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配享太廟陪葬皇陵

字數:6014   加入書籤

A+A-


    下人匆匆返回府內,江寧見去而複返的下人,眉頭緊皺。
    下人趕忙說道“侯爺,門外兩位大人說有十萬火急的公務,必須向您當麵匯報。”
    江寧一聽,頓時大怒,將手中的青竹狠狠扔下。
    下人被嚇了一跳。
    不過,江寧很快冷靜下來,說道“既然這樣,那就請他們進來吧。”
    隨後,他跟柳若煙打了聲招呼,便轉身離開。
    不多時,畢懋康和王徵二人被請進客廳,見到了江寧。
    江寧微微一怔,沒想到會是他們二人。
    於是開口問道“畢大人、王大人,你們找本侯所為何事?”
    畢懋康趕忙起身行禮,神情激動地說“侯爺,先前按照您的提議,燧發槍已經改良完畢,經過數次試驗,其威力、速度和準度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江寧聞言,心中大喜,說道“那可真是太好了,那就趕緊安排量產。”
    畢懋康說道“侯爺,下官此番前來正是為此事。
    先前的燧發槍槍管由工匠捶打製成,速度太慢。
    於是下官在大明皇家科技院找到了王徵王大人,王大人說他在《永樂大典》中見過一種磨床,通過人力腳踏操作。
    所以下官想嚐試一下,可如今陛下規定,所有官員和皇家科技院的工匠每年隻能查閱《永樂大典》兩次,下官和王大人都已查閱過兩次,無法再查閱了,所以想請侯爺幫忙。”
    江寧走到王徵麵前,笑著問道“王大人,你確定在《永樂大典》中真見過這種磨床?
    該不會又想忽悠本侯帶你去看《永樂大典》吧?”
    王徵趕忙起身行禮,說道“侯爺,下官真的見過這種磨床圖紙,而且永樂年間就有使用記錄,隻是後來不知為何失傳了。”
    江寧繼續笑著問“那你從哪得知這些消息的?”
    王徵脫口而出“下官是聽宋應星宋大人說的。”
    話一出口,他頓時意識到說錯了,趕忙改口道“這是下官從古籍中了解到的。”
    江寧笑了笑,問道“那不知宋應星宋大人最近在忙什麽呢?”
    王徵回答“回侯爺,宋大人最近好像在編撰《天工開物》,但因官員每年隻能查閱兩次《永樂大典》,所以進展不大。”
    江寧頓時明白,肯定是王徵又想查閱《永樂大典》,正巧畢懋康量產燧發槍遇到難題,這小子便拉著畢懋康來找自己了。
    不過,江寧並未點破,而是笑著說“既然如此,那本官就幫你們這一次。
    還有那位宋應星宋大人,當初也是本官招攬的人才,可惜被徐光啟那個老六給拐跑了。”
    聽到江寧的話,二人頓時興奮起來。
    隨後,江寧讓人把正在鎮撫司衙門辦公的高文彩找來,又將自己的禦賜金牌遞給他,說道“小高,你拿本侯的金牌,帶畢大人和王大人,順便去皇家科技院把宋應星宋大人也叫上,一起去查閱《永樂大典》。”
    高文彩領命,帶著二人匆匆離開。
    看著幾人離去的背影,江寧心中暗自思索,《永樂大典》中竟藏著這麽多好東西,看來存放在南京的那套《永樂大典》不能再留了,不然遲早被偷光。
    於是,他立刻穿好官袍,騎馬來到宮門之外,遞上腰牌,徑直前往禦書房。
    朱由校聽聞江寧求見,微微一愣,趕忙讓方正化把江寧請進來。
    一見麵,朱由校笑著調侃道“江兄呀,朕給你放了15天休沐,你不在家好好歇著,今兒怎麽又進宮了?
    是不是手癢,想給朕做菜了?”
    江寧沒好氣地說“陛下,您別扯淡了,臣找您是有正事。”
    隨後,江寧將《永樂大典》的事情詳細說了一遍。
    朱由校聽後,點了點頭,隨即讓方正化傳旨給正在江南等地查抄寺廟的曹化淳和李若愚,命二人將存放在南京的《永樂大典》運回京城。
    江寧趕忙說道“陛下,此事一定要辦好,一卷一冊一張紙都不能落下。”
    朱由校點頭應下。
    眼見公事談完,江寧轉身就想溜,卻被朱由校一把拉住,說道“江兄,陪朕喝一杯。”
    江寧趕忙搖頭“陛下,臣戒酒了。”
    朱由校又說“江兄,那給朕做幾道菜?”
    江寧再次搖頭“陛下,臣連菜也戒了。”
    朱由校頓時目瞪口呆,最後無奈地歎了口氣,說“既然如此,那咱們兄弟二人便品茗論道吧。”
    說著,拉著江寧來到禦花園的涼亭。
    方正化早已命人備好茶桌、點心、堅果和蜜餞。
    二人在涼亭坐下,喝起茶來。朱由校笑著問道“江兄,接下來有什麽計劃?”
    江寧搖搖頭,說“沒有計劃。
    如今朝廷各項事務運轉正常,國庫充實,隻需穩步發展就行。”
    朱由校又問“江兄,那你對大明的未來有什麽看法?”
    江寧依舊搖頭,調侃道“坐著看,躺著看,怎麽看都行。”
    朱由校見江寧不接話,沒好氣地說“江兄,朕發現你現在怎麽越來越不求上進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你看看滿朝文武,孫師傅、袁愛卿,還有英國公張維賢、陳策、沈有容,他們都多大年紀了,最年輕的也快60了,還每日起早貪黑。
    你才101novel.com歲,怎麽就沒了年輕人的朝氣?”
    江寧沒好氣地回應“臣天生就不求上進,混吃等死,不學無術。
    要不陛下罷了臣的官,讓臣回家養老算了。”
    聽到江寧這話,朱由校一陣無語,心中暗忖,看來自己把好兄弟壓榨得太狠,導致江寧如今開始消極怠工了,這樣下去可不行。
    於是,朱由校決定施展老朱家祖傳的忽悠大法,笑著說道“江兄,你才101novel.com歲,人生才剛剛開始,不妨想想以後有什麽夢想?
    比如說陪葬皇陵、配享太廟,百年之後讓太子為你披麻戴孝撫靈。”
    江寧搖搖頭,一臉無所謂地說“臣可沒那麽大的理想抱負。
    等臣死了,就讓子孫把臣一把火燒了,骨灰必須抹到牆上。
    都說我一輩子爛泥扶不上牆,得讓他們看看,我是怎麽上牆的!
    骨灰還得抹在外牆上,活著內向了一輩子,死後必須外向一回,而且要盡量抹高點,低了狗尿尿能打濕。
    生前混得低三下四,死後無論如何也要做一回人上人!”
    朱由校聽完,驚得目瞪口呆。
    看著江寧一臉正經的模樣,朱由校痛心疾首地說道“江兄,你怎能如此?
    做人若無夢想,與鹹魚何異?
    你如今不過才是侯爵之位,這還是當初朕費盡周折為你爭取來的,之上還有公爵,將來甚至還能追封你為王,這些你竟都不想要?”
    江寧笑了笑,端起茶杯,將茶一飲而盡,緩緩說道“陛下呀,您對臣的理解過於狹隘了,這可不像是一位帝王應有的胸懷。
    當鹹魚又有什麽不好的?
    有時想想,官做到多大才算大呢?
    臣如今已然認清了自己的位置,陛下您同樣也該擺正自己的位置。
    按理說,這些話於君臣之間而言,本有些多餘,但咱們既是君臣,更是兄弟,倒也不妨一談。”
    朱由校聽後,臉色一黑,沒好氣道“好啊,朕可先多謝你了。”
    江寧微微一笑,說道“陛下不必客氣。”
    接著又道“大明如今的中興之路,可謂是浩浩蕩蕩,身處朝堂之上的每一個人,都身處洪流之中。
    其間,不少人憑借自身努力或是運氣,站到了潮頭之上。
    這潮頭之上,風光無限,誘惑無限,同樣也是風險無限,看個人如何把握。
    從錦衣衛同知,到五軍都督府中軍左都督,再到當朝世襲侯爵,臣僅用了三年時間,這已然算是順遂了。
    當年若不是陛下指名道姓要臣入朝為官,說不定臣這會兒還在經營酒樓呢。
    當然,入朝為官並非不好,隻是對臣而言,開酒樓的日子更加逍遙自在罷了。”
    朱由校先是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隨後笑著說道“江兄,你還是如此能言善辯,慷慨激昂。
    你當初就不該去開那破什麽酒樓,朕真後悔沒早點認識你。
    若能早些認識你,趁你還未開酒樓之時,便拉你入朝為官,也省得你如今整日胡思亂想。”
    江寧笑著回應“所以說,人存一份敬畏在心中。
    看別的可以模糊,但看底線一定要明楚。
    人要懂得知足常樂,如此,無論為官還是為民,都能活得踏實、過得安心。”
    朱由校聽了,眼眶瞬間泛紅,動容地說道“江兄,這幾年辛苦你了。
    朕此生都不會忘記,有你這樣一位好兄弟,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助朕匡扶江山社稷。”
    說罷,他轉頭對方正化說道“傳旨,忠義侯江寧,忠心事國,恪盡職守,特賜百年之後配享太廟,陪葬皇陵。”
    江寧聞言,當場愣住。
    自己說了這麽多,本來是希望朱由校別再給自己加擔子了,沒想到不但沒減輕擔子,反而還加賞了。
    方正化也徹底傻了,這樣的賞賜對臣子而言,堪稱無上榮耀。
    可問題是,江侯爺今年才二十歲,如此賞賜著實太早了。
    但他還是趕忙領旨。
    喜歡天啟朝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天啟朝第一攪屎棍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