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優勢在我

字數:6010   加入書籤

A+A-


    隨後,五軍都督府一眾大佬紛紛大擺宴席,宴請朝堂諸位同僚,江寧自然也不例外。
    一時間,朝堂上的一眾大佬紛紛前來道賀。
    朱由校雖未親臨,但派了方正化前來,足見恩寵。
    畢竟江寧所獲賞賜非同尋常,單說那三件蟒袍,在大明可謂獨樹一幟,且皆是規格最高的坐蟒袍。
    這要是放在嘉靖、萬曆年間,或許還算常見。
    嘉靖皇帝在位時,賞賜臣子蟒袍多達87次,萬曆皇帝更是誇張,賞賜臣子蟒袍高達181次,當真可謂“蟒袍遍地走,飛魚不如狗”。
    然而,自朱由校登基以來,賞賜蟒袍的次數極少,獲賜蟒袍的臣子更是屈指可數。
    內閣三位閣老中,除孫承宗獲賜坐蟒袍外,袁可立獲賜的是行蟒袍,薛國觀獲賜的則是飛魚服。
    如今,五軍都督府五位大佬皆獲蟒袍,其地位可謂如日中天,由此也能看出朱由校對五軍都督府的重視程度。
    江寧在家中連續大擺宴席三天。
    小老弟溫體仁為感謝江寧對自己晉升的幫助,親自提筆寫下“敕造忠義侯府”。
    溫體仁不負才子之名,字跡剛勁秀麗,江寧十分喜歡,隨後安排人將其製成匾額,掛在府門之上。
    與此同時,為避免太過顯眼,江寧上書朱由校,主動請求辭去京營總督一職。
    朱由校得知後,立刻將江寧召進皇宮,痛心疾首地說道“江兄啊,做人要是沒有夢想,與鹹魚有什麽區別?
    你如今不過獲封侯爵,上麵還有公爵之位,更有佩享太廟、陪葬皇陵等無上榮耀,你都尚未企及,怎麽就想著辭去京營總督的差事?
    難道你準備回家躺平,混吃等死不成?”
    聽到朱由校的質問,江寧尷尬不已,趕忙解釋道“陛下,臣絕無躺平混吃等死之意。
    隻是如今朝廷推行文武分治,京營總督掌管京營全部兵馬,除聖旨之外,唯有京營總督有權直接調動兵馬。
    為維持文武平衡,臣才決定主動辭去此職。”
    說罷,江寧從懷中掏出朱由校最早賜給自己的調兵金牌,放在桌案之上。
    聽聞江寧所言,得知他並非要消極怠工,朱由校這才鬆了口氣。
    仔細思量,江寧的話確實在理。
    如今朝堂實行文武分治,五軍都督府若要調兵,必須有聖旨,否則根本無法從京營調動一兵一卒。
    但江寧擔任的京營總督一職卻是個例外,無需聖旨便可調動部分兵馬。
    再加上江寧如今風頭正盛,確實該撤銷這一官職。
    隨後,朱由校笑著說道“江兄,京營總督的差事你可以辭去,但咱兄弟倆,有何事、何話,盡管對朕直說,別藏著掖著。”
    說著,便將金牌塞回江寧懷中,又笑著道“京營總督的差事雖讓你辭了,但這金牌你且留著,說不定哪天就能派上用場。”
    江寧聞言,當場一陣無語。
    也幸虧自己與朱由校情同兄弟,換做其他臣子,不用主動請辭,皇帝若心慈手軟,也早就擼了這差事。
    要是心狠一些,直接找個由頭就把人收拾了。
    畢竟除了京營士兵,自己還能調動京城所有錦衣衛,倒也不愁手底下沒人辦事。
    想到此處,江寧眼眶泛紅,說道“陛下放心,臣定當全力以赴。”
    眼見江寧收下金牌,朱由校滿意地點點頭,說道“江兄,這才對嘛!
    眼瞅著快過年了,你家裏要是還缺啥,盡管跟朕說,朕都給你備齊咯。”
    江寧思索片刻,說道“謝陛下,臣家裏什麽都不缺。
    陛下,要不您給臣放幾天假,讓臣能在家好好歇一歇。”
    朱由校聽後,連忙搖頭道“這可不成,朝廷有朝廷的法度,朕怎能因私情壞了規矩?
    再者說,你如今身為大明新晉勳貴,理當為百官表率。
    要是沒別的事,就趕緊回家吧,記住以後可別無故曠工,不然小心朕扣你俸祿。”
    江寧無奈,隻得起身告辭,返回家裏與兩位夫人一起置辦年貨,準備過年。
    就在京城一片熱鬧祥和之時,山東戰場上,因天寒地凍,朝廷大軍與白蓮軍在兗州陷入對峙。
    朱由檢之前曾向皇明衛將士許諾,平定白蓮之亂後,帶他們回京過年。
    可如今,這承諾成了泡影,朱由檢隻覺丟了麵子,整日暴跳如雷。
    對此,何可綱也隻能盡力安撫。
    這一日,中軍大營升帳議事。
    眾人麵對當前的天氣狀況、季節因素,以及白蓮軍隻守不攻的態勢,都感到無可奈何,一時間士氣有些低落。
    何可綱無奈地開口道“如今咱們隻能先這麽耗著,貿然出兵的話,風險實在太大,弄不好就會大敗而歸。
    所以本將決定,等年後開春,再一舉平定白蓮教之亂。”
    在場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就在這時,朱由檢卻不幹了,他站起身來,一臉嚴肅地說道“兗州這地方,曆來大規模征戰達50餘次,其中是非曲折,難以言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但史家都注意到,正是在這片古戰場上,決定了無數王朝的興衰榮辱。
    兗州地處交通要衝,乃曆代兵家必爭之地。
    當年中山王徐達奉太祖之命,兵分三路,便是先取山東,而後會師北上,從而一舉大敗元軍。
    山東被攻克的消息傳到大都,元帝見大勢已去,慌忙準備逃往漠北草原。
    正德三年,白衣賊作亂,劉六、劉七率領白衣賊縱橫數省,無人能擋,最終還是被朝廷大軍在山東戰場剿滅,前後持續數年的白衣之亂就此平息。
    就在一年前,本王與江大人有幸親率十萬京營兒郎,征討西南數省,先後平定奢崇明、安邦彥之亂,大獲全勝。
    本王就不明白了,為何大家都在念叨著項羽被困垓下,難道這兗州古戰場,對我們來說就注定凶多吉少?
    一年前,本王投身軍旅,先是平定西南數省,再到如今收複山東失地,朝廷官兵所到之處,百姓竭誠歡迎,真可謂占盡天時,那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景象,猶在眼前。
    短短時間,難道這兗州就竟至於一變而成為我們的葬身之地了嗎?”
    聽著朱由檢慷慨激昂的陳詞,在場眾將皆麵露苦澀。
    眼見眾人如此垂頭喪氣,朱由檢大怒,怒吼道“無論怎麽講,十萬對十五萬,優勢在我!
    你們要是不上,本王親自上!”
    在場眾將聞言,無不為之震撼。
    這位信王殿下實在是太過瘋狂了,竟敢說出這般豪言壯語!
    不過,這倒也符合他的行事風格,此前他率三千人與白蓮軍五萬人對戰,一路追著對方砍殺,直接把白蓮軍打得人仰馬翻、落荒而逃。
    何可綱無奈地歎息一聲,隨後下令眾將各自返回軍營。
    看著朱由檢離去的背影,他滿心無奈。
    就在這時,曹變蛟趕忙走上前來,說道“何叔,您別生氣,殿下就是這脾氣。
    當初在西南的時候,江大人和魏公公都勸不住他,就連魏公公都被殿下拉去充作壯丁,直接帶上了戰場。
    殿下也是一心為了戰事。”
    何可綱一臉嚴肅地說道“小曹,我跟你說了多少次,在軍中要以官職相稱,這裏哪有你什麽何叔。”
    曹變蛟趕忙應道“晚輩知道了,何叔。”
    何可綱一陣無語,隨後便去巡視軍營。
    如今雖然天寒地凍,但朝廷的補給一直較為穩定,將士們能吃飽飯、穿暖衣,不至於在這冰天雪地的戰場上忍饑挨餓。
    新任山東巡撫謝學龍,與英國公張維賢忙著安撫百姓。
    然而,山東戰場規模龐大,受波及的百姓眾多,兩人商量後,決定將一部分百姓分別安置到山西、北直隸以及南直隸。
    對此,山西巡撫喬允升、北直隸巡撫劉宗周、南直隸巡撫王紹徽也是全力配合。
    如此一來,山東戰場的壓力減輕了不少。
    而原本的山東巡撫趙顏,被錦衣衛在登州府抓獲。
    押送京師,交由三法司會審,大家都清楚,這位趙巡撫怕是九族難保了。
    畢竟山東出了這麽大的亂子,再加上趙顏這些年在山東胡作非為、貪贓枉法、欺壓百姓,罪證都已被搜集齊全,等待他的隻有滅頂之災。
    朱由檢回到軍營,怒火中燒,卻又無計可施。
    畢竟來山東之前,江寧再三叮囑,一切行動要聽從何可綱指揮,不得擅自做主。
    對於這個二哥,朱由檢十分敬重,倒也沒做出格的事。
    就在這時,一隊皇明衛斥候帶著幾十人靠近軍營,來到營門之外。
    亮明身份後,士兵趕忙通知何可綱和朱由檢。
    二人得到消息,趕忙前來查看。確認身份後,將眾人放進軍營。
    看著這多出來的幾十人,朱由檢和何可綱眉頭微皺。
    一名皇明衛斥候趕忙說道“啟稟何將軍、殿下,這些人是從兗州府逃出來的。
    其中一人自稱是衍聖公孔胤植之子孔興燮,剩下的都是孔府族人。
    不知如何處置,便帶了回來。”
    何可綱聽後一陣無語,山東孔府投靠白蓮教一事,在朝堂上鬧得沸沸揚揚,民間百姓也對其破口大罵。
    沒想到這燙手山芋竟被他們自己帶了回來。
    但見朱由檢一臉無所謂,何可綱便也不再多言。
    喜歡天啟朝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天啟朝第一攪屎棍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