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大明皇家科技院

字數:8787   加入書籤

A+A-


    感謝:走過深深的草叢,送來的為愛發電。
    江寧瞅準時機,又向朱由校討要大明商會的招牌,。
    朱由校滿臉疑惑,問道:“江兄,這大明商會的招牌朕可以賜給你,可你總得跟朕說說,要這招牌打算幹啥吧?”
    江寧便把自己與錢家父子合作的事兒,簡單跟朱由校講了一遍,並表示會有皇帝五城股份。
    朱由校聽後,點了點頭說:“行,既然江兄你都這麽說了,還願意給朕分五成幹股,那朕肯定支持你。”
    說完,朱由校走到禦案前,提筆寫下“大明商會”四個大字,接著蓋上自己的印章,遞給江寧。
    江寧接過墨寶,笑得嘴都合不攏了,心裏琢磨著,憑自己的本事,不出幾年,大明商會肯定能遍布大明各地。
    到時候,毫不誇張地說,商會能日進鬥金。
    分給好兄弟朱由校五成幹股,錢家拿一成,自己還能拿四成,這可不少了。
    這時,朱由校略帶不好意思地開口:“江兄,朕覺得就寫了四個字,就占五成幹股,怪不合適的。
    朕一會兒讓方大伴從內庫拿一百萬兩銀子給你,就當是朕的入股錢。”
    江寧一聽,沒想到向來摳門的朱兄居然願意掏銀子,趕緊笑著說:“既然如此,那臣就多謝陛下了。”
    朱由校一臉肉疼地叮囑:“江兄啊,朕這些銀子,可都是省吃儉用,一個銅板一個銅板攢下來的,你可一定要省著花。”
    江寧趕忙認真回應:“陛下放心,臣一定把銀子花在刀刃上。”
    就在這時,方正化進來稟報:“三位閣老已在殿外候著。”
    朱由校點點頭,方正華便將內閣三位閣老請了進來。
    打頭的是孫承宗,後麵跟著袁可立和薛國觀。
    三人一進殿就跪倒在地,朱由校讓方正華賜座、上茶。
    孫承宗拱了拱手,開口問道:“陛下傳臣等前來,所為何事啊?”
    這時,朱由校開口說道:“前些日子,朕聽聞工部官員貪汙腐敗,致使兵杖局打造出來的火器質量參差不齊,大部分都成了沒用的擺設。
    朝廷每年還得為這事投入大量銀子。
    朕便讓錦衣衛指揮使江寧徹查此事。
    沒想到,整個工部九成官員都參與其中,涉案金額巨大,就連左右侍郎也貪了不少銀子。
    如今,江愛卿已經奉朕的旨意,把這些官員全都關進詔獄了。
    朕找三位閣老來,就是想和你們商議一下,給工部補充官員的事兒。”
    聽到這兒,孫承宗一個踉蹌,差點沒站穩。
    趕忙問道:“陛下,您的意思是,如今工部九成官員都被抓了?”
    朱由校神色平靜地點點頭。
    孫承宗臉色變得很難看,沉思片刻後說道:“陛下,此事太過重大。
    工部乃是六部之一,如今整個衙門九成官員被抓,這可是一件驚天大案啊!”
    朱由校神色平靜,語氣沉穩地說道:“確實是一件驚天大案,可這案子鐵證如山 。”
    說罷,便將江寧搜集的那些官員罪狀一股腦兒遞給了孫承宗。
    孫承宗接過罪狀,逐一審視,看完之後,他的雙手忍不住微微顫抖起來。
    他不禁苦笑著輕歎一聲,而後說道:“陛下,您找臣等前來,想必是為了商量工部重新選拔官員一事吧。”
    朱由校微微點頭,淡然說道:“說的不錯,工部雖然九成官員被抓,但衙門仍得正常運轉,所以找三位愛卿來,就是讓你們商議一下補充工部官員的人選。”
    說到這兒,朱由校又補充道:“如今吏部還有許多尚未授職的進士,你們可以從中選拔一部分人才來填補工部的空缺。”
    孫承宗沉思片刻,說道:“陛下放心,臣等即刻回去與吏部尚書楊鶴楊大人商議,從往年的進士裏擇優挑選,充實工部。”朱由校聽後,滿意地點了點頭。
    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袁可立突然開口:“老臣鬥膽,敢問陛下,此次工部官員貪汙一案,打算如何處置?
    又交由誰來辦理呢?”
    朱由校思索片刻後說道:“既然證據確鑿,那就按規矩辦事,該抄家的抄家,該殺頭的殺頭。
    朕本打算把這件案子交給東廠魏忠賢和錦衣衛指揮使江寧去辦。 ”
    聽到這兒,袁可立再次開口:“啟稟陛下,若是交給魏公公和江大人,恐怕會引來朝臣們的非議。
    江大人先斬後奏,將工部官員全部抓進詔獄,已然惹得眾臣憤怒。
    老臣建議,由刑部牽頭,錦衣衛和東廠從旁協助審理此案。
    如此一來,即便朝臣們心中不滿,麵對鐵證如山的罪證,也隻能無奈接受 。”
    朱由校聞聽此言,陷入了沉默。袁可立見狀,趕忙說道:“陛下放心,老臣辦事向來秉持公正,絕無徇私舞弊之舉。”
    朱由校趕忙出聲安慰:“袁愛卿,並非朕擔憂愛卿執法不公、徇私舞弊。”
    隨後,朱由校歎了口氣,說道:“如今,東林黨的官員大多已被朕逐出朝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朕一直擔心,若把這些事過多牽扯到內閣與六部,會給東林黨人卷土重來的機會。
    朕是怕袁愛卿你督辦此案,會招來東林黨人和言官們的惡意攻擊與詆毀。
    畢竟有時候,說的人沒別的意思,但聽的人卻會往歪處想啊。”
    聽聞此言,袁可立捋了捋胡須,哈哈大笑道:“陛下放心,正因如此,老臣才提議讓錦衣衛和東廠從旁協助,好幫老臣分擔些壓力。”
    朱由校原本還擔心魏忠賢應對不好,會讓江寧受到牽連。
    但此刻袁可立主動站出來承擔重任,朱由校心裏的顧慮打消不少。
    欣然點頭同意:“既然如此,那就交由愛卿督察查辦,錦衣衛從旁協助。”
    這時,袁可立忽然轉頭看向江寧,問道:“江大人為何突然對工部開刀呢?”
    江寧拱手,笑著回答:“本官也是奉旨辦案。”
    袁可立聽聞,哈哈大笑起來,接著說道:“江大人啊,皇上若下發聖旨,內閣都會有記錄,司禮監也會存檔,可內閣並無相關記載。”
    江寧趕忙辯解道:“本官奉的是陛下的口諭,屬於密旨。”
    袁可立聽了,笑著說:“江大人,這些話,那些禦史言官可不會輕易買賬啊。”
    隨後,朱由校趕忙開口道:“朕這就重新補一道旨意。
    孫師傅,還得麻煩你幫忙把這事處理妥當。”
    孫承宗捋了捋胡須,點點頭說:“陛下放心。
    不過司禮監那邊……”
    朱由校朝著方正化使了個眼色,方正化瞬間心領神會,趕忙跪地說道:“老奴明白,老奴這就去辦。”
    最後,孫承宗也滿臉好奇地轉頭看向江寧,問道:“江大人,老夫也很納悶,你怎麽突然就對工部下手了呢?”
    江寧知道再裝下去就沒意思了,便將工部工匠如何遭受欺壓,甚至到了賣兒賣女這般悲慘境地的事情說了出來。
    幾位內閣大臣聽後,紛紛忍不住歎息。
    朱由校更是氣得雙眼冒火,畢竟他的愛好就是做木工,也算是半個手藝人,而工部工匠也算是他的“同行”。
    一旁的薛國觀趕忙站出來,滿臉欽佩地說道:“江大人體恤工匠們的艱難處境,這等胸懷,真是宅心仁厚啊!”
    說罷,他轉身麵向朱由校,恭敬地拱手行禮,接著說道:“陛下聖明,下令將這群貪官汙吏一網打盡,必定能讓百姓們對陛下感恩戴德。
    陛下這一舉措,實乃為江山社稷謀福祉,為黎民百姓伸正義啊!
    百姓們定會銘記陛下的大恩大德,更加擁戴我大明王朝。”
    眼見薛國觀站出來給自己幫腔,江寧微微一笑。
    這時,孫承宗麵色凝重且複雜地說道:“江大人,你此次能幫工匠們解一時之困,卻難以保他們一世無憂。”
    江寧一臉疑惑,問道:“孫閣老,您這話是什麽意思?”
    孫承宗緩緩解釋道:“自本朝太祖皇帝定下規矩,士農工商階層分明。
    匠戶們世代承襲,不得參加科舉,也不能經商,這樣的製度一代傳一代。
    此次你雖懲治了這些貪官,可往後又當如何?”
    江寧聽完,不禁眉頭緊鎖,孫承宗所言句句屬實,畢竟自己身處的是等級森嚴、人吃人的封建時代,種種製度弊端根深蒂固,絕非一朝一夕能夠改變。
    隨後,江寧一臉鄭重地說道:“工匠們的地位實在太過低下。
    他們當中有不少能工巧匠,不僅研製出百姓日常所需的物件,還助力大明打造火槍火炮,抵禦外敵。
    要是他們能得到公正的對待,得以全身心投入工作,那製造出來的火槍火炮威力必定更加強勁。
    如此一來,日後大明將士便能少流些血,多殲滅一些敵人。”
    朱由校不禁微微點頭,就連孫承宗、袁可立和薛國觀,也都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
    江寧所言的確是不爭的事實,然而,橫亙在眾人麵前的祖製,卻仿佛一條難以逾越的天淵,令眾人一時間心生無力之感。
    朱由校咬了咬牙,“朕這就下旨廢除匠戶們的世襲製,從今往後改為招募製。”
    這時,一旁的孫承宗趕忙勸阻:“陛下,如今時機還不成熟,您要是貿然下旨,必定會引得朝臣紛紛上書彈劾。”
    朱由校聽後,陷入了沉默。
    這時,江寧突然靈機一動,開口道:“陛下,咱們不妨換個思路。
    陛下可以下旨成立一座大明皇家科技院,把那些能工巧匠都召集進去,讓他們專心研製火槍火炮。
    隻要他們有成果,就授予相應官職,以此提高他們的地位和待遇。
    至於工部兵杖局,也改成招募製。
    這麽一來,原有的工匠們地位得以提升,就會更用心為朝廷效力;新招募的工匠要是覺得受到不公平對待,隨時可以離開。這豈不是兩全其美?”
    朱由校聽了,不住點頭,接著轉頭問:“孫師傅,內閣對此意下如何?”
    孫承宗、袁可立和薛國觀三人湊到一起,小聲商議了片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之後,孫承宗代表發言:“陛下,臣認為此法可行。”
    薛國觀和袁可立也跟著點頭,附和道:“臣等同樣覺得此法可行。”
    最後,朱由校下定決心,說道:“那朕這就下旨成立大明皇家科技院!”
    接著,江寧又詳細補充了一些具體細節,在場眾人,包括大明天子朱由校,都不禁連連點頭。
    隨後,內閣三位大臣起身告辭,回去著手安排相關事宜。
    這時,江寧剛想悄悄溜走,就被朱由校叫住:“江愛卿,你先別走,朕還有事跟你說。
    過幾天,你和禮部尚書顧炳謙幫朕去納征,你可要準備周全了。”
    江寧聽明白了,這是幫皇帝去下聘禮,趕忙開口說道:“陛下放心,臣一定給陛下把好關。”
    朱由校又開口詢問:“武舉恩科的事情準備得怎麽樣了?”
    江寧一下子愣住了,居然把這事兒忘得一幹二淨。
    朱由校有些疑惑:“朕下旨讓英國公張維賢和定國公徐希,擔任恩科武舉的副考官,他們難道沒找你溝通?”
    江寧滿臉疑惑地說:“陛下,臣完全不知道這事兒啊!”
    聽到這話,朱由校頓時火冒三丈:“朕幾天前都下旨給他們了,他們到現在居然都沒找你,竟敢把朕的聖旨當成兒戲!
    朕看他們兩家是不想好好過日子了!”
    江寧滿心納悶,心想皇帝下了旨意,這兩位當朝國公怎麽敢如此擺架子?
    稍作思索,他心中有了大概猜測。畢竟自己如今名氣僅次於魏公公,說不定這兩位國公爺對自己存在誤會。
    但當務之急是辦好正事,於是他趕忙說道:“陛下,既然兩位國公沒來找臣,那臣回頭主動去找他們,商議商議武舉的相關事宜。”
    朱由校卻不樂意了,一掌拍在桌子上,怒聲道:“他們倆要是不想幹,那就別幹了!
    朕把他們的差事一擼到底,就讓他們在家好好養老!
    回頭朕再幫你重新挑選兩個得力副手。”
    江寧無奈地聳了聳肩,他對這些倒也不太在意,隨後行禮告退。
    隨後,江寧慢悠悠地朝著宮外走去,心裏想著,接下來自己清閑的日子算是徹底到頭,該忙起來了。
    此刻,在那內閣值班房中,三位大學士對江寧今日的所作所為都震驚不已。
    孫承宗率先開口道:“原本我還覺得江大人做事沉穩,沒想到到底還是年輕人的做派,這次竟直接把六部之一的工部給攪得天翻地覆。
    那些禦史言官,還不知道要怎麽激烈地彈劾他呢。”
    袁可立開口說道:“但不可否認大人的出發點是對,更何況今日江大人提出提高工匠待遇的法子,實在是高妙。
    任憑我等絞盡腦汁,也想不出如此周全之策。
    這位江大人,當真是一位鬼才啊!”
    這時,作為江寧小弟的薛國觀立刻表態:“首輔大人,您這話可不對。
    江大人查辦都是鐵證如山,那些禦史言官再厲害,難道還能顛倒是非,把黑的說成白的不成?”
    袁可立也跟著點頭:“薛閣老說得在理。
    以往咱們做事太過墨守成規,總是被各種規矩束縛手腳。
    但這位江大人明顯不按常理出牌,比那東廠魏忠賢強多了。”
    提到魏忠賢,三人不禁一陣感慨。
    孫承宗開口說道:“原本我瞧那魏忠賢,覺得他是心狠手辣、做事不擇手段之人,還憂心聖上對他一味縱容,恐怕日後會禍亂朝綱。
    沒想到最近這魏忠賢居然開始動起腦子,懂得給自己積攢名聲了。”
    袁可力微笑著說:“關於這件事,外麵議論紛紛,肯定和這位江大人脫不了關係。
    不過這樣倒也不錯,魏忠賢積攢了些好名聲,也有助於彰顯天子聖明。”
    喜歡天啟朝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天啟朝第一攪屎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