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金剛經第二十二品
字數:1703 加入書籤
第二十二品 無法可得分
次日,朝陽如往常般灑在隻樹給孤獨園,為這片修行之地鍍上一層金色的光輝。小普從一夜的靜修中起身,神思清明,腦海裏還縈繞著昨日對佛法的深刻感悟。他整理好僧袍,步伐輕快又沉穩地走向法堂,準備聆聽佛陀新的開示。
法堂內,眾弟子早已安坐,氣氛莊嚴肅穆。佛陀的目光掃視著眾人,慈悲而深邃,仿佛能洞悉每個人內心的想法。待眾人安靜下來,佛陀緩緩開口:“須菩提,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小普在心中默默翻譯:“須菩提,如來得到無上正等正覺了嗎?如來有實實在在的佛法可以宣說嗎?”小普不禁陷入沉思,從字麵看,這問題似曾相識,可佛陀再次提及,定有更深的含義。他憶起之前佛陀強調無法可說,那麽對於無上正等正覺,是否也不能以常規的“得到”概念去理解呢?
須菩提尊者領會佛陀的深意,恭敬地回答:“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小普聽著須菩提的回答,心中一動,是啊,無上正等正覺並非是一種可以用固定概念去定義、用具體形式去獲取的東西,它超越了一切的分別和執著。而佛法的宣說,也並非是給予眾生一套固定的理論或方法,而是引導眾生去發現本自具足的智慧。
佛陀接著說道:“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小普一邊在心裏默默翻譯,一邊思索,菩薩若執著於“我要莊嚴佛土”的念頭,就陷入了我執和法執,真正的莊嚴佛土,不是外在形式上的建造和修飾,而是內心的清淨與慈悲。當內心去除了貪嗔癡等煩惱,以平等、無分別的心對待一切眾生,那便是在莊嚴佛土。
法堂內一片寂靜,眾弟子都在用心體悟佛陀的話語。小普想到,在修行的道路上,自己也曾有過一些執著的念頭,比如追求某種境界、希望快速獲得智慧等。現在看來,這些執著反而成為了修行的阻礙。隻有放下這些分別和執著,以一顆純淨的心去修行,才能真正領悟佛法的真諦。
這時,一位年輕的弟子忍不住發問:“世尊,既然一切都不可執著,那我們修行的目標又是什麽呢?”佛陀微笑著,溫和地說:“修行的目標,並非是獲取什麽,而是放下什麽。放下貪嗔癡,放下我執和法執,當你心中無物,便能與佛性相應。”
小普聽後,心中豁然開朗。他想起自己在山林中禪坐時,當放下對雜念的抗拒,隻是單純地觀察內心,便能感受到一種寧靜與自在。原來,修行就是一個不斷放下的過程,放下對外在事物的執著,回歸內心的本真。
課後,小普與幾位師兄交流心得。一位師兄感慨道:“聽了世尊的教誨,才明白以前自己對佛法的理解太過膚淺,總是在文字和概念裏打轉。”小普點頭表示讚同:“是啊,佛法是用來踐行的,不是用來研究的。隻有在生活中不斷磨礪自己,放下執著,才能真正領悟佛法的智慧。”
傍晚,小普獨自漫步在隻樹給孤獨園的小徑上。夕陽的餘暉將他的身影拉得長長的,周圍的花草樹木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也在訴說著佛法的奧秘。小普望著眼前的美景,心中充滿感恩。他深知,每一次聆聽佛陀的教誨,都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每一次對佛法的領悟,都讓自己離解脫更近一步。他暗暗下定決心,要將今日的感悟融入到日常修行中,以更加堅定的信念,在這漫長的修行之路上穩步前行,去幫助更多的眾生開啟智慧之門。
喜歡修仙修傻了請大家收藏:()修仙修傻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