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訪賢續道問史遷
字數:3949 加入書籤
眼見時空泛起危機的漣漪,小普神色一凜,雙手再次快速結印,口中吟誦古老的道訣。
周身光芒如洶湧波濤,向著那股幹擾時空的力量衝擊而去。
光芒與力量相互交織、碰撞,一時間,時空旋渦劇烈顫抖,發出陣陣沉悶的轟鳴。
小普大喝一聲,將全身的道力凝聚於一點,如同一把絕世利刃,硬生生地將那股幹擾之力劈開。
時空瞬間恢複了平靜,那道幽光閃爍的時空之門也再次清晰穩定地浮現。
小普轉身看向眾人,說道:“此乃時空亂流中的邪惡之力,雖暫被吾壓製,然其警示吾等,道之探索充滿變數與危機。方才與牛頓先生的交流,讓吾等對引力與道之關聯有了新的思考。如今,我們當繼續這穿越時空之旅,探尋更多道之奧秘。”
曆史學家思索片刻後,眼中一亮,說道:“先生,若要深入探究道在世間萬物發展與人類文明進程中的體現,司馬遷堪稱一位不可多得的賢達。他以如椽之筆,書寫了從上古至漢初的浩瀚曆史,其中或蘊含著道在人事興衰、朝代更迭中的深刻痕跡。吾等不妨前去拜訪。”
小普點頭稱善,與曆史學家一同來到時空之門前。
小普雙手舞動,口中念念有詞,一道道符文在門前閃爍。
他轉頭看向曆史學家,說道:“兄台,此次拜訪司馬遷先生,還需你憑借對曆史的深刻理解,助我精準定位那時代的時空坐標。”
曆史學家微微點頭,閉上眼睛,腦海中浮現出關於司馬遷所處時代的政治、文化、社會等多方麵的知識脈絡。
他緩緩說道:“先生,那是一個大一統初成,文化逐漸融合的時代,漢朝初立,民生尚在恢複之中,此時期的時空氣息應帶有新生與古樸交融之感。然這曆史的長河浩渺,時空的紋理錯綜複雜,吾雖知曉大概,卻也難以精準把握那確切之坐標。”
小普眉頭微皺,說道:“吾亦感知到此次穿越之不易,時空之門的能量波動似與往常不同,似有諸多錯亂之象。”
說罷,他加大了手中的法訣力量,試圖穩定門戶。
曆史學家則在一旁努力回憶著更多細節,他說道:“先生,可嚐試將時間聚焦於漢武帝建元年間,彼時文化興盛,儒道思想亦在朝堂與民間開始新的交融碰撞,此時期或許更易探尋道之痕跡。且吾記得,司馬遷於彼時正潛心修史,其對曆史與道的感悟想來更為深刻。”
小普依言調整著時空之門的能量波動,然而,就在他們即將鎖定坐標之時,一股奇異的能量從門內湧出,差點將眾人掀翻。
小普急忙穩住身形,說道:“此能量甚是怪異,似在幹擾吾等之定位。”
曆史學家心中一驚,思索片刻後說道:“先生,莫非是吾等觸動了時空長河中的某些禁忌?或是這一時期的曆史進程有著特殊的保護機製?”
小普沉思片刻,說道:“不管如何,吾等切不可半途而廢。”
他深吸一口氣,將自身的靈力提升到極致,再次與曆史學家一同仔細梳理時空坐標。
經過一番艱難的努力,他們終於成功鎖定了目標。
隨著光芒逐漸變強,時空之門內的景象開始變幻,眾人看到了古老的華夏大地,山河壯麗,田野間百姓辛勤勞作。
小普率先踏入,眾人緊跟其後。
他們沿著一條蜿蜒的小路前行,不久便來到了一座古樸而寧靜的庭院之中。
庭院的圍牆由石塊堆砌而成,爬滿了藤蔓,幾株古老的鬆柏矗立在庭院角落,透著歲月的滄桑。
正房的屋簷微微翹起,木質的門窗雕刻著精美的花紋,顯示出漢代建築的獨特韻味。
司馬遷正於案前奮筆疾書,竹簡在他手下發出輕微的摩擦聲。
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他專注的麵容上,周圍擺滿了成卷的竹簡和筆墨紙硯,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墨香。
小普上前,恭敬地行禮道:“司馬遷先生,晚輩等自後世而來,特為求道問史,望先生不吝賜教。”
司馬遷擱下筆,抬起頭來,目光中帶著一絲疑惑與好奇:“自後世而來?此乃奇事。諸君欲問何事?”
曆史學家急忙說道:“先生,您所著《史記》,記錄了無數英雄豪傑、帝王將相,以及朝代的興衰交替。吾等在探尋一種名為‘道’的宏大理念,它貫穿自然與人事。您在著史過程中,可曾察覺到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背後左右著曆史的走向,如同江河之水,雖蜿蜒曲折,卻有其既定的流向,此或為道之體現?”
司馬遷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後說道:“吾著史之時,確見諸多事例,似有某種規律。如秦之統一六國,雖憑虎狼之師與商鞅之法,然亦順應了當時天下大勢,百姓渴望結束戰亂,此大勢或可視為一種道。而秦末失道,苛政猛於虎,致使民怨沸騰,終致覆滅。漢興之後,高祖約法三章,與民休息,此亦為順應民心之道。然道之內涵,非止於此。吾觀漢武帝之世,雖大興儒術,然道家無為而治之思想亦在暗中影響國策。如鹽鐵之議,其中便有儒道思想對經濟政策之博弈,此亦為道在時政之體現。”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小普接著說道:“先生所言極是。道在曆史之中,有時彰顯為人心向背,有時體現為製度的興廢。在吾等所處之未來,亦有諸多文明的興衰交替,皆不離道之範疇。如科技之發展,若能造福蒼生,順應自然,則繁榮昌盛;若為私欲所驅,破壞自然平衡,則易引發災禍。以吾等之經曆,曾見一星球文明,因過度追求科技之力,不顧生態之平衡,終致資源枯竭,文明亦隨之崩塌。此與秦末之失道,何其相似。”
物理學家也說道:“先生,從科學角度看,曆史進程中的能量流動與轉化,亦與道相關。例如農業社會中人力、畜力的運用,到工業革命後蒸汽動力、電力的興起,這些能量的變革推動著社會結構與文明形態的變化,而這背後或許也有著道的引導,使能量的利用與人類社會的發展相協調。在吾之研究中,發現能量的傳遞與轉換似遵循某種隱秘的秩序,此秩序或與道之法則相通。如熱能、電能、機械能之間的相互轉化,其效率與平衡的維持,恰似道所倡導的陰陽調和。”
隊長則分享道:“在宇宙探險中,吾等亦發現不同星球上的文明遺跡,其發展軌跡或因遵循或違背某種自然與社會之道而各異。有的文明因過度開發資源而毀滅,有的則因和諧共生而延續,此與地球曆史上的文明興衰有著相似之處。吾曾見一星球,其文明高度發達,然其在發展過程中,破壞了星球之磁場與生態,最終被宇宙之力量所吞噬。此警示吾等,無論是地球文明,還是宇宙諸文明,皆需遵循道之規律,方能長久。”
司馬遷聽得入神,不禁感歎道:“諸君所言,令吾大開眼界。吾雖著史,然對這貫穿古今、涵蓋宇宙之‘道’,此前亦僅朦朧感知。今日聽諸君闡述,方知其博大精深。”
眾人正沉浸於熱烈的討論之中,忽然,庭院上空風雲突變。
原本晴朗的天空瞬間被烏雲籠罩,烏雲如墨汁般翻滾湧動,呈現出種種詭異的形狀,似蛟龍盤旋,又似鬼魅猙獰。
空氣也變得凝重起來,呼吸之間仿佛有一股壓抑的力量。
遠處隱隱傳來低沉的轟鳴,仿佛是遠古巨獸的咆哮,又像是時空深處傳來的悲歎。
那股陰森的氣息彌漫開來,似有一雙無形的眼睛在黑暗中窺視著他們,一場新的危機悄然降臨。
喜歡修仙修傻了請大家收藏:()修仙修傻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