭:這下可糟糕透頂了,江兄知曉了自己的身份,日後肯定不會再像從前那般與自己毫無顧忌地談天說地,自己好不容易結交的這唯一好友,恐怕也要離自己而去了。
    可就在這時,魏忠賢卻顧不上那麽多了,“撲通”一聲徑直跪倒在地,高聲唱喏:“老奴魏忠賢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隨著魏忠賢這一出,江寧瞬間傻眼,整個人像是被定住一般。
    朱木匠也愣在原地,一臉無奈與懊惱。
    有些事不上稱,沒有四兩重,可要上了稱就算一千斤都難以衡量,如今這局麵,可真是棘手萬分。
    魏忠賢向來心思玲瓏,皇帝此前拉攏江寧的言語,他聽得清清楚楚。
    眼下這情形,他覺得是個絕佳機會,一咬牙索性豁出去了。
    隨後,他抬起頭望向江寧,誠懇說道:“江公子,您猜得一點沒錯,站在您麵前的,正是大明天子天啟帝。
    陛下一直將公子您視作手足兄弟,如今天下國事艱難,大明兩京一十三省都壓在陛下一人肩上。
    於公,您身為大明子民,理應盡一份力;於私,您與陛下情同兄弟,更不能袖手旁觀。
    江大人,您務必得幫陛下一把呀,老魏求您了!”
    說罷,他對著江寧連著磕了三個響頭,額頭與地麵撞擊,發出清脆聲響。
    江寧此刻整個人徹底麻木了,這短短時間內發生的事,就像坐過山車一樣,跌宕起伏,讓他根本來不及反應。
    朱木匠此時可憐巴巴地望著江寧。
    江寧欲哭無淚,感覺一陣暈眩,連退兩步,嘴裏念叨著:“喝多了,肯定是喝多了,我都出現幻覺了。”
    隨後,他剛一轉頭,“砰”的一聲徑直撞到了柱子上,整個人“哎喲”一聲摔倒在地,疼得齜牙咧嘴。
    朱木匠見狀,趕忙一個箭步上前將他扶起,焦急地問:“江兄,你沒事吧?”
    江寧揉著撞得生疼的額頭,嘟囔著:“沒事沒事,我就是喝多了。”
    朱木匠一臉正色,認真說道:“江兄,你沒喝多,是朕喝多了。”
    江寧眼見糊弄不過去了,索性一屁股坐在地上,看向魏忠賢問道:“老魏,你可是東廠提督、那大名鼎鼎的九千歲魏忠賢魏公公?”
    跪在門口的魏忠賢聽到這話,隻感覺腦袋“嗡”的一下,仿若天塌地陷一般。
    心想著:江公子這是要把我老魏往絕路上送啊!
    隨後,他慌不迭地朝著天啟帝磕頭,那速度快得像搗蒜一樣 ,嘴裏不停說著:“陛下,老奴冤枉,老奴……”
    天啟帝聞言,一臉疑惑地問道:“九千歲?什麽意思?”
    江寧這才驚覺自己說錯了話。
    要知道,如今的魏忠賢還沒到曆史上權傾朝野、被尊稱為“九千歲”的地步。
    自己這會兒當著皇帝的麵這麽稱呼,這不就等於要把魏忠賢往死路上推嘛!
    他尷尬得滿臉通紅,趕忙開口解釋:“那個啥,陛下,我就是跟魏公公開個玩笑,您應該不會介意吧?”
    朱木匠聽了,倒是笑了笑,說道:“沒事沒事。
    老魏,你也別磕了,江兄就是跟你鬧著玩呢。”
    聽到這話,魏忠賢頓時如釋重負,趕忙說道:“多謝公子手下留情。”
    江寧此刻心急如焚,腸子都悔青了,心想著這下可把事情鬧大了。
    原本還能借著醉酒裝糊塗蒙混過去,可自己剛才一時嘴快失言,這下算是把魏忠賢給得罪死了。
    就算皇帝大人大量不跟自己計較,可回頭魏忠賢哪能輕易放過自己?
    說不定這家夥背著皇帝,隨便找個由頭,安排人把自己給嘎了,那自己可真是死得比竇娥還冤,到時候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該如何是好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隨即,江寧大腦如高速運轉的引擎,飛速思考對策。
    回想起與天啟帝的過往接觸,結合對後世曆史的了解,他深知天啟皇帝對身邊人頗為寬厚,是個重情重義之人。
    江寧又將目光投向跪在一旁的魏忠賢,心一橫、牙一咬,暗自思忖:看來這入朝為官之事,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反正有事了就讓魏忠賢在前邊趟路。
    讓老魏摸著石頭過河,自己在騎著老魏過河。
    再加上皇帝與自己的這份情誼,隻要自己行事謹慎,別主動作死,全身而退或許並非難事。
    隨後,江寧臉上擠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開口問道:“陛下,您家裏這攤子事兒,處理起來不難吧?”
    天啟帝一聽,頓時哭喪著臉,唉聲歎氣道:“江兄,豈止是棘手,那是相當難辦啊!”
    江寧見狀,試探著開口說道:“陛下,要不這樣,我去您那兒,給您搭把手,幫襯幫襯?”
    聽聞這話,天啟帝先是一愣,隨即目瞪口呆,片刻後,激動得聲音都有些顫抖:“江兄,你……你答應啦?
    你終於想通了呀!”
    說罷,他趕忙站起身,胸脯拍得“梆梆”響,信誓旦旦道:“江兄,你盡管放心!
    榮華富貴、高官厚祿,朕一樣都不會少了你的!
    絕對不會虧待你半分,定不讓你受哪怕一絲委屈!”
    隻見這時,魏忠賢朝著江寧露出一個和善的笑容,可江寧越瞧越覺得這笑容有些不對勁。
    回想起自己剛說的話,他瞬間感覺兩腿之間一陣發涼,忙不迭開口解釋:“那個啥,陛下,我剛說的是入朝為官,不是入宮當太監,您千萬別誤會了。”
    天啟帝微微一怔,旋即反應過來,臉上綻放出笑容,激動得眼眶都泛紅了,說道:“江兄,朕聽得真真切切,自然曉得你說的是入宮當太監。
    朕一直盼著你能幫朕分憂解難,為大明江山出份力,又怎會誤會你要入朝為官呢。
    往後朝堂諸事繁雜,可就全指望江兄你了!”
    江寧嚇得“噌”的一下,像被彈簧彈起般徑直跳了起來,雙手下意識死死捂住雙腿之間,大聲喊道:“陛下,我說的是入朝為官,打死我也不當太監!
    這太監誰樂意當誰當去!”
    天啟帝這才如夢初醒,一拍腦門,意識到自己一時激動說錯了話,忙不迭改口:“江兄,朕剛嘴瓢說錯了,是盼著你入朝為官,不是進宮當太監,你可千萬別害怕。”
    聽到這話,江寧緊繃的神經瞬間鬆弛,長舒一口氣,心中暗自慶幸:好家夥,總算是保住自己的“兄弟”了 。
    這時,天啟帝笑著坐回桌旁,誠摯說道:“江兄,你能答應入朝為官,幫朕排憂解難,朕心裏滿是感激。
    你大可放心,隻要有朕護著,就沒人能害得了你。
    你若有什麽要求,盡管開口,隻要朕能應允、能辦到,必定滿足你。”
    江寧小聲開口問道:“陛下,那我入朝為官,您打算安排我擔任什麽官職呢?”
    天啟帝聽了,眉頭微皺,沉思片刻後,轉頭看向魏忠賢,詢問道:“魏忠賢,依你之見,給江兄安排個什麽職位合適?”
    魏忠賢同樣思索了一會兒,緩緩說道:“陛下,若讓江公子入朝做文官,他並無科舉功名,如此一來,怕是極易遭到滿朝文武的攻訐與排擠。
    老奴以為,可讓江公子出任錦衣衛指揮使一職。
    錦衣衛乃天子親軍,指揮使能由陛下直接任免,無需經由朝臣同意。”
    聽到魏忠賢的提議,天啟帝當即點頭,麵露笑容,看向江寧說道:“江兄,你覺得這安排如何?
    錦衣衛指揮使這個官職,你可滿意?”
    江寧聽聞要讓自己擔任錦衣衛指揮使,要知道這錦衣衛可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特務機構,自己一下子就成了特務頭子。
    他心中暗自感慨:朱兄對自己可真是夠意思,一上來就給個部門一把手的職位。
    隨後,他趕忙笑著回應:“當然可以,當然可以!”
    眼見江寧點頭同意,天啟帝笑意更濃,說道:“江兄,往後朝堂之上,咱們以君臣之禮相待;私下裏,你依舊是朕的好兄弟。
    方才你可說過,朕的家當就是你的家當,大明江山於朕而言,也是你的,往後可得幫咱兄弟倆守好咯,千萬別讓人給敗光了。”
    江寧神色一正,鄭重其事地點點頭,朗聲道:“陛下放心!
    我定當竭盡全力,守好大明江山,絕不讓宵小之徒肆意破壞。”
    這時,天啟帝笑著開口打趣道:“江兄,方才你還說老朱家的官,給狗當狗都不當,這才一轉眼,怎麽就想通啦?
    要是因為知曉了朕的身份,才勉強答應入朝為官,朕可不會為難你,畢竟朕一直都拿你當親如手足的兄弟。”
    江寧一聽,趕忙賠著笑解釋:“哎呀,陛下,剛才那不是跟朱兄閑聊嘛,想著幫朱兄打理打理家裏的事兒。
    可如今得知朱兄家中——不,是咱大明江山麵臨諸多艱難,當兄弟的我,怎能袖手旁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肯定得幫襯著您呐!”
    話落,兩人相視而笑,千言萬語盡在這一笑之中。
    真正的好兄弟,無需過多言語贅述,僅僅一個眼神交匯,便已心領神會,情誼在這無聲間愈發深厚。
    這時,魏忠賢滿臉堆笑地快步走了過來,雙手抱拳拱手,恭敬說道:“咱家在這兒,可要恭喜江大人了!
    往後咱一同為陛下分憂解難,往後還望江大人多多關照。”
    江寧見狀,趕忙笑著回禮,客氣道:“魏公公這是哪裏的話,今後還得仰仗您多多提點、關照才是。”
    麵對曆史上這位聲名赫赫、權傾一時的“九千歲”,江寧心裏可不敢有絲毫懈怠,時刻提著十二分精神,畢竟魏忠賢的厲害,那可是如雷貫耳,在這朝堂之上,他絕不能掉以輕心。
    這時,天啟帝開口問道:“江兄,你說說如今這大明的局勢,是不是真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
    身為帝王,天啟帝所了解的情況和掌握的信息自然比旁人要多,對於朝堂局勢的洞察也比其他人更為透徹。
    隻是他也想聽聽江寧的看法,想從旁人的角度來印證自己心中對局勢的判斷,看看是否還有轉機和希望。
    江寧沉思半晌之後,緩緩開口說道:“國事艱難啊,如今這局勢,接下來的每一步都得小心再小心、慎重再慎重,稍有差池,便可能讓大明江山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說罷,他又無奈地歎了口氣,接著說道:“若說上次有誰在最後關頭挽救了大明江山,就隻有萬曆朝的首輔張居正了。”
    聽到江寧這話,天啟帝頓時來了興致,目光灼灼地開口問道:“江兄,你快給朕說道說道,這張居正究竟怎麽個情況?”
    江寧沉思半晌,緩緩開口道:“自嘉靖朝起,國庫便虧空嚴重,入不敷出,朝廷局勢陷入兩難之境。
    所幸,後來出了張居正。
    萬曆年間,張居正擔任首輔,大力推行改革,朝廷局麵才得以緩解。
    張居正的改革,可謂是浩浩蕩蕩,朝堂上的每個人都被卷入其中。
    當時,不少人憑借自身努力或運氣站到了潮頭之上。
    這潮頭之上,風光無限、誘惑無限,可風險也同樣無限,就看官員們如何拿捏。
    如今展望未來,遠不如回顧過去那般清晰。
    激昂與困惑相互交織,縈繞在我們每個人心頭 。”
    一旁的天啟帝聽得滿臉通紅,情緒高漲,忍不住拍手叫好,急切開口問道:“江兄,然後呢?”
    江寧臉上掛著和煦笑容,娓娓道來:“唯有改革,才能讓大明重新煥發生機,也唯有改革,才是大明當下往後唯一的出路。”
    天啟帝聽後,深以為然,重重地點了點頭,表示認同。
    江寧見狀,笑意未減,繼續說道:“陛下,改革一事,牽一發而動全身,治國如烹小鮮,需小心翼翼。
    接下來的每一步,都必須慎之又慎,稍有差池,便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影響改革全局。”
    喜歡天啟朝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天啟朝第一攪屎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