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叔侄情深
字數:6638 加入書籤
朱至澍和朱由檢同時將目光投向江寧,二人眼中都閃過一抹難以掩飾的火熱。
朱至澍心中一直有所抱負,卻始終沒有施展的機會,此刻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朱由檢雖有皇兄的庇佑,但他也明白,自己將來會有子孫,不可能永遠仰仗他與朱由校的關係。
江寧的這番話,無疑為他們指明了一條全新的道路。
朱至澍神情激動地問道:“江大人,您這話可當真?”
江寧點頭肯定道:“當然當真!
剛才我提及的那些地方,都是真實存在的,並非我隨口瞎編出來的。”
朱至澍聽聞,站起身來,在房中來回踱步。
思索片刻後,他開口問道:“江大人,你說的法子雖可行,但如今藩王手中無兵,又談何去攻占海外那些國家呢?
再者,陛下能同意這個提議嗎?”
江寧聞言,朝朱由檢使了個眼色,朱由檢心領神會,立刻紅著眼眶,哽咽著上前,一把拉住朱至澍的袖子,說道:“王叔,咱們老朱家子孫這些年的日子都不好過。
皇兄為了改善宗室的處境,在宮中愁得頭發都快白了。
江大人方才的這番言論,皇兄一定會讚同的。
畢竟咱們朱家男兒的血性仍在,隻要將來能領兵出征,打下那些小國,各自在海外開疆立國,太祖、成祖以及列祖列宗在天之靈也會深感欣慰的。
要是咱們朱家子孫還繼續這樣內鬥、混吃等死,列祖列宗在天之靈怎能安息?
王叔若不信,侄兒願意第一個帶頭。”
說完,朱由檢轉頭看向江寧,問道:“江大人,朝鮮那地方如何?
本王與皇兄感情深厚,不想去太遠的地方。”
江寧笑著回答:“殿下,朝鮮那地方不錯,深受我大明文化熏陶,雖說地域不大,但人口也有幾百萬,治理起來不算困難,隻是冬季稍顯寒冷。”
朱由檢聽後,笑道:“那就好,本王稍後就給皇兄上折子,朝鮮本王先定下了,誰也別跟本王搶。
到時本王領兵攻下朝鮮,想念皇兄了,隨時都能回來探望。”
聽到朱由檢的話,朱至澍那沉寂多年的熱血也再度被點燃,趕忙說道:“那倭國如何?
若是可以,本王就要倭國。”
江寧趕忙搖頭,說道:“倭國不行,倭國對大明有大用,您可另選一處。”
朱由檢見狀,趕忙說道:“王叔,琉球那地方也挺好,離侄兒的朝鮮近,要不咱倆做個伴?”
朱至澍冷哼一聲,說道:“琉球就那麽屁大點地方,在四川你都這般拿捏我,真要到了琉球,還不得被你吃得死死的。
我要換個地方,離你遠一點。”
這時,江寧開口道:“蜀王殿下,要不考慮一下南洋諸國?
緬甸、安南四季如春,物產豐富。”
朱至澍激動地說道:“這倆地方好,這倆地方好,本王要好好挑選一下。”
聽到朱至澍又自稱“本王”,江寧微微一笑,知道這位蜀王已在心中盤算著如何出海開疆了。
隨後,江寧笑著說道:“當然可以。”
誰知,就在這時,朱由檢嘿嘿一笑,說道:“王叔,那您離侄兒可就有點遠了。
不過侄兒日後要是想您了,乘船出發便能去看望您。”
朱至澍冷哼一聲,問江寧:“江大人,本王問您,如今藩王手中無兵,這事兒該如何解決?”
江寧笑著回答:“如今大明四方征戰,遼東抗金、塞外平蒙,還有西南土司之亂,接下來戰事繁多。
等我回京之時,與信王殿下一同上書陛下,屆時陛下下旨恢複各地藩王的三護衛,這樣藩王手中不就有兵了嗎?
不過糧草需自行解決,且不得欺壓百姓。
同時,朝廷會派遣將領協助訓練士兵,這些士兵在大明境內都要接受朝廷管轄。
將來征戰海外,朝廷也會派遣將領隨軍出征,協助作戰。
一旦打下海外領土,各地藩王便可自行安排。”
朱至澍聽後,點了點頭,隨後有些尷尬地看向朱由檢,說道:“大侄子呀,剛才是王叔態度不好,跟你說話語氣重了些,你可別往心裏去。”
朱由檢一臉茫然,趕忙笑著說道:“王叔說的哪裏話,侄兒也有不對之處,年輕氣盛,多有冒犯,還望王叔不要怪罪。”
朱至澍扭捏了一下,說道:“大侄子,王叔有個事兒跟你商量商量。”
朱由檢笑著說:“王叔,您盡管開口,隻要侄兒能辦到,一定照辦。”
朱至澍漲紅了臉,說道:“那個啥,大侄子,王叔的家產和王府下轄產業都被你查抄了。
回頭王叔要移居海外練兵,沒銀子可不行呀。
你看能不能還王叔一部分?
這樣王叔也有錢練兵,將來移居海外,好處肯定少不了大侄子你的。”
朱由檢麵露難色,說道:“王叔,那個……侄兒已經上報朝廷了,所有財產都登記造冊,這事兒不太好辦呀。”
朱至澍不依不饒地說道:“大侄子,你可不能見死不救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當年成祖永樂可是把我們坑慘了,你身為他的子孫,可不能不管王叔。
不然的話,王叔今兒個就吊死在蜀王府宗廟前,向老祖宗告你的狀。”
聽到朱至澍放話威脅,朱由檢看向江寧。
江寧一陣無奈,心說這大明朝怎麽都流行上吊這一招?
之前在京城,徐光啟、郭允厚就揚言要吊死在鎮撫司衙門口,沒想到在四川,蜀王朱至澍又來這一招。
就連眼前這位朱由檢,按照原本曆史走向,24年後也要在煤山上吊了。
江寧趕忙笑著打圓場:“殿下,如今蜀王有意移居海外,您理應支持。
要不這樣,將蜀王府下轄財產及田地歸還一半,如此蜀王便有足夠的銀子練兵,想來陛下知道了也不會怪罪,反而會大力支持。”
朱由檢咬了咬牙,說道:“既然如此,那就按江大人說的辦吧。
不過王叔,侄兒這次可是冒著被皇兄問責的風險幫您,將來您在海外要是得了好東西,可別忘了侄兒。”
朱至澍哈哈大笑,說道:“大侄子,你就放心吧,王叔這人不記仇,將來有好東西肯定想著你。”
隨後,朱由檢讓朱至澍寫了一份請罪折子,自己又與江寧聯名寫了折子,快馬送往京師。
同時,將皇明衛全部撤出蜀王府。此時朱至澍雖無蜀王名號,但蜀王府的事務仍由他做主。
之後江寧幾人起身告辭。
回去的路上,朱由檢一臉肉疼地說:“江大人,還給蜀王一半財產,是不是太多了?
那可是上千萬兩的銀子和土地呀!”
江寧笑著說道:“殿下,您也不能總盯著自家親戚搜刮呀!
雖說還了蜀王上千萬兩的財產,但咱們不還留了一半嗎?
再加上之前查抄貪官汙吏所得,這收獲也頗為豐厚了。”
朱由檢點頭道:“這麽算下來,倒也不虧,畢竟沒花什麽本錢。”
這時,一旁的老魏趕忙拍馬屁道:“殿下所言極是呀!
等朝廷大軍將奢崇明那狗賊和十八家土司盡數剿滅,又能有一大筆銀子入賬。
還有過些時日來成都赴宴的48家土司,到時候他們肯定也得有所表示。”
朱由檢點頭稱是:“魏公公言之有理!
歸還蜀王這一千萬兩的銀子,就讓這些土司平攤了吧,每家也掏不了多少。”
江寧聽後,頓時感覺一陣無語,這老魏和朱由檢,活脫脫就像兩個黑道大佬。
…………
返回巡撫衙門後,朱由檢立刻吩咐老魏找來萬國輿圖,而後便趴在地上,拉著老魏仔細研究起來,給老朱家的親戚們劃分海外地盤。
江寧見狀,隻是笑了笑,並沒有參與。
藩王問題一直是大明朝的棘手難題,雖說之前已經改製了對宗室的政策,但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不然幾十萬宗室放任不管,他們長此以往必定生出事端。
如今將他們打發到海外,任其折騰,倒也能落個眼不見心不煩。
接下來的兩天,江寧一直密切關注著秦良玉送來的最新戰報。
看著戰報,江寧不禁哈哈大笑。沒想到奢崇明如此“配合”,在四川境內對各土司一頓禍害,燒殺搶掠。
雖說他如今兵力有所擴充,但這些大多是臨時抓來的壯丁,和奢崇明並非一條心。
而且奢崇明這麽個玩法,無疑是玩火自焚,一旦激起眾怒,光是他手下那些土司就能要了他的命。
就在這時,李若璉急匆匆來到江寧身邊,滿臉笑意地說道:“大人,好消息!
四十八家土司十日後便可抵達成都。”
江寧聞言,笑著問道:“沒想到他們這麽痛快。
老李,你仔細確認過了?
全都答應來,沒有以生病或者受傷為由推脫的?”
李若璉笑著回答:“大人,四十八家土司無一例外,全都表示會準時赴宴。
據咱們錦衣衛的最新情報,他們都已經動身了。”
江寧點點頭,笑道:“如此甚好,不然還得安排大軍去‘請’他們。”
隨後,江寧派人將朱由檢和老魏請來,三人簡單商議後,決定把設宴地點定在成都城外的京觀旁邊,這裏離那千人坑也比較近。
之後又派人通知四川巡撫朱燮元到時到場作陪。
朱燮元收到消息,整個人瞬間癱軟在椅子上,忍不住哀嚎道:“這三位爺怎麽就這麽能折騰呢?
就不能消停幾天?
照這麽下去,我這四川巡撫都可以辭官回家種地了。
現在成都府最清閑的就是我朱燮元了,大小事務都被這三位爺包攬了。
知道的曉得我是四川巡撫,不知道的還以為我是來混吃等死的。”
對於朱燮元的這些吐槽與抱怨,江寧等人自然無從知曉。
即便知曉了,江寧、朱由檢和老魏三人恐怕也會理直氣壯地跑去質問朱燮元:“我們三人在此沒日沒夜、忙得不可開交,究竟是為了誰?
還不是為了你朱大人日後能更好的治理四川。
你倒好,簡直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喜歡天啟朝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天啟朝第一攪屎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