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商業發展
字數:6192 加入書籤
江寧回到家裏,實在是疲憊不堪,便早早休息了。
這幾天他忙得暈頭轉向,身心俱疲。
第二天一大早,江寧吃過早飯,便吩咐李若璉去把錢三萬、錢正秋父子請到府上來議事。
李若璉領命後,匆匆出門而去。
江寧坐在大廳之中,開始認真琢磨起分配股份這事。
雖說這事早就定下,而且他也對一眾官員親口做過承諾,但這一年來,他整日忙得腳不沾地。
雖說知曉大明商會的生意遍布整個北直隸乃至北方數省,可對於商會究竟賺了多少銀子,還真不太清楚。
過了一個時辰左右,李若璉便領著錢家父子回來了。
二人一進入大廳,趕忙恭敬地彎腰行禮。
江寧見狀,臉上露出笑容,說道:“錢百戶、正秋,不必多禮,咱們都是自己人,坐吧。”
隨後,他安排柳若煙、柳青煙上茶,兩位女子端上茶水之後,便退了下去,大廳之中此時隻剩下江寧、李若璉、錢三萬和錢正秋四人。
江寧看向錢三萬,微笑著問道:“錢百戶,這一年時間裏,大明商會的生意進展得怎麽樣啦?”
聽到江寧問話,錢三萬臉上立刻堆滿笑容,滿麵紅光地說道:“托大人您的福啊,如今咱們大明商會的生意,那可是遍布整個大明北方數省。
而且有錦衣衛和東廠的照應,各地官員也不敢輕易為難咱們商會。
就這近一年的時間,那真可謂是日進鬥金呐!”
說到這兒,錢三萬稍稍停頓了一下,隨後神色間略帶不好意思地繼續說道:“大人,您也清楚,咱們商會畢竟才剛起步一年時間,所以到了年底,賬麵上的現銀並不是很多。
再加上之前從朝廷手裏收購山西八大奸商和天津一眾貪官的產業,花了不少銀子。
還望大人您能體諒一二。
不過卑職可以跟您保證,到了明年,收益絕對會成倍地往上遞增。”
聽著錢三萬的話,江寧微微一笑。
他心裏明白,錢三萬這是顧慮年底分紅要是達不到自己預期,怕自己遷怒於他,甚至牽連整個錢家。
江寧開口說道:“錢百戶不必如此憂心,本官不過是隨口問問罷了。
至於具體能分多少,宮裏方公公不是每月都派人對賬查賬嘛。
隻要賬目清楚,不存在問題,分多分少其實都無妨,關鍵是往後得保證能持續盈利。”
錢三萬聽完,趕忙不迭點頭,說道:“大人說得極是,極是。”
這時,江寧轉頭看向錢正秋,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說道:“正秋,這一年多以來,你為商會出了不少力。
你給本官詳細說道說道咱們大明商會如今的發展規模和實際情況,還有年後有什麽計劃。”
對於錢三萬,江寧剛剛不過是場麵上的客套話罷了,真正讓江寧在意的,其實是眼前這位錢正秋。
江寧對他可是寄予了深厚的期望。
要知道,當初江寧找到錢家,希望他們接手朱由校賞賜給自己的產業時,錢三萬嚇得戰戰兢兢,不停地推辭。
最後還是錢正秋這個年輕人當機立斷,拍板定下了此事。
而且在這過去的一年時間裏,商會裏的重大決策,基本上都是錢正秋在負責。
江寧對錢正秋的印象非常好,覺得他精明能幹,目光長遠,行事果敢,敢闖敢拚。
更難能可貴的是,這個人做事用心,腳踏實地幹實事,而且不貪心,很有自知之明。
雖說大明商會的賬目每個月都會進行核查,具體是由宮內的方正化負責的,但江寧也沒少在大明商會裏安插錦衣衛的密探。
要是錢正秋膽敢在賬目上動手腳,絕對瞞不過江寧的眼睛。
然而,這一年多時間過去了,錢正秋始終堅守底線,沒有被金錢衝昏頭腦,迷失自我,這才是江寧最為欣賞和看重他的地方。
錢正秋趕忙站起身,恭敬地行了一禮。
臉上帶著笑容說道:“回大人,咱們大明商會起初接手了,大人您名下的產業,還有東廠魏公公名下產業,再到後來宮裏的產業。
有錦衣衛和東廠撐腰,咱們在京城的生意那叫一個順風順水。
緊接著,商會又拿下了天津一眾貪官的產業,雖說為此花了不少銀子,但天津緊靠著運河,又承蒙大人您親自發話,天津巡撫朱大人對咱們也是大力關照。
如今在天津運河碼頭上,咱們商會的生意規模最大,效益也是最好。
就連漕幫不少人都在咱們商會手底下混飯吃。
前段時間,咱們更是接手了山西八大奸商的產業。
您也知道,這八大奸商能發家,除了通敵賣國之外,起初發家都是靠著邊關互市,和塞外蒙古人做生意。
如今,咱們大明商會已然成為整個北方當之無愧的第一大商會,產業覆蓋範圍極廣。
小到百姓的衣食住行,大到邊關貿易,像糧食、布匹、絲綢、瓷器、茶葉、藥材等各類物資,都在咱們的經營範疇之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現今,咱們大明商會在北方數省,擁有各類商鋪上千家,作坊也有幾百家,在天津和通州的商界地位更是獨占鼇頭。
卑職計劃年後將生意拓展到江南等地,嚐試與江南的絲綢大戶和鹽商展開合作。
倘若能夠順利推進,還望大人能夠給予大力支持與幫助。”
聽到錢正秋的這番話,江寧滿意地點了點頭。
緊接著,江寧笑著說道:“正秋,還有一條生財之路,本官現在給你指出來,你得早做準備。”
聽到江寧的話,錢正秋頓時雙眼一亮,目光期待地看向江寧。
江寧將年後朝廷將與朝鮮、倭國等東洋諸國在天津以及山東登萊展開貿易的事,告訴了錢正秋。
錢正秋一聽,頓時兩眼放光,激動地說道:“多謝大人指點,正秋明白,定會早做準備,絕不敢耽誤正事。”
緊接著,錢正秋滿臉激動地繼續說道:“大人,您也清楚,大明兩京一十三省,北方數省向來不算富裕,可做的生意種類也有限,如今能做的都被咱們大明商會做遍了。
就連邊關互市,咱們大明商會也已參與其中,在北方的發展基本到了一個瓶頸。
所以卑職才打算年後往江南等地發展,畢竟江南地區向來是朝廷賦稅錢糧的重要來源,富庶程度不言而喻。
然而,江南商人向來抱團,卑職還擔憂會遭到他們的排斥打壓。
但如今有了與東洋諸國開展商貿的機會,這可比在江南大力發展強太多了。
就拿絲綢來說,一匹絲綢在大明北方售價大概四兩銀子左右,在江南等地能賣到六兩左右,可要是賣到倭國、朝鮮等地,就能賣到十五兩白銀左右,這利潤相當可觀啊。
到時候咱們大明商會若能占得先機,再借助朝廷在浙江、福建沿海等地加大管控力度,遏製江南富商的出口,咱們大明商會在北方崛起,便可壓製江南富商。”
看著錢正秋激動的樣子,江寧點頭肯定道:“正秋,此事我能拍板,確保咱們大明商會搶占先機。
不過江南那邊的發展,你同樣得抓緊,不可鬆懈。
畢竟咱們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一處,得分散風險。
另外,本官得提醒你,江南士紳的勢力不容小覷,你千萬不可掉以輕心,能避免與他們發生明麵衝突就盡量避免。
如今朝廷正在遼東用兵,年後本官也要前往四川平叛。
你身為錦衣衛千戶,是朝廷命官,做事不能隻盯著大明商會的利益,格局要打開,目光放長遠些,凡事都得從大局考慮。
而且絲綢主要產於江南,屆時肯定得給江南士紳分一杯羹,這其中的分寸你自己要拿捏到位。
至於茶葉和瓷器,同樣是利潤豐厚,你們錢家本就出身徽商,在這方麵可以和徽商商議合作。”
話說到這兒,江寧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
大明的官窯,除了景德鎮,以及福建漳州、廣東惠東縣、浙江開化縣等地的官窯外,似乎大多都在南方。
若是能在北方開設官窯,將來直接從天津、山東登萊把瓷器銷往倭國及其他東洋諸國,倒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忽然,江寧又想到了宋代的耀州窯。
當下北方諸省連年遭受天災,雖說每次規模不大,卻也無疑加重了百姓的生活負擔。
看來得想辦法在北方構建一套完整的商業鏈,以此拉動北方經濟。
想到這裏,江寧頓時有了主意。
錢正秋和錢三萬見江寧突然停下話語,便都不敢貿然開口,他們知道江寧這是在思索事情。
沒過一會兒,江寧臉上浮現出笑容,說道:“正秋,本官剛剛有個想法。
年後朝廷在北方西安府下轄的耀州開設官窯,要知道耀州瓷在當年可是前宋官窯,名噪一時。
到時,本官就把耀州窯產出的瓷器,全部承包給咱們大明商會,你們再通過天津、山東登萊等地,銷往東洋諸國。”
聽到這話,錢正秋趕忙點頭,說道:“大人當真是天縱奇才,正秋佩服得五體投地。”
江寧聽著錢正秋的話,笑了笑,說道:“正秋,你就別拍馬屁了,具體的事宜還得靠你來操辦落實。”
錢正秋笑著點頭應下。
這時,江寧再度開口說道:“屆時,本官讓大明皇家科技苑再研究搗鼓出些新鮮玩意兒,到時候全都交給大明商會拿去銷售。”
聽到江寧的話,錢正秋頓時來了興致,眼中滿是好奇,趕忙問道:“不知大人所說的,都是些什麽新奇物件?”
江寧笑了笑,故意賣了個關子:“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這一年來,江寧忙得焦頭爛額,很多想法都沒時間去具體實施。
那些難度過高的發明創造,他確實搞不定,但後世不少常見的東西,他還是心中有數的。
看來得找個時間安排一下,讓大明皇家科技院把這些東西搗鼓出來。
這一方麵是想造福於民,另一方麵嘛,也能借此掙些銀子,填補一下手頭的花銷。
喜歡天啟朝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天啟朝第一攪屎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