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瀕死之境方知我是誰
字數:3452 加入書籤
端午的靈山溪漲了水,小普跟著師兄在岸邊洗菜,忽然聽見上遊傳來孩童的尖叫。抬頭望去,隻見一個少年抱著木頭在急流中沉浮,激起的水花裏隱約可見一條碗口粗的水蛇——那是被稱作“水猴子”的邪祟,最愛拖人下水當替身。
“救人!”小普扔下菜筐就往水裏衝。溪水比想象中刺骨,褲腿瞬間被卷進石縫,他掙紮著扯斷布料,逆流遊向少年。眼看就要抓住對方的手,水蛇突然纏住他的腳踝,冰涼的觸感像戴了副鐵鐐,扯著他往深水區沉。
“小普!”師兄的喊聲越來越遠。小普感覺肺裏灌滿了水,視線開始模糊,卻看見少年的靈魂正從身體裏飄出來,像片樹葉般輕盈。更奇妙的是,自己的靈魂也在脫離肉身,正從上方俯視這一切:肉身還在水中撲騰,靈魂卻已站在岸邊,腳邊躺著濕漉漉的僧鞋。
“原來靈魂出竅是這種感覺。”小普好奇地動了動手指,發現自己能穿牆而過,聽見螞蟻爬過落葉的聲音。他試著觸摸溪水,指尖卻穿過了水麵——原來靈魂沒有實體,像陣清風,想飄多高就多高。
“看夠了嗎?”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小普轉身,看見師父站在一棵老槐樹下,手裏拿著他的佛珠。師父身後站著許多“透明人”,有他救過的嬰靈、周員外、沙漠少女,甚至還有吞魂羅漢——他們都帶著善意的微笑,像在歡迎他加入“靈魂的隊伍”。
“師父,我死了嗎?”小普問。
師父搖搖頭:“你的肉身還在水裏,靈魂卻先‘跑’了出來。就像風箏斷線,線還在地上,風箏卻想飛上天。”
小普望著水中的肉身,發現它正在下沉,師兄和村民們正拿著竹竿趕來,卻怎麽也夠不著。
“那我該回去嗎?”小普猶豫了。成為靈魂的感覺如此自由,沒有病痛,沒有煩惱,還能和逝去的人重逢。
吞魂羅漢走上前,指了指遠處的光:“那邊是往生的路,我帶你去看看?”
小普剛邁出一步,就聽見岸上響起孩童的哭聲——那個被救的少年醒了,正抱著他的肉身大哭。
“他在哭什麽?”小普問。
嬰靈拽了拽他的衣袖:“他說還沒來得及謝你,你就死了。”
小普心裏一酸,想起少年眼中的恐懼,想起自己第一次看見嬰靈時的顫抖。他忽然明白,靈魂的自由雖好,卻少了肉身的溫度——那種能擁抱、能幫助、能流淚的真實感。
“我要回去。”小普轉身走向溪水,卻發現自己穿不過水麵。
師父遞來佛珠:“肉身是靈魂的錨,想回去,得先聽見它的聲音。”
小普閉上眼睛,專注地傾聽——水流的嘩嘩聲、村民的呼喊聲、少年的哭聲,漸漸匯集成一首生命的樂章。忽然,他聽見了自己的心跳聲,像戰鼓般沉穩有力。
“小普!醒醒!”師兄的耳光讓小普猛地睜開眼睛。他躺在岸邊,吐出幾口水,看見少年抱著他的脖子哭得上氣不接下氣,水蛇不知何時已不見了蹤影,隻有腳踝上幾道紅腫的抓痕,像一串暗紅色的佛珠。
“我看見了……靈魂。”小普對師兄說。
師兄點點頭,遞來一塊薑糖:“我娘說,瀕死的人能看見往生門。但你回來了,說明菩薩還沒叫你去喝茶。”
小普咬了口薑糖,辛辣的味道順著喉嚨往下走,提醒著他肉身的存在——原來活著的感覺,是甜、是辣、是痛,是如此真實。
夜裏,小普在禪房泡腳,發現腳踝的抓痕竟組成了類似梵文的圖案。師父說這是“生死印”,見過往生門的人都會留下記號。
“你看見的靈魂,是真的,也是假的。”師父撥弄著燈芯,火焰跳動間映出無數影子,“就像這燈,有油才有光,有光才有影。肉身是油,靈魂是光,影子是執念。”
小普望著跳動的燈芯,忽然想起瀕死時看見的“透明人們”——他們有的帶著傷,有的含著笑,但都在發光。原來靈魂的光不是來自肉身的強弱,而是來自內心的善惡,就像油燈的亮度不在於油的多少,而在於燈芯是否幹淨。
“師父,靈魂會離開肉身,那‘我’到底是誰?”小普問出了最困惑的問題。
師父指指他的胸口,又指指天空:“你看這盞燈,你說‘燈’是油,是燈芯,還是光?其實‘燈’是它們的總和。‘我’也一樣,不是肉身,不是靈魂,而是能觀照肉身和靈魂的‘虛空’。”
這個答案像一陣風,吹開了小普心裏的迷霧。他想起魂巢裏的鍾鼓樓、黃泉的奈河橋、鬼市的空燈——原來自己一直執著於“靈魂的樣子”,卻忘了觀察“誰在執著”。就像照鏡子的人,總盯著鏡中的影像,卻忘了鏡子本身才是觀照的本體。
“所以靈魂出竅時,我既是飄著的風箏,也是握著線的人?”小普恍然大悟。
師父笑著點頭:“線斷了,風箏能飛高,但終會墜落;線太緊,風箏飛不遠,但能回家。修行就像放風箏,要學會在自由與牽掛之間,找到靈魂的平衡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次日,小普去給少年送平安符,路過溪邊時看見自己的倒影。水麵波光粼粼,倒影忽大忽小,卻始終清晰。他忽然想起靈山枯井的月、沙漠泉的影、魂巢繭的光——原來“我”就像這水中倒影,依托肉身而生,卻又超越肉身存在,既真實又虛幻,既有限又無限。
“小師父,謝謝你救我!”少年跑過來,塞給他一顆水果糖。糖紙剝開的聲音清脆悅耳,水果的甜香彌漫在空氣中。
小普忽然覺得,這顆糖的甜味、少年的笑臉、溪水的涼意,都是“我”的一部分——不是肉身的“我”,也不是靈魂的“我”,而是活著的、感受著的、存在著的“我”。
夜裏打坐時,小普觀想自己化作了那盞禪房的油燈。油是肉身,燈芯是靈魂,火焰是慈悲,影子是執念。他看見火焰輕輕搖曳,影子隨之舞動,卻始終有一束光,穩穩地照在經書上,照在佛珠上,照在每個需要光明的角落。
“原來靈魂的秘密,不是成為什麽,而是照亮什麽。”小普在筆記本上寫下這句話,抬頭望向窗外。月光如水,照亮了靈山的輪廓,也照亮了他心裏的“虛空”——那是一片無邊無際的天空,既能容納肉身的重量,也能承載靈魂的輕盈,更能讓慈悲的風,自由地穿行其間。
此刻,他終於懂得:瀕死之鏡照見的,不是生死的邊界,而是靈魂的覺醒——當你不再追問“我是誰”,而是開始思考“我能為誰”時,真正的“我”,才會像撥開雲霧的明月,悄然浮現,朗照乾坤。
喜歡修仙修傻了請大家收藏:()修仙修傻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