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緣之召喚,仞利法會
字數:4411 加入書籤
他的腳步匆匆而堅定,一路上,風聲在耳邊呼嘯而過,卻絲毫不能動搖他前行的決心。
不多時,一陣奇妙的聲音隱隱約約傳入他的耳中。
那聲音初聽時,仿若遠方天際傳來的隱隱雷聲,帶著一種神秘的力量。
細細分辨,原來是檀波羅蜜音,宛如古老寺廟中嫋嫋升起的檀香,清幽而莊重,似在訴說著布施的智慧與福報;屍波羅蜜音,恰似山間清澈的溪流,潺潺流淌間傳遞著持戒的自律與寧靜;羝波羅蜜音,仿佛春日裏破土而出的新芽,充滿著生機與堅韌,詮釋著忍辱的力量;毗離耶波羅蜜音,好似熊熊燃燒的烈火,熾熱而激情,展現著精進的不懈追求;禪波羅蜜音,仿若深夜裏高懸的明月,靜謐而安詳,散發著禪定的深邃境界;般若波羅蜜音,如同浩渺宇宙中璀璨的星辰,神秘而深邃,閃耀著智慧的光芒;慈悲音,像母親溫柔的懷抱,溫暖而包容,流淌著無盡的慈愛;喜舍音,似春日裏盛開的繁花,燦爛而歡快,傳遞著喜悅與舍得的豁達;解脫音,仿若掙脫牢籠的飛鳥,自由而暢快,宣告著心靈的解放;無漏音,如同純淨無瑕的美玉,剔透而完美,象征著無垢的境界;智慧音,仿佛智者深邃的眼眸,明亮而敏銳,洞察著世間的真相;大智慧音,似那普照萬物的驕陽,輝煌而壯麗,散發著超凡的智慧;獅子吼音,仿若山林中威嚴的獅王怒吼,震撼而有力,彰顯著無畏的勇氣;大師子吼音,更如天地間滾滾的驚雷,雄渾而磅礴,宣示著至高的威嚴;雲雷音,像暴風雨前低沉的轟鳴,壓抑而震撼,預示著即將到來的變革;大雲雷音,仿佛宇宙崩塌時的巨響,驚天動地,蘊含著無盡的力量。
這些聲音或雄渾低沉,如那洪鍾在古老的鍾樓中鳴響,每一聲都震蕩著心靈的深處,讓人感受到一種深沉的震撼;或清脆悅耳,似那靈鳥在繁茂的枝頭啼鳴,婉轉悠揚的音符仿佛能驅散世間的一切陰霾。
那法音仿若潺潺流動的清泉,叮叮咚咚地流淌在小普的心間,又似那習習吹拂的春風,輕柔地撫摸著他的靈魂,其中蘊含著的無盡智慧與奧秘,讓小普心醉神迷。他不由自主地被這聲聲法音牽引著,腳步愈發急促,一路上摒棄了所有的雜念,滿心滿眼隻有那法音的指引,向著未知的前方堅定地走去。
不知走了多久,終於,一座宏偉壯麗的景象出現在他的眼前。隻見釋迦牟尼佛寶相莊嚴,端坐在那高高的法座之上,正在忉利天為他的母親深情地說法講經。
此時此刻,在那十方無量無邊的世界裏,數不清的諸佛以及大菩薩摩訶薩,仿佛受到了某種神聖的召喚,紛紛從各個遙遠的角落趕來此處集會。他們麵容莊重而虔誠,皆在心中默默讚歎釋迦牟尼佛的偉大。
在這五濁惡世之中,眾生被無盡的煩惱和業障所困擾,而釋迦牟尼佛卻能以他那不可思議的大智慧與神通之力,巧妙地調伏那些剛強難化的眾生,讓他們逐漸知曉痛苦與快樂的真諦,引導他們走向解脫的道路。
各方諸佛心懷敬意,都派遣自己最得力的侍者前來,向世尊恭敬地問好請安,一時間,整個忉利天充滿了莊嚴而神聖的氛圍。
就在這時,在場的菩薩摩訶薩中,有一位名叫文殊師利的法王子,身姿挺拔而莊嚴。他緩緩從自己的座位上站起身來,恭敬地偏袒著右肩,右膝輕輕地跪地,雙手虔誠地合掌,然後用那充滿敬意的聲音,恭敬地對佛說道:“世尊啊,今日這場法會如此殊勝,究竟是有著怎樣奇妙的因緣,才得以促成呢?如今世尊正在為母親慈悲說法,弟子懇請世尊為我們講講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讓我們也能從中領悟佛法的真諦。”
佛微微頷首,目光中透露出無盡的智慧與慈悲,緩緩說道:“文殊師利,你且仔細聽好,用心去思考其中的深意。在那過去很久很久以前,久遠到難以用言語來形容的歲月,那是無量阿僧隻劫,那由他不可說劫之前,那時的世界有著一尊偉大的佛,名號是一切智成就如來。這尊佛擁有著至高無上的智慧和德行,具備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法、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等十種尊貴無比的名號。他的法身閃耀著金色的光輝,仿佛能照亮整個宇宙的黑暗角落。”
“這尊佛的壽命長達六萬劫,在這漫長的歲月裏,他用佛法的智慧滋養著無數的眾生。在他還未出家的時候,曾是一位心懷蒼生的小國王。他心地善良,仁慈寬厚,與另一個鄰邦的國王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兩位國王誌同道合,深知眾生疾苦,於是一起推行十善之法,在他們的國土上,百姓們安居樂業,處處洋溢著和平與祥和的氣息。他們還做了許多有益於眾生的善事,無論是救助貧困的百姓,還是為病者提供醫藥,都盡心盡力,毫無怨言。然而,鄰邦國內的百姓卻大多被無明所蒙蔽,造作各種惡業,使得那片土地上充滿了痛苦和災難。兩位國王看在眼裏,疼在心中,他們商議策劃,絞盡腦汁地采取各種巧妙的辦法來引導那些百姓向善。其中一位國王心懷大願,他望著那片受苦的土地,暗暗發誓,要早日修成佛道,去度化這些造惡的眾生,讓他們都能從痛苦的深淵中解脫出來,沒有一個被遺漏。而另一位國王也同樣發願,如果不能先度脫那些有罪受苦的眾生,讓他們獲得真正的安樂,直至修成菩提正果,自己終究不願成佛,哪怕曆經千難萬險,也絕不放棄這個誓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那位發願的國王和他的大臣們懷著這顆赤誠的大願之心,在此生命終結後,憑借著這善願所積累的福澤之力,往生到了忉利天。在那裏,他們曆經了百千萬億那由他劫的漫長時光,不斷修行,積累功德。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如今那位國王成為了我的母親,得以生在這忉利天,又正好遇到我現在為她說法,讓她能夠得到佛的授記,這實在是一段奇妙而又充滿深意的因緣啊。”
“那時,一切智成就如來以他無邊的智慧和慈悲,已經度脫了無量無邊阿僧隻劫裏的眾生,這些眾生在他的教導下,都一一成就了無上菩提,超脫了生死輪回,達到了那至高無上的境界。之後,一切智成就如來在那莊嚴的菩提樹下,靜靜地進入了涅盤境界。當時,摩耶夫人和諸天的眾生懷著無比崇敬和悲痛的心情,圍繞著他的法身,進行虔誠的供養。無論是行走、站立、坐下還是躺臥,他們的眼睛都一刻不離如來的法相,仿佛要用這最後的時光,將如來的慈悲與智慧深深印刻在心中。”
“就在這時,如來發出了洪亮而莊嚴的聲音,那聲音如同滾滾春雷,傳遍了整個世界,普遍告知一切善男子和善女人。他說道:‘我現在即將進入涅盤,在這最後的時刻,我要為你們宣說最後的遺教,你們都要集中精神,好好聽著,我現在就為你們講說那至關重要的佛法真諦。’”
“當時,摩耶夫人聽到這個聲音後,心中的悲痛如決堤的洪水,淚流滿麵,她的身體微微顫抖,悲痛得不能自已。她哽咽著對佛說:‘世尊啊,您即將離去,我現在是為了誰做慈母呢?為了誰做眷屬呢?為了誰做善友呢?為了誰做知識呢?我現在感到無比的迷茫和痛苦,不知道怎樣才能獲得利益呢?怎樣才能得到安樂呢?怎樣才能得到解脫呢?怎樣才能進入涅盤呢?’”
“這時,如來微笑著看著摩耶夫人,眼中充滿了慈愛和鼓勵,說道:‘很好很好!摩耶夫人,你現在仔細聽著,不要過於悲傷,我會為你分別解說。你在未來將會成佛,名號是清淨蓮華目如來,同樣具備應供、正遍知等十種尊貴的名號。你將以你的慈悲和智慧,度脫無量無邊阿僧隻劫裏的眾生,讓他們都能像那些已經成就無上菩提的眾生一樣,超脫輪回,獲得解脫。’”
“當時,摩耶夫人聽了佛的這番話,心中的悲痛瞬間被喜悅所取代,她高興得跳起來,滿心歡喜,那種喜悅之情是她從未有過的。她激動地對佛說:‘世尊,我今天聽到這樣的妙法,真是如同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這是我從未有過的事情。我現在要為一切眾生發下大誓願,希望我在未來所投生的地方,常常能夠見到佛的莊嚴法相,常常聽聞佛法的深奧教義,常常跟隨佛學習那至高無上的智慧,常常能夠親近各位大善知識,從他們那裏汲取更多的佛法精髓,常常能遇到各位大菩薩,與他們共同修行,常常能夠供養各位大福田,積累更多的福報,常常能聽聞各種高深的妙法,不斷提升自己的境界,常常能夠修行各種善法,為眾生做出更多的貢獻,常常能夠成就各種功德,讓佛法在世間更加發揚光大,常常能夠利益廣大眾生,減輕他們的痛苦,常常能夠解脫各種苦惱,讓自己的心靈更加純淨,常常能夠進入涅盤,獲得那永恒的大安樂。’”
“當時,一切諸大菩薩以及諸天的眾生,聽到佛的這番話後,都被摩耶夫人的大願所感動,他們的心中也充滿了歡喜,高興得不得了。他們紛紛對佛說:‘世尊,我們也希望能夠像摩耶夫人一樣,常常見到佛,常常聽聞佛法,常常跟隨佛學習,常常能夠親近各位大善知識,常常能遇到各位大菩薩,常常能夠供養各位大福田,常常能聽聞各種高深的妙法,常常能夠修行各種善法,常常能夠成就各種功德,常常能夠利益廣大眾生,常常能夠解脫各種苦惱,常常能夠進入涅盤,獲得大安樂。’”
這時,佛看著文殊師利菩薩,目光中透露出一種深沉的意味,說道:“這次法會中的大眾,都即將聽聞我接下來要為你以及各位大眾講述的地藏菩薩往昔所做的那些非常深奧、難以施行的行為,以及他所發下的那些極其深刻、難以發起的大願。這些事跡和大願蘊含著無盡的智慧和慈悲,你們都應當集中精神,仔細聆聽,用心去思考其中的深意,從中汲取佛法的力量,以便更好地度化眾生,弘揚佛法。”
文殊師利菩薩雙手合十,恭敬地說道:“是的,世尊,我們懷著無比虔誠的心,非常願意聽聞這些珍貴的佛法故事,願世尊慈悲開示。”
喜歡修仙修傻了請大家收藏:()修仙修傻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