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根本原因
字數:5830 加入書籤
這幾日,諸多將領紛紛主動請戰,可都被江寧給壓了下來。
江寧隻是帶著大家每日探討如何攻打奢崇明,卻始終不提及何時出兵,急得幾人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隻有秦良玉若有所思,似乎隱隱明白了這位江大人的意圖。
此時,蜀王朱至澍被朱由檢逼得躲在王府裏裝病,不敢露麵。
而蜀王府中那些通敵賣國、向叛軍販賣糧草的宗室,也被朱由檢處置了。
江寧這邊,也準備開啟下一步計劃。
看著神情急切的杜文煥、曹文昭,還有趙率教三人,江寧笑著安撫道:“三位稍安勿躁,本官問你們個問題,奢崇明為何膽敢起兵反叛?”
杜文煥思索片刻後,說道:“奢崇明早有謀逆之心,如今趁朝廷在遼東與建奴交戰,兵力分散,才敢趁機舉兵作亂。”
曹文昭沉思一陣後接著說:“朝廷與土司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
這些土司傳承數百年甚至上千年,在當地儼然是土皇帝,有些還自封王號。
自大明開國,太祖、成祖兩朝推行改土歸流,削去他們的王號,大力整改,這才使得土司勢力被極大削弱。
但他們因此對朝廷心懷不滿,所以一有機會就想作亂。”
江寧聽後點了點頭,此時隻剩下趙率教還未發言,江寧笑著看向他:“老趙,你有什麽看法?”
趙率教沉默片刻,緩緩說道:“凡事皆有因果。
萬曆年間,播州土司楊應龍就趁機叛亂,後來被朝廷平定。
如今奢崇明造反,貴州土司安邦彥也有反叛之意。
究其根源,是他們並未從心底將自己視作大明的子民,故而滋生二心。”
江寧點頭認可,又把目光投向秦良玉:“秦總兵,你也說說。”
秦良玉麵露難色,江寧見狀,笑著鼓勵道:“秦總兵,但說無妨。”
秦良玉這才點頭開口:“土司與朝廷之間的矛盾的確由來已久,不過自太祖、成祖兩朝至今二百餘年,矛盾與仇恨已逐漸淡化。
然而,朝廷推行改土歸流的效果一直不盡人意。
歸根結底,是流官掌權後對土司進行壓榨,致使雙方矛盾不斷激化。
別的地方末將不敢妄言,單說四川,諸多土司自萬曆年間起,便屢遭地方官府的壓榨剝削。
這才導致土司與朝廷之間漸生嫌隙,矛盾愈發激烈,最終釀成今日之禍。
當然,奢崇明、安邦彥這兩個逆賊本就心懷反意,便趁著這種局勢舉兵叛亂,禍亂一方。”
江寧聽完,再次點頭:“秦總兵,一下就說到問題關鍵了。”
這時,江寧站起身來,目光掃過眾人,緩緩說道:“朝廷對土司向來心存顧慮,而土司與朝廷也始終貌合神離。
追根溯源,是朝廷一味推行改土歸流,然而流官掌權後卻對土司肆意壓榨,致使雙方矛盾不斷激化,如此又怎能和睦共處?
本官這幾日之所以一直壓製著大家,不發兵攻打重慶,是因為本官收到密報,奢崇明已然聯絡了十幾家土司為其效力。
所以,本官一直在等待一個時機,等那些死心塌地跟著奢崇明的土司全部浮出水麵,屆時我們發兵,將其一網打盡。
至於那些並未參與作亂的土司,我們則實行懷柔政策。
同時,本官會對整個四川官場進行清洗,以此向這些土司表明朝廷一視同仁的態度。
恩威並施,才是上策。
否則,即便我們今日發兵剿滅了奢崇明,明日其他土司又跳出來作亂,難道我們能一口氣踏平西南四省,將所有土司都滅掉嗎?
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眾人聽了江寧這番話,這才明白他的用意,望向江寧的眼神中紛紛流露出敬佩之色。
就連秦良玉也不禁暗自感歎,這位江大人果然是打算從根本上消除土司與朝廷之間的矛盾與隔閡,所以才準備恩威並濟。
這時,江寧笑著對秦良玉說道:“秦總兵,聽聞令兄秦邦屏將軍久經沙場,征戰無數,且對朝廷忠心耿耿。
所以,本官前幾日已向陛下上奏,保薦令兄為四川副總兵,協助杜總兵穩定四川局勢。”
聽到江寧的話,秦良玉微微一怔。
她著實沒想到江寧會保薦自家兄長擔任四川副總兵,趕忙開口說道:“末將代家兄謝過江大人。”
江寧笑了笑,說道:“其實要說感謝,也是本官感謝秦總兵才對。
秦總兵應該知曉,本官在京城除了擔任五軍都督府中軍左都督,還總督京營。
京營沿用太祖年間的衛所製,如今京營十七萬人馬,共分九衛,歸五軍都督府管轄,以五軍都督府左都督為首,直接向皇上負責。
如今,五軍都督府已有四位左都督到任,唯獨還差一位後軍左都督。
所以,本官向陛下保舉秦總兵為後軍都督府左都督,待四川戰事平定,便與本官一同前往京城述職。”
聽到江寧的話,秦良玉愣住了。
她萬萬沒有想到,江寧竟然會保舉她為五軍都督府後軍左都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要知道,如今五軍都督府左都督的含金量極高,遠非前些年那種形同虛設、隨便誰都能掛職的職位。
如今,五軍都督府中軍左都督是江寧,前軍左都督是英國公張維賢,左軍左都督是沙場名將陳策,右軍左都督同樣是水戰名將沈有容,而後軍左都督之位一直空缺。
為此,許多人都在猜測,究竟誰會成為這最後一位幸運兒。
秦良玉怎麽也沒想到,這個人竟然會是自己。
但她仍開口說道:“末將何德何能,擔此重任,還請江大人向陛下上書,末將願為陛下鎮守四川,至於後軍都督府左都督一職,還請另選賢能。”
江寧聞言,笑著說道:“秦總兵不必如此謙虛。
放眼整個大明,若秦總兵都不足以擔任後軍都督府左都督,恐怕就再無人能夠勝任了。”
聽到江寧如此說,秦良玉便不再推辭,說道:“既然如此,那末將就多謝江大人舉薦之恩。
今後,末將必定效忠大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時,江寧再度開口說道:“秦總兵,本官收到密報,貴州水西土司安邦彥即將舉兵叛亂。
煩請秦總兵修書一封,讓令兄秦邦屏將軍率領白杆兵前往貴州,協助貴州總兵魯欽抵禦安邦彥。”
秦良玉聞言,點了點頭,說道:“大人放心,末將稍後便修書一封。”
江寧笑了笑,說道:“本官稍後會下發公文,調撥足夠的錢糧、軍械給白杆兵,以確保貴州之行一切順利。”
緊接著,江寧又開口問道:“秦總兵,本官還不知,如今你麾下有多少白杆兵?”
秦良玉聽到江寧的詢問,開口答道:“回大人,末將麾下原有3萬白杆兵。
前些時日,奢崇明攻陷重慶之時,因敵方使用火器,損失了2000人馬,如今僅剩2萬8000人。”
江寧聞言,心中暗自歎息。也難怪這位曆史名將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坐鎮四川,歸根結底,手中兵馬有限。
雖獲得諸多殊榮,但因為出身問題,朝廷始終對她有所提防,不肯放權。
3萬人馬聽起來不少,但與他人相比,確實拿不出手。
就連隻會誇誇其談的袁嘟嘟,督師之時都能掌管十幾萬兵馬,坐鎮皮島的毛文龍麾下,也有七八萬兵馬。
隨即開口說道:“秦總兵,本官現在允許你將白杆兵擴充至5萬。
稍後軍餉、錢糧,本官會一並撥下,足夠5萬大軍一年的開銷。”
聽到這話,秦良玉當場愣住了。
她沒想到這位江大人竟如此大膽放權,趕忙行禮說道:“末將多謝江大人!”
江寧笑了笑,並未多言。
此時,站在一旁的曹文昭和趙率教對視一眼,心領神會地點了點頭。
他們心中明白,看來江大人早就有意重用這位秦總兵了。
這也恰好印證了他家之前的猜測,五軍都督府最後一位左都督的位子,就是為秦總兵預留的。
不過,他倆倒也沒有太過羨慕。
畢竟他們原本在遼東,不過是參將、遊擊,手底下隻帶著幾千兵馬。
被江寧調回京營之後,一路破格提拔,如今更是掛著右都督的頭銜,這提拔速度堪稱火箭般迅速。
而且他倆都還年輕,當下需要做的就是多立戰功,將來五軍都督府左都督的位子,必定也有他們的一席之地。
………
鑒於接下來與奢崇明以及其他十幾家土司的對戰,大多會在山地展開,然而京營將士並不擅長山地作戰。
為此,江寧特意安排秦良玉從麾下白杆兵中挑選精悍之士,分別派往京營各軍之中,對京營將士進行指點,提升山地作戰的能力。
同時,江寧又從此次大軍出征所攜帶的各類火器中,分撥出一部分給秦良玉,讓白杆兵能夠盡快熟練掌握火器作戰技巧。
如此雙管齊下,江寧期望接下來的大戰能夠進展得更加順利。
一時間,成都城內外的軍營之中,處處呈現出熱火朝天的訓練景象。
士兵們不辭辛勞,日夜操練,喊殺聲、兵器碰撞聲交織在一起。
整個成都城,都被一種大戰前夕的忙碌氛圍所緊緊籠罩。
喜歡天啟朝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天啟朝第一攪屎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