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無為福勝分

字數:3811   加入書籤

A+A-


    在小普對“淨心行善分”深入領悟並積極踐行的過程中,隻樹給孤獨園裏依舊充滿著濃厚的修行氛圍。每一位修行者都在各自的修行道路上不斷探索,法堂中時常傳出對佛法熱烈討論的聲音。
    又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清晨,柔和的日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法堂的地麵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佛陀如往常一樣,端坐在法座之上,周身散發著慈悲與智慧的光芒。眾弟子們整齊地排列著,滿懷敬意地等待著佛陀的教誨。
    佛陀的目光緩緩掃過眾人,隨後,那慈悲而又充滿力量的聲音在法堂中響起:“須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恒河,於意雲何?是諸恒河沙,寧為多不?”
    小普聽聞,心中不禁對佛陀的問題展開思索。“世尊以恒河沙來起問,恒河我們都知道,那裏麵的沙粒細如塵、多如繁星,數都數不清。現在說像恒河沙數量那麽多的恒河,這是用一種層層遞進的誇張說法,來形容數量的龐大無邊 ,世尊必然是要借這難以想象的數量,引出後麵更為深奧的法義。”他下意識地看向須菩提,期待著長老的回應。
    須菩提恭敬地雙手合十,回答道:“甚多,世尊。但諸恒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
    佛陀微微點頭,繼續說道:“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小普心中一震,“用七寶裝滿像恒河沙數那麽多的三千大千世界去布施!七寶,那可是世間珍貴無比的寶物,三千大千世界已經是廣闊無垠,如今還有恒河沙數這麽多的三千大千世界,這得是多麽龐大的財富,得能幫助多少人啊,這樣的布施,按常理來說,所得的福德肯定是多到無法想象。”他緊緊盯著須菩提,等待著答案。
    須菩提答道:“甚多,世尊。”
    小普本以為這就是答案,可佛陀接下來的話卻讓他陷入了更深的思考。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小普心中泛起層層波瀾,“僅僅是受持咱們這部《金剛經》裏的四句偈語,再給他人講解明白,所得的福德就能超過前麵那般巨額財富的布施 ?這太讓人難以置信了。仔細想想,四句偈語雖短,卻一定是濃縮了《金剛經》的精華智慧。受持,意味著要從內心真正領悟、接納這其中的法義,並且依此修行。為他人說,更是將這份智慧傳遞出去,讓更多人能接觸、受益。難道說,這智慧的傳遞,能帶來的影響和改變,遠遠超過物質上的給予?”他的眼神中充滿了疑惑與探尋的渴望。
    法堂中一片寂靜,眾人都在默默思索著佛陀的話語。許久,一位年輕的比丘忍不住站起身來,問道:“世尊,為何受持、解說此經的福德,能勝過如此巨額的布施呢?”
    佛陀並未直接回答,而是微笑著看向眾人。這時,須菩提開口解釋道:“世尊,物質布施雖能給人帶來一時的幫助,但其福德是有相的、有限的。而受持、解說此經,是將佛法的智慧傳遞給他人,引導眾生開啟內心的智慧,從根本上解脫煩惱痛苦,這是無相的、無盡的福德。”
    小普聽著須菩提的解釋,心中似有所悟。“須菩提長老說得對,物質布施,比如給饑餓的人食物,給寒冷的人衣物,確實能解決他們當下的困境,但這隻是暫時的。人的欲望無窮無盡,物質永遠無法真正填滿內心的空虛,而且這些物質也會隨著時間消逝。可《金剛經》裏的智慧不一樣,它就像一盞明燈,能照亮我們內心的黑暗,讓我們看清世間萬物的本質是虛幻無常的,不再被貪嗔癡等煩惱束縛。當一個人內心解脫了,他獲得的是長久的、永恒的安樂,這種影響會不斷擴散,就像漣漪一樣,影響身邊的人,甚至影響後世。如此看來,傳播佛法智慧的福德,確實遠超物質布施。”
    小普開始深入思考,物質的布施固然重要,但它隻能滿足人們一時的物質需求。而佛法的傳播,卻能讓眾生領悟到宇宙人生的真相,明白一切皆為虛幻,從而放下執著和煩惱,獲得內心的平靜與自在。這種從心靈深處帶來的改變,才是真正的福德所在。
    他又聯想到自己曾經在幫助他人時,雖然付出了時間和精力,但有時對方隻是暫時解決了困難,內心的困惑和煩惱依然存在。如果能將佛法的智慧傳遞給他們,讓他們從根本上認識到問題的根源,或許能真正幫助他們擺脫困境。
    想到這裏,小普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使命感。他決定在今後的修行中,更加努力地受持《金剛經》,深入領悟其中的智慧,並將其傳播給更多的人。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小普更加勤奮地研讀《金剛經》。他每天早早起床,在靜謐的山林中誦讀經文,感受著佛法的博大精深。每一次誦讀,他都能從經文中領悟到新的含義,內心也變得更加平靜和堅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有一天,小普在隻樹給孤獨園的小徑上散步,遇到了一位正在為生活瑣事煩惱的修行者。這位修行者滿臉愁容,向小普傾訴著自己的困擾。小普耐心地傾聽著,等他說完後,便引用《金剛經》中的語句為他解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世間的一切都是虛幻無常的,我們不應執著於這些瑣事,而應放下心中的執念,尋求內心的解脫。”
    修行者聽後,若有所思,臉上的愁容漸漸消散。他感激地對小普說:“多謝你的開導,讓我明白了許多。”
    小普看著修行者離去的背影,心中充滿了喜悅。他深知,自己隻是將佛法的智慧傳遞給了對方,而真正幫助他的,是佛法的力量。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普在傳播佛法的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人,也麵臨著許多挑戰。有些人對佛法持懷疑態度,有些人則難以理解其中的深意。但小普始終沒有放棄,他用自己的耐心和智慧,引導著每一個人去領悟佛法的真諦。
    在一次法會中,一位學者模樣的人向小普提出了質疑:“你所說的佛法,太過虛無縹緲,如何能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呢?”
    小普微笑著回答:“佛法並非虛無縹緲,它是一種生活的智慧,能幫助我們以正確的心態麵對生活中的種種問題。當我們領悟到一切皆為虛幻,不再執著於功名利祿,內心便能獲得平靜和自在。這種內心的平靜,正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
    學者聽後,陷入了沉思。許久,他微微點頭,對小普表示敬佩。
    通過一次次的交流和傳播,小普發現,佛法的智慧就像一顆種子,隻要播撒在人們的心中,就有可能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他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佛陀所說的“受持、解說此經,福德勝前福德”的含義。
    在修行的道路上,小普不斷地成長和進步。他的內心越來越平靜,對佛法的領悟也越來越深刻。他知道,自己的修行之路還很漫長,但他會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將佛法的智慧傳遞給更多的人,讓更多的眾生受益。
    在一個月圓之夜,小普獨自坐在庭院中,仰望著明月。月光如水,灑在他的身上,讓他的內心格外寧靜。他回顧著自己在修行道路上的點點滴滴,感慨萬千。從最初對佛法的懵懂無知,到如今能夠用佛法的智慧幫助他人,這一路走來,充滿了艱辛和收獲。
    小普閉上眼睛,默默地在心中感恩佛陀的教誨,感恩每一位幫助過他的修行者。他深知,自己的成長離不開他們的引導和支持。同時,他也在心中許下宏願:願自己能夠在佛法的道路上不斷前行,讓更多的人聽聞佛法,獲得解脫。
    在這個寧靜的夜晚,小普的內心充滿了力量。他將帶著這份力量,繼續踏上修行與傳播佛法的旅程,去追尋那無盡的智慧和慈悲,讓佛法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心靈。
    喜歡修仙修傻了請大家收藏:()修仙修傻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