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遼東大捷

字數:8712   加入書籤

A+A-


    努爾哈赤撤兵後,沈陽城的守軍開始休整。
    這一仗,明軍雖說幹掉了8000多名女真八旗兵,可沈陽城這邊損失也極為慘重。
    八旗大軍接連攻城,沈陽城裏的士兵戰死了5000人。
    賀世賢帶著5000士兵出城去衝擊八旗軍,結果折損了4000人,最後隻帶著1000多人撤回了沈陽城。
    沈陽城外,還有十幾處軍事堡壘被清兵攻破,又損失了3000多士兵。
    沈陽城下,老百姓也遭了殃,將近5000人喪生。
    這場戰鬥,實在是太慘烈了 。
    洪承疇和熊延弼迅速擬好奏折,用最快的驛馬加急送往京師。
    同一時間,錦衣衛宇文風也快馬加鞭,將密報送往京城。
    遼東傳來的大捷消息,像一陣旋風般席卷京師,整個京城瞬間沉浸在狂喜之中。
    此刻,朱由校正在皇宮禦書房內,滿心焦慮地來回踱步,翹首以盼。
    一同等待的,還有江寧以及內閣六部的諸位重臣。
    當那令人熱血沸騰的捷報終於呈到眼前,眾人臉上瞬間綻放出驚喜的笑容。
    朱由校迫不及待地展開軍報,讀完後,興奮得滿臉通紅,高聲說道:“好!打得實在太好了!
    這可是自薩爾滸之戰後,我大明將士首次取得的大捷,殲敵8000人,這戰果堪稱輝煌!”
    孫承宗也在一旁點頭稱讚:“沒錯,經此一役,我軍軍心士氣必將大振。
    隻要我們後續妥善經營,恢複元氣,再尋機反攻,建奴不足為懼!”
    江寧頓時長舒了一口氣。
    此前,他一直憂心忡忡,生怕沈陽有失。
    一旦沈陽淪陷,遼東的明軍便會陷入極為被動的局麵。
    戰場局勢此消彼長,往後的形勢隻會愈發艱難。
    好在洪承疇沒辜負大家的期望,最終成功守住了沈陽城 。
    朱由校滿臉笑意,開口說道:“這毛文龍當真是個人才!
    瞅準時機,一把大火將後金那幫賊子的糧草與戰馬燒了個幹淨,還把佟養真那狗賊給活捉了,這次立下了大功。
    不過,這賀世賢身為沈陽總兵,卻擅自出城迎戰,全然不顧沈陽城的安危。
    雖說沈陽最終沒丟,可他這罪責也推脫不掉。
    諸位愛卿,都來商議商議,該如何嘉獎毛文龍,又該怎麽懲處賀世賢 。”
    江寧心中暗自讚歎,這毛文龍當真和曆史記載的一樣,足智多謀。
    關鍵時候,一把火就把建奴的糧草輜重燒了個幹淨,直接讓賊軍陣腳大亂,還能在亂軍之中救下賀世賢。
    要是把毛文龍安置到皮島,他發揮的作用肯定更大。
    念及此處,江寧站起身,拱手行禮,麵帶微笑地說道:“陛下,毛文龍此次立下不世之功。
    臣以為,可將毛文龍派駐皮島,設立東江鎮,讓他在後方牽製建奴。
    如此一來,定能為遼東戰局增添助力 。”
    朱由校聽聞此言,陷入了沉思。
    開設東江鎮,這意味著朝廷又得撥出大筆軍餉。
    當下遼東局勢雖因這場勝仗有所好轉,可遼東將領們雖說立下戰功,卻已隱隱顯露出軍閥的做派。
    朱由校身為皇帝,對於軍權的掌控極為看重,自然是絕不允許手下將領擁兵自重,成為尾大不掉的軍閥勢力。
    畢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江寧,和他有著兄弟情分。
    過了好一會兒,朱由校微微皺眉,緩緩開口道:“愛卿所言,朕也明白。
    毛文龍此舉確實有功,派駐皮島牽製建奴,於戰局有利。
    隻是這增設軍鎮,耗費軍餉不說,若管控不當,恐生變數。”
    江寧一聽,心裏便明白了,自己這位朱兄是擔憂把毛文龍派到皮島後,他會像個土皇帝一樣,徹底脫離朝廷掌控,那可就麻煩大了。
    正想著,孫承宗站了出來,恭敬說道:“陛下,老臣覺得江大人的提議十分妥當。
    將毛文龍安置在皮島,設立東江鎮駐軍,能極大程度牽製建奴兵力。
    如此一來,哪怕建奴大軍來犯,他們也不敢傾巢而出。
    從正麵來看,遼陽、沈陽所承受的壓力能得到緩解。
    並且,通過這種方式消耗的軍餉其實不會太多。
    若陛下顧慮管控問題,可從其他地方抽調兵力前往皮島,再精心挑選將領。
    到時候,讓毛文龍直接前去赴任,如此安排,應能確保萬無一失 。”
    江寧聽了孫承宗這一番話,不禁在心裏感歎,薑果然還是老的辣。
    依照孫承宗的辦法,東江鎮組建完成後,直接將毛文龍空降到那裏。
    到時士兵和將領都是朝廷安排的,毛文龍要是一心為朝廷效力,那自然萬事大吉。
    可他要是有私心雜念,手下的將領和士兵未必會聽他指揮。
    江寧對孫承宗的提議深感認同。
    朱由校沉思了一會兒,隨後說道:“既然如此,那就依孫師傅所言,在皮島設立東江鎮,任命毛文龍為總兵,撥給他五萬兵馬,命他全力牽製建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江寧趕忙上前一步,啟奏道:“陛下,臣以為可下旨將毛文龍召回京師,同時把佟養真這叛賊押解回來。
    待陛下論功行賞之後,讓毛文龍從山東登萊乘船出發,前往皮島駐軍。
    此外,可傳旨給山東總兵楊國棟,命他即刻招募五萬士兵,加以整訓後送往皮島駐守。
    屆時,朝廷再選派得力將領,前去輔助毛文龍,如此安排,應能萬無一失。”
    朱由校聽後,點頭應道:“就依江愛卿所言。”
    眼見毛文龍的封賞事宜已定,接下來便輪到商討賀世賢的處置問題。
    朱由校眉頭緊皺,歎息一聲,說道:“孫師傅,沈陽城下的5000名百姓,這又該如何是好?
    此事一旦言官上奏彈劾,若是處置不當,恐怕又會引發朝堂爭端啊。”
    孫承宗上前一步,進諫道:“陛下,賀世賢此次擅自出城迎敵,險些釀成大禍,不過念在他在戰事中也立下了一些功勞,還望陛下從輕發落。”
    就在此時,溫體仁站了出來,恭敬地說道:“啟稟陛下,朝廷可在邸報中宣稱,這5000名百姓乃是自願衝擊建奴大軍,皆是以身殉國。
    待那時,朝廷再下令予以嘉獎。
    如此舉措,或許能夠堵住言官之口。”
    朱由校麵露疑惑,問道:“這般做法,當真可行?”
    孫承宗沉思了一會兒,緩緩說道:“以目前形勢來看,似乎也唯有此計。
    否則,賀世賢恐怕性命堪憂。”
    江寧聽聞,心中不禁暗自感慨:這5000名百姓,皆是鮮活的生命啊!
    可在這些朝堂高官眼中,卻僅僅成了數字。
    果然,玩政治的人都心髒。
    朱由校沉思片刻,然後說道:“既然如此,那就依溫愛卿的提議辦。
    傳旨讓洪承疇妥善收殮百姓屍體,全部予以厚葬,並在沈陽城中設祠祭祀。
    至於賀世賢,降為參將,責令他戴罪立功,沈陽總兵一職,由尤世功擔任。”
    這時,郭允厚一臉為難站了出來,說道:“陛下,此次遼東大捷,這封賞之事該如何安排?”
    朱由校沉思了一會兒,開口道:“此次遼東大捷意義非凡,必須重重嘉獎。
    朝廷撥銀一百五十萬兩,用於犒賞。
    所有參戰將士,將領皆官升一級,賀世賢除外。
    那些為國戰死的將士,要將他們的遺骸盡數收斂,運送至京師,其牌位供奉於大明英烈祠,屆時朕親自前往祭祀。
    此外,戰死將士的家屬,要從重撫恤,不得有絲毫懈怠。”
    一眾大臣趕忙齊聲稱讚皇上聖明,朱由校滿心歡喜,就此結束了此次會議。
    江寧剛邁起步子準備往外走,就被方正化給攔了下來。
    江寧瞬間心領神會,便留在原地。等所有人都離去後,朱由校一臉激動地說道:“江兄啊!遼東此次大捷,可真是自薩爾滸之戰以後,咱大明將士最揚眉吐氣的一回,得通告天下!”
    江寧笑著點頭回應:“陛下所言極是,如此天大的喜訊,理應讓大明所有百姓都知曉。”
    這時,朱由校開口問道:“江兄啊,如今就咱兄弟倆,沒那麽多規矩。
    眼下山海關總兵陳策病重,你覺得誰能接任這一職位?”
    江寧思索片刻,說道:“陛下,要不暫且讓英國公擔任山海關總兵?
    同時,任命定國公為副總兵,協助英國公鎮守山海關。
    至於陳策總兵,不妨讓他回京城安心休養。”
    朱由校聽後點了點頭,說:“英國公倒也可靠。”
    隨後又問,“那洪老九和熊延弼該怎麽嘉獎呢?”
    江寧這下有些犯難了,老九雖然沒毛病。
    但是自己舉薦的人,要是自己為他開口請賞,難免會顯得自己有點不要臉了。
    而熊延弼這邊,江寧深知其軍事方略目前最契合遼東實際情況,必須公正對待。
    於是江寧開口道:“陛下,臣覺得可以提拔熊延弼為遼東督師,讓他全權負責遼東軍務。
    至於老九,陛下明裏不要賞他什麽,暗裏賞他點什麽吧!
    畢竟他剛擔任遼東巡撫,若嘉獎過高,反倒不一定是好事。”
    朱由校聽完點頭,說道:“江兄,你這人哪都好,就是太過謙遜。
    洪老九是你舉薦之人,此次又立下功勞,你卻不為他請賞,隻讓朕隨意嘉獎,這要是傳出去,恐怕會寒了手下人的心。”
    江寧一臉詫異,直直地盯著朱由校,說道:“朱兄啊,光天化日之下,你可別平白無故汙人清白!
    老九做的是你老朱家的官,賞罰之事自然由你說了算,我就不跟著摻和了。
    不然,楊漣、左光鬥那兩個二貨又該彈劾我結黨營私了。”
    朱由校聽後,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說:“江兄啊,如今他們彈劾你的奏折數量,可是已經超過魏忠賢了。
    朕每天收到彈劾你的奏章,加起來都能頂上魏忠賢三天收到的量。”
    聽到這話,江寧頓時滿臉怒容,說道:“我每日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幹的活兒比驢還多,辛辛苦苦沒日沒夜地做事,好不容易做出點成績,他們這分明是嫉妒,是眼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我非得告他們誹謗!”
    聽到這兒,朱由校笑得更厲害了。江寧沒好氣地嗔道:“你還笑得出來!
    我可是一心一意為你做事,再這麽下去,就算不被累死,遲早也得被那幫人給氣死。”
    朱由校笑著擺擺手:“江兄這說的是什麽話。
    你正值青春年少,就算熬也能把楊漣、左光鬥他們熬得先你一步死在朝堂上,怎麽會英年早逝呢?”
    江寧一臉嚴肅地回應:“古往今來,英年早逝的人數不勝數,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
    這時,朱由校打趣道:“江兄,倘若你真的英年早逝,朕必定給你舉辦一場風光大葬,追封你為王爵。”
    江寧一聽,頓時兩眼放光,忙不迭問道:“那你打算封我個什麽王爵?”
    朱由校略作沉思,片刻後說道:“攪王!”
    江寧一臉詫異,問道:“攪王是個什麽王?
    怎麽從來沒聽說過呢?”
    朱由校笑著解釋:“如今朝堂之上,楊漣、左光鬥視你為攪屎棍,所以朕覺得封你‘攪王’再合適不過了。”
    說罷,便哈哈大笑起來。
    江寧氣得鼻子都快歪了,沒好氣地說道:“那你就封吧,反正到時候我眼一閉腿一伸,哪還管得了這些事。
    你要是不在乎朝廷的臉麵,就算封個屎王,我也無所謂。”
    朱由校笑著繼續打趣道:“既然如此,那朕到時候一定封你為屎王。”
    江寧稍作思索後,一臉認真道:“那我的墓誌銘可得寫得高大上些,才襯得起我的身份。”
    朱由校一臉好奇,追問道:“江兄,你打算在墓誌銘上寫些什麽?”
    江寧清了清嗓子,緩緩吟道:“一棍攪動穢滿天,世人皆厭避猶遠。
    不知何人製此物,留得美名萬世傳。
    若非世間多汙垢,何須此棍來清頑。
    但願人間皆淨土,此棍無處逞英雄 。”
    朱由校聽完,驚得眼睛瞪得老大,說道:“江兄,你當真是太有才了!
    等你百年之後,朕必定依照你的標準,為你刻這墓誌銘。”
    說罷,二人相視,哈哈大笑起來。
    又隨意聊了幾句,江寧便起身告辭,往皇宮外走去。
    剛出宮,江寧臉色瞬間變得鐵青。
    他剛收到宇文風的密信,得知錦衣衛徐龍投降建奴,這讓他氣憤不已。
    江寧返回錦衣衛鎮撫司衙門後,田爾耕急忙趕來稟報:“啟稟大人,人已由宇文千戶安排人手秘密押解回來了,現下關在詔獄。”
    江寧點頭,說道:“老田,跟我一道去瞧瞧。”
    【兄弟們昨晚不小心多發了一章,本來想著今天隻發一章的,但又不想寒了兄弟們的心,今晚加了個班,給大家雙更,感謝大家的支持,大家的留言我有空都會看的,有時間也都回複,對於大家提出的問題和建議我都會一一參考和回答。】
    【希望兄弟們給個好評,兄弟下個月要書測了。會給兄弟們安排兩次暴更】
    喜歡天啟朝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天啟朝第一攪屎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