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柳河畔的善緣
字數:3561 加入書籤
小普的草鞋踏過青石板橋時,江南的梅雨正淅淅瀝瀝地敲打著油紙傘。柳河畔的“積善粥鋪”前,十幾個衣衫襤褸的孩子正圍著灶台打轉,卻見鐵鍋上空隻飄著幾縷白氣——掌勺的陳婆婆正對著空米缸歎氣,鬢角的白發比三年前更多了。
“阿婆,再熬點野菜湯吧,”梳著雙髻的小姑娘小柳踮腳替婆婆擦汗,袖口露出的疤痕是去年救人時被沸水燙的,“隔壁張大爺把最後半升米都送來了。”
“傻孩子,”陳婆婆摸著小柳的頭,目光落在牆上掛滿的草鞋——每雙都是村民們穿舊了送來的,“河神爺發了大水,田裏的稻子全毀了,連野菜都被衝光了……”
“施主可是在為糧荒發愁?”小普收了傘,竹簍裏的三花貓趁機跳出,蹭著小柳的手心。他望向粥鋪梁柱上掛著的千紙鶴,每隻翅膀上都寫著“平安”,正是三年前他路過時教孩子們疊的。
“大師!”小柳眼睛一亮,認出了袈裟上的鹿紋補丁,“您還記得嗎?去年您教我們在河邊種柳樹,說能護堤岸!可今年水太大,連柳樹都被衝歪了……”
“小柳!”門外突然衝進個少年,褲腳沾滿泥漿,懷裏抱著個繈褓,“村口發現個棄嬰,臍帶還沒剪斷呢!”
小普快步上前,解開繈褓查看:“孩子受了風寒,得用薑湯驅寒。”他望向陳婆婆,卻見老人正從懷裏掏出塊玉佩,那是她亡夫的遺物:“把這個當了吧,換點小米熬粥。”
“且慢。”小普按住老人的手,忽然聽見河麵上傳來悠揚的銅鈴聲——七艘插著鹿紋旗的貨船正順流而下,船頭站著的,正是雪穀的王掌櫃!
“小普師父!陳婆婆!”王掌櫃的嗓門驚飛了柳樹上的棲鳥,“雪穀的善緣花結了金穗,磨成的麵粉能抗澇!我們裝了二十船,先給柳河村送來五船!”他掀開艙板,金黃的麵粉在雨中泛著微光,竟比平常的麥粉多了層淡淡的七彩光暈。
“王伯伯!”小柳蹦跳著跑過去,卻被王掌櫃懷裏的東西吸引——三隻毛茸茸的小狐狸,正是雪穀紅狐阿紫的幼崽,“它們會叼著草藥跑呢,虎娃哥哥說,能治百病!”
粥鋪裏,小普正用銀針給棄嬰治病,窗外突然傳來馬蹄聲。五匹駿馬拉著輛雕花馬車停在河畔,車轅上刻著“護生”二字,正是當年李善人獲贈的善緣車。車門一開,下來個穿青衫的少年,腰間掛著虎娃送的萬獸哨:“小普師父,我是雪穀的小順子,奉善緣侯之命,送來能在水裏生長的‘龍爪稻’種!”
“真的嗎?”小柳眼睛瞪得滾圓,“這樣發大水也能種稻子?”
小順子點頭,從車內取出個檀木盒:“這是波斯國的善緣使者送的,說隻要把種子泡在河神爺的水裏三天,就能紮根淤泥。還有——”他神秘地眨眼,“虎娃哥哥托我帶來封信,說紅狐姐姐夢見柳河村的柳樹在哭,讓我們快給它們包紮傷口。”
午後,柳河畔出現了奇異的景象:雪穀的鹿群踏著淺灘而來,每隻鹿的角上都纏著草藥,輕輕敷在被洪水衝傷的柳樹根上;波斯商隊的駱駝馱著精美的水泵,正在協助村民排水;就連曾在雪穀受助的吐蕃喇嘛,也帶著弟子們在河邊念誦《水龍吟》,祈求河神息怒。
“陳阿婆,嚐嚐這善緣麵粉做的粥,”小普端著瓷碗,碗底刻著雪穀的鹿紋,“王掌櫃說,這麵粉裏摻著善緣花的花粉,吃了能讓人心裏暖和。”
陳婆婆喝了口,渾濁的眼睛突然泛起淚光:“像極了我那口子在世時熬的粥,他臨走前說,要把棺材本拿出來開粥鋪,沒想到……”
“阿婆,您看!”小柳指著河麵,被衝毀的堤壩上,村民們正用鹿骨和善緣花根編織護堤網,“小順子哥哥說,這網能讓河水帶著善念流動,再也不會衝毀良田了!”
暮色中,河麵上漂起了無數蓮花燈,每盞燈上都寫著村民的心願。小普看見,陳婆婆的燈上寫著“願天下無饑”,小柳的燈上畫著柳樹和狐狸,而王掌櫃的燈上,赫然是個大大的“善”字,隨著水波擴散,竟照亮了整個柳河。
“師父,”小順子突然拉過小普,指向遠處的蘆葦蕩,“有個戴鬥笠的漢子,一直在偷偷幫我們修水泵,他說……他說曾是‘萬獸皮莊’的學徒,現在改行當護林員了。”
小普走近,看見漢子袖口露出的傷疤——正是當年被吳剝皮的毒藤劃傷的。“大師,”漢子摘下鬥笠,眼中帶著愧色,“我……我以前幫著剝過獸皮,現在想贖罪,聽說柳河缺樹苗,就從長白山扛了百株紅鬆來。”
“善念不分早晚,”小普合十,“你看,這些紅鬆的根須能固住堤岸,鬆針能入藥,鬆子能飽腹,正是你贖罪的開始。”
深夜,粥鋪的木門被輕輕叩響。小柳開門,看見個蒙麵人放下一袋糧食就跑,地上卻留下串腳印——正是三年前被陳婆婆救過的難民。小柳追出去,卻見那人躲在柳樹後,懷裏抱著個包袱,上麵繡著“積善”二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給……給阿婆的,”難民結結巴巴,“我現在在鎮上的米鋪做工,每月都會送點糧食來,就像當年阿婆給我送粥一樣。”
黎明時分,柳河畔傳來歡呼聲。村民們發現,被洪水衝毀的田地裏,竟冒出了嫩綠的芽——不是普通的稻苗,而是閃著七彩光暈的龍爪稻,根須在泥水中舒展,竟形成了“善”字的形狀。
“小普師父,你看!”小柳舉著株稻穗,上麵結著七顆飽滿的穀粒,“波斯使者說,這是善緣花的精魂所化,每顆穀粒都能變成十顆種子!”
小普微笑著望向遠處,王掌櫃正和護林員商量著在河畔建護生林,小順子在教孩子們疊能浮水的千紙鶴,陳婆婆則抱著棄嬰,給她起名為“善蓮”。河風掠過,柳樹上的千紙鶴發出沙沙的響聲,竟像是無數個聲音在說:“善有善報,善緣永繼。”
三日後,小普又要啟程。陳婆婆往他竹簍裏塞了雙新納的草鞋,鞋麵上繡著柳樹和狐狸,正是小柳的手藝。王掌櫃的貨船即將開往更遠的水鄉,船上除了善緣麵粉,還有柳河村民編的護堤網,以及那位前皮莊學徒帶來的紅鬆苗。
“師父下次來,我們的護生林該長成了吧?”小柳拽著小普的袈裟,紅狐幼崽正圍著她的腳打轉。
“會的,”小普望向河畔新栽的柳樹,枝頭已抽出新芽,“等柳樹成蔭,善緣花開,柳河村的善念,就會像這河水一樣,流向天下每個角落。”
船槳劃破水麵,小普看見,陳婆婆和小柳站在岸邊,與鹿群、紅狐、村民們一起揮手。陽光穿透雲層,在河麵上投下巨大的“善”字光影,那是天地對所有善人的褒獎,也是眾生平等最動人的注腳。他知道,下一站或許會有新的困境,但隻要善念不息,好人的福報就會如柳河之水,永不幹涸。
竹簍裏,三花貓正蜷在龍爪稻種旁打盹,三隻雛鳥已能模仿柳鶯的啼鳴。小普忽然懂得,善念的傳遞從來不是單行道,而是像柳河的水、雪穀的光、善緣的花,在眾生之間循環往複,讓每個好人的付出,都能在時光裏結出最甜美的果實,讓每個生命的善意,都能在輪回中得到最溫暖的回應。
喜歡修仙修傻了請大家收藏:()修仙修傻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