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觀山太保

字數:5497   加入書籤

A+A-


    江寧趕忙開口解釋道“陛下,臣並非要讓陛下重建關山太保去盜墓,而是用於考古。”
    聽到“考古”二字,朱由校滿臉疑惑。
    江寧耐心解釋道“陛下,如今的問題是,即便您不讓郭老大人去挖,民間盜墓賊依舊會盜掘古墓。
    那些被民間盜墓賊挖掘過的古墓,難免有所遺漏。
    屆時,咱們以考古的名義,讓郭老大人重新去檢查一遍。
    還有那些被民間百姓無意間挖出的古墓,也交由郭老大人挖掘考古並加以保護,把裏邊的東西妥善處理。
    如此一來,就不能單純算是盜墓了。”
    朱由校聽完,揉了揉額頭,沒好氣道“說了半天,這不還是盜墓嘛!
    不過是從主動盜墓變成被動盜墓,換湯不換藥呀!”
    江寧笑著解釋“陛下,盜墓賊所到之處,寸草不留,連墓主的屍骸都不放過。
    但郭老大人是個講究人,他隻拿器物,絕不打擾墓主安息,事後還會重新回填。
    再者,挖出來的東西全部登記造冊,能變現的就換成銀子,換不成銀子的,回頭可以建個博物館,將其全部陳列起來,供百姓們參觀。”
    朱由校疑惑地問道“博物館是什麽東西?”
    江寧解釋道“就是專門展覽曆朝曆代珍寶,給百姓觀看的場所。
    屆時百姓一看,哦,原來朝廷挖掘出來的東西都放在這兒展示,並沒有拿去售賣或者私藏,如此百姓們也更容易接受。”
    朱由校聞言,看了看郭允厚,隻見郭允厚滿臉興奮地說道“陛下放心,老臣絕對守規矩!”
    朱由校心中暗忖,這郭允厚算是徹底魔怔了,不讓他盜墓估計不太可能,而江寧的提議倒也算是個折中的辦法,目前看來也隻能如此。
    隨後點了點頭,對方正化說道“方大伴,你去把東西拿來吧。”
    方正化領命,不多時便拿著一個紫檀木盒子過來,遞給郭允厚。
    郭允厚打開盒子,隻見裏麵赫然擺放著一枚巴掌大的金牌,上麵刻著“關山太保”四字,他拿在手裏,滿心歡喜地端詳起來。
    江寧見狀,輕咳兩聲。
    郭允厚趕忙行禮道“老臣多謝陛下成全!
    陛下放心,老臣今後一定好好盜墓……啊!
    不對,好好考古!”
    朱由校滿臉無奈地說道“郭允厚,朕今日將太祖年間流傳下來的關山太保金牌賜予你,同時東廠那一千人馬也劃歸你調遣。
    但從今往後,關山太保的一舉一動都必須隨時向朕匯報。”
    郭允厚趕忙點頭答應。
    隨後朱由校轉頭對老魏說道“魏大伴,回頭把那一千人從你東廠的名冊上抹去,今後就讓他們跟著郭老摳辦事。”
    老魏點頭,如此一來,自己也算和郭允厚撇清了關係,這老家夥日後盜墓造的孽也不會算到自己頭上,不影響自己的功德。
    就在此刻,江寧趕忙接口補充道“對了,郭老大人,今後您挖到的物件,無論售予何人,務必詳細登記造冊,確認買主身份,且一定要與對方簽下文書,明確規定物件隻能留存於大明境內,絕不可賣到境外。
    一旦有人膽敢私自將其售往境外,朝廷必定追究到底。”
    郭允厚趕忙點頭應道“江大人放心,老夫曉得,老祖宗留下的東西,自然是要留給子孫後代,怎能便宜了外人。”
    見這一樁事暫且告一段落,江寧剛鬆了口氣,卻瞅見郭允厚一個勁兒地朝自己擠眉弄眼。
    江寧心裏明白,這郭老摳是急著要動手幹起來了。
    於是,江寧輕咳一聲,說道“陛下,前兩日臣前往城外神虛觀上香時,臣的師父告知臣,他老人家夜觀天象,算出數年之後,陝西、河南一帶恐有大災,屆時赤地千裏,莊稼恐顆粒無收。”
    朱由校聽聞此言,大驚失色,一旁的老魏和郭允厚也坐不住了。
    他們這些在朝堂任職的官員,自然深知江寧這番話的分量。古往今來,不知多少王朝就覆滅在這類天災人禍之上。
    朱由校焦急地問道“江愛卿,老神仙當真這麽說?”
    江寧心中暗自歎息,默默念叨“師傅,徒兒又得對不住您老人家了,還望您多多包涵。”
    隨後,他一臉正色地回道“回陛下,師傅確實如此所言。
    他本打算過幾年再說,畢竟現在說出來,恐無人相信,這事兒還得過幾年才會發生,隻是他喝醉酒,在臣麵前說漏了嘴。”
    朱由校急得在原地來回踱步,說道“老神仙向來神機妙算,有鬼神莫測之能,他說的話必定是真。
    這可如何是好啊!”
    江寧趕忙說道“陛下,既然此事數年之後才會發生,咱們不妨未雨綢繆,提前做些準備。”
    朱由校看向江寧,說道“江愛卿,說說你的想法。”
    江寧接著說道“陛下,咱們可派遣人手,征調民夫,在河南、陝西兩地挖渠修井,大興水利。
    為應對數年之後可能到來的幹旱做準備,如此或能保證天災降臨時,百姓尚有活命的口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朱由校點頭稱是,說道“既然如此,此事年後立刻著手辦理。”
    江寧偷偷朝郭允厚使了個眼色,郭允厚頓時明白過來。
    回想當初江寧回京後說要讓自己在陝西、河南兩地“挖個夠”,鬧了半天,原來是讓自己去挖渠修井、興修水利。
    不過,隻要能讓自己回到陝西、河南,那便如魚得水。
    郭允厚當即一臉正色地說道“陛下,江大人的提議極為穩妥。
    老臣懇請陛下恩準,年後老臣願親自前往陝西、河南督辦此事。”
    朱由校瞥了郭允厚一眼,冷哼一聲道“郭允厚,你打的什麽主意,朕會不知道?
    就算派人,也該派工部的人去。
    你去能做什麽?難道是去搜刮百姓的稅賦?”
    郭允厚一聽,頓時急了,決心好好表現一番,說道“陛下,老臣也通曉水利之事。
    您須知,河南、陝西兩地,向來民風剽悍。
    漢唐之時,此地更是國都所在,繁華昌盛,盛極一時。
    就連太祖開國之際,也曾考慮遷都西安,隻是後來擱置了。
    究其原因,蒙元統治期間,將關中平原直接當作養馬場,肆意破壞,致使水土流失,土地變得貧瘠。
    當年太祖從蒙元欽天監俘虜的那批人,就曾向太祖進言,若想讓西安恢複到漢唐時的盛況,必須大量植樹造林,恢複山林地貌,以此蓄水養土。
    太祖年間,也曾鼓勵百姓在河南、陝西兩地大力植樹造林,涵養水土。
    奈何當時北方戰亂頻繁,人口銳減,最終也隻恢複到漢唐時期的兩成。
    前些日子,老臣巡視河南、陝西兩地時,發現山林多遭砍伐,水土流失逐年加劇。
    所以,為應對數年之後的天災,不僅要挖渠修井、大興水利,還需植樹造林,保護水土。”
    聽著郭允厚說得頭頭是道,朱由校不禁暗自驚訝,看來這郭老摳確實有些真本事。
    江寧則悄悄向郭允厚豎起大拇指,心中暗讚“老郭,行啊!
    現場瞎編都能說得這般一本正經、有理有據,不愧被稱作祖師爺級別的人物!”
    朱由校點頭說道“既然如此,那年後此事便交由你去辦。
    至於屆時需要征調多少民夫,如何興修水利,你擬個詳細章程呈給朕看。”
    郭允厚趕忙領命,恭敬說道“老臣多謝陛下委以重任,老臣定不會讓陛下失望。
    不過,老臣還有一事相求。”
    朱由校一聽,當場就怒了,喝道“郭老摳,你別太得寸進尺!
    朕都已經這般容忍你了!”
    郭允厚神情尷尬,趕忙說道“陛下,老臣想向陛下討要一人,讓他協助老臣辦事。”
    朱由校聞言,頓時鬆了口氣,生怕郭允厚又提出什麽離譜要求,隨即問道“你想要誰?”
    郭允厚嘿嘿一笑,說道“老臣想要左光鬥。”
    聽聞郭允厚指名道姓要左光鬥,在場幾人皆是一愣。
    江寧心中暗喜,暗道“老郭可太夠意思了,剛幫他解決了事兒,他立馬就幫我拔掉朝堂上左光鬥這個刺頭。”
    朱由校則麵露疑惑,問道“郭允厚,左光鬥乃是禦史大夫,你要他作甚?”
    郭允厚趕忙解釋道“陛下,左光鬥此人同樣精通水利事務。
    有他協助老臣,必定能讓事情事半功倍。”
    朱由校聽後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那年後便讓他隨你一同去陝西吧。”
    郭允厚趕忙行禮,說道“老臣多謝陛下!”
    喜歡天啟朝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天啟朝第一攪屎棍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