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海納百川
字數:3230 加入書籤
眾人正沉浸於對六十五章深意的思索之中,小普心中又湧起對六十六章的期待,他暗自思忖,這一章又會蘊含怎樣的超凡智慧呢?怡寶也睜著好奇的大眼睛,在一旁靜靜等待,仿佛即將開啟一場新奇的冒險之旅。
老子見狀,便輕聲吟道:“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小普聽後,心中不禁一怔,暗自想道:“江海能納百川,竟是因為它甘於處在下位,這與常理中追求高位、爭先的觀念如此不同。難道在為人處世、治理天下時,謙遜退讓才是真正的大道?”他眉頭緊鎖,眼神中滿是疑惑與思考,似乎在努力重構自己過往的認知體係。
怡寶則在心裏琢磨著:“聖人若要領導民眾,就得言語謙遜,把自身置於民眾之後,這可需要多麽寬廣的胸懷呀。為什麽要這樣做呢?這樣真的能贏得民眾的擁護嗎?”她那粉嫩的小臉寫滿了困惑,小手不自覺地揪著衣角。
小普率先發問:“老君,聖人為何要如此刻意地放低姿態?這在現實中真的可行嗎?畢竟很多人都在追逐地位與榮耀,若一味退後,豈不是會被人忽視或輕視?”說罷,他滿心期待地看著老子,渴望得到清晰的解答。
老子微微一笑,看著小普說道:“你隻看到了表麵的退後與放低。聖人此舉,並非是懦弱或無能,而是深知人心與自然之道。當聖人以謙卑之態對待民眾,民眾才會感受到尊重,如同涓涓細流,自然匯聚於江海。在高位而不使民眾感到壓迫,在前頭而不損害民眾利益,如此方能贏得民眾真心的擁戴與追隨。這是一種超越世俗爭逐的大智慧。”
怡寶聽了,眼睛一亮,似乎有所領悟,但仍有些疑慮,便說道:“老君,那聖人這樣的境界,常人要如何去修煉才能達到呢?是不是要完全摒棄自己的欲望和追求呢?”她歪著頭,眼神中帶著一絲迷茫與期待。
老子輕輕搖頭,耐心解釋:“並非要完全摒棄欲望,而是要學會節製與轉化。如同將個人私欲融入到為民眾謀福祉之中,把爭強好勝之心轉化為引領眾人走向正道的力量。在日常生活裏,時刻自省內心是否存有傲慢與偏見,是否能真正做到以他人為先,從點滴小事做起,久而久之,方能趨近聖人境界。”
小普沉思片刻後,又問道:“老君,若聖人皆以言下之、身後之行事,遇那急功近利、不擇手段之徒欲謀權篡位,又該如何應對?豈不是會讓奸佞得逞,正道蒙塵?”他的眼神中帶著一絲憂慮,仿佛已經看到了那混亂的場景在眼前浮現。
怡寶也附和道:“是呀,老君。世間人心複雜,若一味退讓,會不會讓一些壞人以為有機可乘,從而破壞了整個天下的安寧與祥和?”她皺著眉頭,滿臉的擔憂之色。
老子微微仰頭,目光深邃地望向遠方,緩緩說道:“聖人之退讓,非是無原則之妥協。其心中有大道之尺,雖不與小人爭一時之長短,卻以仁德智慧布於天下。猶如那春風化雨,無聲間滋養萬物,使民心向道,奸佞自無所遁形。且聖人以無為而治,並非不作為,而是順應自然規律,使天下萬物各得其所,和諧共生。當眾人皆明曉正道,那等奸佞之人便如跳梁小醜,難成氣候。”
小普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接著又問:“老君,那聖人如何能確保自己的言行能被民眾正確理解並接受呢?畢竟,每個人的認知和感悟都有所不同,萬一產生誤解,豈不是事與願違?”他的眼神中依然帶著疑惑,深知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理解並非易事。
怡寶也眼睛一亮,急切地說道:“對呀,老君。就像我們現在聽您講解道德經,也需要反複思考才能略有所悟,那聖人麵對天下百姓,又該如何讓他們都能領會其深意呢?”
老子輕輕歎了口氣,說道:“此乃聖人之難,亦為教化之功。聖人需以身作則,以自身之德行感召眾人。且需借助賢能之士,廣布善道於四方。如那星辰閃耀於夜空,雖不能使人人皆即刻明了其光輝之意義,但持之以恒,代代相傳,終能使大道之光遍照世間。同時,聖人亦會根據民眾之需求與時代之變遷,以不同方式闡釋道義,使其能契合當下,深入人心。”
小普思索片刻後,又問道:“老君,如今塵世紛擾,人心多被功名利祿所蔽。在這商潮洶湧之處,眾商逐利,常以機巧手段相傾軋,似與聖人之道背道而馳。若以聖人之德處之,豈不是要被這滾滾商潮所吞沒?”他眉頭緊皺,似是被這現實的難題所困擾。
怡寶也感同身受,說道:“老君,就如市井之中,常聞欺詐之事。有人為求暴富,製假售假,不顧他人安危。若遵循聖人不爭、謙遜之理,又怎能在這複雜世間立足,守護自身與他人之安寧?”她的眼神裏滿是困惑與無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子微微閉目,片刻後睜開,目光平和而堅定:“塵世雖亂,然聖人之道,恰似那濁浪中的燈塔。於商海之中,以誠信為基,不以欺詐獲利,看似不爭眼前之利,卻能以品質與信譽贏長遠之功。如那老字號商家,世代傳承,靠的便是童叟無欺,此乃不爭之爭。至於市井欺詐,正顯聖人之道推行之要。需從教化入手,使民明禮義廉恥,知善惡有報。眾人皆秉持正道,那欺詐之行自會無處容身。”
小普聽後,似有所悟,接著又道:“老君,再看那朝堂之上,權力傾軋亦不鮮見。政客們為爭高位,拉幫結派,互施權謀。若依聖人言下、身後之法,如何能在這官場之中推行正道,實現治世之願?”
老子輕輕搖頭,說道:“朝堂亦為塵世一部分,聖人若處官場,不為權勢所誘,心係蒼生福祉。以公正之心處事,雖不結黨營私,卻能以賢能與品德服眾。如古之賢相,不圖自身榮華,唯求國泰民安。當以自身清正之風範,感召同僚,漸化官場風氣,使權力為蒼生所用,而非為私欲爭奪之具。”
怡寶此時眼睛一亮,問道:“老君,那在這文化多元、思潮碰撞之時代,各種學說理念紛至遝來,聖人之道又該如何彰顯其獨特價值,引領眾人之思想?”
老子手撫長須,緩緩而言:“文化多元本是世間常態,聖人之道猶如滄海明珠,其包容萬象,能納諸般思想之優長。以其深邃哲理,為世人提供安身立命之根本。在這思潮洶湧間,不強行排斥他說,而是以自身智慧之光,讓眾人於比較甄別中領悟其真意。且隨時代發展,聖人之道亦會被賦予新的內涵,與現代文明相融合,如春風化雨,滋潤人心,使人們在喧囂中尋得內心寧靜與道德指引。”
小普與怡寶聽後,皆若有所思,心中對聖人之道在當今社會之應用有了更深的認識,也更加堅定了探尋與踐行的決心。
喜歡修仙修傻了請大家收藏:()修仙修傻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