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端王

字數:8194   加入書籤

A+A-


    【兄弟們今日加更一章??(???????)??】
    【此處打卡簽到一下??】
    眼見江寧用郭允厚的老命立下毒誓,老魏也不好意思在懷疑下去了。
    隨後,眾人各自返回營帳休息。
    江寧返回營帳叫來李若璉,吩咐他準備一個空食盒,給張文和送去。
    李若璉聽後愣在當場,滿臉疑惑地問道:“大人,三國時期,曹操給荀彧送去一個空食盒,而後荀彧便自盡了,傳言那是‘和君無果,請君自裁’之意。
    您如今給文和送空食盒,難道是打算讓文和自裁?”
    江寧聽完,不禁笑道:“文和那小子精明得跟猴兒似的,讓他自裁,那怎麽可能?
    他看到這個空食盒,自然就明白我的意思了。
    山東那邊的事牽扯太多,有些話既不能明說,更不能寫在書信裏,就怕走漏風聲。
    你照我說的去做便是。”
    李若璉點點頭,隨後安排錦衣衛快馬加鞭,給張文和送去了一個空食盒。
    ……………
    第二天一大早,眾人再度踏上行程。
    江寧對此次平定西南的順利進展頗為滿意,如今西南局勢算是徹底穩定下來。
    他盤算著,等回到京城,平定山東之亂後,便能夠著手對北方數省進行全麵整治。
    如此一來,大明在北方的基本盤便穩住了。
    接下來,無論是騰出手去收拾在遼東作亂的建奴,還是關外的蒙古林丹汗,或是與江南士紳刀兵相向,都將無後顧之憂。
    走著走著,朱由檢策馬來到江寧身旁,開口問道:“二哥,山東如今是什麽狀況了?”
    江寧隨即將早已備好的山東軍報遞給朱由檢。
    朱由檢看完後,目瞪口呆,說道:“沒想到這小小的白蓮教反賊,竟鬧出這般大的動靜,魯王都被嚇跑了,鄒縣孟府也慘遭屠戮,如今更是起兵前往曲阜孔府了。”
    江寧聽了,隻是點點頭,並未多言。
    畢竟山東這盤大棋的布局,隻有江寧自己、朱由校、方正化以及張五爺等寥寥幾人知曉全貌。
    像田爾耕、許顯純、高文彩、張文和等人,都不清楚江寧的全盤計劃。
    就連內閣八部、五軍都督府眾人也一概不知。
    畢竟此事牽涉極廣,一旦消息走漏,那必將引發天下動蕩。
    對於自己的小老弟朱由檢,江寧也是隻字未提。
    誰知,就在這時,朱由檢接著說道:“這徐鴻儒還真有兩下子,最好派人直接打進曲阜,把孔府滿門殺得雞犬不留,連根拔除,那就再好不過了,到時我定要為他拍手叫好。”
    江寧聞言,愣在當場,隨後轉頭看向朱由檢,滿臉難以置信地問道:“殿下,為何對孔府如此仇視?
    難道孔府的人得罪過殿下?”
    朱由檢嘿嘿一笑,說道:“得罪本我的是孔老二。”
    江寧眉頭微皺,滿臉疑惑地問:“殿下,此話怎講?
    孔老二都去世多少年了,如何能得罪殿下?”
    朱由檢笑著解釋道:“如今天下讀書人,哪個不是孔老二的徒子徒孫?
    先前弟弟一心向學,結果這些可惡的書生,竟拿聖人先賢的空話來忽悠我。
    聽他們的話,照他們說的做,那便是正人君子。
    但凡不聽他們的,對聖人之言提出質疑,輕則說弟弟離經叛道,重則還要打手板。
    前些年,弟弟可沒少被這群可惡的書生揍。
    我找皇兄訴苦,皇兄還說揍我是為我好。
    可後來讀了二哥注釋的《掄語》,弟弟才明白,感情前些年被這群家夥當傻子耍了,挨的揍全白挨了。”
    江寧聽後,尷尬地輕咳兩聲。
    看來自己這小老弟以前沒少被那群書生忽悠,自從讀了自己注釋的《掄語》,對這些書生乃至孔老二都恨之入骨了。
    果如曆史記載的一樣,朱由檢性格極為極端。
    江寧笑著勸道:“殿下,您痛恨那些書生,臣能夠理解,可把這筆賬算到孔老二頭上,似乎有些不妥吧。
    畢竟他可是讀書人的至聖先師。”
    誰知朱由檢聽了,不以為然地冷哼一聲,說道:“二哥,您是不曉得這孔老二都做了些什麽。
    當年他周遊列國,四處遊說各國君王,一心想去齊景公那兒謀個官職,結果人家齊景公有晏嬰輔佐,根本不需要他。
    後來又想去楚王那兒求官,結果有人在楚王麵前說他壞話。
    他一輩子推崇周禮,既然如此,為何不去周天子那兒當官呢?
    反倒一生四處奔波,形如喪家之犬。
    再說那孟子,同樣遊說列國,還不就是為了謀個一官半職。
    當年在秦國,被商鞅斥責為滿嘴仁義道德,盡是空談誤國。
    後來還被自己的老師罵,說他滿口仁義道德,實則豬腦子一個。
    這倆人整天隻會高談闊論,推崇周禮,卻全然不顧天下大勢。
    浩浩蕩蕩的曆史潮流,順之則昌,逆之則亡,道路向來是向前發展的,哪有往後倒退的道理?
    就好比當年的建文帝,聽信方孝孺、黃子澄等人的話,一味推崇周禮,恢複井田製,最終丟了江山。
    書生誤國的例子數不勝數,所謂的聖人之言,不過是說給天下人聽的空話,真要落實,毫無用處。
    別看他們一個個整天之乎者也,依我看,全都是吃飽了撐的。
    抓起來餓他們幾天,看他們還敢不敢胡說八道。”
    江寧聽了,心中暗自欣喜,看來自家小老弟終於醒悟了。
    緊接著,朱由檢又開口說道:“山東曲阜的孔府,為何能曆經數百年屹立不倒呢?
    靠的不就是世修降表,見誰向誰下跪嗎?
    宋仁宗趙禎冊封孔子後裔為衍聖公,世代享受皇恩,賞賜不斷。
    可結果呢?
    金兵入侵北宋時,孔子第48代孫孔端友跟隨趙宋朝廷南渡,他弟弟孔友操卻留守曲阜,向金國稱臣獻表,被金國冊封為北宗衍聖公。
    他們平日裏不是提倡忠君愛國嗎?
    為何不一同南渡,或者誓死抵抗呢?
    後來蒙古滅金,北宗衍聖公又向蒙古上表稱臣,還讓族人參軍加入蒙古軍隊,去剿滅漢人義軍。
    就連當年太祖爺開創大明時,孔府還和北元眉來眼去。
    太祖爺大怒,下令衍聖公前往應天府朝見,結果衍聖公百般推辭。
    太祖爺龍顏大怒,再三下令,最後衍聖公才拖拖拉拉地去應天拜見太祖爺。
    太祖爺一番詢問後,痛斥當時的衍聖公,最後賞了他一頭毛驢,就打發他回曲阜了。
    結果回去的半路上,衍聖公就病死了。
    我都懷疑這是太祖爺暗中動的手,實在是瞧不上這些軟骨頭、沒骨氣的聖人後裔。”
    江寧聽完,驚得目瞪口呆。
    江寧著實沒想到,自家小老弟竟把事情看得這般透徹,看來自己先前真是小瞧了朱由檢。
    這時,朱由檢接著說道:“天下讀書人之所以都尊奉孔子為至聖先師,以曲阜孔府為精神領袖,不過是借著聖人的名號抬高自己身價罷了。
    他們入朝為官,作為儒家子弟抱團結黨,獨攬朝綱,肆意妄為。
    參加科舉得了功名,就不用繳納賦稅錢糧,也不用服徭役,便可以作威作福。
    他們怎會舍得放棄孔府門生、儒家子弟這塊金字招牌呢?
    說到底,真正為民為國的沒幾個,全都是一肚子壞水,男盜女娼之輩。
    據弟弟所知,就算把山東那三位藩王的家底綁在一起,也比不上孔府豐厚。
    那些錢財土地從哪來的?
    總不會是憑空掉下來的吧?
    還不都是曆朝曆代皇帝賞賜,加上他們巧取豪奪所得。
    所以我巴不得徐鴻儒那老東西,直接把曲阜孔府夷為平地,如此天下便少了一大禍害,看那些討厭的書生以後還怎麽折騰。”
    江寧聽後,趕忙開口勸導:“殿下,這些話在臣麵前說說就罷了,千萬不能在外人麵前講,一旦傳出去,定會惹來大麻煩。”
    朱由檢聽了點點頭,說道:“二哥放心,也就隻在你麵前說說,在別人跟前我不會講的。”
    江寧聞言,也點頭示意。
    隨後,眾人繼續行軍。
    經過數十日,大軍進入漢中。
    漢中端王朱常浩得知消息,立刻派人前去迎接江寧等人,並在王府設宴,準備款待他們。
    誰知朱由檢聽聞後,冷哼一聲,將來人直接罵了回去。
    江寧不明所以,朱由檢解釋道:“二哥有所不知,我這位王叔,癡迷佛法,不近女色,唯獨貪愛錢財。
    當年大婚時,幾乎天天跑去戶部索要銀子,前前後後要了二十萬兩,全被他藏入宮中,還哭訴自己沒錢。
    皇兄登基後,讓他來漢中就藩,他死活不願意,不停地哭訴手裏沒錢。
    皇兄無奈,最後又撥了一筆銀子,他才肯來。
    到了漢中就藩後,更是大興土木,把王府都快建成寺廟了,簡直丟盡了老朱家的臉麵。”
    江寧聽後,趕忙讓李若璉把駐守漢中府的錦衣衛找來詢問情況。
    一番詢問得知,這位端王在漢中境內加派各種賦稅,除了上交朝廷的部分,其餘全部進了自己腰包。
    他還時常花大筆銀子舉辦各種法會,邀請各地高僧來王府為他誦經祈福,甚至還逼死了百姓。
    江寧頭疼不已,直接將錦衣衛記錄的密檔甩給了朱由檢。
    朱由檢看完後,大為震怒,當場帶著皇明衛衝向端王府。
    朱常浩聽說大侄子來了,滿心歡喜地前來迎接。
    剛到王府門口,就看到朱由檢身著鎧甲,手持長槍,身旁幾千皇明衛個個殺氣騰騰,頓時嚇了一跳。
    神情尷尬地說道:“大侄子,數年未見,沒想到如今已如此英武。
    王叔先前聽聞你跟隨大軍前往西南平叛,本想在王府好好款待一番,盡盡地主之誼,卻不想大軍行進速度太快,派出去的人沒能追上。
    如今大軍班師回朝,可要讓王叔好好表示表示。”
    對於這位王叔,朱由檢沒什麽好印象。
    當初他們父子在東宮寄人籬下時,這幾個叔叔沒少給他們難堪。
    於是,他冷聲說道:“款待就不必了,本王今日找你是有公事。”
    朱常浩滿臉疑惑地問:“大侄子,不知是何事?”
    朱由檢冷笑幾聲,說道:“端王你在京城時,稱呼本王為大侄子,本王不挑你的理。
    但如今你該稱呼本王什麽?”
    朱常浩一時愣住,身旁王府總管趕忙小聲提醒:“殿下,您常年潛心禮佛有所不知,如今陛下重開宗人府,信王殿下是宗人府左宗正。”
    朱常浩這才反應過來,滿臉尷尬地說道:“端王朱常浩見過左宗正,不知左宗正前來所為何事?”
    朱由檢二話不說,直接讓皇明衛把錦衣衛呈上的證據交給朱常浩。
    朱常浩越看越驚恐,臉色變得煞白,竟當場哭了起來,淚如雨下,哽咽著說:“大侄子,你不知道王叔在漢中日子過得有多艱難。
    父皇在位時,一味寵愛福王,對我們兄弟幾個根本不怎麽關心。
    封王成婚、就藩這些事,壓根沒給過什麽賞賜。
    這王府還是陛下登基後下令給王叔修建的,王叔實在是窮怕了呀!”
    說著,竟直接把身旁的王府總管和長史推了出去,說道:“這些事都是他們背著王叔幹的,王叔對此毫不知情。”
    朱由檢看著自己的叔叔哭哭啼啼,丟人現眼,頓時火冒三丈,下令皇明衛當場斬殺王府總管和長史。
    隨後責令朱常浩退還侵占百姓的田地和財產,同時將朝廷賞賜給朱常浩的鹽引當場收繳,並罰銀三十萬兩。
    朱常浩聽後,當場差點昏死過去,接著不顧顏麵,在大庭廣眾之下放聲痛哭。
    朱由檢直接下令皇明衛開始抄家,最後光是足金足銀的各種佛像法器之類,就超出了上百件。
    見自己的心肝寶貝被抄走,朱常浩衝上前去,抱著不放。
    朱由檢見狀冷笑道:“王叔如此喜歡禮佛。
    那就和本王一同返回京城吧,到時候本王奏明皇兄,王叔直接去廣華寺出家當主持好了,正好方便王叔誦經祈福,鑽研佛法。”
    朱常浩聽後,整個人當場愣住,沒想到自己這個大侄子如此狠,居然要帶自己回京去出家當和尚。
    於是,他也不敢再撒潑打滾了。
    最後,朱由檢以宗人府左宗正的身份,對朱常浩發出嚴厲警告,若再聽聞朱常浩有任何違法亂紀之事,別怪他這個大侄子翻臉無情。
    隨後,朱由檢帶人離開,與江寧等人會合。
    江寧聽完朱由檢的處理方式,不禁感慨自家小老弟真是越發厲害,簡直快到六親不認的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