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震懾群臣
字數:7876 加入書籤
第二天天還未亮,江寧便早早起身洗漱,精心穿戴好官袍後,與李若璉一同出門。
在一眾錦衣衛的簇擁之下,他們來到了午門之外。
此時,午門這邊已然聚集了不少官員。
隔著老遠,江寧就看到郭允厚、徐光啟、孫承宗和袁可立幾人正熱情地向他打招呼,江寧見狀,微笑著點頭回應。
不遠處,以楊漣、左光鬥為首的東林黨官員們臉色陰沉,聚在一起竊竊私語,也不知在商議著什麽。
江寧對此並未理會。
眼見上朝的時辰已到,眾人紛紛整肅衣冠,有序進入皇宮。
乾清殿內,文武百官分站兩側。
不多時,朱由校邁著沉穩的步伐,走上龍椅。
身旁的方正化扯著嗓子,高聲喊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然而,大殿內卻出奇地安靜,竟沒有一人站出來奏事。
朱由校緩緩起身,嘴角泛起一絲冷笑,說道:“怎麽?
今日諸位都沒什麽事要向朕稟報嗎?
莫不是如今我大明朝已然國泰民安、海晏河清,天下一片太平了?”
聽到朱由校話語中的怒意,一眾大臣們頓時心頭一緊,意識到今日這場朝會,恐怕不會風平浪靜。
就在這時,朱由校神色一凜,冷聲說道:“既然大家都無話可說,那朕可有話講。
自今日起,裁撤光祿寺,今後朕的膳食,統一交由尚膳監管理。
另外,太醫院的世襲製度,從即日起徹底廢除。
朕決定每隔三年,從民間招募醫術精湛的名醫,進入太醫院擔任禦醫,任期同樣為三年,屆時一換。”
最後,朱由校接著開口說道:“誰讚成,誰反對?”
聞聽此言,楊漣、左光鬥二人咬了咬牙,站了出來,開口說道:“敢問陛下,為何要裁撤光祿寺,廢除太醫院世襲製度?要
知道,光祿寺與太醫院世襲製度傳承已久,怎能輕易廢除?”
朱由校聽聞,頓時哈哈大笑起來,笑聲中滿是怒意。
隨即,他走下龍椅,徑直來到楊漣、左光鬥二人身前,開口說道:“光祿寺的廚子竟敢在朕的禦膳裏下毒,太醫院那群廢物還知情不報。
楊漣、左光鬥,你們二人說說,光祿寺和太醫院這般行徑,還能繼續維持世襲下去嗎?”
說罷,朱由校一拍手,又向方正化使了個眼神。
即刻便有幾名小太監,端著幾盤製作好的菜肴,還有幾碗湯藥,來到楊漣、左光鬥二人麵前。
朱由校冷笑一聲,說道:“二位整日喊著憂國憂民,為國家分憂,朕也沒什麽別的賞賜給你們。
這是太醫院那群庸醫給朕配的補藥,還有光祿寺給朕做的禦膳,朕就賞賜給你們二位了。
當著朕的麵,把這些菜全吃完,再把藥給朕喝了!”
楊漣、左光鬥二人聞言,頓時冷汗直冒,臉色煞白,趕忙“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說道:“臣等有罪,還請陛下息怒!”
朱由校見二人已然服軟,便也不再過多計較,冷哼一聲,一揮手,一眾小太監便匆匆退出大殿。
隨後,朱由校目光冷峻地掃過眾人,開口說道:“昨日錦衣衛封鎖皇宮,想來諸位都已知道此事了吧。
也無需你們來問朕,朕索性就明明白白地告訴你們。
光祿寺和太醫院竟然膽大包天,給朕下毒。
朕已命人將涉案人員全部抓捕歸案,他們皆已供認不諱。
哼,其中居然還有不少朝堂之上的官員參與其中,朕可真是大開眼界啊!
這就是我大明朝所謂的‘忠臣’?”
說到此處,朱由校緩緩走到一名東林黨官員麵前。
隻見這名官員臉色瞬間變得煞白如紙,豆大的汗珠不停地從額頭滾落,渾身止不住地顫抖。
朱由校冷冷開口問道:“你慌什麽?”
那名官員結結巴巴地回答:“回……回陛下,臣……臣沒有慌。”
朱由校冷哼一聲,語氣愈發冰冷:“朕不光瞧見你呼吸急促,還聽到了你那‘咚咚’直跳的心跳聲。
朕心裏清楚,如今大明推行中興之策,這必然觸及到了很多人的利益,想必有不少人都盼望著朕早早駕崩呢!
但朕今日就要清清楚楚地告訴你們,凡是妄圖讓朕死的人,朕定要先讓他九族全部去見閻王!
朕如今渾身上下好得很,即便不用錦衣衛和東廠,朕也能分得清人心是非,忠奸善惡,而且看得比列祖列宗都透徹!”
滿朝文武聽聞朱由校這番擲地有聲的話語,頓時有不少人嚇得直接“撲通”一聲跪了下去,大氣都不敢喘一口。
唯有江寧、袁可立等一眾官員,依舊神色鎮定地站在原地,不為所動,眼中反而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此時此刻,朱由校身上那股帝王霸氣展露無遺。
他這是在向滿朝文武莊嚴宣誓,他天啟帝朱由校絕非任人隨意揉捏的軟柿子,他既能以寬厚之心待人,可一旦有人膽敢冒犯,他同樣也會下手無情。
隨後,朱由校大步走上龍椅,神色威嚴地開口說道:“前段時間,京城勳貴通敵賣國,以及整個山西官場的官員,還有那八大晉商,皆已被捉拿歸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朕一直壓著沒有發落,所幸今日便一並處理了吧。”
言罷,他對方正化使了個眼色。
隻見方正化立刻心領神會,趕忙拿出聖旨,展開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製曰。
經查,成國公朱純臣、陽武侯薛濂通敵賣國,證據確鑿。
念其祖上有功,著令滿門賜死,收回所有賞賜,家產充公。
山西巡撫張光前、以及山西所有涉案官員,司禮監掌印太監王體乾、秉筆太監塗文輔、李永貞、前任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及其子駱養性,通敵賣國,罪大惡極,誅其九族,家產充公。
範永鬥、田生蘭、王大宇、王登庫、黃雲發、翟堂、梁嘉賓、靳良玉等八大奸商,通敵賣國,證據確鑿,著誅其九族,家產充公。”
聽到方正化宣讀完聖旨,不少官員當場就被嚇得呆若木雞。
如此眾多的人一下子全被處置,這得牽連多少人啊,其中還有當朝國公和侯爺,甚至司禮監的太監都被一鍋端了。
楊漣、左光鬥二人剛要張嘴說話,朱由校拍了拍手,頓時幾名錦衣衛走進來,徑直將兩口大木箱子放在二人麵前。
朱由校麵帶冷笑地說道:“楊漣、左光鬥,這些都是袁閣老、江愛卿以及魏忠賢在山西收集到的涉案官員罪證,一式三份,且都經過多方查證核實。
你們要不要瞧瞧?省得回頭說朕濫殺無辜。”
楊漣、左光鬥二人趕忙說道:“臣等不敢。”
朱由校冷哼一聲:“不敢最好。”
隨即,他又從木箱中拿出一摞厚厚的信件,開口道:“諸愛卿,你們可知道這些信是從何而來?”
此時,不少官員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朱由校“啪”的一聲,將信件狠狠摔在地上,怒聲道:“這些都是朕的‘好臣子’們派人送往山西,給那些通敵賣國奸商的信。
大多數都被錦衣衛截獲了,雖說仍有不少漏網之魚,但也無妨。”
朱由校大聲喊道:“田爾耕,何在?”
這時,殿外的田爾耕匆匆走進來。朱由校下令道:“田爾耕,按照送信的名單,拿人!”
田爾耕躬身領命,轉身向殿外一招手,一群如狼似虎的錦衣衛湧入大殿,依照名單開始抓人。
不一會兒,竟有足足四五十名官員當場被擒。
其中不少人高呼冤枉,田爾耕隨手撿起一封信,走到一名劉姓官員麵前,說道:“劉大人,您就別喊冤了。
這封信是兩個月前,您派家中下人送往山西的,正巧被錦衣衛的兄弟們截住了。
信裏寫的什麽,要不要本官當著皇上的麵念出來?”
劉大人聽完,頓時麵如死灰。
片刻之後,這四五十名官員便被徑直拖了出去。
朱由校看著大殿中那片空出來的地方,痛心疾首地說道:“端老子的碗,砸老子的鍋。
朕記得太祖爺也曾有句話,‘同飲金尊酒,白刃不相饒’。
朝廷國庫向來不充裕,朕知道大家日子也不好過,可朕又何嚐不難呢?
大家都在艱難維持。
如今,國庫稍有盈餘,朕便給京城乃至北直隸,再到整個北方諸省的所有官員,一律將俸祿漲了三倍。
沒想到你們竟如此膽大包天,通敵賣國。
既然你們瞧不上朕給的這點三瓜倆棗,那就別怪朕心狠,索性全家去見閻王吧!”
隨後,朱由校目光如炬,掃視一圈朝堂眾人後。
轉頭望向站在一旁,正一臉激動的魏忠賢,開口說道:“魏忠賢,這些人朕就全部交給你來監斬,務必讓他們九族整整齊齊地上路。”
魏忠賢聽聞此言,頓時激動得涕淚橫流,“撲通”一聲徑直跪倒在地,聲音顫抖地說道:“老奴多謝陛下天恩,老奴必定將此事辦得漂漂亮亮,絕不讓陛下失望!”
朱由校見魏忠賢如此激動的模樣,不禁有些傻眼。
他原本考慮讓江寧或者袁可立來監斬,畢竟涉案人員眾多,而江寧和袁可立皆是自己的得力臣子,他不想讓他們手上沾染過多血腥。
這才無奈委屈一下魏忠賢。
卻不曾想魏忠賢竟激動成這般模樣。
一旁的江寧看著老魏激動的樣子,心中暗自驚呼:“臥槽,這一波人要是全部殺光,老魏這功德最起碼得飆升好幾倍啊!
照這架勢,老魏那還不得原地飛升了!”
經朱由校這一番雷霆震懾,就連東林黨中向來以鐵骨頭、硬漢子自居的楊漣和左光鬥二人,也噤若寒蟬,不敢再多說一個字。
眼見震懾效果已然徹底達成,朱由校便接著說道:“有功就該賞,有過就得罰。
既然朕已經懲處了這些有罪之人,那自然也該犒賞有功之臣。”
說罷,他對方正化說道:“方大伴,宣旨吧。”
方正化趕忙從懷中取出另外一份聖旨,扯著嗓子高聲喊道:“奉天承運皇帝;製曰。
內閣次輔袁可立,公忠體國,明察秋毫,於山西辦案期間屢立大功。
著加封為特進光祿大夫,晉太子少師銜,賜蟒袍一件,蔭一子入國子監讀書。”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袁可立聽聞,趕忙跪地領旨謝恩:“臣袁可立,叩謝陛下隆恩!”
緊接著,方正化再度開口宣讀:“錦衣衛指揮使江寧,揭發山西官場及勳貴通敵賣國一案,屢立奇功,又親赴山西辦案,居功至偉。
現加封為太子少保,授龍虎將軍,升榮祿大夫。
望卿今後盡心國事,再立功勳。”
江寧連忙跪地領旨謝恩:“臣江寧,謝陛下恩典!”
好家夥,自己一下子多了這麽多頭銜,江寧暗自思忖,這要是將來出去在別人麵前顯擺,那絕對倍兒有麵子,逼格滿滿了。
都察院左都禦史溫體仁赴山西辦案有功。
加封為太子少保,賜飛魚服,晉榮祿大夫。
溫體仁聞言,頓時心頭大喜,趕忙跪地領旨謝恩,心中暗自思忖:還得是江大人靠譜啊!
就這麽出了一趟差,這晉升速度可比自己在京城辛辛苦苦埋頭苦幹好幾年快多了。
戶部尚書郭允厚親赴山西,查辦相關涉案人員,立下大功。
晉升為榮祿大夫,封太子少保,賜飛魚服。
郭允厚趕忙跪地,領旨謝恩,心中暗自嘀咕:跟著江大人做事,果然好處多多,升官發財這等好事,一樣都沒落下我老郭。
方正化又清了清嗓子,再度開口說道:“東廠提督魏忠賢,前往山西辦案,亦有卓著貢獻。
賜坐蟒袍一件,升任司禮監掌印太監。”
魏忠賢趕忙跪地領旨謝恩:“老奴謝陛下恩典!”
畢竟他身為太監,若是皇帝給他加封太多官職,反而對他不利。
司禮監掌印太監可是妥妥的內廷一把手,素有“內相”之稱。
雖說他老魏不認字,但如今也已然成為司禮監的當家人了。
【前段時間承諾給兄弟們加更的,但是小弟最近實在是忙,讓大家久等了,前幾天有讀者兄弟們提議前期跪拜禮儀太多了,我已經在修改了,感謝各位讀者兄弟們的支持?o ? o?)】
喜歡天啟朝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天啟朝第一攪屎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